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恒等变换Word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版)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三角函数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二倍角sin(2α)=2sinα·cosα=2tan(α)/[1-tan^2(α)]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1-tan^2(α)]/[1+tan^2(α)]tan(2α)=2tanα/[1-tan^2(α)]三倍角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cos3α=4cosα×cos(60-α)cos(60+α)tan3α=tanα×tan(60-α)tan(60+α)半角公式sin^2(α/2)=(1-cosα)/2cos^2(α/2)=(1+cosα)/2tan^2(α/2)=(1-cosα)/(1+cosα)tan(α/2)=sinα/(1+cosα)=(1-cosα)/sinα半角变形sin^2(α/2)=(1-cosα)/2sin(a/2)=√[(1-cosα)/2] a/2在一、二象限=-√[(1-cosα)/2] a/2在三、四象限cos^2(α/2)=(1+cosα)/2cos(a/2)=√[(1+cosα)/2] a/2在一、四象限=-√[(1+cosα)/2] a/2在二、三象限tan^2(α/2)=(1-cosα)/(1+cosα)tan(α/2)=sinα/(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 a/2在一、三象限=-√[(1-cosα)/(1+cosα)] a/2在二、四象限恒等变形tan(a+π/4)=(tana+1)/(1-tana)tan(a-π/4)=(tana-1)/(1+tana)asinx+b cosx=[√(a^2+b^2)]{[a/√(a^2+b^2)]sinx+[b/√(a^2+b^2)]cosx}=[√(a^2+b^2)]sin(x+y)(辅助角公式)tan y=b/a万能代换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sinα=2tan(α/2)/[1+tan^2(α/2)]cosα=[1-tan(α/2)]/[1+tan^2(α/2)]tanα=2tan(α/2)/[1-tan^2(α/2)]积和化差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sinα·sinβ= -(1/2)[cos(α+β)-cos(α-β)](注:留意最前面是负号)和差化积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内角公式sinA+sinB+sinC=4cos(A/2)cos(B/2)cos(C/2)cosA+cosB+cosC=1+4sin(A/2)sin(B/2)sin(C/2)tanA+tanB+tanC=tanAtanBtanC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tan(A/2)tan(B/2)+tan(B/2)tan(C/2)+tan(C/2)tan(A/2)=1cotAcotB+cotBcotC+cotCcotA=1证明方法首先,在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若A,B均为锐角,则在三角形ABC中,过C作AB边垂线交AB于D 由CD=asinB=bsinA(做另两边的垂线,同理)可证明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于是有:AD+BD=cAD=bcosA,BD=acosB AD+BD=c代入正弦定理,可得sinC=sin(180-C)=sin(A+B)=sinAcosB+sinBcosA 即在A,B均为锐角的情况下,可证明正弦和的公式。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xx年xx月xx日•三角函数基本概念•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法则•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目录•常见三角恒等变换技巧•三角恒等变换的注意事项•练习题与解答01三角函数基本概念$\sin x = \frac{y}{r}$正弦函数$\cos x = \frac{x}{r}$余弦函数$\tan x = \frac{y}{x}$正切函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周期性$2k\pi, k\in Z$振幅$|\sin x| \leq 1, |\cos x| \leq 1$相位$\sin(x+2k\pi) = \sin x$;$\cos(x+2k\pi) = \cos x$;$\tan(x+k\pi) = \tan x$正弦函数$y=|\sin x|$,波动曲线余弦函数$y=|\cos x|$,波动曲线正切函数$y=\tan x$,曲线不连续,无界01020302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法则和差角公式公式二$\cos(x+y)=\cos x\cos y-\sin x\sin y$应用用于解决角度和的问题,如求两角和的正弦、余弦等。

公式一$\sin(x+y)=\sin x\cos y+\cos x\sin y$$\sin x\cosy=\frac{1}{2}(\sin(x+y)+\sin(x-y))$积化和差公式公式一$\cos x\siny=\frac{1}{2}(\sin(x+y)-\sin(x-y))$公式二用于将两角和的正弦与余弦变换成和差角的形式,方便后续计算。

应用公式一$\sin\frac{x}{2}=\pm\frac{1}{\s qrt{2}}(\cos x+1)^{1/2}$公式二$\cos\frac{x}{2}=\pm\frac{1}{\sqrt{2}}(\cos x-1)^{1/2}$应用用于计算半角的角度,适用于解三角形等问题。

