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全12个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完整版)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 一、经典力学基础1. 牛顿运动定律- 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惯性、力与加速度的关系2. 功和能量- 功的定义与计算- 动能定理和势能3.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定义- 碰撞问题的处理4. 角动量守恒定律- 角动量的概念- 旋转物体的稳定性分析5. 简谐振动- 振动的周期性- 共振现象#### 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 热量与功的转换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的概念- 热机效率3. 理想气体定律- 气体状态方程- 温度、压力、体积的关系4. 相变与相平衡- 相变的条件- 相图的解读5. 统计物理基础- 微观状态与宏观性质的联系 - 玻尔兹曼分布#### 三、电磁学1. 电场与电势- 电场强度- 电势差与电势能2. 电流与电阻- 欧姆定律- 电路的基本组成3. 磁场与磁力- 磁场的产生- 洛伦兹力4.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流的产生5.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电磁波的传播#### 四、量子力学简介1.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 波函数的概率解释- 量子态的演化2. 量子态的叠加与测量- 叠加原理- 测量问题3. 能级与光谱线- 原子的能级结构- 光谱线的产生4. 不确定性原理- 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5. 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 量子纠缠现象-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 五、相对论基础1. 狭义相对论- 时间膨胀与长度收缩- 质能等价原理2. 广义相对论- 引力的几何解释- 弯曲时空的概念3. 宇宙学与黑洞- 大爆炸理论- 黑洞的物理特性#### 六、现代物理实验方法1. 粒子加速器- 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粒子探测技术2. 量子纠缠实验- 实验设计- 纠缠态的验证3. 引力波探测- 引力波的产生与传播- 探测器的工作原理通过上述内容的复习,可以全面地掌握大学物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结合实际例题和实验操作,以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内容提要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内容提要〔第二学期内容〕(力-热实验部分)一、一、复习本学期做过的物理实验内容,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和掌握实验步骤。
二、二、掌握实验中的误差计算(标准偏差、平均绝对偏差和相对误差)和测量结果表示方法。
三、三、理解下列的问题:1、扬氏模量测量实验(1)在“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材料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金属丝,它们的杨氏模量是否相同?(2)在“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公式为r D d FRL E ∆=28π ,测得F=800.0g 2.0± L=100.0 cm 1.0±, R=100.0 cm 1.0± , D=10.00 cm 01.0± , d=0.03000 cm 00003.0± , cm r 03.011.1±=∆ , 求测量结果。
(3)按上题所给出的数据,金属丝在外力F 作用下的实际伸长量的数值约为多少?(4)画出在“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光杠杆装置的放大原理。
(5)在“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用光杠杆法测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若光杠杆数(后足至两前足连线的垂直距离D ,竖尺至镜面的距离R ,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
2、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实验(1)实验中使用的焦利弹簧称与一般的弹簧称有什么不同?焦利氏称使用时为什么要调节到“三线重合”?怎样调节三线重合?(2)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中,如果 形丝不清洁,所测α值将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3)实验中为什么直接测量(F-P ),而不是分别测量F 和P ?(4)指导书P.92,在推导式(11-5)时,没有考虑被拉起的液膜重量的影响,结果使算出的α偏大还是偏小?假定提起液膜高度为h ,那么式(11-5)应当如何修正?怎样利用焦利氏称通过实验来测定次液膜的高度h ?3、冰熔解热测量实验(1)传热有几种方式?在“冰的溶解热的测定”实验中,如何保持实验系统是绝热系统? 又如何减小系统与外界热量交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在实验中,为什么要进行散热修正?它是根据什么定律进行的?具体操作要调整哪些参量?怎样调整?其中参量T1有什么要求?