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出血量计算

合集下载

受伤出血量计算公式

受伤出血量计算公式

受伤出血量计算公式在医疗急救领域,受伤出血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地估计出血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受伤出血量的计算公式以及其应用。

受伤出血量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受伤部位的面积和深度来估算出血量。

一般来说,出血量与受伤部位的面积和深度成正比,但也受到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出血量的计算并不是精确的,但可以作为初步的参考。

受伤出血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浅表伤口和深部伤口。

对于浅表伤口,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出血量:出血量(毫升)= 受伤面积(平方厘米)×出血深度(厘米)×出血系数(0.1)。

其中,出血系数是一个经验值,一般取0.1。

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适用于一些比较表浅的创伤,比如皮肤擦伤、浅表切割等。

而对于深部伤口,出血量的计算就要更为复杂一些。

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出血量(毫升)= 受伤面积(平方厘米)×出血深度(厘米)×出血系数(0.3)。

这里的出血系数一般取0.3,因为深部伤口的出血量要比浅表伤口要多。

这个公式的计算方法更为精确,适用于一些比较深的创伤,比如刀伤、枪伤等。

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出血速度等。

因此,出血量的计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灵活运用。

受伤出血量的计算对于医疗急救工作非常重要。

正确地估计出血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对于一些大量出血的情况,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量也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受伤部位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在急救现场,医护人员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精确的计算,但可以根据经验和常识来估算出血量,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另外,对于一些大量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还需要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量。

脑出血的出血量计算公式

脑出血的出血量计算公式

脑出血的出血量计算公式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而计算出血量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在临床上,常用的脑出血出血量计算公式是多田氏公式。

这个公式简单又实用,就像一把小尺子,能帮医生大致量出脑出血的量有多少。

多田氏公式是这样的:出血量(ml) = 0.5 ×最大层面血肿面积(长×宽,cm)×层面数(cm)。

比如说,有一位患者的脑部 CT 片子上,最大层面的血肿长度是 5厘米,宽度是 4 厘米,一共扫了 3 个层面,那出血量就是 0.5×5×4×3 = 30 毫升。

这个公式看起来挺简单,可实际操作中,要准确测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科室来了一位急诊的脑出血患者。

当时情况特别紧急,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我负责计算出血量,心里那个紧张啊,就怕自己算错了影响后续的治疗。

我瞪大眼睛,对着 CT 片子,拿着尺子一点点地量,手都有点抖。

量完后赶紧计算,反复核对了好几遍,生怕出错。

在使用多田氏公式时,有几个关键的地方得注意。

首先,测量血肿面积得选最大的那个层面,这就需要医生有敏锐的观察力,不能马虎。

然后,长度和宽度的测量要尽量准确,哪怕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出血量的计算结果。

而且,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危害程度也不太一样。

比如基底节区出血,如果出血量小,可能症状相对轻一些;但要是脑干出血,哪怕出血量不大,也可能非常危险。

另外,脑出血的出血量不是唯一决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出血速度等等,都会影响病情。

总之,多田氏公式是个重要的工具,但医生在评估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时,还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别让脑出血这种可怕的病找上门。

但万一不幸遇到了,也别慌张,相信医生,他们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尽力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出血量的评估方法(授课)