半角公式03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长。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变换三角恒等变换是数学中关于三角函数之间的等式变换关系。

这些变换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和转化三角函数的表达式,从而更方便地求解和推导相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三角恒等变换,并以实际示例来展示其应用。

1. 正弦和余弦的相关恒等变换- 余弦的平方恒等:cos²θ + sin²θ = 1- 正弦和余弦的关系恒等:sin²θ + cos²θ = 1- 余弦的倒数和正弦的倒数的关系恒等:1 + tan²θ = sec²θ- 正弦的倒数和余弦的倒数的关系恒等:1 + cot²θ = csc²θ这些恒等变换中,第一条恒等式可以作为其他恒等变换的基础,因为它将正弦和余弦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关系式。

通过使用这些变换,我们可以将一个三角函数的表达式转化为另一个三角函数的表达式,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示例1:推导sin²θ的一个等价形式已知sin²θ + cos²θ = 1,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恒等式推导出sin²θ的一个等价形式。

首先,将恒等式中的1移至等式右侧,得到sin²θ = 1 - cos²θ。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余弦的平方恒等式cos²θ + sin²θ = 1,将这个等式代入上式,得到sin²θ = sin²θ。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sin²θ的一个等价形式,即sin²θ = 1 - cos²θ。

2. 正切和余切的相关恒等变换- 正切的倒数和余切的倒数的关系恒等:1 + cot²θ = csc²θ- 余切的倒数和正切的倒数的关系恒等:1 + tan²θ = sec²θ这些恒等变换中,倒数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求正切和余切的倒数来简化计算。

示例2:应用正切和余切的倒数关系假设我们需要计算tan(45°),我们可以利用正切和余切的倒数关系来简化计算。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大全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大全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大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是指将一个三角函数用其他三角函数表示的等式,称为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通过恒等变换可以将复杂的三角函数表达式转化为简化的形式,从而方便计算和求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公式:1.正弦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正余弦关系:$\sin^2x+\cos^2x=1$- 正弦的平方变换:$1-\cos^2x=\sin^2x$- 余弦的平方变换:$1-\sin^2x=\cos^2x$- 和差化积:$\sin(x\pm y)=\sin x\cos y\pm \cos x\sin y$2.余弦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正余弦关系:$\sin^2x+\cos^2x=1$- 余弦的平方变换:$1-\sin^2x=\cos^2x$- 正弦的平方变换:$1-\cos^2x=\sin^2x$- 和差化积:$\cos(x\pm y)=\cos x\cos y\mp \sin x\sin y$3.正切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正切的定义:$\tan x=\frac{\sin x}{\cos x}$- 正切的倒数关系:$\tan x=\frac{1}{\cot x}$- 倍角公式:$\tan 2x=\frac{2\tan x}{1-\tan^2x}$- 和差化积:$\tan(x\pm y)=\frac{\tan x\pm \tan y}{1\mp \tan x\tan y}$4.余切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余切的定义:$\cot x=\frac{1}{\tan x}$- 余切的倒数关系:$\cot x=\frac{1}{\tan x}$- 倍角公式:$\cot 2x=\frac{\cot^2 x - 1}{2\cot x}$- 和差化积:$\cot(x\pm y)=\frac{\cot x\cot y \mp 1}{\cot y \pm \cot x}$5.正割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正割的定义:$\sec x=\frac{1}{\cos x}$- 正割的倒数关系:$\sec x=\frac{1}{\cos x}$- 平方关系:$\sec^2x=1+\tan^2x$6.余割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余割的定义:$\csc x=\frac{1}{\sin x}$- 余割的倒数关系:$\csc x=\frac{1}{\sin x}$- 平方关系:$\csc^2x=1+\cot^2x$7.和差化积公式:- $\sin(x\pm y)=\sin x\cos y\pm \cos x\sin y$- $\cos(x\pm y)=\cos x\cos y\mp \sin x\sin y$- $\tan(x\pm y)=\frac{\tan x\pm \tan y}{1\mp \tan x\tan y}$ - $\cot(x\pm y)=\frac{\cot x\cot y \mp 1}{\cot y \pm \cot x}$8.二倍角公式:- $\sin 2x=2\sin x\cos x$- $\cos 2x=\cos^2 x - \sin^2 x$- $\tan 2x=\frac{2\tan x}{1-\tan^2 x}$9.平方关系公式:- $\sin^2 x+\cos^2 x=1$- $1+\tan^2 x=\sec^2 x$- $1+\cot^2 x=\csc^2 x$10.二分公式:- $\sin^2 x=\frac{1-\cos 2x}{2}$- $\cos^2 x=\frac{1+\cos 2x}{2}$- $\tan^2 x=\frac{1-\cos 2x}{1+\cos 2x}$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公式,这些公式在三角函数的计算和求解中经常被使用。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变换

