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的表现及中医辨证

合集下载

中医外科学-前列腺增生症

中医外科学-前列腺增生症
細目六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
定義與臨床特點
• (一)定義 前列腺增生症又稱前列腺肥大, 是老年男性的一種常見病,發病率隨年齡 增長而逐漸增加。
• 本病屬於中醫“癃閉”範疇。 • 由於本病乃因腎元虧虛等,導致精室腫大,
膀胱氣化失司所致,故現代醫家稱之為 “精癃”。
定義與臨床特點
• (二)臨床特點 • 尿頻、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和尿滯留,甚
至出現腎功能受損。
病因病機
• 病理基礎:年老腎氣虛衰,氣化不利,血 行不暢,與腎和膀胱的功能失調有關。
病因病機
• (一)脾腎兩虛 • 年老脾腎氣虛,水濕運化乏力,痰濕凝聚,
阻於尿道而生。
病因病機
• (二)氣滯血瘀 • 精室為肝經循行之處,肝氣鬱結,氣滯血
瘀,阻塞尿道;
• 年老之人,陽氣虛衰,氣虛血瘀,聚而為 痰,痰血凝聚於水道;敗精瘀濁停聚,凝 滯於弱竅;
• 致膀胱氣化失司而發為本病。
病因病機
• (三)濕熱蘊結 • 水濕內停,鬱而化熱, • 飲食不節,釀生濕熱, • 外感濕熱, • 恣飲醇酒,聚濕生熱, • 濕熱下注,蘊結不散,瘀阻於下焦,誘發
本病。
病因病機
• 西醫學有雌-雄激素協同學說、前列腺生長 因數學說、胚胎再喚醒學說等。
• 公認:正常功能睾丸的存在和高齡是本病 的兩個必備條件。
外用膠布固定。 • ③取食鹽500g,炒熱,布包,乘熱熨臍腹部,冷
後炒熱再熨。 • (2)灌腸法: • 大黃15g,澤蘭、白芷各9g,肉桂6g,煎湯
1行導尿術,以緩其 急。 或行恥骨上穿刺術。
其他療法
• 1.手術療法 • 非手術治療無效,可根據患者的全身情況
高倍鏡下結節狀增生
增生腺體擴張呈囊狀

中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前列腺增生症亦称良性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本病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

以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尿线细、排尿中断、无力,滴沥不尽为特点。

尿频尤以夜尿增多明显,或伴尿急、尿痛。

晚期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可因受凉、饮酒、劳累而突发急性尿潴留。

直肠指诊扪及增生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地较硬,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B超检查、CT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等有助诊断。

二、治疗方法1.艾灸疗法【主穴】石门、中极、肾俞、委阳、委中。

【操作】用清艾条一根,将艾条一段点燃,距离皮肤1cm 左右施灸,以皮肤微红为度,避免灼伤。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5次后休息2天,共2个疗程。

2.中药外敷疗法【药物】麝香3g,炮山甲10g,吴茱萸6g,四棱草10g,沉香6g等。

【操作】将上药研为细末,过100目筛,用麻油热炒至焦黄,配少许盐于其中,待稍冷却之后置于10cm×10cm大小的白色胶布中央。

使用方法:贴脐,以患者感到局部温暖舒适为宜,当感到凉时,用热水袋加热,保持适当的温度。

每天1次,每次12小时,3天为1个疗程。

3.穴位贴敷关元穴贴敷法【药物】附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

方法:将以上中药按等比例混合,打粉过80目筛,经微生物发酵后压制成直径为3cm、厚0.3cm的药膏备用。

【操作】将发酵中药膏用胶布固定于关元穴,拆开温灸贴密封袋,将温灸贴发热而覆盖药膏上面后固定,6小时后取下。

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治疗30次为1个疗程。

神阙(脐)贴敷法【药物】芒硝20~40g。

【操作】取上药装布袋内或用纱布包好敷在脐上,再把热水袋放在布袋上热敷,热水袋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脐部有潮湿感,药量较大时,可有药水外渗,持续敷至排尿,之后每日1~3次以巩固疗效。

