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所用的材料

合集下载

电机定转子材料

电机定转子材料

电机定转子材料的选择对电机的性能和成本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电机定转子材料包括铸铝、硅钢片、高分子材料等。

首先,铸铝是一种常用的电机定转子材料,因为它具有成本低、密度小、导热性能良好等优点。

然而,铸铝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工艺性能差、耐腐蚀性能差、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等。

因此,在选择铸铝作为电机定转子材料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其次,硅钢片是一种常用的电机转子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

与其他金属材料相比,硅钢片具有较低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制造中。

在电机定子方面,一些小型电机的定子也会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并提高电机的效率。

然而,硅钢片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难度较大、成型困难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电机定转子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显著提高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一些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电机定子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和散热性能,可以降低电机的噪音和振动,提高电机的运行稳定性。

此外,一些复合材料制成的电机转子也可以提高电机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和转动平稳性。

综上所述,电机定转子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成本、性能、制造工艺等因素。

铸铝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材料,适用于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电机中。

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电机,硅钢片是常用的转子材料,而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则可以显著提高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定转子材料也将不断更新换代,向着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些新型的纳米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有望成为未来电机定转子的优选材料。

同时,智能化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也将为电机定转子材料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交流电机都有什么用的材料

交流电机都有什么用的材料

交流电机都有什么用的材料交流电机使用的材料有很多种,它们在电机的结构和性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交流电机所使用材料的详细介绍,包括磁性材料、绝缘材料、导体材料、机械结构材料等。

1. 磁性材料:交流电机中使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有铁、钴、镍和稀土磁体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磁饱和感应强度,能够产生较强的磁场。

其中,稀土磁体由于具有较高的剩磁和分辨率,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的交流电机中,而铁、钴和镍等磁体也在一些传统的交流电机中得到应用。

2. 绝缘材料:交流电机中的绝缘材料主要用于电机的绝缘隔离以及保护线圈。

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绝缘纸、绝缘胶带、绝缘膜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耐压和耐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电流的泄漏,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3. 导体材料:交流电机中使用的导体材料通常是铜和铝。

这是因为铜和铝具有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地传输电流。

铜导体由于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较好的电热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的交流电机中。

而铝导体则在低功率的交流电机中得到应用,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成本。

4. 机械结构材料:交流电机的机械结构通常使用的材料包括钢、铝合金和塑料等。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保证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电机的机械零部件中。

铝合金则因为具有较低的密度和一定的强度,被用于制造电机的外壳和框架等部件。

塑料材料由于其轻质、绝缘和成型性好的特点,常用于电机的绝缘体、外壳等部件的制造。

综上所述,交流电机使用的材料形式多样,各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这些材料在提高电机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电机的正常运行以及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电机的原材料

电机的原材料

电机的原材料电机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

而电机的原材料作为电机制造的基础,对电机的性能、效率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电机的原材料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电机制造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电机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电磁线圈材料。

电机的电磁线圈是电机的核心部件,它直接决定了电机的电磁性能。

电磁线圈材料通常采用铜线或铝线,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能够保证电机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能。

此外,电磁线圈的绝缘材料也至关重要,常用的绝缘材料有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隔离线圈与外部环境,保证电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电机的铁芯材料也是电机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

电机的铁芯主要用于传导磁场,提高电机的磁路的导磁性能。

常用的铁芯材料有硅钢片和铁氧体材料。

硅钢片具有低磁滞、低铁损和高导磁性能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小电机的铁损和铜损,提高电机的效率。

而铁氧体材料具有高导磁性和低磁导率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小电机的磁滞损耗,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另外,电机的外壳材料也是电机制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电机的外壳主要用于保护电机的内部部件,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常用的外壳材料有铝合金、钢板等。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轻质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保证电机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而钢板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保护电机的内部部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电机的原材料对电机的性能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电磁线圈材料、铁芯材料和外壳材料都是电机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决定了电机的性能、效率和寿命。

因此,在电机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格外重视,只有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才能制造出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电机产品。

电机制造中的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化

电机制造中的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化

电机制造中的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化电机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电机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电机的使用寿命、效率和可靠性。

本篇将深入探讨电机制造中的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化。

材料选择导体材料在电机中,导体材料主要用于绕组和接线。

常用的导体材料包括铜和铝。

铜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机绕组,尤其是对于功率较大或要求效率较高的电机。

而铝由于其密度较低,被应用于对重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然而,铝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相对较差,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涂覆氧化膜以提高其耐腐蚀性。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电机中用以隔离导体和固定绕组的材料。