时要牢记30°,45°,6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能合理选用公式.
例3 (2017山西临汾二模,11)已知函数f(x)=sin2x+sin xcos x,当x=θ时,函 数y=f(x)取得最小值,则 A.-3 B.3
sin 2θ 2cos 2θ = ( sin 2θ 2cos 2θ 1 1 C.- D. 3 3
,故选C.
2
θ θ θ θ 2 θ 2sin cos 2cos sin cos 2 2 2 2 2 (2)原式= θ 4cos 2 2







θ 2 θ 2 θ cos cos θ θ sin cos =cos · 2 . 2 = 2 2 θ θ cos cos 2 2
sin 2α= 2
α α 1±sin α= sin cos ; 2 2 α sin α 1 cos α tan = = . 2 1 cos α sin α
2
2.辅助角公式
a 2 b 2 sin(α+φ), asin α+bcos α=
其中cos φ= 2
a
2
a b
,sin φ= 2
b
2
a b
.
方法技巧
方法 1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方法
1.化简原则
(1)一看“角”,这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合
理地拆分,从而正确运用公式; (2)二看“函数名称”,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要使用的公式; (3)三看“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变形的方向,常 见的有“遇到分式要通分”“遇到根式一般要升幂”等. 2.化简要求 (1)使三角函数式的项数最少、次数最低、角与函数名称的种类最少; (2)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 (3)尽量使被开方数不含三角函数等.

