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基础知识民用飞机的起飞性能

合集下载

民机起飞性能计算方法分析

民机起飞性能计算方法分析
的关 注 , 因为起 飞 过 程 是 由地 面 滑 行 到 空 中 飞行 的复杂过 程, 与 飞行安 全密 切相关 其
运输机的起飞性能计算方法 , 包括起飞 的定 义、 飞计算模型和算例分析三个部分。 起
( 近年来 的资料表 明, 飞阶段发生 的事故 起 占飞行事故的 1%左右¨ ) 0 。起飞性能计算 是飞行性能计算 的较为复杂的部分之一 , 起 飞性能计算 的结果直接影响研 发进度 、 适航 取证和飞行 安全。在 已公开 的参考文献 资 料 州 中, 起飞性能的计算模型有解析法、 数 值积分法和能量法等。 目前 , 国内的通用飞 机性能程 序 ( A P 空 中段选用 能量法 , G P) 其 计算结果比较粗糙 , 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不
、 、
和 。。再加 上 三 个 参
考特 征速 度 V 、 。 s 和 c( 能 计 算 中这 A性
三个速度已知) 共 1 个 速度组成起 飞过程 , 0 中的速度关系网络。起飞过程 中的速度列表 ( 见表 1 。 - )
图 2 起飞速度关系
表 1 起飞 过程 中的速度 列表
之前的起飞过程 , 分为地面滑跑、 抬前轮和拉
起到安全高度三个过程 。下面分别介绍起飞 速度 、 起飞场长和平衡场长。
1 1 起 飞速 度 .
起飞速度 的确定是起 飞性 能计算 的核 心, 其实如何确定 飞机 的飞行速度也是飞行
性能工作 的核 心 内容。C A 5 17 F R C R 2.0 、 A 2.0 5- 7和 J R2.0 义 的起飞 速度 : F i A 5 17定 、
利于发动机减推力和起落架收起等过程的描 述 , 以时间或者速度为步长的数值积分 采用 法可满足上述要求 。起飞计算程序设计的关

飞机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

飞机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

飞机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飞机综合能力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起飞、飞行、巡航、指挥、着陆等多个方面。

飞机的综合能力取决于飞机的设计、技术水平、机载设备以及飞行员的技能水平等多个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飞机的综合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飞机的综合能力。

一、起飞能力飞机起飞是指飞机从地面上升到空中并开始飞行的过程。

飞机的起飞能力直接关系到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是飞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飞机的起飞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推重比飞机的推重比是指飞机发动机的推力与飞机的重量之比。

推重比越大,飞机起飞所需要的距离就越短,起飞速度也就越快。

推重比是飞机起飞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1.2 起飞距离飞机起飞距离是指飞机从地面开始加速到达目标速度并腾空的距离。

起飞距离受到飞机自身性能、气温、气压和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长距离起飞和短距离起飞,飞机的起飞距离有不同的要求。

1.3 空中动力性能飞机的空中动力性能是指飞机在起飞过程中的动力输出和加速能力。

好的空中动力性能可以使飞机在起飞时更快地达到目标速度,并更快地升空。

1.4 起飞重量飞机的起飞重量是指飞机起飞时所携带的总重量。

飞机的起飞重量直接关系到飞机的起飞性能和要求。

二、飞行能力飞机的飞行能力是指飞机在空中航行时的各项性能和能力。

飞机的飞行能力包括了飞行速度、高度能力、操纵性能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飞机的飞行能力的主要知识点总结:2.1 最大巡航速度飞机的最大巡航速度是指飞机在巡航飞行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最大巡航速度受到飞机的设计和发动机性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2.2 巡航高度飞机的巡航高度是指飞机在巡航飞行时所飞行的高度。

巡航高度受到飞机的性能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3 滑跑性能飞机的滑跑性能是指飞机在空中转弯、盘旋、俯冲等动作时的操纵性能。

优秀的滑跑性能可以使飞机在空中的操控更为灵活和准确。

2.4 机动性能飞机的机动性能是指飞机在空中进行各种机动动作时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飞行性能 起飞性能