电机绝缘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耐热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和电气绝缘性能。

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酯酰亚胺和环氧树脂等。

这些材料在高温、高压和电气场的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是电机中产生磁场的关键材料。

常用的磁性材料有铁磁性和稀土磁性材料。

铁磁性材料包括铁、镍和钴等,但其磁性能相对较低。

稀土磁性材料,如钐钴磁体,具有更高的磁性能和更优越的耐温性能,因此在高性能电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结构材料电机的外壳、端盖、轴等部件通常采用机械结构材料来制造。

常用的机械结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和铝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取决于电机的使用环境、负载条件和耐腐蚀性要求。

性能优化导体材料的性能优化为了提高电机的效率,导体材料可以通过热处理和机械加工来优化其性能。

热处理可以提高导体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机械加工可以减少导体的电阻和提高其机械强度。

绝缘材料的性能优化绝缘材料的性能优化主要通过改进其配方和制备工艺来实现。

例如,通过引入填料和增强剂来提高绝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

此外,采用先进的涂覆技术和固化工艺可以提高绝缘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磁性材料的性能优化磁性材料的性能优化主要通过调整其成分和制备工艺来实现。

电机生产工艺介绍

电机生产工艺介绍

电机生产工艺介绍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用电器、工业机械、交通工具等。

电机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制造、装配调试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机的生产工艺。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

电机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铁芯、线圈和绝缘材料。

铁芯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传递和集中磁场,常用的材料有硅钢片和铝合金。

线圈是电机的发电部分,需要用到导电良好的电磁材料,如铜线。

绝缘材料用于对电机进行绝缘,防止电脑短路,常用的材料有绝缘漆和绝缘纸。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仔细筛选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然后是加工制造。

首先是铁芯加工。

铁芯通常是由硅钢片或铝合金制成,其加工过程包括剪切、冲孔、弯曲等工序,以形成电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是线圈制造。

线圈制造包括绕线、焊接、压合等工序,以将导线制成各个线圈。

线圈的绕制工艺有半自动绕线机、全自动绕线机和手工绕线三种。

绝缘材料加工包括切割、复合、涂覆等工序,以形成电机绕组的绝缘层。

最后是定子和转子的加工制造。

定子是电机的不动部分,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

定子的加工制造包括铺绝缘纸、绕线、钢管焊接等工序,转子的加工制造包括磨削、切割、平衡等工序。

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是装配调试。

装配调试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成品电机的过程。

主要包括定子、转子、轴承、端盖、外壳等部件的组装。

装配过程需要注意零部件的安装顺序和位置,以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转。

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

通过调试,可以检测电机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交流伺服电机的材料有哪些

交流伺服电机的材料有哪些

交流伺服电机的材料有哪些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通过控制电流来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的电动机。

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

伺服电机的性能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伺服电机材料。

1. 铁磁材料:铁磁材料是伺服电机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它们通常用于制造电机的转子和定子。

铁磁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导率和机械强度,能够承受电机高速转动时的离心力和惯性力。

常见的铁磁材料包括硅钢片和钕铁硼等。

2. 磁体材料:磁体材料是用于制造电机的磁体的材料。

磁体是电机中产生磁力的部件,它决定了电机的输出力矩和速度。

常见的磁体材料包括永磁材料和电磁材料。

永磁材料包括钕铁硼、钴磁铁和铁硅铝等。

电磁材料则通过通电产生磁场。

3.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用于保护电机内部电气元件的材料。

电机内部的线圈和电子元件需要被绝缘材料包覆,以防止电气短路和漏电。

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绝缘纸和绝缘塑料等。

4. 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用于制造电机的导线和线圈。

电机的线圈是通过导电材料制造的,导线则将线圈与控制电路连接。

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铜和铝等。

5. 轴承材料:轴承材料用于制造电机的轴承,它们负责支撑转子和定子的转动,并减小摩擦和磨损。

轴承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轴承材料包括钢、陶瓷和纤维复合材料等。

6. 冷却材料:伺服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来散热。

冷却材料通常用于制造电机的散热器和冷却管道。

常见的冷却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铜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用于制造伺服电机的材料。

不同的电机应用领域和需求会有不同的材料选择,这些选择将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正确选择适合的材料是设计和制造高性能伺服电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机材料

