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六樟科树木识别-商丘学院
树木学实习植物名录(河南农业大学)

树木学实习植物名录1.桑科(Moraceae):1.1桑属(Morus):桑(Morus alba)人民公园1.2榕属(Ficus):小叶榕(Ficus parvifolia)紫荆山公园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河南财经政法大学1.3构属(Broussoneti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民公园2.芍药科(Paeoniaceae)2.1芍药属(Paeonia):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紫荆山公园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碧沙岗公园3.小檗科(Berberidaceae)3.1淫羊藿属(Epimedium):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老君山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文化公园3.2南天竹属(Nandin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人民公园4.木兰科(Magnoliaceae)4.1木兰属(Magnolia):玉兰(Yulania denudata)郑州市植物园4.2五味子属(Schisandra):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老君山5.苋科(Amaranthaceae)5.1青藓属(Brachythecium/Celosia):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紫荆山公园6.商陆科(Phytolaccaceae)6.1商陆属(Phytolacca):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郑州市植物园7.石竹科(Caryophyllaceae)7.1石竹属(Dianthus):石竹(Dianthus chinensis)郑州市植物园8.睡莲科(Nymphaeaceae)8.1莲属(Nelumbo):莲(Nelumbo nucifera)郑州之林9.樟科(Lauraceae)9.1樟属(Cinnamomum)樟(Cinnamomum camphora)紫荆山公园9.2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三桠乌药(Lauraceae. obtusiloba Bl.)老君山10.罂粟科(Papaveraceae)10.1白屈菜属(Chelidonium):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老君山10.2博落回属(Macleaya):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老君山11.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鬼灯檠属(Rodgersia):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老君山12.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12.1檵木属(Loropetal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郑州之林13.杜仲科(Eucommiaceae)13.1杜仲属(Eucommia):杜仲(Eucommia ulmoides)郑州市植物园14.蔷薇科(Rosaceae)14.1绣线菊属(Spiraea):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老君山14.2悬钩子属(Rubus):插田泡(Rubus coreanus)老君山蔷薇属(Rosa);玫瑰(Rosa rugosa)郑州市植物园山莓(学名:Rubus corchorifolius L. f.)老君山14.3地榆属(Sanguisorba):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老君山14.4梅属(Armeniaca):杏(Armeniaca vulgaris)郑州市植物园梅(Armeniaca mume)郑州市植物园14.5木瓜属(Chaenomeles):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紫荆山公园14.6火棘属(Pyracantha Roem.)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紫荆山公园14.7李属(Prunus L.)稠李(Prunus padus L.)老君山14.8花楸属(Sorbus L.)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 (Sieb. et Zucc.) K. Koch)老君山14.9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郑州之林14.10鸡麻属(Rhodotypos Sieb. et Zucc.)鸡麻(学名:Rhodotypos scandens)老君山14.11苹果属(Malus)海棠(Malus、Chaenomeles )碧沙岗公园15.豆科(Leguminosae)15.1合欢属(Albizia):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人民公园15.2含羞草属(Mimosa):含羞草(Mimosa pudica)紫荆山公园15.3紫荆属(Cercis):紫荆(Cercis chinensis)紫荆山公园15.4槐属(Sophora):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Linn. var. japonica f. pendula Hort.)碧沙岗公园16.楝科(Meliaceae)16.1楝属(Melia):楝(Melia azedarach)郑州之林16.2香椿属(Toona):香椿(Toona sinensis)郑州之林17.大戟科(Euphorbiaceae)17.1大戟属(Euphorbia):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紫荆山公园17.2蓖麻属(Ricinus):蓖麻(Ricinus communis)人民公园18.冬青科(Aquifoliaceae)18.1冬青属(Ilex):冬青(Ilex chinensis)紫荆山公园19.卫矛科(Celastraceae)19.1卫矛属(Euonymus):卫矛(Euonymus alatus)郑州之林20.无患子科(Sapindaceae)20.1无患子属(Sapindus):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人民公园21.鼠李科(Rhamnaceae)21.1枣属(Ziziphus):枣(Ziziphus jujuba)郑州之林21.2鼠李属(Rhamnus):鼠李(Rhamnus davurica)郑州市植物园22.葡萄科(Vitaceae)22.1葡萄属(Vitis):葡萄(Vitis vinifera)老君山22.2地锦属(Parthenocissus Planch.)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人民公园23.锦葵科(Malvaceae)23.1木槿属(Hibiscus):木槿(Hibiscus syriacus)人民公园23.2蜀葵属(Alcea):蜀葵(Alcea rosea)老君山24.山茱萸科(Cornaceae)24.1山茱萸属(Macrocarpium(Spach)Nakai)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老君山25.报春花科(Primulaceae)25.1点地梅属(Androsace):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老君山26.木犀科(Oleaceae)26.1连翘属(Forsythi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人民公园26.2女贞属(Ligustrum):女贞(Ligustrum lucidum)人民公园26.3梣属(Fraxinus):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郑州市植物园27.