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复习优秀课件 (共25页)
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一单元第1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复习提纲

第1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主题时空线索串联][主题发展历程纵横]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重点知识:1、古代文明产生的前提?(1)农耕、畜牧发展成就?影响?2、古代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3、古代文明的多元表现(1)埃及文明:地域、主要时间、政治和文化成就。
(2)巴比伦文明:地域、主要时间、政治和文化成就。
(3)印度文明:地域、主要时间、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
4、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比较二、1.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名称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发源地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代表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青铜文明共同特征都处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低平,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重点知识1、古代文明的扩展:(1)农耕文明扩展的优势因素(或者影响因素)?扩展的范围和方式?(2)希腊(海洋)文明扩展的地域范围、扩张的方式?(3)文明扩展的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2、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崛起的时间、征服与扩张的地域范围、政治统治(采取的措施)?(2)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崛起的时间、征服与扩张的地域范围、政治、思想统治(采取的措施)?(3)罗马帝国崛起的时间、征服与扩张的地域范围、政治、思想统治(采取的措施)、帝国的分裂与东、西罗马帝国的灭亡?3、文明的交流:(1)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2)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表现):思想、技术、文化传播;经贸和文化交流;遣使往来(3)文明之间技术、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4)字母文字的广泛传播情况及原因?(5)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波斯帝国地理位置伊朗高原濒临波斯湾地区最早居民古代波斯人兴起时间公元前6世纪统治方式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灭亡时间与征服者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1)亚历山大东征①开始: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帝国。
【精编版】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第二课堂等

【新教材】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计划(含教材分析培优补差等)XX高级中学高一历史组XXX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任务和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完成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总共分九单元,23课,讲述的是世界历史,课本按单元学习主题编写,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世界历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统编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复习提纲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农耕与畜牧(1)产生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和中国等地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和大豆;中南美洲培育出甘薯、玉米等农作物。
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牛等动物。
(2)发展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率提高,人类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产生,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人类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奴隶制是人类社会第一种剥削和压追形式。
3、文字的产生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的产生,促使专门从事管理和文化创造的工作者出现。
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1、西亚两河流域⑴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向文明过渡。
⑵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⑷文化成就: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发明60进位制。
2、埃及的尼罗河流域⑴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⑵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⑶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⑷文化:象形文字、太阳历、能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纸莎草。
3、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⑴古代印度文明最初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⑵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⑶公元前6—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影响最大的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冲击了种姓制度。
4、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⑴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兴起,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复习提纲及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外历史纲要(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一) 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2.早期城市、国家、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1.五大文明区:(P3地图)A.西亚的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洪水传说)B.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法老、象形文字、金字塔、莎草纸C.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佛教、数字0-9、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D.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中国) ,ABCD属于大河文明。
E.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 ,属于海洋文明。
①政治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城邦特征:小国寡民。
民主机构: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局限性: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被排斥在外。
②思想上:A.史学(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B.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C.文学(神话、戏剧<悲剧和喜剧>)3.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出多元特征。
(三)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古代世界的帝国及区域性影响:地跨欧亚非: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地图P10,推广希腊文化);罗马帝国(地图P12,奴隶制发达,基督教成为国教,395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 76西罗马帝国灭亡)字母文字传播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东西方交流公元前后,罗马帝国与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甘英出使大秦(仅至波斯湾);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一、单选题1.古希腊“三大哲人“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提出“理念论”B.提出逻辑学的归纳、定义法C.提出“理想国”的理论D.用理性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2.古埃及象形文字被遗忘的主要原因是①文字艰涩难懂②纸草来源枯竭③法老不再提倡④强势文化冲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中外都涌现出诸多革命性的思潮,其代表是①孔子②亚里士多德③穆罕默德④悉达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二单元 复习

