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政协的职能
我国的政治格局——“四套班子”

我国的政治格局——“四套班子”一、“四套班子”权力的排序有人常说,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四套”人马,搭配“四套班子”。
所谓的“四套班子”,即“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
人们也常常议论这“四套班子”的主要职责和权力:“党委”负责党务,包括“党管干部”;作出决策,包括研究和制定方针政策。
“人大”讨论和通过重大事项;按“党管干部”意图,选举政府等机关主要领导人;或质询政府。
“政府”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具体落实和执行党委决定。
“政协”参与议政,提出建议。
所以,权力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
二、从政治体制中看“四套班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它的常设机关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政体,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法律程序,由选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人大决议中的行政工作部分。
在我国,政府由同级的人大产生,因而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有什么区别?

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有什么区别?展开全文2021全国政协会议闭幕时间确定啦!具体召开几天?几号下午闭幕?来源:央视网2021-03-03 17:14:592021年全国两会将于近期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今日,2021全国政协会议闭幕时间确定啦,那具体召开几天?几号下午闭幕呢?一、2021全国政协会议闭幕时间确定啦!2021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介绍,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0日下午闭幕。
也就是说2021年全国政协会议为期六天半。
二、2021年全国政协会议议程有哪些?1.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2.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3.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4.审议通过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政治决议等决议和报告。
三、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有什么区别?(一)形式不同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权力不同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大有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等。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没有决定权,只有商议的权利。
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三)组成不同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对人民政协认识的六大误区的剖析

对人民政协认识的六大误区的剖析
对人民政协认识的六大误区的剖析
误区一: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都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简析:在我国,虽然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都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但人民政协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原因如下:
(1)从性质来看,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大等国家机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政协则不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政协的提案、建议没有约束力,政协不直接处理行政事务。
(2)从阶级性来看,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而国家机关则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从职能来看,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4)从政协全国委员会同地方委员会的关系看,全国委员会同下一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关系,而不是国家机构中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误区二:政协监督与人大监督是相同的
简析:在我国,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虽然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都对国家事务及国家机关实施监督,但这两种监督是有区别的:
(1)监督的性质不同。
人大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其监督具有法。
人大与政协有何区别

人大与政协有何区别?2013年03月01日10:37 来源:新京报“两会”会期同步性质不同;人大代表通过投票行使监督权,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参政议政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两会”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
“两会”虽然同步举行,但使命和职责并不相同。
历史上,“两会”曾有渊源,1954年之后,逐渐“分道扬镳”,不过,经常“形影相随”。
【历史】政协曾行使人大职能今年召开的“两会”同是第十二届,不过,全国政协的“会龄”要比全国人大长5岁。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全国人大召开之前,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这次会议上,还选举产生了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即现在常说的“全国政协委员”。
“此时的政协是权力机构。
”武汉大学宪法学教授秦前红介绍,它行使属于人大对大政方针的决定权,还有自身的咨询权。
情形在1954年发生改变。
秦前红介绍,1952年,刘少奇率代表团访问苏联,斯大林提出,中国应将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时间提前。
刘少奇向毛泽东汇报后,中央决定召开人大。
1954年,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成为中国最高权力机关。
秦前红查阅史料发现,全国人大成立后,梁漱溟等人询问毛泽东,政协任务完成了,还要不要存在?毛泽东认为还有必要存在,一是“养士”,二是“咨询”,三是“统战”,政协不仅要存在,还要长期存在。
后来,因为反右,政协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又提出这个问题。
毛泽东通过当时的统战部长李维汉表示,不仅要存在,还要互相监督。
【职权】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现行宪法在序言中认为政协“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政协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让政协与其他政治组织有了明显区别。
(50题)两会知识题

两会知识题(选择题)(一)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b、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c、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d、核准判处死刑的案件。
标准答案:c2、历届全国人大委员长为:a、毛泽东、刘少奇、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b、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乔石、李鹏、吴邦国c、刘少奇、朱德、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d、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标准答案:c3、台湾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________协商选举会议选出的。
a、在台湾的台湾省籍同胞b、在祖国大陆的台商及亲属c、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d、在祖国大陆出生的台湾省籍同胞标准答案:c4、中国的人大共分为___级,分别为______。
a、五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乡、民族乡、镇人大。
b、四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
c、三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
d、二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标准答案:a5、政协全国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包括:a、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b、中国共产党代表c、台湾同胞代表d、无党派民主人士标准答案:a6、常委会组成人员由本级人大从其代表中选出,当选后___担任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职务。
a、不得b、可以标准答案:a7、政协委员由提名推荐产生的程序是:a、自荐申请、协商审议、投票表决。
b、提名推荐、协商确定建议名单、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c、报名申请、无记名投票表决、宣布当选名单。
d、报名申请、发表竞选演说、投票表决。
标准答案:b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行使下列哪个职权______。
政府、人大、党和政协比较

政府、人大、党和政协比较性质职能或执政方式宗旨相关知识政府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在我国有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依法行政(原因、意义、要求);权力行使需要监督原因、要求意义);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拆提供渠道和途径;政府权威。
人大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常委会)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注意:不要与人民代表权利相混)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优越性、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适合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共中央、各级党委作为代表出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领导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团结和民主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
两会简介

全国两会,实际上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两个机构,一般用来指在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详情参考词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目前,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士、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士、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绝大多数政协委员都是阅历丰富的政治活动家、社会名流、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参政议政是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人民政协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
[2]详情参考词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54年9月,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
从此,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全国“两会”形成自1959年,在三届政协召开一天后,二届人大也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人大、政协、政府与党关系归纳整理