夹竹桃科(Apocynaceae)27.1夹竹桃属(Nerium):夹竹桃(Nerium indicum)文化公园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文化公园黄花夹竹桃属(Thevetia):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文化公园28.萝藦科(Asclepiadaceae)28.1杠柳属(Periploca):杠柳(Periploca sepium)老君山29.唇形科(Labiatae)29.1鼠尾草属(Salvia):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老君山30.茜草科(Rubiaceae)30.1茜草属(Rubia):茜草(Rubia cordifolia)老君山30.2栀子属(Gardenia):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紫荆山公园31.忍冬科(Caprifoliaceae)31.1忍冬属(Lonicera):忍冬(Lonicera japonica)郑州市植物园31.2接骨木属(Sambucus):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老君山32.葫芦科(Cucurbitaceae)32.1绞股蓝属(Gynostemma):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老君山33.桔梗科(Campanulaceae)33.1桔梗属(Platycodon):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人民公园34.菊科(Asteraceae)34.1菊属(Dendranthema):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人民公园34.2苍耳属(Xanthium):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紫荆山公园35.禾本科(Gramineae)35.1刚竹属(Phyllostachys):钢竹(Phyllostachys viridis)人民公园35.2芦苇属(Phragmite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郑州市植物园35.3狗尾草属(Set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人民公园36.棕榈科(Arecaceae)36.1棕榈属(Trachycarpus):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人民公园37.百合科(Liliaceae)37.1百合属(Lilium):百合(Lilium brownie var. viridulum)老君山37.2山麦冬属(Liriope):山麦冬(Liriope spicata)人民公园37.3沿阶草属(Ophiopogon):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人民公园37.4黄精属(Polygonatum):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老君山38.石蒜科(Amaryllidaceae)38.1石蒜属(Lycoris):石蒜(Lycoris radiata)郑州之林39.鸢尾科(Iridaceae)39.1鸢尾属(Iris):鸢尾(Iris tectorum)人民公园40.兰科(Orchidaceae)40.1石斛属(Dendrobium):石斛(Dendrobium nobile)老君山41.苏铁科(Cycadaceae)41.1苏铁属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人民公园42.银杏科(Ginkgoaceae)42.1银杏属(Ginkgo)银杏(Ginkgo biloba L.)人民公园43.杨柳科(Salicaceae)43.1杨属(Populu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人民公园43.2柳属(Salix)垂柳(Salix babylonica )人民公园44.松科(Pinaceae)44.1松属(Pinus Linn)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人民公园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老君山44.2落叶松属(Larix)落叶松(学名:Larix gmelinii (Rupr.) Kuzen.)老君山45.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Endl.)45.1罗汉松属(Podocarpus L`Hёr.ex Persoon)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紫荆山公园46.悬铃木科(Platanaceae )46.1悬铃木属(Platanus)悬铃木(Platanus)人民公园47.壳斗科(Fagaceae)47.1栎属(Quercus L.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老君山短柄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 Bl.)老君山48.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48.1溲疏属(Deutzia)大花溲疏(Deutzia grandiflora Bunge )老君山48.2鬼灯檠属(Rodgersia A. Gray)鬼灯擎(Rodgersia podophylla )老君山49.柿科(Ebenaceae )49.1柿属(学名:Diospyros Linn)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老君山柿(学名:Diospyros kaki Thunb.)人民公园50.椴树科(Tiliaceae )50.1椴树属(Tilia Linn.)椴树(Tilia tuan Szyszyl.)老君山紫椴(拉丁学名:Tilia amurensis Rupr.)老君山51.柏科(Cupressaceae)50.1侧柏属(学名:Platycladus Spach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人民公园50.2圆柏属(Sabina Mill.)圆柏(Sabina chinensis (L.) Ant. )紫荆山公园龙柏(拉丁学名:Sabina chinensis (L.) Ant. cv. Kaizuca)紫荆山公园52.衫科(Taxodiaceae )52.1水杉属(Metasequoia Miki ex Hu et Cheng)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人民公园53.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53.1三尖科属(Cephalotaxus Sieb. et Zucc. ex Endl.)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 et Wils. ) Li)紫荆山公园54.胡桃科(Juglandaceae )54.1胡桃属(Juglans L. )胡桃(Juglans regia L. )郑州之林54.2枫杨属(Pterocarya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人民公园55.榆科(Ulmaceae)55.1朴属(Celtis L.)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 )郑州之林55.2榆属(Ulmus L. )榆树(Ulmus pumila L. )人民公园55.3榉属(Zelkova Spach, nom. gen. cons. )榉树(Zelkova serrata (Thunb.) Makino )老君山56.桦木科(Betulaceae )56.1鹅耳枥属(Carpinus)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老君山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老君山57.毛茛科(Ranunculaceae)57.1银莲花属(学名:Anemone L.)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 (Maxim.)Pei) 老君山58.漆树科(Anacardiaceae)58.1盐肤木属(Rhus (Tourn.) L. emend. Moench)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老君山58.2黄栌属(Cotinus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 )老君山美国红栌Cotinus coggyria( Royal purple)老君山59.苦木科(Simaroubaceae)59.1苦木属(PicrasmaBl.)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D.Don) Benn).老君山60.槭树科(Aceraceae)60.1槭属(Acer Linn.)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 )老君山61.景天科(Crassulaceae J. St.-Hil.)61.1景天属(Sedum L)费菜(Sedum aizoon L.)老君山。