飞行性能 起飞性能

2.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MCG
-增速
襟翼收上
-按襟翼/速度标牌将襟翼收起
-调定最大连续推力
直线平飞
用襟翼收上速度爬 高到障碍许可高度
限制坡度在15°直至 达到襟翼收上速度 +20kt
立即转弯保持: -起飞襟翼调定 V2(最大坡度 15°)~V2+10 (减小爬高梯度)
-增速 -按襟翼/速度标牌 收襟翼
收襟翼高度
-在80n miles 调定
全部发动机工作正常起飞(全发起飞) 一台发动机失效后继续起飞 一台发动机失效后中断起飞
第2章 第 6 页
本章主要内容
第2章 第 7 页
2.1 基本概念 2.2 全发起飞 2.3 起飞过程中一台发动机停车的起飞性能 2.4 限制最大起飞重量的因素 2.5 起飞性能的优化 2.6 飞机在污染道面上的起飞性能
第2章 第 12 页
CCAR25.149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b)VMC,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VMC是校正空速,在该速度,当临 界发动机突然停车时,能在该发动机继续停车情况下保持对飞机的 操纵,并维持坡度不大于5°的直线飞行。 (c)在下列条件下,VMC不得超过1.2VS:
……
((d68)公在斤速;度15V0磅M)C,,为也维不持得操要纵求所减需少的工方作向发舵动脚机蹬的力功不率得(超推过力6)67,牛 在纠偏过程中,为防止航向改变超过20°,飞机不得出现任何危险的 姿态,或要求特殊的驾驶技巧、机敏或体力。
飞行性能与计划/CAFUC
2.1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 8 页
2.1.1 起飞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速度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VMCA(Minimum Control Speed Airborne) 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MCG(Minimum Control Speed Ground) 发动机故障速度VEF(Engine Failure Speed) 最大刹车能量速度VMBE (Maximum Brake Energy Speed) 最小离地速度VMU(Minimum Unstick Speed) 抬前轮速度VR(Rotation Speed) 起飞决断速度V1(Take-off Decision Speed) 离地速度VLOF (Lift-off Speed) 起飞安全速度V2(Take-off Climb Speed)

飞行性能和要求图文

飞行性能和要求图文

飞行性能和要求飞行性能是指飞机在飞行中表现出的各种性能指标。

这些性能指标包括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爬升速度、下降速度等等。

作为一名飞行员或航空工程师,对于飞行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因此,在设计和操作飞机时,需要考虑到飞行性能以及相应的要求。

飞行速度飞行速度是指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

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设计制约、气动效应、动力系统等。

除了最大速度之外,还有最小速度、巡航速度、着陆速度等不同的速度要求,这些要求需要遵循以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

飞行高度飞行高度是指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高度。

与飞行速度一样,飞行高度也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气压高度、飞机结构限制、人员舒适度等等。

在规定的飞行高度内保持飞行安全是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爬升和下降速度爬升和下降速度分别指飞机向上爬升和向下下降的速度。

这些速度指标对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都有重要影响。

在起飞和着陆时,飞机需要保持特定的爬升和下降速度,以确保航班的顺利进行。

此外,这些速度指标还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航班的舒适度和乘客的安全。

转弯半径和坡度转弯半径和坡度分别指飞机在空中转弯时的半径和倾斜度。

这些指标同样对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大转弯时,飞机需要保持大的转弯半径以确保安全;而在进行小转弯时,飞机需要保持小的转弯半径以确保舒适度和乘客的安全。

能源消耗和经济性能源消耗和经济性是指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所消耗的燃油数量和相关的经济成本。

这些指标对航空公司和航班运营商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以直接影响航班运营的成本和盈利能力。

在设计飞机时,需要考虑到能源消耗和经济性,以确保航空公司和航班运营商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设计和操作飞机时,飞行性能和相应的要求都是非常重要的。

飞行性能包括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爬升速度、下降速度等等;而要求则涉及到制约因素、安全标准、舒适度等等。

对于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来说,了解这些指标和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们能够确保航班的顺利进行和乘客的安全。

民机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计算与分析及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民机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计算与分析及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民机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计算与分析及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1.2飞机起飞和着陆性能的现状 (2)1.3论文构成以及研究方法 (2)2 起飞性能 (3)2.1 地面滑跑距离的计算 (6)2.2 飞机升空后爬升段的距离计算 (17)3 着陆性能 (24)3.1 计算进近距离 (26)3.2 拉平距离的计算 (27)3.3 地面滑跑距离的计算 (28)3.4 重量对着陆性能的影响 (36)4 各种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性能的分析 (36)4.1 重心位置的影响 (36)4.2 风的影响 (39)4.3 跑道的影响 (40)5 中断起飞 (40)6 鸟击威胁飞行安全 (42)7 人为因素 (43)结论 (46)致谢 (48)参考文献 (49)1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目的飞机的起飞分为:中断起飞和继续起飞;飞机的着陆也分为继续着陆和复飞。