敷脐后患者感觉腹部舒适,有温热感;另有患者腹中有气下行感,腹部疼痛减轻。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症也叫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症的临床表现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病情严重者还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症属于“癃闭”、“精癃”等病症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年老肾气虚衰、气化不利、血行不畅等原因所致,与患者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有较密切的关系。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1湿热下注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现为小便频数黄赤、尿道灼热或涩痛、排尿不畅甚至点滴不通、小腹胀满、大便干燥、口苦口黏、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清热利湿、消癃通闭的原则,可选用八正散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车前子12克,木通6克,扁蓄15克,滑石20克,山栀子、瞿麦、甘草梢各10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完。

2脾肾气虚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现为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补脾益气、温肾利尿的原则,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黄芪18克,人参、白术、陈皮、升麻、当归、柴胡各6克,炙甘草9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3次服完。

3气滞血瘀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现为小便点滴而下或闭塞不通、尿线变细、尿道涩痛、小腹胀满隐痛、血尿、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的原则,可选用沉香散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沉香23克(磨),白术、茯苓各15克,木通、当归、橘皮、青皮、大腹子、大腹皮、槟榔、芍药各30克,炙甘草45克,白芷90克,紫苏叶120克,枳壳(麸炒,去瓤)90克。

将上药一起研成细末,混合均匀。

每次取6克此药末,与3片生姜、1枚大枣一起用150毫升的清水煎煮至剩余100毫升的药液,在空腹时服用,可每日服1次。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辩证分析与思考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辩证分析与思考

BPH病因病机
高龄 睾丸酮 血流变学异常
LH、FSH 性激素失调
ET-1 促细胞分裂增殖
前列腺增生
中医中药的调节作用
中药(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知母、留行
子、川牛膝、黄柏等)能降低 LH、FSH 及 ET-1
水平,起到调节性激素紊乱等治疗作用。
发病根源
肾虚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发病之本
瘀血 阻 于 下 焦
血瘀表现
肛指前列腺腺体增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侧叶 或中叶增大。或残余尿量增多,伴下腹坠 胀、倦怠乏力、尿流无力、尿线变细,舌底静 脉增粗,脉沉细。
气虚是前列腺增生的先决因素
五脏皆弱,气血运行不畅,代谢失常。
肾气虚
生理机能紊乱,性激素失调。
脾虚肌肉无力,膀胱顺应性改变,残余尿增多。
BPH 引起排尿困难的机制
相关药物研究
消癃闭通、前列泰片、消癃灵、癃闭 通等; 黄芪、黄柏、知母、肉桂、穿山甲、 丹参、赤芍、王不留行、红花、益母草等。 上述临床研究曾报道能缩小前列腺组 织。
4、抑制前列腺细胞增殖
1. 抑制 BPH 实验大鼠前列腺腺体及平滑肌的增
生。
2. 抑制 BPH 实验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
3. 降低前列腺组织中 PCNA (增殖细胞核抗原)
九、展望
1.由于BPH的手术治疗风险大,并可能给 患者带来一定的损害和并发症。因此药物 治疗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并有望得到进 一步的重视和发展。
展 望
2. 中医中药以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小而在 治疗BPH中占有一定优势,但如何进一步提 高疗效仍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
展 望
3.BPH 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可能是提高疗
2. 不能承受麻醉和手术打击的 BPH 患者

(泌尿外科)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泌尿外科)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诊疗方案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

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梗阻、尿道肿瘤、尿路损失、尿道狭窄、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脊髓炎等。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辩证论治。

一、诊断1、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

2、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

3、男性直肠指检检查可有前列腺肥大,或者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

4、做膀胱镜、B超、泌尿系CT等检查,有助诊断。

5、本病应与淋证、关格相鉴别。

二、中医辨证论治下焦湿热,证见小便点滴不能,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方剂:八正散加减肺热壅盛,证见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咳嗽。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黄,脉弦涩。

治法:清肺热、利水道。

方剂:清肺饮,肝郁气滞,证见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胁腹胀满,多烦善怒,舌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方剂:沉香散。

脾气不升,证见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气短,语声低微,小腹坠胀,精神疲乏,食欲不振。