(3)指导书P.75的思考题。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复习要求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⑴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 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 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 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 =U/I ,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⑴ 63.74 cm ——四位有效数字, 6.37×10cm 。
⑵ 1.0850 cm ——五位有效数字, 1.08cm ,⑶ 0.01000 kg ——四位有效数字,1.00 ×10-2kg ,⑷ 0.86249m ——五位有效数字,8.62 ×10-1m ,⑸ 1.0000 kg ——五位有效数字, 1.00kg ,⑹ 2575.0 g ——五位有效数字,2.58×103g ,⑺ 102.6 s ;——四位有效数字,1.03 ×102s ,⑻ 0.2020 s ——四位有效数字,2.02 ×10-1s ,⑼ 1.530×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53 ×10-3m⑽ 15.35℃ ——四位有效数字,1.54×10℃3.实验结果表示⑴ 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3.6127g ,3.6122g ,3.6121g ,3.6120g ,3.6125g ,试求① 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物理全部实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全部实验知识点总结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实验内容。
一、物理实验基础知识1. 实验仪器与仪表1.(1)仪器的使用方法1.(2)常见仪器的结构与原理2. 实验操作技能2.(1)观察法2.(2)测量法2.(3)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3. 实验误差的分类和处理3.(1)绝对误差3.(2)相对误差3.(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3.(4)误差的传递规律4.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4.(1)实验目的4.(2)实验原理4.(3)实验步骤4.(4)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5)实验总结与思考二、热学实验1. 热膨胀实验1.(1)热膨胀的概念与原理1.(2)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与测量1.(3)热膨胀系数的测定2. 热传导实验2.(1)热传导的概念与原理2.(2)导热系数的测定2.(3)热传导规律的探究3. 热容量实验3.(1)热容量的概念与原理3.(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容量测量3.(3)热容量的测定方法4. 热力学实验4.(1)气体的等温膨胀与绝热膨胀4.(2)气体的等压加热和等压冷却4.(3)热力学定律的验证和应用三、力学实验1. 弹簧力的测定1.(1)胡克定律的验证1.(2)弹簧系数的测量1.(3)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弹簧系数计算2. 动力学实验2.(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测量2.(2)匀变速圆周运动的测量2.(3)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3. 力学能量实验3.(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3.(2)功与机械能的转化3.(3)弹簧振子的周期与频率测定四、光学实验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1)光的直线传播的观察与测量1.(2)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装置1.(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2.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2.(1)光的反射定律的验证2.(2)光的折射定律的验证2.(3)镜面成像和透镜成像的特点3. 颜色的形成实验3.(1)颜色的三原色混合与分解3.(2)颜色的成因与现象五、电学实验1. 电流的测定实验1.(1)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2)电流的测定技术1.(3)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布2. 电阻的测定实验2.(1)欧姆定律的验证2.(2)电阻的测定方法2.(3)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3. 电学能量实验3.(1)电功率的测定方法3.(2)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分布3.(3)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消耗通过以上对物理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的内容与要求,对物理现象和规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全12个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全12个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完整版)史上最震撼的《大学物理实验》全12个实验复习材料完整版!!