出血量的评估方法(授课)
观察病情及记录
❖回爱婴区2小时内观察:血压、子宫 收缩、宫底、出血量、膀胱充盈、 乳房泌乳情况等,每1小时观察记录 1次。24小时内班班观察
答案
❖24小时出血量指从胎儿娩出 时间起至产后24小时的出血 量。如昨天9:00胎儿娩出, 到今天9:00的出血量,则在 今天9:00用黑色笔写阴道出 血:用红色笔写285ml/24h
问答题3
❖体查:体温36℃,呼吸22次/分, 血压80/40mmhg,脉搏120次/分, 该产妇估计出血量多少?
答案
该病人可采用休克指数法计算 出病人的出血量即是:脉搏/ 收缩压 120÷80=1.5从而 估计该病人出血量大约为 2500ml
答案
❖ 一、采集出血量:容积法及称重法:
❖ 1.产时:容积法:当胎儿娩出,羊水流尽,立即置聚 血盆于产妇臀下至缝针完毕撤开聚血盆。(登记产时 出血量)。例如:120,即记录120毫升,换产妇垫 改称重法:撤开聚血盆换上产妇垫或成人纸尿布(称 重记录好尿布净重),至2小时后再称含血尿布重。 记录产后2小时出血量。如所称为32g
❖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mmhg ❖子宫收缩:软、硬 ? ❖宫底:U=0 U+1 U-1? ❖ 出血量:毫升 ❖膀胱充盈:膨隆、稍膨隆、空虚。 ?
答案
❖ 血量记录:
❖ 如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50ml,回到室 时出血量10ml,则记录为:150/10
❖产后区接该产妇后如何观察病情? 如何记录?产源自区如何做好24小时产后答案
作出的护理措施的:1、立即安置于抢救室 及保暧,置病人于休克体位。同时报告医 生。 2、测量生命体征,迅速根据病人收 缩压和脉搏 计算出病人休克指数,估计病 人的出血量。3、建立至少两条以上静脉 通道,同时抽血化验。(抽一条干燥红管 一条紫色抗凝管及两管蓝色抗凝管)4、 吸氧,上心电监护。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处 理。5、遵医嘱用药,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6、做好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出血量估计是在医学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评估出血量的多少。

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对于有效的治疗和救治至关重要。

在没有直接测量出血量的情况下,医生需要依靠各种方法来估计出血的数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出血量估计方法。

1. 血液收集器法(Blood collection bag)这是一种直接测量出血量的方法之一、将出血部位覆盖一个大面积无菌薄膜,同时用血液收集器收集出血的血液。

通过称重血液收集器的重量来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支持才能进行。

2. 血纸法(Gauze pad method)这是一种间接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将干燥的无菌纱布垫在出血部位,通过估计纱布吸收的血液量来估计出血量。

每块纱布的重量可以提前测量并记录下来,从而实现对出血量的估计。

3. 血管密封法(Vessel occlusion method)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血管手术或创伤的实验室实验。

假设出血的血管是单一的,可以通过在血管上方夹住并封闭血液流动,然后测量在封闭期间累积的流出量来估计出血量。

4. 估计面积法(Estimation of area)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表面出血或创伤,通过估计出血面积并将其与出血的密度相乘来估计出血量。

一般情况下,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身体露出的身体部位(例如手掌,手指,手臂等)来估计出血面积。

5. Hgb/Hct法这是一种依赖于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方法。

通过测量并计算这两个指标的变化,结合出血的时间和速度,可以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和相应的实验室测试,相对较为复杂。

6.专家经验法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经验也是估计出血量的重要依据。

医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根据出血的程度、颜色、速度以及患者的临床状况等因素,来估计出血的程度和数量。

虽然这种方法缺乏客观性,但在没有其他可行方法的情况下,仍然是重要的参考。

在估计出血量时,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注意事项。

手术出血量计算

手术出血量计算
储血灌内的血量+棉片的血量+切口周边辅料上的 血量-滴入肝素纳的量-冲水量(腹水,胸腔血积液, 脑积液的量)-洗纱布巾的水量=出血量
肝素钠
计算出血量的注意事项
1、计算出血量要尽量精确,准确记录冲水的量, 腹水,胸腔积液,脑积液等液体的量,认真计算 出血量。
2、手术之前吸引器灌必须为空的,如果有液体必 须准确记录灌内液体量。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出血量计算的分类
〈1〉普通手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2〉使用血液回收手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各种辅料渗血量的统计
1、纱布垫
(1)干纱布垫完全被渗透血量为80ml (2)湿纱布垫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0ml
2、纱布巾
(1)干纱布巾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0ml (2)湿纱布巾完全被渗透血量为30ml
3、大纱布 (1)干大纱布完全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透血量为20ml
3、术中为了计算出血量的准确量尽量用面积测量 法或容积测量法来计算术中出血量,一般不用目 测法。
4、计算出血量要计算储血灌内的血量而不是计算 被清洗过储血袋内的血量。
5、 切口周边的的血量一般用目测法,但是不能忽 略。
储血灌
储蓄袋
清洗水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出血量有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2、某手术中被完全渗透的干纱布巾有三个,血 液回收储血灌内有400ML其中滴入肝素钠的量 为100ML,术中冲水100ML,无其他积液,切口 周围血量为50ML,那么该手术中出血量为多少?
用血液回收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1、术野内没有腹水,胸腔积液,脑积液,术中没 有冲水
储术血灌内的血量+血纱布巾(大纱布,纱布垫) 的血量 +血棉片的血量+切口周边辅料上的血量滴入肝素纳的量=出血量 2、术野内有腹水,胸腔积液,脑积液,术中冲水。