商丘师范学院百种植物 一

实验五、六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方案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放大镜、镊子、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
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
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
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
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校园树种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同学们了解校园内常见树木的识别方法,掌握树木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知识,提高对树木的观察和识别能力,为校园绿化管理和保护提供实践依据。
二、实验内容1. 校园树木种类调查本次实验选取了我校校园内常见的树木种类,包括松、柏、柳、杨、槐、银杏、枫、梧桐等。
2. 树木形态特征观察通过对树木的观察,了解树木的树冠形状、树皮、枝条、叶片、花果、树干等形态特征。
3. 树木分类识别根据树木的形态特征,对校园内树木进行分类识别。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树木的形态、生长习性等特征进行观察,初步判断树木种类。
2. 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树木学书籍、网络资料,了解树木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分布范围等知识。
3. 比较法:将观察到的树木特征与资料中的描述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树木种类。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树木:在校园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对树木的树冠、树皮、枝条、叶片、花果、树干等部位进行观察。
2. 查阅资料:根据观察到的树木特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树木的种类、生长习性、分布范围等知识。
3. 分类识别:将观察到的树木特征与资料中的描述进行比较,确定树木种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树木种类调查结果我校校园内常见的树木种类有松、柏、柳、杨、槐、银杏、枫、梧桐等。
2. 树木形态特征观察结果(1)松树:树冠尖塔形,树皮灰褐色,裂成薄片,枝条开展,叶针形,球果卵圆形。
(2)柏树:树冠圆锥形或尖塔形,树皮灰褐色,裂成薄片,枝条开展,叶鳞形,球果卵圆形。
(3)柳树:树冠倒卵形,树皮灰褐色,裂成薄片,枝条细长,叶狭长,花黄绿色,果序长圆柱形。
(4)杨树:树冠倒卵形或圆形,树皮灰褐色,裂成薄片,枝条细长,叶狭长,花黄绿色,果序长圆柱形。
(5)槐树:树冠广卵形,树皮灰褐色,裂成薄片,枝条开展,叶羽状复叶,花白色,荚果条形。
(6)银杏:树冠广卵形,树皮灰褐色,裂成薄片,枝条开展,叶扇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种子核果状。
商丘市常见落叶树种的冬态识别

基金项目:2020 年度河南省新农科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基于工作站模式的新型农林人才‘一核一站三平台’培养 体系构建与实践”(2020JGLX152)。
作者简介:李进(1998—),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园林植物观赏。 通信作者:李婕(198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生态学。
86 XIANGCUN KEJI 2021 年 4 月(中)
2.1.2 灌木。灌木指树体矮小、不具主干,由地面分 生 多 数 枝 条 或 分 枝 点 较 低 的 树 木 ,如 迎 春 、连 翘 、锦 带 花等。
2.1.3 木质藤本。木质藤本指茎干柔软,不能直立, 只能靠缠绕或攀附才能向上生长的植物,如紫藤、凌霄、 爬山虎、葡萄等。
2.2 树皮 不同树木的树皮形态不同,主要表现在树皮的开裂 方式和皮孔等方面。树皮是树种识别和鉴定的重要参考 依据。例如,白皮松树皮片状剥落;黄菠萝树皮深纵裂, 木栓质发达;山桃树皮横裂;青杨树皮有菱形皮孔等。 2.3 枝条 2.3.1 枝条颜色及形态。各种树木枝条的直径、有 无长短枝、有无毛、姿态、颜色、排列形式等特征在冬季各 不相同。例如,银杏、山皂荚有长枝、短枝之分,枣树枝条 呈“之”字形弯曲,黄榆、卫矛枝条有木栓翅,红瑞木枝条 呈鲜红色,家榆枝条呈羽状排列等。 2.3.2 髓。髓是枝条中部的组织,其形态、质地和颜 色可以用来识别冬态树木,如连翘是空心髓,川黄檗是实 心髓,核桃是分隔髓,葡萄髓褐色等。 2.4 叶痕 叶脱落后叶柄在枝上留下的痕迹,即为叶痕,不同树 木叶痕的形状及着生方式也不同。叶痕的着生方式有对 生、互生、轮生、簇生,叶痕的形状有新月形、半圆形、圆 形、马蹄形、三角形、V 字形等。例如,核桃楸叶痕互生, 猴脸状;紫丁香叶痕交互对生,新月形;梓树叶痕轮生,近 圆形;杜仲叶痕半圆形;火炬树叶痕马蹄形等。 2.5 冬芽 树木的冬芽形态各异,根据冬芽的着生位置、方式、 大小、形状、芽鳞有无等,可对树木进行鉴别。芽的着生
园林树木学实习内容

园林树木学实习内容(粗体表示最重要的识别特征)一、裸子植物门(一)银杏科1. 银杏(银杏属)识别要点:落叶大乔木;枝有长、短枝之分;叶扇形,顶端常2裂,互生于长枝而簇生于短枝;球花单性异株;种子核果状,熟时呈淡黄色或橙黄色,外被白粉。
(二)松科2. 雪松(雪松属)识别要点:常绿乔木;枝有长、短枝之分;叶针形,灰绿色,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
3. 白皮松(松属)中国特产识别要点:常绿乔木;树皮淡灰绿色或粉白色,呈不规则鳞片状剥落;针叶3针一束,基部叶鞘早落。
4. 日本五针松(松属)识别要点:常绿乔木;针叶5针一束,叶鞘早落,叶长3-6cm。
5. 黑松(松属)识别要点:常绿乔木;冬芽银白色;针叶2针一束,粗硬而较短。
6.马尾松(松属)识别要点:常绿乔木;冬芽褐色;针叶2针一束,细软而较长。
(三)杉科7. 杉木(杉木属)识别要点:常绿乔木;树皮褐色,裂成长条片状脱落;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螺旋状互生,革质,坚硬,侧枝的叶扭转成二列状;球果种鳞退化,苞鳞发达,熟时苞鳞革质,棕黄色。
8. 柳杉(柳杉属)识别要点:常绿乔木;叶钻形(或锥形),先端内曲;球果近球形,种鳞与苞鳞基部合生,先端分离;种鳞约20,盾形,木质,每种鳞有种子2。
9. 落羽杉(落羽杉属)识别要点:落叶乔木,基部常膨大而有膝状呼吸根;树皮成长条状剥落;叶条形,螺旋状互生,叶基扭转排成羽状2列;球花单性同株;球果球形或卵球形,种鳞木质,螺旋状排列。
10. 池杉(落羽杉属)识别要点:落叶乔木,树干基部膨大,常有屈膝状的呼吸根;大枝向上伸展;叶钻形,略内曲,在枝条上螺旋状排列,下部多贴近小枝;球果球形或卵球形,种鳞木质。
11. 水杉(水杉属)识别要点:落叶高大乔木,小枝对生;叶条形,交互对生,叶基扭转成2列,羽状排列,冬季与无芽的小枝一起脱落;球果椭圆形,种鳞交互对生。
(四)柏科12. 侧柏(侧柏属)识别要点:常绿乔木,树皮呈薄片状剥落;大枝斜出,小枝直展,扁平,无白粉;叶鳞形;苞鳞与珠鳞完全合生;球果卵形,种鳞顶端反曲尖头,成熟后木质,开裂。