你从未见过的珍贵考试资料!!Ps:亲!给好评,有送财富值哦! #^_^!!绪论-《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1、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有效数字:具体地说,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所谓能够测量到的是包括最后一位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
我们把通过直读获得的准确数字叫做可靠数字;把通过估读得到的那部分数字叫做存疑数字。
把测量结果中能够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叫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十进制的单位换算不影响有效数字和误差。
2、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示测量值的分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或者说它是被测量值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评定。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不仅要给出测量值的大小,同时还应给出它的不确定度。
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11ni i x x n ==∑ A 类不确定度A x U σ=在一系列重复测量中,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分量,它的表征值用标准偏差表示。
B 类不确定度B U =仪测量中凡是不符合统计规律的不确定度称为B 类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U =测量结果的表示 x x U =±3、数据处理方法:作图法、逐差法作图法包括:图示法,图解法解实验方程,曲线改直。
逐差法:当自变量等间隔变换,而两物理量之间又呈现线性关系时,除了采用图解法,最小二乘法以外,还可采用逐差法。
注意逐差法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变化而函数关系为线性实验一 长度和固体密度的测量1、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及注意事项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a 调底板水平:通过调水平螺钉让水准器中的汽泡处中心位置。
b 调零点:先将游码移到零点及调盘挂在副刀口上,然后通过调节螺母直至读数指针c 在摆动状态下处于平衡位置——读数标牌的平衡点。
注意事项:A 常止动:为避免刀口受冲击损坏,取放物体,砝码,调节平衡螺母以及不使用天平时,都必须放下横梁,止动天平。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p51.绝对误差表达式(自我感觉就是全微分)例如的绝对误差表达式为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被测量。
例如:3.算术平均偏差:对一固定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各偏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称为算术平均偏差,公式略,在p10页4.分光镜的调整和折射率的测定1.测量三棱镜顶角的方法:自准法和劈尖干涉法。
自准直法测三棱镜顶角α原理:平行光线分别垂直入射到三棱镜的AB,AC两个反射面,由原路返回的两反射线的方位为T1,T2则:ф=|T2-T1| 或ф=360°-|T2-T1|顶角α=180°-ф对劈尖干涉法存在疑问!!刚体转动惯量的研究1.扭摆的垂直轴上装上载物圆盘,,测出它的转动周期为,将圆柱体放在载物圆盘上,测出此系统的转动周期为,则圆柱体自身转动周期T为导热系数实验p811.改变样品形状,采取一些措施,能否利用本实验装置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为什么?2.测A,B的厚度使用游标卡尺,只有三位有效数字,为何不用千分尺?3.试根据计算式中各实验测得值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指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室温不同测得的值相同吗?为什么?哪个大?5.在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时,若上下表面热电偶电动势接近稳定但均在缓慢上升,为了缩短系统达到稳定温度的时间,若用红外灯加热,则红外灯的电压应微微降低。
反之应微微升高。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1.比率选择:千欧级选“1”,百欧级选“0.1”,以此类推。
2.电桥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什么是电桥的平衡条件?密立根油滴实验p2161.本书采用统计方法或统计直方图和最大公约数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来得出电荷的量子性和电子电荷的。
2.在实验过程中,平行极板加上某一电压值,有些油滴向上运动,有些油滴向下运动,且运动越来越快,还有些油滴运动状况与未加电压时一样,这是什么原因?3.密立根油滴实验平衡测量法要求油滴做匀速运动。