舌质淡,脉弱。

治法:升清降浊,化气利尿。

方剂: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三、其他治疗原则1、中成药可酌情选用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治疗。

2、西药可酌情选用盐酸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治疗。

3、外治疗法若经过服药治疗无效而小腹胀满特甚,扣小腹部膀胱区呈浊音者,当用导尿法以缓其急。

4、针灸疗法。

可选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治疗5、我院手术治疗方式(开放式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中医外科指导:前列腺增生症的辨证论治

中医外科指导:前列腺增生症的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应以通为用,温肾益气、活血利尿是其基本的治疗法则。

出现并发症时应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

1.辨证论治(1)内治①湿热下注证证候:小便频数黄赤,尿道灼热或涩痛,排尿不畅,甚或点滴不通,小腹胀满;或大便干燥,口苦口黏;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方药:八正散加减。

②脾肾气虚证证候: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车前子等。

③气滞血瘀证证候:小便不畅,尿线变细或点滴而下,或尿道涩痛,闭塞不通,或小腹胀满隐痛,偶有血尿;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方药:沉香散加减。

伴血尿者,酌加大蓟、小蓟、参三七;瘀甚者,可加穿山甲、蜣螂虫。

④肾阴亏虚证证候:小便频数不爽,尿少热赤,或闭塞不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通窍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丹参、琥珀、王不留行、地龙等。

⑤肾阳不足证证候: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尿线变细,余沥不尽,尿程缩短,或点滴不爽,甚则尿闭不通;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畏寒肢冷;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通窍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2)外治:多为急则治标之法,必要时可行导尿术。

①脐疗法:取独头蒜1个、生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如泥敷脐部;或以葱白适量捣烂如泥加少许麝香和匀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或以食盐250g炒热,布包熨脐腹部,冷后再炒再熨。

②灌肠法:大黄15g,泽兰、白芷各10g,肉桂6g,煎汤150ml,每日保留灌肠1次。

2.其他疗法(1)手术疗法:一般来说,当残余尿在60ml以上,或因梗阻诱发膀胱憩室、结石、肾及输尿管积水者,或由于梗阻引起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者,或因急性尿潴留或反复出现尿潴留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导尿失败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采用手术疗法。

中医理论解析前列腺疾病

中医理论解析前列腺疾病

中医理论解析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疾病是指前列腺发生病理性改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等。

在中医理论中,前列腺疾病多属于下焦湿热、气滞血瘀等病机,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为主。

本文将对中医理论在解析前列腺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前列腺炎的中医理论解析前列腺炎是前列腺发生炎症反应所致,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前列腺炎多为湿热之邪入侵下焦所致。

湿热蕴结于下焦,阻滞气机,导致前列腺淤血、滞痛等病变。

因此,治疗前列腺炎的关键在于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常采用疏肝理气、利尿退热之法。

常用药物有龙胆泻肝丸、越鞠丸等。

龙胆泻肝丸中的黄芩和龙胆草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清除体内湿热之邪;越鞠丸中的白虎汤可以利尿退热,减轻炎症症状。

二、前列腺增生的中医理论解析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组织细胞增生所导致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前列腺增生多为气滞血瘀、湿热下注所致。

气滞血瘀导致前列腺组织功能障碍,湿热下注则加重了病情。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常采用行气活血、清热利湿之法。

常用药物有护前丸、颈络通丸等。

护前丸中的三棱和茵陈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颈络通丸中的泽泻和车前子可以清热利湿,减轻病情。

三、前列腺癌的中医理论解析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组织中恶性肿瘤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前列腺癌多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所致。

湿热蕴结导致前列腺组织肿胀、痛苦;气滞血瘀则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中医治疗前列腺癌常采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法。

常用药物有三黄降火丸、当归活血丹等。

三黄降火丸中的黄连和黄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当归活血丹中的当归和川芎可以活血化瘀,减轻病情。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在解析前列腺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对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疾病,中医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思路和药物方剂,通过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等方法,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疾病。

前列腺增生症的辨证论治

前列腺增生症的辨证论治

前列腺增生症的辨证论治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中医认为是由肾元亏虚等多种原因,导致前列腺肿大,膀胱气化失司,以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增生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精瘾”。