4种樟科园林树种挥发性物质杀菌能力测定及有效成分分析

第39卷第6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6月V o l.39N o.6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J u n.2014D O I:10.13718/j.c n k i.x s x b.2014.06.0084种樟科园林树种挥发性物质杀菌能力测定及有效成分分析①李阳,江广渝,王海洋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摘要:以香樟㊁白楠㊁琼楠㊁润楠等4种樟科植物为试材,对其挥发性物质的杀菌能力及叶片精油的含量和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d内平均抑菌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白楠(68.99%),香樟(57.36%),润楠(43.44%),琼楠(40.54%);各树种的叶片精油出油率以香樟的出油率(2.47%)为最高,远高于琼楠(0.19%),润楠(0.16%)及白楠(0.14%);精油主要组成成分各有不同,香樟主要含有反式-橙花叔醇(26.77%),芳樟醇(10.35%),白楠主要含有萘的化合物(26.58%),α-蒎烯(8.46%),琼楠主要含有α-蒎烯(13.88%),乙酸冰片酯(6.91%),润楠主要含有癸醛(33.66%);4种精油的抑菌活性测定表明,其抑菌圈均在15mm以上.关键词:樟科植物;精油;成分;出油率;抑菌率中图分类号:Q949.74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471(2014)6002906樟科植物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常绿阔叶树类型,具有较强的吸尘,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的能力,在城市绿化中有广泛应用[1].但是关于樟科植物杀菌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樟科的香樟㊁天竺桂等树种,对白楠㊁琼楠㊁润楠3种具有园林观赏性的植物则未见报道.精油(E s s e n t i a l o i l)是存在于植物体中,并且有一定香味的挥发性油状有机物质的总称[2],植物挥发性有机物质(V O C s,v o l a t i l e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是植物体内通过次生代谢途径形成的沸点较低,并且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总数约3000种[3],主要成分为萜烯类㊁苯基/苯丙烷类和脂肪酸衍生物.该物质释放至空气中,可抑制空气中微生物的生长[4].樟科的许多种类是天然香料的资源植物,含有大量V O C s,樟科植物各种类间精油的化学成分相近,但含量差异较大,同种不同环境和个体间精油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5].本文选取了白楠㊁琼楠㊁润楠3种未见其报道杀菌能力的樟科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香樟作为对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6]提取精油并加以研究,旨在探讨几种不同种类樟科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杀菌能力,分析其提取物有效成分及含量,探讨分析其对4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效果.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琼楠(B e i l s c h m i e d i a i n t e r m e d i a)㊁润楠(M a c h i l u s p i n g i i)㊁香樟(C i n n a m o m u m c a m p h o r a)㊁白楠①收稿日期:20140311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210635037);国家林业局科研项目(201004064)基金资助.作者简介:李阳(1991),男,陕西汉中人,本科生,主要从事园林设计研究.通信作者:王海洋,教授.0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9卷(P h o e b e n e u r a n t h a)4种植物叶片取自西南大学校园内.每种随机选取10株不同地方的成年树,在树的不同部位㊁不同高度采集新鲜无斑点㊁无虫害的成年叶片.1.2杀菌能力测定白楠在缙云山上实验,琼楠㊁润楠和香樟均在西南大学校园内实验.将培养基放置在离地1.5m的支架上,以五点法取样,树冠边缘以外3m,6m,9m处设置取样梯度,采样时间设置为9时,12时,15时, 18时.用空气沉降法采样,采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打开皿盖在空气中接种10m i n.对照组设置在道路边无林地的空旷地带.将接种过的培养基在恒温箱内以37ħ生长48h,计算平均菌落数,多次试验取平均值.采用奥梅梁斯基公式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7],公式为:E=1000ˑN(A/100)ˑTˑ(10/5),其中,E为单位体积内空气含菌量(C F U/m3);N为培养皿中菌落平均数(C F U);A为培养皿的面积(c m2);T为培养皿曝光时间(m i n).抑菌率的计算公式为:Y=(E j-E i)ˑ100,Y为植物挥发性物质对E j空气中微生物的抑菌率(%),E j为对照组地面空气中微生物平均浓度(个/m3),E i为实验地点空气中微生物浓度(个/m3).1.3精油提取和分析1.3.1精油提取步骤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称量400g新鲜材料剪碎,使用组织匀浆捣碎机处理,倒入2000m L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恒温140ħ加热24h,每种实验材料进行8次实验.蒸馏完毕后,使用油水分离器将精油和水分离开,并且计算每种材料的出油率.将收集的精油装在棕色玻璃瓶中,用石蜡密封,放置在-4ħ的环境中冷藏.1.3.2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将收集好的4种樟科植物叶片精油采用G C-M S分析成分[8].气相色谱条件是,程序升温:100ħ(1 m i n)ң10ħ(1m i n)ң230ħ(30m i n)ң60ħ.汽化室温度250ħ,载气为H e,流速1.0m L/m i n,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10ʒ1.E I为离子源,电子能量70e V,离子源温度250ħ,接口温度250ħ,扫描范围40~450.最后使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所得精油的各化学成分含量.1.4精油对4种微生物抑菌效果探究选取4种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 u r e u s),大肠杆菌(E.c o l i),黑曲霉(A.n i g e r),青霉(P e n i c i l l i u m s p).使用菌种均来自于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实验室.金黄色葡萄球菌㊁大肠杆菌使用的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黑曲霉㊁青霉使用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在实验前16h进行活化处理.参照C a r i r等的方法[10],并作适度删改;制作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50~60ħ,无菌操作倒入培养皿中,制作成5mm厚的平板,等待稍许使培养基凝固.金黄色葡萄球菌㊁大肠杆菌用无菌移液枪取菌液0.2m L,将其均匀涂布于平板表面,青霉㊁黑曲霉用涂布器在培养皿内沾取孢子,使用涂布器均匀涂布于平板上.用无菌打孔器在培养皿内五点法打孔,用滴管吸取融化的培养基,滴在圆孔内封底,以防止精油从底部流走.待完全凝固后,用取样器取2μl精油滴在圆孔内,移至人工气候箱,在37ħ条件下培养24h后测定抑菌圈大小,分析抑菌作用.