识别是否满足这一条件的简单办法是测油滴通过中央水平刻线上、下两等间距刻线所需的时间是否相等。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复习要求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⑴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U/I,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⑴63.74 cm ——四位有效数字,6.37 ×10cm 。
⑵ 1.0850 cm ——五位有效数字,1.08cm ,⑶0.01000 kg ——四位有效数字, 1.00 ×10-2kg ,⑷0.86249m ——五位有效数字,8.62 ×10-1m ,⑸ 1.0000 kg ——五位有效数字,1.00kg ,⑹ 2575.0 g ——五位有效数字,2.58×103g ,⑺ 102.6 s;——四位有效数字,1.03 ×102s ,⑻0.2020 s ——四位有效数字, 2.02 ×10-1s ,⑼ 1.530×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53 ×10-3m ⑽15.35℃——四位有效数字,1.54×10℃3.实验结果表示⑴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3.6127g,3.6122g,3.6121g,3.6120g,3.6125g,试求①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超全)(一)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超全)(一)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是大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物理知识和原理。
本文档旨在为大学物理的复习提供全面的资料,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档将分为五个大点来详细讲解各个方面的内容。
一、力学1. 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三定律和作用力的概念。
2.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以及运动的基本方程。
3. 物体的受力分析:重点介绍平衡、力的合成和分解、摩擦力等。
4. 物体的平衡和动力学:详细解析物体在平衡和运动状态下所受的力和力矩。
5. 力学定律的应用:举例说明力学定律在各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斜面、弹力等。
二、热学和热力学1. 理想气体的性质:通过理想气体方程和状态方程介绍气体的基本性质。
2. 热量和温度:解释热量和温度的概念,并介绍温标的种类。
3. 热传导和热辐射:详细讲解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机制和规律。
4. 热力学定律: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并解析它们的应用。
5. 热力学循环和热效率:介绍热力学循环的种类和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电学和磁学1. 电荷、电场和电势:介绍电荷的基本性质、电场的概念,以及电势的计算方法。
2. 电场和电势的分析:详细解析电场和电势在不同形状电荷分布下的计算方法。
3. 电流和电路:讲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4. 磁场和电磁感应:介绍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电磁感应的原理。
5. 麦克斯韦方程组:简要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四个方程,解释它们的意义和应用。
四、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解释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特性,如反射和折射。
2. 光的干涉和衍射:详细讲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产生机制和规律。
3. 光的色散和偏振: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偏振现象的产生原因。
4. 光的透镜和成像:讲解透镜的类型和成像规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
5.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相干性:介绍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相干性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全12个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完整版)史上最震撼的《大学物理实验》全12个实验复习材料完整版!!你从未见过的珍贵考试资料!!Ps:亲!给好评,有送财富值哦! #^_^!!绪论-《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1、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有效数字:具体地说,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所谓能够测量到的是包括最后一位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
我们把通过直读获得的准确数字叫做可靠数字;把通过估读得到的那部分数字叫做存疑数字。
把测量结果中能够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叫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十进制的单位换算不影响有效数字和误差。