电机材料

电机常用材料(参考)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的分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2.黑色金属在各类电机制造中是经常用到的基本材料。

2.1 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铬及其合金,一般都是指钢和铁。

按化学成分可以把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生铁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铁合金。

2.2 碳素钢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按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低碳钢(含碳≤0.25﹪)﹑中碳钢(含碳>0.25~0.6﹪)﹑高碳钢(含碳>0.6﹪).一般碳素钢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但塑性降低。

按含磷﹑硫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 ﹑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碳素钢(含磷﹑硫更低)。

2.3合金钢:为了满足某种性能要求,在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铌﹑硼﹑稀土等).通过合金化,可以提高和改善肮的综合机械性能﹔能显著提高和改善钢的工艺性能,如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切削性等﹔还可以使钢获得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耐热﹑不锈﹑耐腐蚀等。

2.3.12.4 在各类电机中,对一些壳体,支架,座板,外罩等,常用铸造的方法制造.对于黑色金属材料,常用铸铁见和铸钢件.铸造工艺有许多优点:能铸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原料利用范围广,能减少切削加工,而且成本较低,还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如耐磨性,减震性好等。

3.有色金属3.1 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它的种类很多,在被人们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气体,非金属有80余种,广泛的用于现代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人民生活之中。

3.2有色金属的分类:按发现时间的先后分为:轻有色金属﹑重有色金属﹑贵有色金属﹑半金属和稀有色金属无大类.按合金系统分为: 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贵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稀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按用途分为:变形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金,印刷合金,焊料,中间合金.3.3 铝及铝合金3.3.1铝是一种白色的轻金属,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铝的密度小(2.7g/㎝3),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保护层,阻止率的继续氧化,成为抗大气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

电机定子材料

电机定子材料

电机定子材料1. 简介电机定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通过与电机转子的相互作用来产生电磁力,从而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功能。

电机定子材料的选择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机定子材料的种类、特性以及应用领域。

2. 电机定子材料种类2.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电机定子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铜、铝等。

铜是最常用的电机定子材料,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铝也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轻型电机,它的导电性能虽然不如铜,但具有较低的密度,可以减轻电机的重量。

2.2 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是电机定子中的另一类重要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磁导性能。

常见的磁性材料包括硅钢片、铁氧体等。

硅钢片具有低磁导率和高电阻率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铁心损耗和涡流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铁氧体是一种具有良好磁导性能和高频特性的材料,适用于高速电机和高频电机。

2.3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电机定子中起到绝缘和保护作用的材料,能够防止电机定子与其他部件发生电气短路。

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绝缘纸、绝缘胶带等。

绝缘漆是一种常用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可以涂覆在电机定子的导线上,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

3. 电机定子材料的特性3.1 导电性能电机定子材料的导电性能直接影响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可以减少电阻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铜是最常用的电机定子材料之一,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铜的电导率高,电阻率低,可以降低电阻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3.2 磁导性能电机定子材料的磁导性能决定了电机的磁场分布和磁通量密度。

磁导性能好的材料可以提高电机的磁场强度和磁通量密度,从而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转矩。

硅钢片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具有低磁导率和高电阻率的特点,可以降低铁心损耗和涡流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3.3 绝缘性能电机定子材料的绝缘性能对电机的安全运行和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材料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的分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2.黑色金属在各类电机制造中是经常用到的基本材料。

2.1 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铬及其合金,一般都是指钢和铁。

按化学成分可以把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生铁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铁合金。

2.2 碳素钢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按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

按含碳量可以把碳素钢分为:低碳钢(含碳≤0.25﹪)﹑中碳钢(含碳>0.25~0.6﹪)﹑高碳钢(含碳>0.6﹪).一般碳素钢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但塑性降低。

按含磷﹑硫可以把碳素钢分为:普通碳素钢(含磷﹑硫较高) ﹑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和高级碳素钢(含磷﹑硫更低)。

2.3合金钢:为了满足某种性能要求,在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铌﹑硼﹑稀土等).通过合金化,可以提高和改善肮的综合机械性能﹔能显著提高和改善钢的工艺性能,如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切削性等﹔还可以使钢获得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耐热﹑不锈﹑耐腐蚀等。

2.3.12.4钢件.铸造工艺有许多优点:能铸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原料利用范围广,能减少切削加工,而且成本较低,还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如耐磨性,减震性好等。