(完整word版)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例题+练习,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例题+练习,推荐文档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基础梳理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C (α-β):cos(α-β)=cos_αcos_β+sin_αsin_β; (2)C (α+β):cos(α+β)=cos_αcos_β-sin_αsin_β; (3)S (α+β):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4)S (α-β):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5)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6)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 2α:sin 2α=2sin_αcos_α;(2)C 2α: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3)T 2α:tan 2α=2tan α1-tan 2α.3.有关公式的逆用、变形等(1)tan α±tan β=tan(α±β)(1∓tan_αtan_β); (2)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3)1+sin 2α=(sin α+cos α)2,1-sin 2α=(sin α-cos α)2, sin α±cos α=2sin⎝ ⎛⎭⎪⎫α±π4. 4.函数f (α)=a cos α+b sin α(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α)=a 2+b 2sin(α+φ)或f (α)=a 2+b 2cos(α-φ),其中φ可由a ,b 的值唯一确定. 两个技巧(1)拆角、拼角技巧:2α=(α+β)+(α-β);α=(α+β)-β;β=α+β2-α-β2;α-β2=⎝ ⎛⎭⎪⎫α+β2-⎝ ⎛⎭⎪⎫α2+β.(2)化简技巧:切化弦、“1”的代换等. 三个变化(1)变角:目的是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其手法通常是“配凑”. (2)变名:通过变换函数名称达到减少函数种类的目的,其手法通常有“切化弦”、“升幂与降幂”等.(3)变式: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常值代换”、“逆用变用公式”、“通分约分”、“分解与组合”、“配方与平方”等.双基自测1.(人教A 版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各式的值为14的是( ).A .2cos 2π12-1 B .1-2sin 275° C.2tan 22.5°1-tan 222.5°D .sin 15°cos 15° 2.(2011·福建)若tan α=3,则sin 2αcos 2α的值等于( ).3.已知sin α=23,则cos(π-2α)等于( ).4.(2011·辽宁)设sin ⎝ ⎛⎭⎪⎫π4+θ=13,则sin 2θ=( ).5.tan 20°+tan 40°+3tan 20° tan 40°=________.考向一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例1】►化简2cos 4x -2cos 2x +122tan ⎝ ⎛⎭⎪⎫π4-x sin 2⎝ ⎛⎭⎪⎫π4+x .[审题视点] 切化弦,合理使用倍角公式.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1)一看“角”,通过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的拆分,从而正确使用公式;(2)二看“函数名称”,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使用的公式;(3)三看“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找到变形的方向.【训练1】化简:sin α+cos α-1sin α-cos α+1sin 2α.考向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例2】►已知0<β<π2<α<π,且cos⎝⎛⎭⎪⎫α-β2=-19,sin⎝⎛⎭⎪⎫α2-β=23,求cos(α+β)的值.三角函数的给值求值,关键是把待求角用已知角表示:(1)已知角为两个时,待求角一般表示为已知角的和或差.(2)已知角为一个时,待求角一般与已知角成“倍的关系”或“互余互补”关系.【训练2】 已知α,β∈⎝ ⎛⎭⎪⎫0,π2,sin α=45,tan(α-β)=-13,求cos β的值.考向三 三角函数的求角问题【例3】►已知cos α=17,cos(α-β)=1314,且0<β<α<π2,求β.通过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在选取函数时,遵照以下原则:①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②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 ⎛⎭⎪⎫0,π2,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0,π),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 ⎛⎭⎪⎫-π2,π2,选正弦较好.【训练3】 已知α,β∈⎝ ⎛⎭⎪⎫-π2,π2,且tan α,tan β是方程x 2+33x +4=0的两个根,求α+β的值.考向四 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例4】►(2010·北京)已知函数f (x )=2cos 2x +sin 2x . (1)求f ⎝ ⎛⎭⎪⎫π3的值;(2)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高考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二倍角公式的考查还往往渗透在研究三角函数性质中.需要利用这些公式,先把函数解析式化为y =A sin(ωx +φ)的形式,再进一步讨论其定义域、值域和最值、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训练4】 已知函数f (x )=2sin(π-x )cos x .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f (x )在区间⎣⎢⎡⎦⎥⎤-π6,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三角函数求值、求角问题策略面对有关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和证明,许多考生一筹莫展,而三角恒等变换更是三角函数的求值、求角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其难点在于:其一,如何牢固记忆众多公式,其二,如何根据三角函数的形式去选择合适的求值、求角方法. 一、给值求值一般是给出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的关键在于“变角”,如α=(α+β)-β,2α=(α+β)+(α-β)等,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的式子表示,求解时要注意角的范围的讨论.【示例】► (2011·江苏)已知tan ⎝ ⎛⎭⎪⎫x +π4=2,则tan x tan 2x 的值为________.二、给值求角“给值求角”:实质上也转化为“给值求值”,关键也是变角,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的式子表示,由所得的函数值结合该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得角.【示例】► (2011·南昌月考)已知tan(α-β)=12,tan β=-17,且α,β∈(0,π),求2α-β的值.▲三角恒等变换与向量的综合问题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作为解题工具,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常在选择题中以条件求值的形式考查.近几年该部分内容与向量的综合问题常出现在解答题中,并且成为高考的一个新考查方向.【示例】► (2011·温州一模)已知向量a =(sin θ,-2)与b =(1,cos θ)互相垂直,其中θ∈⎝ ⎛⎭⎪⎫0,π2.(1)求sin θ和cos θ的值;(2)若5cos(θ-φ)=35cos φ,0<φ<π2,求cos φ的值.【课后训练】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2012·江西)若tan θ+1tan θ=4,则sin 2θ等于( )A.15 B.14 C.13 D.122. (2012·大纲全国)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cos α=33,则cos 2α等于( ) A .-53B .-59C.59D.533. 已知α,β都是锐角,若sin α=55,sin β=1010, 则α+β等于( ) A.π4B.3π4C.π4和3π4D .-π4和-3π44. (2011·福建)若α∈⎝ ⎛⎭⎪⎫0,π2,且sin 2α+cos 2α=14,则tan α的值等于( ) A.22B.33C. 2D. 3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5. cos 275°+cos 215°+cos 75°cos 15°的值等于________. 6.3tan 12°-34cos 212°-2sin 12°=________.7.sin α=35,cos β=35,其中α,β∈⎝ ⎛⎭⎪⎫0,π2,则α+β=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22分) 8. (10分)已知1+sin α1-sin α-1-sin α1+sin α=-2tan α,试确定使等式成立的α的取值集合.9. (12分)已知α∈⎝ ⎛⎭⎪⎫π2,π,且sin α2+cos α2=62. (1)求cos α的值;(2)若s in(α-β)=-35,β∈⎝ ⎛⎭⎪⎫π2,π,求cos β的值.=-32×45+12×⎝ ⎛⎭⎪⎫-35=-43+310.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2012·山东)若θ∈⎣⎢⎡⎦⎥⎤π4,π2,sin 2θ=378,则sin θ等于( ) A.35B.45C.74D.342. 已知tan(α+β)=25,tan ⎝ ⎛⎭⎪⎫β-π4=14,那么tan ⎝ ⎛⎭⎪⎫α+π4等于( ) A.1318 B.1322 C.322D.163. 当-π2≤x ≤π2时,函数f (x )=sin x +3cos x 的( )A .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B .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2C .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2D .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已知锐角α满足cos 2α=cos ⎝⎛⎭⎪⎫π4-α,则sin 2α=_______.5.已知cos ⎝ ⎛⎭⎪⎫π4-α=1213,α∈⎝ ⎛⎭⎪⎫0,π4,则cos 2αsin ⎝ ⎛⎭⎪⎫π4+α=_________.6. 设x ∈⎝ ⎛⎭⎪⎫0,π2,则函数y =2sin 2x +1sin 2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7. (13分)(2012·广东)已知函数f (x )=2cos ⎝ ⎛⎭⎪⎫ωx +π6(其中ω>0,x ∈R )的最小正周期为10π.(1)求ω的值;(2)设α,β∈⎣⎢⎡⎦⎥⎤0,π2,f ⎝ ⎛⎭⎪⎫5α+53π=-65,f ⎝ ⎛⎭⎪⎫5β-56π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 =1617,求cos(α+β)的值.。