2、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示测量值的分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或者说它是被测量值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评定。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不仅要给出测量值的大小,同时还应给出它的不确定度。
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11ni i x x n ==∑ A 类不确定度A x U σ=在一系列重复测量中,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分量,它的表征值用标准偏差表示。
B 类不确定度B U =仪测量中凡是不符合统计规律的不确定度称为B 类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U =测量结果的表示 x x U =±3、数据处理方法:作图法、逐差法作图法包括:图示法,图解法解实验方程,曲线改直。
逐差法:当自变量等间隔变换,而两物理量之间又呈现线性关系时,除了采用图解法,最小二乘法以外,还可采用逐差法。
注意逐差法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变化而函数关系为线性实验一 长度和固体密度的测量1、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及注意事项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a 调底板水平:通过调水平螺钉让水准器中的汽泡处中心位置。
b 调零点:先将游码移到零点及调盘挂在副刀口上,然后通过调节螺母直至读数指针c 在摆动状态下处于平衡位置——读数标牌的平衡点。
注意事项:A 常止动:为避免刀口受冲击损坏,取放物体,砝码,调节平衡螺母以及不使用天平时,都必须放下横梁,止动天平。
B 轻操作:启动,止动天平时,动作务须轻且缓,以使天平刀口不受撞击。
C 必须用镊子搬动砝码和拨动游码,不许直接抓取或拨动。
称横完毕,砝码必须放回盒中原位,不许放在秤盘及砝码盒以外的其他地方。
D 天平的负载不得超过其最大称量,以防损坏刀口或压弯横梁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注意零点读数。
如何使用:慢慢转动微分酮,测砧测量面与测微螺旋端面接近时,再转动棘轮,当听到“咯咯咯”声时停止,读出坐标值(也称为0读数)使用前的注意事项:(1)测量前选检查零点读数。
顺势针方向读出的零点读数记为正值,逆时针方向读出的零点读数记为负值。
测量值为测量读数减去零点读数值。
(2)千分尺主尺分度值为0.5mm 。
所以在读数时要特别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来。
实验二 伸长法测量扬氏弹性模量1、光杠杆原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其原理图,及测量公式的推导图见书P197,测量公式的推导:如果反射镜面到标尺的距离为D ,后尖脚到前两脚间连线的距离为b ,则有b L tg ∆=θ ;D n n tg 02-=θ 由于θ很小,所以b L ∆=θ ; D n n 02-=θ 消去θ,得 ()n D b D b n n L ∆=-=∆220 (n n n ∆=-0) 2、在用伸长法测杨氏弹性模量的实验中,如何找到清晰的标尺的像?先把光杠杆放到平台上,并是镜面垂直地面,然后将望远镜调成大致与反射镜面中心等高,在先从望远镜上方一点用眼睛顺着镜筒观察反射镜中的物象,左右调节显微镜位置,直到可从反射镜中看到标尺的像,这样就更容易从望远镜中找到标尺的像了。
实验三惠斯登电桥1、惠斯登电桥的结构及用途结构:电阻R1,R2,R0,Rx叫做电桥的四个臂,G为检流计,用以检查它所在的支路有无电流。
用途:用于测量中值电阻。
2、电桥灵敏度,电桥的灵敏度与电源电压、检流计灵敏度间的关系所谓电桥的灵敏度就是电桥平衡时Rx发生单位改变是检流计偏转的格数。
定义式为S=Δn/(ΔRx/Rx)(1)与检流计的电流灵敏度Si成正比。
(2)与电源的电动势E成正比。
3、惠斯登电桥的电路原理图,用交换法测量的优点优点是:消除比率系数不准确引入的系统误差原理图实验四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及其使用1、直流电位差计的原理及其测量过程中的调节原则原理是:图见p40原则:遵循从高位到低位,先粗调后细调2、电位差计电路的组成电位差计电路由工作电路,校准回路和测量回路组成。
3、补偿法,补偿法测量电压的原理图、优点定义:在测量时采用标准可以正确读数部分代替北侧部分,从而提高测量精度的一种方法.图见讲义优点:被测量和测量仪器之间没有电流,所以用补偿法可以准确测得电动势Ex.实验五用牛顿环测定透镜的曲率半径1、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的基本实验仪器牛顿环测量显微镜钠光灯斜照玻璃片2、牛顿环定义,结构示意图,牛顿环式如何形成的?用样板检查光学零件表面时所出现的同心或平行的等厚干涉条纹。
3、在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的实验中,为何显微镜的刻度鼓轮只能单方向移动?为了避免螺距的误差。
(因为存在齿轮的回程差,齿轮啮合,齿与齿之间是有间隙的,回转的时候,主动齿轮要空转过这个间隙,才能拨动从动齿轮,这样在读取数据的时候会有较大的误差,因此,刻度鼓轮只能单向移动)对物镜调焦时,应使物镜筒从最低点自下而上缓慢地调节。
4、会应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逐差法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对等间隔变化的被测物理量的数据,进行逐项或隔项相减,来获得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有很多优点,可以验证函数的表达形式,也可以充分利用所测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起到减小随机误差的作用。