飞机的起飞跟着陆是飞行事故中发生率最高的两个环节,特别是着陆。

据统计,民航机的失事多半发生在着陆过程中,所以当气象条件不好如有雾或云层很低时,就不准着陆,以保安全。

还有,中断起飞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喷气飞机投入航线使用已有32年,这期间因中断起飞造成的事故,事故征候有74起,死亡人数达400多人。

从发生件数看,虽说死亡人数不太多,但中断起飞依然是为确保飞机安全运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单从计算来看,在短距离航线频繁起飞的飞行员3年内要经历一次中断起飞。

在远距离航线起飞的飞行员由于起飞次数少,故经历中断起飞的次数较少,但只要你长期从事飞行工作,总会碰上一两次的。

如果继续起飞的话,由中断起飞造成的事故大约有80%可能就不会发生。

中断起飞发生的事故数的58%都是在大于V1速度的情况下出现的。

还有,尽管决断速度V1是以发动机故障为前提计算的,但实际上因发动机故障而中断起飞的仅占全部中断起飞的25%左右。

而着陆或者复飞是飞行员应该当机立断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对飞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航飞机操作知识点总结

民航飞机操作知识点总结

民航飞机操作知识点总结一、飞机起飞1. 预飞检查在飞机起飞之前,飞行员需要进行预飞检查,确保飞机的各项系统都正常工作。

这包括检查发动机、燃油、起落架、通讯设备、导航系统等。

预飞检查是确保飞机安全起飞的重要环节。

2. 推进力控制飞机起飞时需要控制好推进力,确保飞机能够顺利离地。

3. 起飞姿态飞机起飞时需要保持合适的姿态,以确保飞机可以稳定地脱离地面。

4. 起飞引导飞机起飞时需要依照飞行计划和空中交通管制的指示进行引导,以确保飞机的起飞轨迹安全合理。

二、飞机飞行1. 飞行计划飞行员需要根据航线、气象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包括航向、高度、速度等。

2. 飞行姿态控制飞机在空中需要保持稳定的飞行姿态,包括俯仰、滚转和偏航。

3. 飞行导航飞机在空中需要依靠导航系统进行航向和位置的确定,并在需要时进行修正。

4. 飞行气象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根据气象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以确保安全飞行。

5. 飞行通讯飞机在空中需要与空中交通管制进行通讯,并接收来自空中交通管制的引导和指示。

6. 飞行监控飞行员需要通过仪表和系统监控飞机的各项参数,以确保飞机的飞行状态正常。

三、飞机降落1. 进场飞机在降落前需要经过进场阶段,包括适时降低高度、调整航向和速度等。

2. 着陆准备飞机在降落前需要进行着陆准备,包括放下起落架、调整姿态等。

3. 着陆飞机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和姿态下安全着陆,确保安全和舒适。

4. 滑行飞机在着陆后需要进行滑行,最终停在指定位置。

以上就是民航飞机操作的知识点总结,飞机操作需要飞行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技能,确保飞机的安全和顺利飞行。

飞机主要的飞行性能和飞行科目

飞机主要的飞行性能和飞行科目

飞机主要的飞行性能和飞行科目一、飞机的主要飞行性能飞机的飞行性能是评价飞机优劣的主要指标。

主要的飞行性能包括下列几项:(一)最大平飞速度(V最大)。

’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是在发动机最大率(或最大推力)时一飞机所获得的平飞速度。

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是在发动机最大率(或最大推力)时一飞机所获得的平飞速度。

影响飞机最大平飞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发动机的推力和飞机的阻力。

由于发动机推力、飞机阻力与高度有关,所以在说明最大平飞速度时,要明确是在什么高度上达到的。

通常飞机不用最大平飞速度长时间飞行,因为耗油太多,而且发动机容易损坏,缩短使用寿命。

除作战或特殊需要外,一般以比较省油的巡航速度飞行。

对歼击歼来说,V最大更重要一些。

歼击机靠它来追上敌机,予以歼灭。

同时也靠它变被动为主动。

创造世界速度纪录的飞机,都是以最大平飞速度作为评定标准。

其速度单位是“公里/小时”。

(二)巡航速度(V巡) ‘巡航速度是指发动机每公里消耗燃油最少情况下的飞行速度。

这时飞机的飞行最经济,航程也最远,发动机也不大“吃力”。

对于远程轰炸机和运输机,巡航速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

其单位也是“公里/小时”。

(三)爬升率(V、,)飞机的爬升率是指单位时问内飞机所上升的高度,其单位是“米/分”或“米/秒”。

爬升率大,说明飞机爬升快,上升到预定高度所需的时间短。

爬升率是歼击机的一项重要性能。

爬升率与飞行高度有关。

随着飞行高度增加,空气密度减少,发动机推力降低,所以一般最大爬升率在海平面时,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