3.有色金属3.1 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它的种类很多,在被人们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气体,非金属有80余种,广泛的用于现代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人民生活之中。

3.2有色金属的分类:按发现时间的先后分为:轻有色金属﹑重有色金属﹑贵有色金属﹑半金属和稀有色金属无大类.按合金系统分为: 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贵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稀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按用途分为:变形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金,印刷合金,焊料,中间合金.3.3 铝及铝合金3.3.1铝是一种白色的轻金属,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铝的密度小(2.7g/㎝3),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保护层,阻止率的继续氧化,成为抗大气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

3.3.2 铝合金: 在铝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元素组合成合金.它具有强度高﹑比强度大﹑塑性良好﹑适于各种压力加工,同时还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因而被广泛的用于机械,电机,电器等工业中.3.3.2.1 铝合金的分类: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在电机工业中用于制作电机的机座﹑壳体﹑机壳﹑端盖﹑衬套﹑轴套﹑压圈盖帽﹑风叶等。

3.4 铜及铜合金3.4.1 铜属重合金属,是被人类发现和使用最早的金属之一.铜的密度为8.96g/㎝3,纯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强的耐腐蚀性,易于热压和冷压加工,但力学性能低,不宜做结构零件.3.4.2铜合金:将铜和其它元素组成合金.它具有比纯铜好的力学性能,仅次于钢铁,在机械﹑电机﹑电器工业中作导电材料﹑弹性材料﹑耐腐蚀和耐磨材料,也是艺术品及生活用品的重要材料,同时也是军事工业的重要材料.3.4.2.13.53.5.1重熔用铝锭(GB/T 1196-1993)3.5.1.1适用范围重熔用铝锭适用于中小型异步电动机浇铸鼠笼转子的鼠笼导条和杯型转子之用.3.5.1.2产品分级重熔用铝锭按化学成分分为6个牌号AL99.85﹑AL99.80﹑AL99.70﹑AL99.60﹑AL99.50﹑AL99.00.3.5.1.3技术要求化学成份(见表3-5 P284)外观铝锭应呈银白色.铝锭表面应整洁,无较严重的飞边和气孔,允许有轻微的夹渣。

3.5.1.4 标记示例牌号为AL99.70的重熔用铝锭,其标记为: 铝锭AL99.70 GB/T1196-19933.5.2 重熔用电工铝锭3.5.2.1适用范围重熔用电工铝锭适用于中小型异步电动机浇铸鼠笼转子的鼠笼导条和杯形转子之用.3.5.2.2 技术要求化学成分(见表3-6 P285)外观:电工铝锭的外观应符合GB/T1196的规定。

质量: 重熔用电工铝锭外形几何尺寸不作一规定,但锭形应符合GB/T196的规定,每块质量为(15或20)±2kg。

3.5.2.3标记示例牌号为AL99.70E的重熔用电工铝锭,其标记为:电工铝锭AL99.70E GB/T2768-19913.5.3 铸造铝合金在电机中主要用作铸造机壳﹑底座﹑底盘﹑外壳﹑壳体﹑端盖﹑出线盒等零件.3.5.4 压铸铝合金在电机中主要用作铸造机壳﹑机座﹑底座﹑端盖﹑风扇叶片等零件二、漆包线1.漆包线的绝缘层是漆膜,部分采用天然材料(如绝缘紙,天然丝等)外,主要采用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缩醛﹑聚脂﹑聚胺脂﹑聚脂亞胺树脂等)和无机材料(如玻理丝等).为了提高绝缘层的性能,有的绕组线采用复合绝缘和组合绝缘, 复合绝缘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在一起,如在聚脂﹑聚氨脂等漆包线表面再用聚酰氨酰亚胺作为外涂层,组合成复合层漆包线,可显著提高漆膜耐刮性和耐化学性能.1.漆包线的技术性能有: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化学性能及其它性能.2.漆包线力学性能主要有柔软性伸长率漆膜耐刮性和弹性。

漆包线的电性能主要有直流电阻漆膜的击穿电压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漆包线的热性能主要漆膜的软化击穿热老化和热冲击性能。