(完整版)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⑵;()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⑶;⑷;()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⑸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⑹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25、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sin 22sin cos ααα=22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sin 1ααααααα±=±+=±⇒⑵2222cos 2cos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2sin 2cos 1,2cos 2cos 122αααα=-=+降幂公式,. ⇒2cos 21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26、 .22tan tan 21tan ααα=-27、(后两个不用判断符号,更加好用)⇒28、合一变形把两个三角函数的和或差化为“一个三角函数,一个角,一次方”的⇒形式。

,其B x A y ++=)sin(ϕϖ()sin cos αααϕA +B =+中.tan ϕB =A29、三角变换是运算化简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变换,提高三角变换能力,要学会创设条件,αα2tan 2cos ==2tan 12tan 1 cos ;2tan 12tan2sin :222αααααα万能公式+-=+=灵活运用三角公式,掌握运算,化简的方法和技能.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如下:(1)角的变换:在三角化简,求值,证明中,表达式中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的关系,运用角的变换,沟通条件与结论中角的差异,使问题获解,对角的变形如:①是的二倍;是的二倍;是的二倍;是的二倍;α2αα4α2α2α2α4α②;问:;2304560304515o ooooo=-=-==12sin π=12cosπ;③;④;ββαα-+=)()4(24αππαπ--=+⑤;等等)4()4()()(2απαπβαβαα--+=-++=(2)函数名称变换:三角变形中,常常需要变函数名称为同名函数。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类函数,它们在几何、物理以及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数学推导和计算时,使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是非常常见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正弦和余弦的恒等变换1. 正弦函数的恒等变换正弦函数的恒等变换之一是正弦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该公式可以将正弦函数的和差转化为乘积形式,方便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推导。

同时,也可以通过该公式将乘积形式转化为和差形式。

2. 余弦函数的恒等变换余弦函数的恒等变换之一是余弦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该公式与正弦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类似,可以将余弦函数的和差转化为乘积形式,并且也可以通过该公式将乘积形式转化为和差形式。

二、正切和余切的恒等变换1. 正切函数的恒等变换正切函数的恒等变换之一是正切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该公式可以将正切函数的和差转化为乘积形式,方便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推导。

2. 余切函数的恒等变换余切函数的恒等变换之一是余切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cot(A ± B) = (cotAcotB ∓ 1) / (tanA ± tanB)该公式与正切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类似,可以将余切函数的和差转化为乘积形式。

三、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恒等变换1. 正弦函数的平方与余弦函数的平方的关系:sin²A + cos²A = 1这是三角函数中最为著名的恒等变换之一,称为三角恒等式。