抑菌圈试验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极敏;15~20mm,高敏;10~15mm,中敏;7~9 mm,低敏;小于7mm,不敏感.2 结果与分析2.1 4种樟科植物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在缙云山所测定的环境明显好于在校园测定内的另外三者.白楠实验组测定的空气中微生物浓度明显低于其余两者(p <0.001),香樟略好于琼楠;这可能是白楠本身挥发性物质抑菌效果较好,也有可能是人为干扰,小气候环境改变等原因造成的.由公式计算,分别对香樟㊁琼楠㊁白楠㊁润楠的抑菌率进行了分析比较(图1),这4种樟科植物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p <0.001),其中,白楠效果最明显(p <0.001),最高可达84.7%,最低也有38.8%;1d 内平均抑菌率排序为白楠(68.99%)明显好于香樟,香樟(57.36%)明显高于润楠(43.44%)和琼楠(40.54%).香樟的抑菌率范围在27.1%~71.8%之间,低于白楠抑菌率,但是高于琼楠(11.8%~67.1%),与润楠(11.5%~76.9%)差别不是很大(p >0.05).樟树叶内的精油含量远高于其余三者(p <0.001),但是抑菌效果在4种植物之间作用并不突出(p >0.05),这可能是精油被保存在叶片细胞内而没有释放出来;也有可能是因为所含成分不同,导致单位体积的樟树精油抑菌作用较另外三者差.图1 4种樟科植物空气微生物抑菌率日变化曲线2.2 精油含量及成分分析香樟㊁琼楠㊁白楠㊁润楠4种樟科植物的平均出油率分别为2.47%,0.17%,0.14%,0.16%,根据单因子方差计算,其中香樟出油率最高(p <0.001),达到2.47%,为其余三者的14~17倍,另外3种植物出油率均较低,同时无明显差异(p >0.05).2.3 叶片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4种樟科植物的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见图2.香樟共检测出47种已知化合物,共占83.02%,主要含有反式-橙花叔醇(26.77%),芳樟醇13第6期 李 阳,等:4种樟科园林树种挥发性物质杀菌能力测定及有效成分分析(10.35%),β榄香烯(3.58%),樟脑(3.19%);白楠共检测出39种已知化合物,共占78.59%,主要含有萘的化合物(26.58%),α蒎烯(8.46%),β水芹烯(5.22%),蓝桉醇(3.30%);琼楠共检测出39种已知化合物,共占84.24%,主要含有α蒎烯(13.88%),乙酸冰片酯(6.91%),萘的化合物(5.88%),α律草烯(4.61%);和香樟对比,仅含有少量萘的化合物,故抑菌效果在这4种植物中最低(p <0.001).润楠共检测出51种已知化合物,共占94.65%,主要含有癸醛(33.66%),环氧十二烷(11.13%),萘的化合物(5.34%),α蒎烯(3.89%);和香樟比较,有萘的化合物,但是芳樟醇等抑菌物质含量较低,导致抑菌效果比香樟差,但是又稍微好于琼楠(p >0.05).图2 4种樟科植物气相色谱图有报道指出,不同樟树枝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差异很大,据研究得出,其实验检测出香樟精油中樟脑含量高达83.87%[11-12],而另据报道,芳樟醇高达43.73%,而樟脑则只为14.43%[13],造成这样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域㊁环境因素影响叶片精油化学成分的组成,也有可能是实验的时间不同,采集的材料位于不同位置,树龄不同造成成分的改变[14].图3 精油对4种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2.4 精油的抑菌率分别使用葡萄球菌㊁大肠杆菌㊁青霉㊁黑曲霉对4种植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得到4种植物的抑菌圈大小(图3).图3表明,香樟㊁琼楠㊁润楠精油对于细菌的抑菌圈都在10~15mm 之间,属于中敏;白楠精油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达到15.1mm ,对大肠杆菌16.6mm ,属高敏;4种精油对真菌的抑菌圈都在15mm 以上,属高敏;各种不同的精油对于病原菌的抑菌圈具有较明显差异,这其中白楠的抑菌效果最好,不论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大肠杆菌,以及两种霉菌,都明显高于其余三者.3 讨 论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防风㊁降噪㊁除尘㊁净化空气等方面,其抑菌杀菌作用也2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 t t p ://x b b j b .s w u .c n 第39卷是很重要的一项[15].香樟作为优良的园林树种已经广为使用,但是对同科的白楠㊁琼楠㊁润楠的研究则少见于报道;从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以挥发性物质对空气中微生物抑制作用为对比切入点,香樟㊁白楠㊁琼楠㊁润楠对于空气中的微生物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树冠投影中心,抑菌率高达60%~84.7%,而在距离树冠投影9m 处,随着距离引起的挥发物质浓度降低,但仍保持11.5%~55.9%的抑菌率,尤其以白楠为最优,与香樟比较有较大优势.同时,香樟出油率最高,达到2.47%,其余三者差异不大;白楠出油率低,但是萘的化合物含量最高,这可能是抑菌能力强的主要原因,为此需做进一步分析研究.对于同一科属不同种类植物挥发物所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如何利用植物的这一特性进行功能化景观设计,科学地建设人类的生活与生存环境成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6].同时每种精油有其特定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或真菌,可根据这一特点,在工业㊁农药等领域中加以运用[17].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了解杀菌植物可以为研究开发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提供指导[18].参考文献:[1]魏艳丽,王海洋,李 琴,等.重庆李子坝景观组成特点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136-142.[2] 蒋继宏,李晓储,陈风美,等.芳香型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2004,31(3):6-12.[3] T H E I SN ,L E R D A U M.T h eE v o l u t i o n o f F u n c t i o n i nP l a n t S e c o n d a r y Me t a b o l i t e s [J ].I n t JP l a n t S c i ,2003,164(3):93-102.[4] A T K I N S O N R.A t m o s p h e r i cC h e m i s t r y o fV O C s a n dN o x [J ].A t m o sE n v i r o n ,2000(34):2061-2101.[5] 程必强,喻学俭,丁靖垲,等.中国樟属植物资源及其芳香成分[M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7-35.[6] 蔡健秀,尤祖卿,黄晓东,等.天竺桂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5):403-408.[7] 康 琦,吕 锐.某大学校园室内空气细菌含菌量检测及空气质量评价[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5):449-450.[8] 吴先伟,梁逸曾,陈爱民,等.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用于植物精油成分分析[J ].分析科学学报,200925(4):373-377.[9] 吴学文,熊 艳,游奎一.湖南产樟树不同部位精油分析[J ].天然产物开发与研究,2008(6):1035-1039.