受封、世袭、联姻等方式
土地全部归庄园主,破产 流亡的农民依附在庄园中, 世代为庄园主劳作,无需
负担国家租税
奥斯曼帝国 (公元1299-1922年)
被日耳曼人所灭 进入封建社会 被蒙古人所灭
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一战后解体
【针对训练】 美国科学家麦克·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 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你认为他能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 A.他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B.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C.他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D.他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都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
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 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 文字的源头。
经贸往来: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甘英出使大秦);丝绸之路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明的发展
几点认识:
1、扩张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客观上促进 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
区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大
苏美尔文
明、古巴 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 底格里斯河提 供了充足的水 源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 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
史60诗进、位洪制水、和战方车舟和传车说轮重、
尼域罗河河流
印度文河和
恒河流域
明
古埃及文 明
古印度文 明
尼罗河为农业
和利农交耕通提发供达便
2、帝国的空前繁荣,离不开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与扩展,体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 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
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呈现的基本特点是( )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2.下图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情景,由此可知( )A.人类最早的文明在此地产生B.此地最早培植了玉米南瓜C.人类已经变为食物的生产者D.此地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
……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4.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约9 000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
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①呈现多元特征②起源时间完全一致③基本独立发展④都分布在大河流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考古发现,在乌鲁克古城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苏美尔神庙文书中,出现了最高女祭司、商人首领、首席法官、指挥官和预言家等词汇。
由此可知,当时( )A.文字开始形成B.已经存在公共权力C.农业经济发达D.宗教仪式程序严格6.《汉谟拉比法典》序言道:“安努(天神)与恩利尔(大地、空气之神)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太阳神),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这部法典( )A.是用象形文字所刻B.融法律和道德为一体C.蕴含君权神授思想D.宣扬了人人平等理念7.古埃及的金字塔、神庙、祭庙规模雄伟壮丽、造型宏大神秘,但有学者认为,这些建筑物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结果,它们呈现出墨守成规、没有个性、功利性强的另一面。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复习课件(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人类文明的 产生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古代文明的 多元特点
特点
基本独立发展 明显的多元特征
两河流域文明
主要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的扩展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 罗马帝国 西亚、埃及和希腊文明的交流 字母文字的起源及演化 丝绸之路下的中西交流
是( ) A.强调公民的平等
B.保护公民的隐私
A
C.保护公民的财产 D.表达生者的敬意
4、“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从而完成了农业革命。……新的农业生产 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文明的出 现。”对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 A.农业革命的完成和发展导致了文明的出现 B.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主要原因 C.社会制度的变化引发了文明的出现 D.文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系统认知
课堂小结
古代文明 的扩展
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 西亚文明的扩张 古希腊人的殖民
北非、西亚一部分 环地中海区域
各 具 特 色
古代世界 的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跨越欧、亚、非区域
的
发展为帝国
区
域
文
技术与艺术的交流
亚非大陆交往
文明的交流 字母文字的形成与传播 亚欧大陆交往
明 的 交
汉朝与罗马帝国的联系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基础知识梳理
二、早期文明古国 1.巴比伦: ①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首次统一了两河流域。 ②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④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⑤ 60进位制。 2.埃及: ① 最高统治者称法老。②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 金字塔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④ 莎(suo)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复习提纲(高考题分析+背诵清单)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流程与影响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葡萄牙的贸易
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流程及影 响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 殖民扩张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亚非拉+ 欧洲+中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为什么说战 十四点原则的动机及影响 后体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5、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标志、
5、苏联模式逐步确立的背景、
内容、意义?
内容和特征、评价?
2、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 性质、意义、特点?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中古时期的西欧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战
启蒙运动的内容
冷战
美苏冷战
二战的影响
城市化
发展遇到的问题
2019-2024高考题出现知识点
2024年山东卷加全国甲卷加新课标卷
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十月革命
波斯帝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古代西欧农业对文明的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不同时期列强在非洲的侵略范 围 北非:英国对埃及和苏丹的占 领、法国 撒哈拉以南:英法德的侵占计 划 柏林会议:背景、时间、内容 原则、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时间 含义 原因 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3000BC
政治
经济
君主专制 农业 制度、法 律
法老、官 农业 僚系统
种姓制度 农业
城邦政体;工商 雅典民主 业 政治
夏商周的 农业 统治
文化
楔形文字、《吉尔伽 美什》、洪水和方舟 传说、60进制
象形文字、太阳历、 金字塔、莎草纸
婆罗门教、佛教;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数字。
神话、悲剧、喜剧、 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三、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请以古希腊文明为例,概括影响文明多元的因素有哪些?
史地料理条1 件 史国料家制2 度 史经料济类3 型 史民料族性4 格
山地、
吸收欧亚非文明
海岛、欧亚非要冲地带
城邦、小国寡民
直接参与民主政治
工商业经济
平等观念
冒险探索的性格
人文精神
辉煌文化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史料1:
三面环水、山多地少、 港湾众多、欧亚非要 冲地带
吸收欧亚非文明
史料2: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 成。各地相继形成了200多个城邦,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 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
城邦、小国寡民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
史料3:古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耕作条件先天不足,但盛产葡萄 酒、橄榄油等,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 向海外输出酒、布匹等产品。 工商业经济 平等观念
甲骨文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二、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1、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与法律
•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约当今之伊拉克和科威特。 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
• 泛滥不定时:洪水传说, 经希伯来人和希腊人流传 下来。
★主题升华: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 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 偏见,加深交流对话。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东亚: 古中国 黄河长 江流域
产生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二)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地区 文明
西亚两 古巴 河流域 比伦
东北非 古埃 尼罗河 及
南亚印 古印 度河、 度 恒河
东南欧 古希 巴尔干 腊 半岛、 爱琴海
东亚黄 古中 河长江 国
时间 3500BC 3500BC 3000BC 2000BC
注意结合地图 文明共性 文明的特性:感受多元特点
一、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的标志
产生原因
阶级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战俘沦为奴隶
国家
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
文字
记事、管理的需要
城市
农耕文明要求定居 ; 政治宗教活动 ; 战争兼并
思考:为什么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古代文明分布及特点:
史料4: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
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 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黑格尔《历史哲学》
冒险探索的性格 人文精神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二、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3、印度的种姓制度
在印度神话中,不同种姓的人的地位与身体的部位之间是 什么关系?后来什么思想对其产生了冲击?
• 尼罗河的作用:1200千米,黑土地与红土地
• 充足的水源:7月开始泛滥,9月到高峰。肥料的保证;
• 定期泛滥:太阳历(泛滥季:7-10月;生长季:11-2 月,干旱季:3-6月)与尼罗河的涨落完全吻合。
土地需要重新丈量和分配。
• 交通和通讯,埃及较早产生统一国家:到上游去, 到下游去。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原人 贱民
吠舍 首陀罗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三根据、史探料,究分—析影—响文古希明腊多文明元的的因素原有因哪些?
• 肥沃新月与最早的农业、 城市起源地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新月沃地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一 单元古 代文明 的产生 与发展 复习优 秀课件 (共25页)
二、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2、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希罗多德: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沿河或沿海;分散、孤立;多元特征。多为农耕文明。 分析古代文明多元特征产生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限制; 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 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地区 文明
西亚两 古巴比 河流域 伦
东北非 古埃及 尼罗河 流域
南亚: 古印度 印度河、 恒河流 域
东南欧:古希腊 巴尔干 半岛、 爱琴海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①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为什么); ②文明产生过程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①知道各文明古国的概况(地域、时间、文明表现、特点) ②认识分析不同文明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