它表明了正弦函数的平方与余弦函数的平方之和始终等于1。

2. 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的关系:tanA = 1 / cotA这个恒等变换表明了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互为倒数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两 角 和 与 差 的 三 角 函 数
【复习目标】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掌握二倍角公式;
2.能正确地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3.能正确地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恒等式证明.
【双基诊断】
(以下巩固公式)
1、sin163°sin223°+sin253°sin313°等于 ( )
A.-21
B.21
C.-23
D.2
3
2、在△ABC 中,已知2sin A cos B =sin C ,那么△ABC 一定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3、︒
︒-︒70sin 20sin 10cos 2的值是 ( ) A.2
1 B.23 C.3 D.2
4、已知cos α-cos β=21,sin α-sin β=3
1,则cos (α-β)=_______.
5、已知53sin ),,2(=∈αππ
α,则=+)4
tan(πα 。

6、若t =+)sin(απ,其中α是第二象限的角,则=-)cos(απ 。

7、化简1tan151tan15
+-等于 ( )
()A ()B 2
()C 3 ()D 1
8、(1tan 20)(1tan 21)(1tan 24)(1tan 25)++++= ( )
()A 2 ()B 4 ()C 8 ()D 16
9、已知tan α和tan (
4π-α)是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根,则a 、b 、c 的关系是( ) A.b =a +c
B.2b =a +c
C.c =b +a
D.c =ab
10、0015tan 75tan += 。

11、设a =sin14°+cos14°,b =sin16°+cos16°,c =
66,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a <b <c B.a <c <b C.b <c <a D.b <a <c
12、△ABC 中,若b =2a ,B =A +60°,则A =_______.
13、f (x )=x
x x x cos sin 1cos sin ++的值域为 ( ) A.(-3-1,-1)∪(-1,3-1) B. (
213--,213-) C.[
212--,-1]∪(-1,212-) D.[212--,212-]
14、已知∈(0,
2π),β∈(2π,π),sin (α+β)=6533,cos β=-135,则sin α=____.
15、下列各式中,值为21的是 ( ) A.sin15°cos15° B.2cos 212π-1 C.2
30cos 1︒+ D.︒-︒5.22tan 15.22tan 2
16、已知sin
2θ+cos 2
θ=332,那么sin θ的值为____________,cos2θ的值为____________.
17、=000080cos 60cos 40cos 20cos 。

18、222cos 1
2tan()sin ()
44αππαα-=-+ .
193tan123
- = ;
20、=-+βαβαβα2cos 2cos 21
cos cos sin sin 2222 .
21、0020210sin 21
)140cos 1140sin 3
(⋅-= 。

22、1sin 4cos 41sin 4cos 4αα
αα++=+- ( )
()A cot α ()B cot 2α ()C tan α ()D tan 2
a
23、已知()f x =53(,)42π
π
α∈时,式子(sin 2)(sin 2)f f αα--可化简(

()A 2sin α ()B 2cos α- ()C 2sin α- ()D 2cos α
24、若cos α=53
,且α∈(0,2π),则tan 2α
=____________.
25、(cot tan )(1tan tan )222
αααα-+⋅= 。

26、若f (tan x )=sin2x ,则f (-1)的值是 ( ) A.-sin2 B.-1 C.21 D.1
27、sin 2cos 0αα+=,则sin 2cos2αα+= .
(以下巩固题型)
28、=-++-A A A 20202sin )30(sin )30(sin .
29、(1)222(3cos 4)tan cot 1cos 4x x x x ++=
-; (2)sin(2)sin 2cos()sin sin A B B A B A A +-+=.
30、=-04045.67cos 5.67sin 。

3150sin80(13tan10)++= .
32、已知sin (x -
4π3)cos (x -4π)=-4
1,则cos4x 的值为 .
33、若)2,
0(,,πγβα∈,sin α+sin γ=sin β,cos β+cos γ=cos α,则β-α的值为 .
【深化拓展】(巩固三角变换)
1.设cos (α-
2β)=-91,sin (2α-β)=32,且2π<α<π,0<β<2π, 求cos (α+β).
2. 已知sin (
4π-x )=135,0<x <4π,求)(x x +4
πcos 2cos 的值.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0x x m -+=的两根为sin ,cos ,(0,2)θθθπ∈,
求:(1)
sin cos 1cot 1tan θθθθ
+--的值;(2)m 的值;(3)方程的两根及此时θ的值.
4. 已知A 为一三角形的內角,求222cos cos (
)3y A A π=++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