[10]C A R I R A ,K O R D A L I S ,Z E N G I N H ,e t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A n t i f u n g a lA c t i v i t y o f E s s e n t i a lO i l s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H y p e -r i c u m H y s s o p i f o l i u ma n dH y p e r i c u m H e t e r o p h y l l u m [J ].F l a v o u r a n dF r a g r a n c e J o u r n a l ,2004,19(1):62-68.[11]陈 鸿,梁国平,沈宏伟.5种樟属植物叶片精油提取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4):79-81.[12]王海洋,陈 红.油樟精油含量的植物及生态变异规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14(3):260-262.[13]张国防,陈存及.福樟树叶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2006,15(4):69-70.[14]张 薇,程政红,刘云国,等.植物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J ].生态环境,2007,16(3):1455-1459.[15]严善春,张丹丹,迟德富.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作用的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310-313.[16]段才绪,何 平,王安然,等.照母山森林公园高坡林地营建中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3):151-157.[17]宁 蕾,邓业成,雷 玲,等.5种植物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J ].农药,2012,51(5):377-379,389.[18]庞雄飞,张茂新,侯有明,等.植物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方法[J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108-110.33第6期 李 阳,等:4种樟科园林树种挥发性物质杀菌能力测定及有效成分分析4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9卷O nA n a l y s i s o fB a c t e r i c i d a lA b i l i t y a n dE f f e c t i v eC o m p o n e n t o fF o u rG a r d e nT r e e sL I Y a n g,J I A N G G u a n g-y u, WA N G H a i-y a n gS c h o o l o f H o r t i c u l t u r ea n d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C h o n g q i n g40071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 t h i s t h e s i s,t h e i n h i b i t i o n r a t e o f v o l a t i l e s u b s t a n c e s i n f o u r k i n d s o f l a u r a c e a e p l a n t s(C i n n a-m o m u m c a m p h o r a,P h o e b e n e u r a n t h a,B e i l s c h m i e d i a i n t e r m e d i a,a n d M a c h i l u s p i n g i i)h a sb e e nd e t e r-m i n e db y m e a n s o f a i r s e d i m e n t a t i o n.T h e c o n t e n t a n d c o m p o n e n t s o f l e a f e s s e n t i a l o i l h a v e b e e n a n a l y z e d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a v e r a g e i n h i b i t i o n r a t e o f P h o e b e n e u r a n t h a(68.99%)p e r d a y i sh i g h e r t h a nC i n n a m o m u m c a m p h o r a(57.36%),w h i c hi ss u p e r i o r t o M a c h i l u s p i n g i i(43.44%)a n d B e i l s c h m i e d i a i n t e r m e d i a(40.54%).T h e n,l e a f e s s e n t i a l o i l h a s b e e n e x t r a c t e db y S o x h l e t e x t r a c t i o n,a i-m i n g t o c a l c u l a t e o i l e x t r a c t i o n r a t e.I t i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o i l e x t r a c t i o n r a t e o f C i n n a m o m u m c a m p h o r a(2. 47%)t o w e r s o v e r t h e o t h e r t h r e e,w h i c ha r e0.19%(B e i l s c h m i e d i a i n t e r m e d i a),0.16%(M a c h i l u s p i n-g i i)a n d0.14%(P h o e b e n e u r a n t h a)r e s p e c t i v e l y.F u r t h e r m o r e,t h em a i nc o m p o n e n t s i n t h e e s s e n t i a l o i lh a v eb e e na n a l y z e db y H P L C.I t i l l u s t r a t e s t h a t C i n n a m o m u m c a m p h o r a m a i n l y c o n t a i n s t r a n s-c a m p h o r n e r o l i d o l(26.77%)a n dL i n a l o o l(10.35%).P h o e b e n e u r a n t h a m a i n l y c o n t a i n sn a p h t h a l e n ec o m p o u n d s (26.58%)a n dα-p i n e n e(8.46%).B e i l s c h m i e d i a i n t e r m e d i a m a i n l y c o n t a i n sα-p i n e n e(13.88%)a n dB o-r n y l a c e t a t e(6.91%)a n d M a c h i l u s p i n g i i m a i n l y c o n t a i n sD e c a n a l(33.66%).A t t h ee n d i n gp a r to f t h e t h e s i s,t h e a u t h o r h a s d e t e r m i n e db a c t e r i o s t a t i c a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s e e s s e n t i a l o i l a n d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i n h i b i-t i o n z o n e o f a l l k i n d s i s a b o v e t h e r e a c ho f15mm.K e y w o r d s:L a u r a c e a e p l a n t s;e s s e n t i a l o i l;c o m p o s i t i o n;o i l e x t r a c t i o n r a t e;b a c t e r i o s t a t i c r a t e责任编辑欧宾。