本实验用隔项逐差法处理数据,减小了测量的随机误差。
实验六薄透镜焦距的测定1、测量凸透镜焦距的一般方法有哪些1.物距像距法2.二次成像法3.自准直法2、在光具座上调节光学系统时应满足的条件:共轴等高调节3、物距像距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光路图及其原理、公式见P157式中为物距,实物为正、虚物为负;为像距,实像为正、虚像为负;为焦距,凸透镜为正、凹透镜为负。
透镜的焦距为:4、二次成像、二次成像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光路图及其原理、公式如图所示,取>,固定不变,移动透镜,当它分别在和处时,屏上可获得一大一小清晰的像,令,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由图可知:,,则,代入公式得实验七金属线胀系数测定1.金属的线膨胀长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线膨胀的概念。
影响因素:金属的线膨胀长度变化与温度改变的大小、材料的种类、原来的长度有关。
线膨胀的概念:当固体温度升高时,产生的长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固体的线膨胀。
2.在金属线胀系数测量中,对望远镜仪器的调整应该如何进行调节才能找到清晰的标尺的像答:①先调节目镜与十字叉丝的间距,在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成一放大的虚像,这时叉丝的像很清晰;②然后沿望远镜筒外边缘观察,若看不到平面镜中看到标尺的像,则应左右移动测量系统支架,直到能看到为止;③最后通过望远镜进行观察,若标尺像不清晰,可旋转外筒改变目镜筒与物镜间的距离,直至看清标尺的像。
公式的推导:(不要作无谓的怀疑,答案就是这个)①设0L 为温度C t 00=的长度,由:)1(20Λ+++=t t L L βα,又β可忽略,得:)1(0t L L α+=。
②又设物体在温度为C t 01时的长度为1L ,温度升高到C t 02时的长度为2L , 有:)1(101t L L α+=)1(202t L L α+= )t -(t L L )t -(t L L -L 12112012∆==α (1) ③又θθ≈∆=dL tan θθ2-2tan 12≈=D n n 21-n 2d n DL =∆ (2) ④结合(1)、(2)式,可得:)t -(t 2DL d n -n 12112=α 步骤: ① 测室温t1和金属杆原长L1;②保持光杠杆与望远镜铅直,调节望远镜看到清晰直尺标像,读出望远镜叉丝横线或交点在直尺上的位置n1;③设置最高温度t2,待温度计的读数稳定几分钟后,从望远镜中读出叉丝横线所对应的刻度值n2;④停止加热,测出直尺到光杠杆镜面的距离D ,取下光杠杆⑤将光杠杆在白纸上轻轻压出三个足尖痕迹,用游标卡尺测出后足尖到二前足尖连线的垂直距离d 。
注意事项:①实验前要先测量室温下金属棒长。
②测量过程中要保持光杠杆及望远镜位置稳定。
③粗调望远镜标尺,使之与光杠杆等高,调节杠杆镜面垂直,使成像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八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1.测量原理图电流表外接电路 电流表内接电路2.接入方法的选择1)接入方法的选择根据电表的接入误差:当R X 》R A ,即待测电阻较大,而电流表内阻较小的情况下,用电流表内接法测电阻接入误差较小;当R X 《R V ,即在待测电阻较小,而电压表内阻又较大的情况下,用电流表外接法测电阻的接入误差较小。
用判别式表示为: 当V A x R R R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当V A x R R R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2)电表的选择:使用内、外接法测量电阻时,在不影响电表量程的前提下,应该选择内阻大的电压表测量电压,选择内阻小的电流表测量电流。
3)电表的内阻对测量的误差的影响答:由于电表的内阻不为零,使得由R=U/I 算出的结果存在误差。
(仅供参考)3.线性元件的定义答:两端的电压与流经它的电流成正比,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的元件称为线性元件。
4.结合二极管的正向特点,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线路的选择和原因及原理图。
线路选择:电流表外接法。
原因:根据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很小,而电压表内阻较大,此时用电流表外接法,产生的接入误差较小。
实验九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1.示波器的组成答:详见物理实验书本P140,以下为讲义中的部分。
①示波管: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
②电子线路:电压放大和衰减系统,同步扫描系统。
2.示波器的原理(不考)3.李萨茹图形(不考)4.示波器的使用示波器可以观察被测信号的波形,并测定信号的幅值,周期(频率)和相位。
若示波器观察到的待测信号波形不断向右移动,说明示波器扫描频率偏高。
5.如果正弦电压信号从Y轴输入示波器,荧光屏上要看到正弦波,却只显示一条铅直或水平直线,应该怎样调节才能显示出正弦波答:如果是铅直直线,则试检查X方向是否有信号输入;如果是水平直线,则检查U方向信号输入是否正常,衰减器是否打到足够档位。
6. 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如果只看到铅直或水平直线的处理方法先确定示波器的X偏转板和Y偏转板各加有正弦电压,再将示波器的“试验电压”接入“Y轴输入”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接到示波器的“X轴输入”和“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