(四)升限(H)飞机上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叫做升限。

“升限”对战斗机是一项重要性能。

歼击机升限比敌机高,就可居高临下,取得主动权。

飞机的升限有两种:一种叫理论升限,它指爬升率等于零时的高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常用的是“实用升限”。

所谓“实用升限”就是飞机的爬升率等于每秒5米时的高度。

此外还有动力升限,它是靠动能向上冲而取得最大高度的。

一般创纪求的升限是指动力升限。

飞机起降性能分析方法1起飞性能

飞机起降性能分析方法1起飞性能

表 2.9 不同类型起飞跑道的滚动摩擦系数
铺砌的跑道
0.02
硬草皮/沙砾
0.04
短干草皮
0.05
长草地
0.10
软地
0.10 ~ 30
飞机在过渡爬升阶段由VLOF 加速到起飞爬升速度V2 并上升一定高度,这一阶段的航迹近
似于一段圆弧线,其半径可以表示为:r VT2R / g n 1 。式中,n 为起飞过渡爬升段的过载,
t VLOF V1 / a
(2.79a)
Sop
V1
t
1 2
a t 2
(2.79b)
在发动机失效时,如果飞行员决策停止起飞,则停止段是一个带刹车的减速过程,直到
飞机的速度为零时结束。此时的发动机油门为零或为慢车状态,扰流板打开( CL 为零)。这 一段距离的计算方法与着陆滑跑段距离的计算方法相同,从速度V1 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的 滑跑距离如下式所示[73]:
典型进场航迹角为 3°(约为 0.0524 rad); r 为拉平机动段的半径;VF 为拉平速度,可以表
示为VF VA VTD / 2 (即1.225VS ); n 为拉平机动段的过载,典型值取为 1.2。进场和拉平
阶段的水平飞行距离可以分别由下列两式计算:
SA
hS hF tan A
(2.83a)
1 起飞性能
飞机起降性能分析方法
起飞和初始爬升是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较大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性能合称为飞机 起飞性能,主要包括起飞距离、平衡场长、初始爬升梯度等。起飞重量、油门位置、襟翼开 度等使用因素均会影响起飞性能。
1.1 起飞距离
飞机从静止状态起动并开始沿跑道加速(此时前轮着地、迎角较小),当速度超过飞机 起飞构型(放起落架、起飞襟翼)的失速速度(VS )而达到抬前轮速度(VR )时,飞行员 操纵飞机使前轮离地。在这一过程中,为避免机身尾部触地应限制飞机的迎角。抬起前轮后, 飞机继续沿跑道滑行,其速度逐渐增大到离地速度(VLOF ),飞机离开跑道开始爬升并很快 越过规定的安全高度(按适航规定,通常为 35ft,即 10.7m)。飞机到达安全高度时的速度应 等于或大于起飞爬升速度(V2 )。起飞过程以及各特征速度节点如图 2.10 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飞机飞行手册所需要的起飞性能参数,和验证所讨论的飞机型态满足于合格审定的性能要求,当要生产一种新飞机时,需要进行一个完整系列的起飞试验,确定起飞速度和距离、滚动加速度和制动加速度,抬前轮速率和最小离地速度等参数。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条例规定,凡装载二十人以上的民用飞机应按照联邦航空条例第25部(FAR25)验证其符合性。

其中B分部中直接涉及飞机飞行性能的条款13条,是飞机设计时考虑起飞、爬升、航行、进场和着陆必须遵守的安全标准。

而飞行手册是飞机一个重要软件组成部分、其中的性能数据就根据FAR25部有关飞行性能条款的规定和飞机飞行动力、发动机推力特性进行计算和编制的。

起飞性能符合性验证工作可理解为三个方面:(1)起飞性能原始参数的验证;(2)飞行手册中起飞性能的计算;(3)对起飞性能计算。

FAR25定义了各种起飞速度,讨论了加速-减速距离、起飞航迹和起飞距离。

给出了一些适用于起飞试验的速度和术语的定义是有益的,因为许多速度和术语关系到其它类型的性能和规章的论述,起飞性能原始参数是计算起飞性能所必须的原始特征数据。

这些参数一般要通过试飞确定或加以校核。

1.失速速度Vs:飞机最小安全速度,是飞机基本特征速度之一(其它还有VMU、VMCA、VMCG),它是决定飞机其它特征速度之一,这些特征速度为:VEF、V1、VR、VLOF、V2;而且是确定操稳特性试飞速度范围的基准速度。