校园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识别检索

校园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识别检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校园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作用。
校园里的树木种类繁多,了解校园绿化的树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树木,促进校园环境的改善。
为了调查和识别校园绿化树种,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工作:一、调查树木的分布情况在校园内对树木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树木的分布情况、数量、位置等。
可以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利用航拍、卫星图像等辅助工具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校园内不同区域的树木种类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树种识别提供依据。
二、收集树木的外部特征信息在调查树木的还需要收集树木的外部特征信息。
外部特征包括树木的叶子形状、叶子颜色、树皮纹理、树干形态等。
可以拍摄树木的照片,并记录相关的特征信息。
还可以收集树木的落叶、果实等样本,以备后续的实验室分析和识别。
三、建立树木识别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树木外部特征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树木识别数据库。
数据库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按照叶子形状、树皮纹理等进行分类。
同时可以将树木的编号、位置等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关联,便于查询和管理。
四、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树木识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树木进行自动识别。
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将树木的照片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识别。
根据树木的外部特征和已建立的数据库,计算机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树木的种类,并给出相应的识别结果。
通过以上的调查与识别检索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校园绿化树种的分布情况和种类,为校园绿化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校园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只有保护和管理好校园绿化,才能为师生打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园林树木学》 树木识别——科特征

植物识别口诀枝有环痕雌雄多,聚合蓇葖木兰科。
单叶聚生星形果,八角香味八角科。
雄蕊多轮药瓣裂,体具樟香是樟科。
材身网纹雄蕊4,山龙眼科单花被。
天料木科点线明,侧膜胎座花萼存。
单互无托具锯齿,茶科朔果轴宿存。
龙脑香科雄蕊多,单互羽脉多坚果。
桃金娘科边脉清,单叶无托油点明。
单对无托黄胶液,山竹子科单性杂。
掌状叶脉星状毛,雄蕊多数椴树科。
红叶迟落药孔裂,瓣顶撕裂杜英科。
星毛柄大纤维多,单性雄蕊梧桐科。
单体雄蕊药一室,两重花萼锦葵科。
乳汁腺体花单性,花盘常在大戟科。
蔷薇科,花样多,十字花科蔬菜多。
体具乳汁花单性,桑科聚花隐头果。
叶具油点有香气,花盘上房芸香科。
木本复互脂核果,橄榄气味橄榄科。
木本复互蒴浆核,花丝合生是楝科。
木本复互丝分离,无患子科多水果。
叶对无托双翅果,子房三2槭树科。
木本互生有树脂,漆树科里全核果。
叶对无托雄蕊2,合瓣上房木犀科。
叶对有托花整齐,合瓣下房茜草科。
单叶无托冠2唇,蒴果有萼玄参科。
紫葳科,复对多,合瓣上房花左右。
马鞭草科雄蕊4,叶对无托枝四方。
单对无托叶全缘,夹竹桃科具乳汁。
种子植物科特征歌苏铁科常绿木本棕榈状,树干直立不分枝。
叶片螺旋生干顶,羽状深裂柄宿存。
雌雄异株花单性,大小孢子叶不同。
种子无被核果状,种皮三层多胚乳。
银杏科单属单种古孑遗,落叶乔木茎直立。
枝分长短叶扇形,长枝互生短簇生。
叶脉平行端二歧,雌雄异株分公母。
雄花具梗葇荑状,雌花长梗端二叉。
松科高大乔木稀草本,常有树脂枝轮生。
线形叶扁互或簇,也有235成束。
雌雄同株花单性,裸子代表花球形。
雄蕊螺旋相互生,雌花珠鳞两胚珠。
球果成熟常开裂,种子具翅胚乳多。
杉科乔木常有树脂生,皮富纤维长条脱。
螺旋生叶似对生,雌雄同株花单性。
雄花顶生或腋生,螺旋交叉花药多。
雌花仅在枝顶长,苞鳞珠鳞紧密合。
单年球果熟时裂,拥有孑遗好木材。
柏科乔木灌木叶常绿,鳞片针刺叶两型。
雄球花小雄蕊多,苞鳞珠鳞有结合。
球果种子数不定,子叶2枚或更多。
常伴清香易成活,木材枝叶用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李振山商丘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实验一银杏科、松科树木识别一、实验目的1.掌握银杏属、冷杉属、云杉属、铁杉属的形态特征和区别;2.认识常见的树木种类;3.了解油杉属、黄杉属的主要识别特点;4.了解银杏的分布、现状及保护价值。
二、仪器和材料解剖镜、解剖针、放大镜、镊子等;银杏(Ginkgo biloba)、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秦岭冷杉(A.chensiensis)、云杉(Picea asperata)、青杄(P. wilsonii)、红皮云杉(P. koraiensis)、青海云杉(P. crassifolia)、西北利亚云杉(P. obovata)、麦吊云杉(P. brachytyta)、铁杉(Tsuga chinensis)、铁坚油杉(Keteleerina davidiana)、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等树木标本及新鲜枝、叶。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取银杏标本观察以下特征:①枝具长枝和短枝(思考长枝和短枝的概念);②叶扇形,有多数叉状排列的细脉;③雄球花柔萸花序状,具多数雄蕊,用镊子取一雌蕊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其花药数目,并绘图;雌球花梗先端分二叉,叉顶具盘状球座,其上着生胚珠,取一胚珠(带珠座)于扩大镜或解剖镜下观察,胚珠外有无包被物?④种子核果状,取一种子从外向内解剖,其结构如何?2.取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标本观察冷杉属以下特征:①枝具叶痕,基部有宿存芽鳞;②叶条形,螺旋状着生,先端凹缺或2裂,无柄,基部吸盘状,上面中脉凹下,下面中脉隆起,每边各有1条气孔带,将叶横切在解剖镜下观察树脂道,见叶脉两侧有褐色发亮小点即树脂道,在叶横面中部者为中生树脂道,在边缘者为边生树脂道,看该种具几个树脂道,是边生还是中生?③球果直立,长卵形,矩圆形或圆柱形,种鳞螺旋状着生于宿存的果轴上,可以由种鳞脱落后在果轴上的遗痕推知,每种鳞内具2顶端具翅种子,苞鳞露出或不露出。
注意观察种鳞,苞鳞着生的部位,种子着生在哪个鳞片上?何为苞鳞露出,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球果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3.取云杉和麦吊云杉标本观察云杉属以下特征:①小枝具明显叶枕,基部具宿存芽鳞;②叶条形扁平或四棱形或扁棱状条状,上面中脉两侧有气孔线,叶内具有2个边生树脂道;③球果下垂;种磷宿存,革质,苞鳞小,不露出。
在观察时注意不同种在叶、枝等方面的区别。
4.取铁杉标本观察该属以下特征:①小枝具稀疏叶枕;②叶条形,螺旋状着生,但常扭转成假二列状,具短柄,背面具2条白色气孔带,叶横断面仅维管束鞘下方具1树脂道;③球果下垂,形较小;种鳞薄木质,宿存,苞鳞小,不露出。