脑出血量计算

脑出血量计算
急性脑出血的话手术打开的时候一般出血量会比CT估计的出血量大一点,因为脑出血后脑内本身是一个密闭的环境,本身出血对出血血管有一个压迫止血的作用, 当颅压消失后,出血血管会继续出血,这样就导致影像出血量常较开颅量少.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如果病灶形态还算规则的话,则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ml)=病,如果不规则的话就逐层计算,层层相加,得结果,这样的话更为准确一点,不过在工作量上要大一 点.脑内,硬膜外血肿出血量(ml)=病灶最大层面长×宽×层间距×病灶层数×0.5(立方厘米),如果层间距是10MM,那么公式可简化为出血量=病灶最大层面长×宽×病灶层数×0.5。测量应不含水肿的范围。<BR>硬膜下,脑室内,蛛网膜下腔出血不能用此公式。
脑出血出血量的计算是按照椭球体的体积公式算的:(A/2)(B/2)(C/2)4π/3,π(派)约等于3 ,就是:12ABC/24,就是ABC/2,此公式也称为“多田公式”。简记为:长×宽×层数/2(长和宽指病灶最大层面的长和宽),可应用于囊肿体积,出血体积,肿瘤体积估算。
具体就是:如果病灶形态还算规则的话,则硬膜外血肿出血量(ml)=病灶最大层面长×病灶最大层面宽×层间距×病灶层数/2(立方厘米),如果不规则的话就逐层计算,层层相加得结果,这样的话更为准确一点,不过在工作量上要大一点。脑内硬膜外血肿出血量(ml)=病灶最大层面长×病灶最大层面宽×层间距×病灶层数/2(立方厘米),如果层间距是10mm,那么公式可简化为出血量=病灶最大层面长×病灶最大层面宽×病灶层数/2。测量应不含水肿的范围。硬膜下、脑室内、蛛网膜下腔出血不能用此公式。

手术出血量计算范文

手术出血量计算范文

手术出血量计算范文1.称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液体失血量较大的情况,如巨大肿瘤切除手术等。

操作步骤如下:(1)将手术过程中吸引的血液集中在一个容器中;(2)将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重,记录初始重量;(3)手术结束后,将容器再次称重,记录终止重量;(4)计算失血量的公式为:失血量=终止重量-初始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称重时要准确读取数字,应避免震动和晃动天平,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数据。

2.秤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小的情况,如小手术、内窥镜手术等。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称重瓶或容器;(2)手术进行过程中,定期将吸引的血液倒入秤上,称重并记录;(3)手术结束后,将秤上的血液倒入容器中;(4)将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重,记录容器中的出血量。