一、诊断1.开始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进行性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3.直肠指诊:前列腺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或隆起。

4.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余尿大于60毫升。

二、治疗1.肺热失宣主证: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兼见咽干口燥,胸闷,呼吸不利,咳嗽咯痰。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疗:清热宣肺,通调水道。

用方1、黄芩清肺汤加减:黄芩、山栀、桑白皮、杏仁、天花粉、桔梗各9克,茯苓12克,生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泽桂瘾爽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温开水送服。

2.湿热下注主证: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用方1、八正汤加减:生地、冬葵子、瞿麦、车前子、黄柏各10克,甘草、琥珀各6克。

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龙胆泻肝丸:每日3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

3.中气下陷主证: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爽,尿失禁或夜间遗尿。

精神倦怠,少气懒言。

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补中益气。

用方1、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枳壳各10克,怀山药、菟丝子各12克。

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参苓白术丸:每日3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

用方3、缩泉丸:每日2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

4.肾阴亏虚主证: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咽干。

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

用方1、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茯苓、丹皮、泽泻、萸肉、白芍各10克,麦冬、远志、桑螵蛸各6克。

每日1剂,水煎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增生的表现及中医辨证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称之为“癃闭”。

其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生活,且下尿路梗阻会引发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

一些病人因年老体衰,心肺功能较差,难以耐受手术,这些都给其治疗带来困难。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辩证;现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4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34-02
1 引言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前列腺尿道或影响膀胱尿道口梗阻,出现尿频、排尿困难,甚则尿液无法排出的病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的癃闭、精癃、淋证范畴,其排尿困难为癃,癃者,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其急性尿潴留为闭,闭者,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前列腺增生的病因虽未阐明,目前主要有雄激素致病学说、雌激素致病学说、bph生长因子学说,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是男子进入“七八”之年,肾气虚衰,肾之阴阳不足所致,除与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因素有关外,与肾之阴阳偏衰(体质因素)、病理产物的形成亦有密切关系。

2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
2.1 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症状,bph的症状表现主要是前列腺尿道弯曲、延长、变窄,尿道阻力增加,膀胱逼尿肌代偿性增厚和
失代偿,致下尿路梗阻症,而且症状因感染而加重。

2.2 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是下尿路梗阻最早期症状。

膀胱三角区是代偿性肥厚最先发生的部分,又是膀胱最敏感区域,极少量的尿液即可刺激其而产生尿感。

之所以夜尿明显而白天尿的次数不多,是白天注意力分散,尿意感阈值增高。

若感染或已有残余尿,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均出现尿频。

2.3 排尿困难,最初表现为排尿起始延长,尤其是起床第1次小便尤为明显。

这是因为尿道阻力增加后,膀胱逼尿肌需增强收缩才能开始排尿。

以后膀胱颈变窄,逼尿肌收缩力减退,以致出现尿线变细、射尿无力和尿流射程变短等现象。

若失代偿,则出现起始-停止-起始的尿线间断现象。

2.4 尿失禁,随着逼尿肌收缩无力,膀胱残余尿量增加,使膀胱内压增高,有效容量减少,以致从肾脏排至膀胱的尿液仅数十毫升即达膀胱的最大容量,出现尿频或充盈性尿失禁。

若膀胱颈或三角区炎症,则可出现尿急迫感或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尚未自主排尿,尿即滴沥而出。

2.5 血尿,增生的前列腺腺体表面静脉血管曲张,前列腺尿道及膀胱颈粘膜下毛细血管充血且受到增大的腺体牵拉,当膀胱收缩时,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但这种血尿多是一时性的。

若伴有血块形成与堵塞,排尿困难及尿潴留会更加严重;出现大量鲜血,可能由于膀胱颈静脉因增大的前列腺压迫而回流受阻,在用力排尿时破裂;并发膀胱炎或膀胱结石,则血尿可
常出现。

2.6 急性尿潴留,bph产生梗阻是增生的前列腺压迫的机械因素和增生的基质平滑肌收缩的张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尿液排出困难,若遇受凉、饮酒、疲劳、忍尿、性交等因素诱发,引起基质平滑肌组织α1受体兴奋,肌肉收缩胀大压迫而致膀胱出口突然阻塞,出现急性尿潴留。