5.取铁坚油杉标本,观察该属如下特征:①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鳞,叶脱落后在枝上留有近圆形或圆形叶痕;②叶条形,螺旋状着生,两面中脉隆起,取一叶子置于双目解剖镜下观察,具有许多白色突起的小点即气孔,气孔排成行即气孔带;③球果直立,圆柱形,种鳞木质,宿存,苞鳞不露出;种子上端具膜质翅。
6.取黄杉标本观察该属以下特征:①小枝微有隆起叶枕(叶枕即小枝上残存的木质突起);基部无宿存芽鳞或有少数向外反曲的宿存芽鳞;②叶条形,有短柄,其余特征同冷杉;③球果下垂;种鳞木质,蚌壳状,苞鳞显著露出,先端3裂;种子连翅较种鳞为短。
四、作业1.绘任一种冷杉种鳞背、腹面图,标出种名及各部分名称。
2.绘银杏雌球花及雄蕊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3.列检索表区别银杏属、冷杉属、云杉属、铁杉属。
4.列表比较秦岭冷杉和巴山冷杉,云杉和青杄的异同点。
实验二松科树木识别一、实验目的1.通过蜡叶标本及球果的观察,掌握落叶松属、松属及雪松属的形态特征。
2.认识落叶松属、松属的主要树种。
二、仪器与材料体视显微镜、解剖针、镊子等;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红杉(L. potaninii)、华北落叶松(L. principis-rupprichtii)、黄花落叶松(L. olgensis)、日本落叶松(L. kaempferi)、雪松(Cedrus deodara)、红松(Pinus koraiensis)、华山松(P. armandi)、白皮松(P. bungeana)、樟子松(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油松(P. tabulaeformis)、马尾松(P. massoniana)、云南松(P. yunnanensis)等树木蜡叶标本及球果或新鲜标本。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取落叶松属一种标本观察该属的如下特征:①枝有长、短枝之分;②叶条形、柔软、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下面中脉两侧各有数条气孔线;③球果形小,种鳞革质宿存,苞鳞露出或不露出。
2.取雪松标本观察雪松属以下特征:①枝有长、短枝之分,基部有宿存芽鳞;②叶针形、坚硬,横断面三棱形成或四棱形,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③球果形大,直立,种鳞木质、扇状三角形,鳞背密被短柔毛,熟时自球果轴脱落,苞鳞小,不露出,种子具翅。
3.取松属标本观察松属以下特征:①枝是否有长短枝之分;②叶针形,2-5枚束生,每束针叶基部的叶鞘脱落或宿存,针叶横断面具1-2维管束和2-10个树脂道;③球果形大,种鳞木质,有鳞盾和鳞脐之分,每种鳞具2种子,种子上部具长翅、短翅或无翅。
4.取松属的球花进行观察。
松科树木的球花均匀为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生于新枝基部,由多数螺旋状着生的雄蕊组成。
用镊子取下一雄蕊,在体视显微锐下观察:见每雄蕊具两个纵裂花药,药室端具一膨大的药隔,药室下端具1花丝,花粉粒表面平滑,具2个气囊;雌球花序由螺旋状排列的鳞片组成,用镊子取一鳞片观察,内面基部着生有2个瓶状的倒生胚珠,背面贴生有一个膜质苞片。
四、作业1.绘松属雌、雄球花的构造图。
2.列检索表区别松属5个主要树种。
3.简述松属,落叶松属的主要区别点。
实验三杉科、柏科树木识别一、实验目的1.通过标本的观察,掌握杉科3个属,柏科4个属的特征。
2.能区别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不同点。
3.认识杉科、柏科主要树种。
二、仪器与材料体视显微镜、解剖针、镊子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ils)、圆柏(Sabina chinensi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杜松(Juniperus regida)等蜡叶标本及种子、球果标本。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杉科叶有披针形、钻形、鳞形或条形,其排列方式有互生,螺旋状着生及交互对生;种子周围翅,每种鳞有种子2-多数(注意与松科种子仅一端具翅,每种鳞有2种子的特征相区别,就各属标本详细观察进行比较)。
2.取杉木标本观察该属如下特征:①叶条状披针形,扁形,叶缘有不明显锯齿,叶基下延生长,两面中脉两侧无气孔线;②球果簇生枝顶,种鳞螺旋状排列,膜质,形小,中下部与苞鳞合生,先端3裂,每种鳞具3粒种子;苞鳞革质,扁平,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较种鳞大;种子扁平,两侧有窄翅。
3.取柳杉标本观察该属如下特征:①叶钻形,两侧扁、先端尖,螺旋状排列略成5行,全缘,基部下延生长;②球果单生枝顶,近球形;种鳞木质,盾形,上部肥大,先端具3-7裂齿,背面中部或中下部有一个三角状分离的苞鳞尖头,每种鳞腹面具2-5粒种子;苞鳞与种鳞结合;种子微扁,周围有窄翅。
4.取水杉标本观察如下特征:小枝对生,冬芽大而显著,对生;球果近圆球形或矩圆形,具长梗果鳞交互对生,木质、盾形,顶部宽有一凹槽,基部楔形,腹面有2-9粒种子,种子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5.柏科的叶为鳞形或刺形,交互对生或轮生,或同一树上兼有鳞叶和刺叶,结合小枝的特点(圆筒形、扁形、亚圆形)比较柏科各属的特点。
6.柏科的球果有木质的和肉质的,果鳞质状或扁平,成熟期各属均不相同,试比较各属的区别。
7.取圆柏的球花进行观察:雄球花椭圆形,由4~8对雄蕊构成,用镊子取一雌蕊置双目解剖镜下,则见在宽大的药隔下,花丝周围着生有2~6个花粉囊。
雌球花由4~8枚直立胚珠,周围鳞片内的突起瓶状物为胚珠,胚珠顶端的孔即为珠孔。
四、作业1.列表就枝、叶、球果种子比较杉科3个属、柏科4个属的区别。
2.就叶、球果、种子的特征,列检索表区别松、杉、柏三科。
实验四校园裸子植物识别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复习掌握裸子植物各科、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各科、属之间的区别。
2.认识校园内裸子植物种类。
二、实验内容1.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Ginkgo biloba)2.松科(Pinaceae)铁杉(Tsuga chinensis)、青杄(Picea wilsonii)、华山松(Pinus armandi)、白皮松(P. bungeana)、油松(P. tabulaeformis)、黑松(P. thunbergii)、欧洲赤松(P. sylvestris)、樟子松(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3.杉科(Taxodiaceae)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4.柏科(Cupressaceae)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千头柏(P. orientails cv. Sieboldii)、金塔柏(P. orientails cv. Beverleyensi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绒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cv Squarrosa)、圆柏(Sabina chinensis)、金球桧(S. chinensis cv. Aureoglobosa)、龙柏(S.chinensis cv. Karzuca)5.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6.三尖杉科(Cephaltaxaceae)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7.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Taxus chinensis)三、作业1.写出校园裸子植物各种尖的主要识别特征。
2.列索表区别下列各属;铁杉属、云杉属、松属、水杉属、柳杉属、侧柏属、柏木属、圆柏属实验五木兰科、八角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树木识别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标本,掌握木兰属、鹅掌楸属、八角属、水青树属、连香树属的特点。
2.认识木兰属、鹅掌楸属、八角属、水青树属、连香树属主要树种。
3.理解木兰科植物的原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