漆包线的化学性能主要耐有机溶剂等性能。

3.绕组线一般规定(GB/T6109.1-1990)4.1适用范围漆包圆绕组线的一般规定适用于本组标准中各部分规定的圆形漆包绕组线,本标准应与GB/6109DE 各后续部分一起使用.4.2 符号﹑代号及产品表示方法4.2.1 符号﹑代号4.2.1.1系列代号:漆包圆绕组线………Q4.2.1.2按导体材料特征分:铜导体………T铝导体………L4.2.1.3按绝缘材料特征分:油性类漆………Y聚氨酯类漆………A聚酯类漆………Z聚酰胺类漆 (X)改性聚酯类漆………Z (G)聚酰亚胺类漆………Y缩醛类漆………Q环氧类漆………H4.2.2 产品表示方法4.2.2.1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4.2.2.2漆膜厚度用下列方式表示:无自粘层漆包圆线: 1级漆膜–1﹔2级漆膜–2﹔3级漆膜–3。

有自粘层漆包圆线:1级漆膜–1B﹔2级漆膜–2B。

4.2.2.3 热级用“ /XXX ”表示. “ XXX ”为热级.4.2.2.4 由2种及以上不同绝缘漆层组成的复合漆包圆线,其型号中绝缘漆层代号以从内层到外层顺序排列,不同绝缘漆层代号间用“ / ”分隔开.4.2.2.5 自粘性漆包线用“ N ”表示,排列在绝缘漆层代号之后.4.2.2.6 漆包圆线的颜色,如需要时,应在规格后面表明。

4.3 技术要求4.3.1 漆包圆线用导体应使成品漆包圆线满足GB/T08及相关标准规定的相应要求。

4.3.2 漆包圆线用漆应使成品漆包圆线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性能要求。

三、电机引线(电缆﹑引线﹑原子线)1.机引线是连接漆包线﹑端子及产品的元件, 广泛用于动力﹑日用电器﹑仪器仪表及电信设备中。

2.标志2.1 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电缆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和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厂名标志可以是标志识别或者是制造厂名或商标的重复标志。

导体温度超过70℃时使用的电缆,其识别标志可用型号或用最高导体温度表示。

标志可以用油墨印字或采用压印凸字在绝缘或护套上。

2.1.1标志连续性一个完整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 护套应不超过500㎜;绝缘应不超过200㎜.2.1.2 耐擦性油墨印字标志应耐擦.2.1.3 清晰度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楚.标志识别线的颜色应容易识别或易于辨认.必要时,可用汽油或其它合适的溶济擦干净.3.绝缘层的颜色识别3.1 电线的基本颜色为: 白(或本色) ﹑蓝﹑橙﹑绿﹑红﹑黑﹑黄﹑紫﹑灰﹑棕.3.2绝缘层除黄绿组合色外,其余的均为一绝缘线为一种颜色,黄﹑绿色为接地线.4.材料4.1导体材料: 铜﹑铝﹑铜铝合金﹑银等.形状有圆形的﹑方形的﹑扁形等.4.2绝缘材料: 玻璃纤维﹑聚氯已烯﹑非硫化型橡皮或塑料混合物等.四、绝缘材料1.绝缘材料又称电介质。

它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只有微小的电流通过,其电阻率大于107Ω·M.绝缘材料在电机﹑电器设备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起着隔离不同电位的带电导体的作用,使其寿命和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绝缘材料的分类2.1气体绝缘材料:如空气﹑氮﹑氢﹑二氧化碳﹑六氟化硫等.2.2液体绝缘材料:如变压器油﹑开关油﹑电容器油﹑电缆油﹑硅油﹑各种合成油等.2.3固体绝缘材料:如绝缘漆﹑树脂和胶;浸渍纤维制品;层压材料;模塑料;云母制品;薄膜﹑粘带和复合材料。

3.电气绝缘的耐热性分级(GB/T11021-1989)电工产品绝缘的使用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温度通常是对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因此已有一种实用的被世界公认的耐热性分级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绝缘耐热等级.附:温度超过250℃,则按间隔25℃相应设置耐热等级。