机械因素是逐渐发展的,而张力因素则是与交感性刺激致α1受体兴奋的有无及强弱有关,因此病人排尿状况可时好时坏,甚至反复尿潴留。

2.7 尿毒症症状,前列腺增生引起下尿路梗阻而又未经合理治疗,继发肾积水,致晚期肾功能不全,出现食欲减退、贫血、血压升高,或意识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一系列全身性尿毒症症状。

肾积水的发生通常是进行性的,且是无痛的,因而部分病人对排尿异常毫无察觉,或以为是老年人的必然现象而不以为然,但病变却在隐形地发展,直至尿毒症的出现,排尿时腰痛往往说明膀胱输尿管逆流,若并发感染则表现有肾盂肾炎症状。

3 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的辩证施治
3.1 湿热下注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
现为小便频数黄赤、尿道灼热或涩痛、排尿不畅甚至点滴不通、小腹胀满、大便干燥、口苦口黏、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清热利湿、消癃通闭的原则,可选用八正散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车前子12克,木通6克,扁蓄15克,滑石20克,山栀子、瞿麦、甘草梢各10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
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完。

3.2 脾肾气虚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
现为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补脾益气、温肾利尿的原则,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黄芪18克,人参、白术、陈皮、升麻、当归、柴胡各6克,炙甘草9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3次服完。

3.3 气滞血瘀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
现为小便点滴而下或闭塞不通、尿线变细、尿道涩痛、小腹胀满隐痛、血尿、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的原则,可选用沉香散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沉香23克(磨),白术、茯苓各15克,木通、当归、橘皮、青皮、大腹子、大腹皮、槟榔、芍药各30克,炙甘草45克,白芷90克,紫苏叶120克,枳壳(麸炒,去瓤)90克。

将上药一起研成细末,混合均匀。

每次取6克此药末,与3片生姜、1枚大枣一起用150毫升的清水煎煮至剩余100毫升的药液,在空腹时服用,可每日服1次。

3.4 肾阴亏虚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
现为小便频数不畅、尿少热赤或闭塞不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黄、脉细数。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滋补肾阴、通窍利尿的原则,可选用知柏地黄汤
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各10克,山萸肉、淮山药、女贞子各12克,茯苓、旱莲草各15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3次服完。

3.5 肾阳不足型前列腺增生症该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表
现为小便频数、夜间尤甚、点滴不爽甚至尿闭不通、余沥不尽、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畏寒肢冷、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该型前列腺增生症应坚持温补肾阳、通窍利尿的原则,可选用济生肾气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熟地、茯苓、车前子、川牛膝各15克,山萸肉、泽泻、丹皮、肉桂、制附片各10克,淮山药20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3次服完。

3.6 辩证施护
3.6.1 膀胱湿热证候:小便点滴不通,热赤而闭,小腹胀满,大便不畅,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数。

①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小便;②可用中药苦参30克,花椒15克,白芨10克煎汤坐浴;
③可按摩膀胱区,以利排尿。

3.6.2 脾肾虚弱证候:小腹胀痛,欲解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乏力,纳谷不馨。

或小便不通,点滴不爽,排尿无力,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①注意休息,节制房事,防止过劳;②饮食宜用补脾宜肾之品,如大枣,羊肉等,忌生冷、油腻之品;③食盐半斤炒热敷于脐部。

3.6.3 肺热失宣证候: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①饮食有节,忌
食辛辣生冷及肥甘厚味,宜食清淡饮食,防止大便秘结;②协助患者扣背排痰,必要时雾化利痰。

4 结束语
我国的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主流上是“癃闭”,其病因主要是“肾虚”,治疗则主要以“补肾”、“通淋”、“散结”为主。

我们认为前列腺增生症,尤其是老年患者,主要是“气虚”,而且并列了一个“气滞血瘀”的问题。

另外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七情”对前列腺增生症的影响。

我们观察到,在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患者中,情绪因素和其泌尿系症状相互因果,恶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