一、我国做出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我国的大政方针,如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总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这过程中要与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以保障法律赋予他们的参政权。
然后由国务院制定草案,再交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审议,将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
通常要同时在全国政协广泛征求意见,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化。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便由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在全国实施。
三、三个会议的排列顺序(党的会议、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如期召开,2012年3月3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请回答:这三个会议的顺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1、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各自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2、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因此,必须首先召开党的会议,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3、政协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因此,召开党的会议后,继而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意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因此,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必须再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使之变为国家意志,以保证党对国家的领导。
四、通俗理解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关系一小姑娘看报纸,完事问妈妈:什么是党委啊?妈妈拿着炒勺:党委就是你爸,整天不干活,还老骂人。
小姑娘又问:什么是政府啊?妈妈炒菜中:政府就是你妈我,整天干活,还被你爸骂。
小姑娘再问:什么是人大啊?妈妈擦汗:人大就是你爷爷,名义上是一家之主,但整天提个鸟笼子,啥事也不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政协的职能
【篇一:人大与政协的异同】
【篇二:公民、人大、人大代表、政协的职能】
一、公民的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和被选为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有行为、年龄、国籍、政治方面的条件。
2.政治自由权。
是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自由是相对的。
3.监督权。
是指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但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
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二、人大的权利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2.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大会
i.省、自治区、直辖市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ii.其他享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三、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
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
提案权: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政府机关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四、政协的职权
政治协商: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就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对国家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批评,提出建议。
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延伸和拓展。
参政议政不是执政。
【篇三: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
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区别
一、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的一种政治活动和制度安排。
作为政治活动,它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
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职能
作用的重要途径;作为政治制度安排,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系列具体制度和程序所
组成。
政治协商包括两个层面的协商。
一是执政党同各参政党的政治协商。
协商的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
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要法律的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
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见,以及其他需要同参政党协商的重要问题等。
主要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
除会议协商外,参政党中央可向执政党中央提出书面建议。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
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
的重要原则。
二是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
人民政协中的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
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
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协商主要
采取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
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形式。
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
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
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
协商。
二、民主监督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执政党和参政党
之间依据一定的政治准则进行互相监督。
其中,由于参政党对执政
党的监督体现为执政党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民
主制度安排,所以称为“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一项重要
职能,它是参政党对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国家机关的监督,是在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
政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
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共党委依法执
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是: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
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人大及
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时,可邀请民
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加;通过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
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有关方面
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
部门的特约人员等。
中国特色的参政党民主监督,和西方特色的在野党、反对党的功能
是不同的。
首先,监督执政党以接受执政党的领导为前提,目的是
和执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帮助执政党进行科
学民主决策、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执政
能力,这种监督是建设性的,而不是为了把对方搞垮。
西方政党制
度中反对党、在野党对执政党的批评虽然并不排除建设性,但它常
常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出发点是取而代之。
这种批评反对往往造成
执政党的决策久拖不决,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其次,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与在野党、反对党批评、反对执政党的手
段不一样。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是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政党
之间的政治监督,可以依据一定制度和程序规范提出意见,这种监
督是共同利益基础上理性的协商。
西方国家的包括执政党在内的一
些政党,为了夺取或保持执政权,虽然主要是依据法律进行活动,
但为了各自不同利益则常常不惜采取不正当、不规范甚至非法的手段。
再次,参政党与在野党、反对党监督执政党的效果不一样。
中国执
政党和参政党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朋友,朋友之间的监
督是“柔性监督”,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国家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
是否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权力机关,包括参政党在内的政协各界别的民主监督,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在野党、反对党在议会的活动。
三、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这一概念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把“参政议政”分为“参政”和“议政”两方面的含义,对应的是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参政
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
执行。
”在这里,一个“参加”是参加政治组织;三个“参与”则是参与
政治活动过程。
“一参加三参与”都是“参政”,而其中的“参与国家大
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
制定”的过程,也是参政党“议政”的过程。
二是把“参政议政”理解为“议政”,这主要是政协界别职能的制度规定。
比如在政协章程中“参政议政”的概念被定义为“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
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通过调研报告、提案、
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很
明显,这只是“议政”,而并不包含“参政”(如“参加国家政权”)的
含义。
按照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为民主党
派和共产党的“互相监督”所下的定义:“就是各党派互相提意见,作
批评”,人们也可以把“议政”意义上的“参政议政”看作是对“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的概括,1995年1月14日
全国政协第八届九次会议通过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第5条就是这样表述的:“参政议政是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
参政议政的内容与形式除第3、
4条(即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形式和内容)的规定以外,还包
括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
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
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和作用,为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
”之所以仍然采用“政治
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个术语,是因为就参政党的职能
而言,虽然同为“提意见、作批评”,但以三个术语来凸显不同的政
治内容、表现了不同含义,还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尽管“参政”的职能使参政党成员可以参加国家政权来履行职责,但其在“一府两院”以及其它有关场合发挥作用,并不是以参政
党的名义在履行职
责,比如说作为人大代表的参政党成员,按照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是作为一个行政区域选出的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并不代表这
党那派。
因此,参政党除了作为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履行职
责之外,主要是作为政协界别在政治协商制度中履行职责,因而参
政党人士也都习惯于把参政党的职能表述为“议政”意义上的“参政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