4.绝缘薄膜﹑4.1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GB13950-1992)4.1.1薄膜力学性能﹑耐化学性较好,在湿热条件下电绝缘性能和耐霉性良好.适用于中小型电机槽绝缘﹑匝间绝缘和线圈绝缘以及其它用途的电工绝缘.4.1.2 技术要求4.1.2.1薄膜外观表面平整光洁﹑不应有折皱﹑撕裂﹑颗粒﹑气泡﹑针孔和外来杂质等缺陷.4.1.2.2薄膜各种性能指标(详见P893,表6-87).4.2 聚酰亚胺薄膜(JB/T2726-1996)4.2.1聚酰亚胺薄膜是由均苯四甲酸二酐和二氨基二苯醚缩聚而成的耐热薄膜.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耐辐射﹑电气和力学性能,并有优良的耐化学性能和抗燃性.为H级绝缘材料,可以在220℃以上长期使用.使用于电机﹑变压器线圈绝缘层和绝缘槽衬等.5. 复合材料5.1聚酯薄膜绝缘纸柔软复合材料(JB/T4059-1991)5.1.1适用范围5.1.1.1聚酯薄膜绝缘纸柔软复合材料由聚酯薄膜单面涂胶粘济并粘贴绝缘纸而成的双层复合材料.5.1.1.2聚酯薄膜绝缘纸柔软复合材料适用于电机﹑电器中作槽绝缘﹑匝间绝缘和衬垫绝缘以及其它用途的电工绝缘耐热等级为120℃的绝缘结构中使用.6.胶粘带6.1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酯薄膜热塑性胶粘带(JB/T5657-1991)6.1.1适用范围及型号6.1.1.1聚酯薄膜热塑性胶粘带(简称胶粘带)是由聚酯薄膜单面涂热塑性胶粘剂的粘带.6.1.1.2适用于温度指数为130的电机﹑电器线圈的包扎绝缘.6.1.1.3聚酯薄膜热塑性胶粘带的型号为:6231,产品的代号为:F-PETP/130/Tp.6.1.2技术要求6.1.2.1胶粘带外观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也可以着色或不着色,盘面应平整﹑无流胶.开卷时,不应出现胶粘剂转移到下层底材上或薄膜基材撕裂和纤维断裂.6.1.2.2胶粘带的性能指标:电解腐蚀性﹑长期耐热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对钢板的粘着力﹑对底材的粘着力﹑电气强度.6.2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JB/T5658-1991)6.2.1适用范围及型号6.2.1.1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简称胶粘带)是由聚酯薄膜单面涂热固性胶粘剂的粘带.6.2.1.2适用于温度指数为130的电机﹑电器线圈的包扎绝缘.6.2.1.3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的型号为:6230,产品的代号为:F-PETP/130/Ts.6.2.2技术要求6.2.2.1胶粘带外观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也可以着色或不着色,盘面应平整﹑无流胶.开卷时,不应出现胶粘剂转移到下层底材上或薄膜基材撕裂和纤维断裂.6.2.2.2胶粘带的性能指标:电解腐蚀性﹑长期耐热性﹑翘起性﹑热处理后粘结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对钢板的粘着力﹑对底材的粘着力﹑电气强度.6.3电气用压敏粘带聚酰亚胺薄膜热固性胶粘带(JB/T5659-1991)6.3.1适用范围及型号6.3.1.1聚酰亚胺薄膜热固性胶粘带(简称胶粘带)是由聚酰亚胺薄膜涂热固性胶粘剂的粘带.6.3.1.2适用于温度指数为155~180的电机﹑电器线圈的包扎绝缘.6.3.1.3聚酰亚胺薄膜热固性胶粘带的型号分两种为:4.温度指数为155,耐热型,型号为6240,产品的代号为:F-PI/155/Ts.5.温度指数为180,涂有机硅粘合剂﹑高耐热型,型号为6250,产品的代号为:F-PI/180/Ts.6.3.2技术要求6.3.2.1胶粘带外观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也可以着色或不着色,盘面应平整﹑无流胶.开卷时,不应出现胶粘剂转移到下层底材上或薄膜基材撕裂和纤维断裂.6.3.2.2胶粘带的性能指标:电解腐蚀性﹑长期耐热性﹑翘起性﹑热处理后粘结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对钢板的粘着力﹑对底材的粘着力﹑浸液体后对底材的粘结性﹑电气强度.6.4电气绝缘用聚酯压敏胶粘带(HG/T2407-1992)6.4.1适用范围及代号6.4.1.1电气绝缘用聚酯压敏胶粘带是以聚酯膜为基材,涂布压敏胶粘剂的绝缘用卷状压敏胶粘带(简称胶粘带).6.4.1.2胶粘带适用于温度指数为130的电机﹑电器线圈的包扎绝缘.6.4.1.3聚酯胶粘的代号PET(polyes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