在进行秤重法时,同样需要遵循准确读取数字、避免震动和晃动天平的原则。

3.比色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过程中液体失血量较小且要求迅速计算的情况,如心脏手术等。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体积的试管或容器,并标明容积;(2)手术过程中,将吸引的血液倒入标有刻度的试管或容器中;(3)手术结束后,将试管或容器中的血液与一个标准液体进行比色,根据混合液的颜色占比计算出血液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比色法时,应尽量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以获得准确的颜色占比。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手术出血量的计算,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出血量的计算应由主刀医生或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2)操作人员在进行计算过程中,应随时记录计算结果,以免遗漏或重复计算;(3)考虑到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其他渗漏或排液的情况,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估算并加以修正;(4)手术记录中应详细记录手术出血量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以便于术后的回顾和分析。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测量方法:使用电子秤测量,需要将血凝块先放 入一个容器内(如锐器桶或标本袋)在放到电子 秤上称重量。放入前 应先将容器或标本袋称重, 之后按下屏幕上的“去皮”键,当显示数值为“0” 时,在将含血凝块的容器称重,此时为血 量。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注意事项: 1、每台手术 之间需更换全新的吸引器 袋。 2、如果遇到大抢救 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及早 发现肾脏的损伤。 3、冲 洗液的包装集中保留(瓶 装的保留瓶身,袋装的保 留袋子),便于估算出血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1、血纱布
满满血血纱纱布布量量:浸满血液的纱布,以不 滴血滴为参考量。
测测量量方方法法: 血纱布的重量-纱布本身的 重量=含血量 (1kg≈1L)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血量的计算方法
1、血纱布
非非满满血血纱纱布布量量:使用电子秤准 确测量。 测测量量方方法法:所用血纱布的总重量-所 用纱布本身的重量=含血量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2、负压吸引袋
测量方法: 吸 引 量 - 冲 洗 量 - 袋 内 粉 末 状 的 膨 胀 液(经测算是100ml)=出血量
注意:只有负压吸引器瓶上有测量刻度,因此在大 出血的手术中,应先估算出血量, 在更换吸引器袋,并将换下来的 吸引器袋上标明实 际出血量数值,便于之后总结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纱布
(1)干大纱布完全被渗透血量为20ml
(2)湿大纱布完全被渗透血量为10ml
精选PPT
3
3、大纱布
(1)干小沙布完全被渗透血量为10ml (2)湿小纱布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ml
5、棉片
棉片一般都是用湿的完全被渗透血量约为2ml
精选PPT
4
如图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计算出血量的方法
(1)面积测量法(纱布垫,纱布巾,大纱布等) (2)容积法(血液回收,吸引器) (3)目测法(根据经验或术中不用辅料或容器)
14
答案
1、计算出血量有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三种,分别是面积测量法,容积法, 目测法。
2、某手术中被完全渗透的干纱布巾有三个, 血液回收储血灌内有400ml其中滴入肝素 钠的量为100ml,术中冲水100ml,无其他积 液,切口周围血量为50ml,那么该手术中 出血量为多少?
答:该手术中出血量精选为PPT400ml。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精选PPT
1
出血量计算的分类
〈1〉普通手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2〉使用血液回收手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精选PPT
2
各种辅料渗血量的统计
1、纱布垫
(1)干纱布垫完全被渗透血量为80ml (2)湿纱布垫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0ml
2、纱布巾
(1)干纱布巾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0ml (2)湿纱布巾完全被渗透血量为30ml
精选PPT
11
储蓄袋
精选PPT
12
清洗水
精选PPT
1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出血量有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2、某手术中被完全渗透的干纱布巾有三个,血 液回收储血灌内有400ML其中滴入肝素钠的量 为100ML,术中冲水100ML,无其他积液,切口
周围血量为50ML,那么该手术中出血量为多少?
精选PPT
3、纱布巾大纱布没有完全被渗透被洗出来
储血灌内的血量+棉片的血量+切口周边辅料上的 血量-滴入肝素纳的量-冲水量(腹水,胸腔血积液, 脑积液的量)-洗纱布巾的水量=出血量精选PPT8肝素钠精选PPT
9
计算出血量的注意事项
1、计算出血量要尽量精确,准确记录冲水的量, 腹水,胸腔积液,脑积液等液体的量,认真计算 出血量。
15
2、手术之前吸引器灌必须为空的,如果有液体必 须准确记录灌内液体量。
3、术中为了计算出血量的准确量尽量用面积测量 法或容积测量法来计算术中出血量,一般不用目 测法。
4、计算出血量要计算储血灌内的血量而不是计算 被清洗过储血袋内的血量。
5、 切口周边的的血量一般用目测法,但是不能忽
略。
精选PPT
10
储血灌
精选PPT
7
用血液回收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1、术野内没有腹水,胸腔积液,脑积液,术中没 有冲水
储术血灌内的血量+血纱布巾(大纱布,纱布垫) 的血量 +血棉片的血量+切口周边辅料上的血量滴入肝素纳的量=出血量
2、术野内有腹水,胸腔积液,脑积液,术中冲水。
储血灌内的血量+血纱布巾(大纱布,纱布垫)的 血量-滴入肝素纳的量-冲水量(腹水,胸腔血积液, 脑积液的量)=出血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