因此,在试飞的早期就要进行失速速度的试飞,仅次于空速校正试飞。

飞机手册中给出飞机各种构型和重量下的Vs值,以便直接提醒飞行人员飞行时速度不小于该值。

另外Vs还是起飞等各阶段速度的参考值。

根据失速演示规定:
(a)必须在直线飞行和30°坡度转变中演示失速:给出了失速速度的定义以及确定失速速度时对飞机状态的要求,包括:推力、起落架位置、襟翼位置、重量、重心。

试飞时,一般说来前重心为不利位置,这主要是此时需要平尾产生比后重心时更大的上仰力矩,平尾产生的负升力较大,因而此时的失速速度更大,但是为了确定重心对失速速度的影响程度,还是有必要适当进行一些后重心的失速速度。

起落架、襟翼的不同组合必须囊括了飞机在所有飞行阶段的飞行状态。

如果必要的话,还得通过试飞评估拟在空中使用的其它次气动操纵面对失速速度的影响,如:扰流板等。

(b)规定了试飞方法,即规定了飞机的配平速度范围、进入失速速度的飞机减速率;并规定了在试飞过程中,飞机所表现出的操稳和改出特性必须满足§的要求。

(c)减速率:失速速度是对应于1节/秒的减速率的。

(d)当固有的飞行特性向驾驶员显示清晰可辨的飞机失速现象时,可认为该飞机以失速。

可接受的失速现象如下,这些现象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以组合出现
(1)不能即可阻止的机头下沉;
(2)抖振,其幅度和剧烈程度能强烈而有效的阻止进一步减速;或
(3)俯仰操纵达到后止动点,并且在改出开始前操纵器件在该位置保持一暂短的时间后不能进一步增加俯仰状态。

(对装有失速推杆器的飞机,推杆器工作即认为进入失速)
▲关于1g失速速度:FAA在新的咨询通告AC25-7中,附录5给出了关于1g的失速速度的定义,及其随之产生的专用条件。

我们都清楚,现行的§和§规定了失速速度的定义,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出现偏差,因为该失速的定义基本上是定性的,在试飞中需要飞行员判断失速点,并实施改出。

而客观上由于飞机及飞行员本身的原因试飞时各飞行员判断的失速点不会一样的,有的提前改出,有的迟后改出,这一切都要取决于飞行员的技术和判断。

特别是当进入失速过程中抖振、低过载、机头自然下俯现象时,对于许多高速的后掠翼运输机失速进入过程中航迹法向过载小于1。

所有这些将导致失速试飞结果的
不一致性,并使试飞的到的失速速度不准确,最终导致失速速度乘上系数后得到的操作速度的不准确性,甚至其余量不足以保证安全飞行。

为避免这种情形,FAA引入了1g失速速度,即VS1g。

Vs的使用历史证明:该失速速度及以其基准速度所得到的操作速度没有任何安全问题。

对不同的后掠翼运输机的Vs,min调查得到:对应于Vs,min的平均过载系数为,这相当于VS,min=,1g既然,使用经历表明现用的操作速度提供了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因此在使用VS,1g后,这些操作速度的绝对值不受影响,从而以Vs,1g表示的操作速度的系数需改变。

因此,与1G失速速度有关的专用条件中,FAA对飞行性能和操稳的条款作了验证速度表示方法的更改,即以Vs,1g代替传统的VS来表示验证速度(或速度范围),则V2=,min=,1g;VREF=,min=,1g
2.最小离地速度Vmu:飞机可能安全离地并继续起飞的最小速度称为最小离地速度。

条规定,Vmu应试飞确定。

试飞时飞机尾部应装有尾撬,滑跑时尽可能早地抬前轮使尾部刚好擦地,或以产生失速警告的俯仰角加速,直至离地。

在主轮离地的瞬间,推力和升力支持了飞机重量,离地速度越低,飞机姿态角越大,保证具有足够的迎角,所以Vmu有可能受几何限制,即受尾部擦地的限制;也有可能受失速的限制,即离地前先失速或发生抖振。

此外,Vmu 也有可能受升降舵操纵效率的限制,即由于升降舵操纵效率不够,飞机在速度太低时不能拉起离地。

由于前重心时,升降舵操纵效能最低,且配平阻力最大,此时的Vmu比其它重心时的Vmu要大,因而前重心较保守。

有许多飞机的前重心是随重量而变化的,如:有的飞机小重量范围和大重量范围各有一个不同的前重心,这就必须进行两个重心状态下的试飞;有的飞机小重量时有一个前重心,而在某一重量之上其前重心不断随重量作线性变化,这就必须作两个以上的前重心状态下的试飞,然后可以作插值求出各个重量下的Vmu。

3.最小操纵速度Vmca和Vmcg:最小操纵速度包括空中最小操纵速度Vmca和地面最小操纵速度Vmcg。

,它们是飞机在空中飞行和地面滑跑时,在临界发动机突然停车后恢复对飞机操纵能力的最小速度。

▲Vmca:在该速度当临界发动机突然停车时,能在该发动机继续停车情况下保持对飞机的操纵,并维持坡度不大于5°的直线飞行。

(c)规定Vmca≯;(d)规定在速度Vmca时,为维持操纵所需的方向舵力不超过68kg,也不得要求减少工作发动机的功率,在纠偏过程中为防止航向改变超过20°,飞机不得出现任何危险的姿态,或要求特殊的驾驶技巧、机敏或体力。

▲Vmcg:在该速度当临界发动机突然停车时,能仅用操纵力限制在68kg的方向舵操纵(不使用前轮转向)和实际以保持水平的横向操纵来保持对飞机的操纵,使得采用正常驾驶技巧就能安全的继续起飞。

在确定Vmcg时,假定全发工作是飞机加速的航迹沿着中心线,从临界发动机停车点到航向完全恢复至平行于该中心线的一点的航迹上任何点偏离该中心线的横向距离不得大于9米(30英尺)。

4.起飞速度:通过一系列试验测出飞机不同构型和推重比下,滑跑加速度抬前轮速度VR、离地速度VLOF以及上升至米(35英尺)高的V35(≥V2)。

§实际上是关于起飞性能的总则,即为§、、、的验证和飞行手册起飞性能的扩展提供了总的要求。

▲起飞决断速度V1:V1的选定取决于VEF,VEF由申请人选择,但它不得小于VMCG,在VEF单发失效后飞机继续加速△tact1后所得的速度即为V1,其中△tact1=Max(试飞演示时间,1秒),最终的V1、VEF均必须随同起飞距离和加速停止距离一起通过连续起飞和加速停止起飞试验加以确认。

这里特别谈一下决断速度V1的概念。

当飞机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可以选择若干V1计算单发失效起飞距离和加速─停止距离,并作出曲线,可以看出,V1选择得愈大,单发失效起飞距离越小,而加速一停止距离越大。

只有单发失效起飞距离等于加速─停止距离时的V1,才是飞机特定条件下的真正决断速度。

▲抬前轮速度VR和VLOF:本条要求VR必须与V1、VMCA、V2、VLOF相协调,保证飞
机一旦离地就具有足够的操纵性,且起飞离地米处飞机速度能达到安全速度;VLOF取决于VR、VMU和飞机的抬头角速度,每型飞机都应有规定抬头角速度,在该速度下飞机还必须具有满足要求的爬升梯度。

(a)VLOF:当飞机以抬前轮速度VR迅速抬头到离地姿态时所得到的速度,且VLOF≥VR。

(b)在速度VR,驾驶员向后拉驾驶杆使飞机抬头到起飞姿态,该速度有下面几个限制条件:
(1)VR≥V1;
(2)VR≥;
(3)VR必须足以使飞机在35英尺高之前达到V2;
(4)使用最大实际可行抬头率(5°/秒)必须使得:
VLOF>(全发)或VLOF>(单发失效)的两者中大者。

▲起飞安全速度V2:V2取决于最小起飞安全速度V2MIN、VR,且在该速度飞机还要满足要求的爬升梯度,即(1)V2≥V2MIN;(2)V2≥VR+到达高于起飞表面35ft时所获得的速度增量。

其中:
(1)V2MIN≥,用于:
(a)双发和三发涡轮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飞机;
(b)无措施使单发停车带动力失速速度显著降低的轮喷气飞机;
(2)V2MIN≥,用于:
(a)三发以上的涡轮螺旋桨和活塞发动机飞机;
(b)无措施使单发停车带动力失速速度显著降低的涡轮喷气飞机;
(3)V2MIN≥
mnhedhd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