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寡糖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田菁胶酶法制备半乳甘露寡糖的研究

田菁胶酶法制备半乳甘露寡糖的研究
周永治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10(035)009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田菁酶法生产功能性寡糖--半乳甘露寡糖,进行了不同加酶量、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浓度和不同pH值对田菁胶水解的影响的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选用L16(54)正交方式进行田菁胶水解工艺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还原性糖基得率影响的顺序为:时间>温度>底物浓度>酶量>pH值,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0 h、反应温度65 ℃、底物浓度2.0%、酶量20 U/g 和pH值7.0.实验测得还原性末端糖基得率平均值为17.85%,平均聚合度为5.6.【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周永治
【作者单位】姜堰市博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营养水平与半乳甘露寡糖对母猪泌乳量、乳常规成分及乳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J], 陈立祥;陈建荣;谭良溪;印遇龙;黄瑞林
2.酶法制备瓜尔胶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研究 [J], 傅亮;何紫姣;李存芝;陈勇;孙颖莺
3.酶法水解田菁胶制备半乳甘露寡糖水解液的分析研究 [J], 毕静
4.半乳甘露寡糖和壳寡糖对大鼠肠黏膜结构、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动态观察 [J],
何亚男;佘锐萍;吴襟;段子渊;李聪;郑轶;马延和;范树田
5.半乳甘露寡糖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J], 胡静;林英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露寡糖可行性研究报告

酶法生产100吨甘露寡糖项目初步可行性报告(草稿)该报告并非官方文件,其中内容仅供参考。
2001年7月前言随着糖链生物学功能的揭示与认识,糖生物学正成为一个新的科学前沿。
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之后,糖工程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新生物技术学科。
寡糖作为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在疾病诊断与防治、营养与保健、植物生长及抗病、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应用倍受关注,在国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糖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并涉及医学、化学、工程等学科,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农业各领域的重要产业。
寡糖的开发开辟了许多新的工业应用领域,正使我们在农业、健康、环境等领域的活动能力发生革命。
1998年全球的寡糖产量已达13万吨,创造了300亿美元的功能食品市场,100亿美元的功能饲料市场,而寡糖药物更展现了无限商机,寡糖农药、寡糖肥料同样引人注目。
寡糖已是全球生物技术产业中突出的亮点。
我国具有寡糖产业发展的特色与资源优势,以及在健康、农业、环境等领域压力需求的背景,寡糖将很快在我国形成新的明星产业。
甘露寡糖原料资源丰富,功能优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在寡糖产业中将起到示范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甘露寡糖项目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1999年中国科学院发明奖、200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
已经完成工业化生产试验、开发了新产品,取得了保健食品证书,并启动了系列产品开发计划。
一.目的意义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有机生物体的四大类化合物。
其中糖是一类主要由C、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参与各种生理活动,有着的广谱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
在结构上,糖是由单糖分子组成的长链。
若只有一个单糖分子,称之为单糖;若有两个单糖分子,称之为二糖;若有2-10个单糖分子,称之为寡糖;若有更多的分子,称之为多糖。
酶法制备甘露寡糖工厂放大工艺研究

酶法制备甘露寡糖工厂放大工艺研究
毕静
【期刊名称】《江苏调味副食品》
【年(卷),期】2010(027)002
【摘要】为了给我国食品级甘露寡糖的国产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以田菁胶为原料,通过25 L反应罐和5.0 m3反应罐进行工厂放大水解试验,并对水解产物分析寡糖组分.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100~125 g/L、加酶量为40 U/g时进行水解,再用水解液体积0.2%的糖脱色专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后板框过滤,用真空浓缩器将滤液进行浓缩,经离心式喷雾干燥,可得到较为理想的甘露寡糖,1~6糖组分高于60%.
【总页数】4页(P30-32,35)
【作者】毕静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酶法制备魔芋甘露寡糖和产物分析 [J], 何丹;郭熊;杨双莲;李俊俊;黄遵锡;唐湘华
2.田菁胶酶法制备半乳甘露寡糖的研究 [J], 周永治
3.发酵法产酶生产几丁寡糖的工艺研究 [J], 乔兴忠;李永娴;汤熙翔
4.酸酶结合法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J], 许牡丹;汤木红
5.酶法脱乙酰化制备壳寡糖的研究进展 [J], 周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乳甘露聚糖市场分析报告

半乳甘露聚糖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半乳甘露聚糖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本报告旨在对半乳甘露聚糖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市场现状、需求情况、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半乳甘露聚糖市场进行概述,然后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最后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半乳甘露聚糖市场的现状、需求和竞争格局。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展望市场发展趋势,提出市场投资建议,并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半乳甘露聚糖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关于撰写该市场分析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介绍为什么进行这份市场分析报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和行业分析师更好地了解半乳甘露聚糖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他们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也可以说明市场分析报告的编写是为了促进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的依据。
最终,市场分析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半乳甘露聚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
1.4 总结总结:本报告旨在对半乳甘露聚糖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现状、需求分析和竞争格局等方面。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我们发现半乳甘露聚糖市场正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竞争格局也日益激烈。
同时,市场发展趋势也显示出明显的增长机会和潜在风险。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市场投资建议,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规避市场风险。
最后,我们对本报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参考。
2.正文2.1 半乳甘露聚糖市场现状半乳甘露聚糖市场现状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甘露寡糖是一种寡聚糖,甘露寡糖是寡聚糖中最具前景的一个。
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养殖生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1甘露寡糖的理化性质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又称甘露低聚糖或葡甘露寡聚糖。
甘露寡糖是寡聚糖中最具前景的一个,主链的连接方式为α-1,6糖苷键,侧链主要通过α-1,2和α-1,3糖苷键连接,一般在生理pH 值和通常饲料加工条件下较为稳定,易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
当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时会使其沉淀或结晶,甜度低于蔗糖。
甘露寡糖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葡萄糖甘露寡聚糖)。
目前商品用甘露寡糖主要通过酶解法进行生产。
饲料用甘露寡糖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多为二糖、三糖、四糖等结构的混合物。
甘露寡糖不为单胃动物消化道酶分解,而且由酵母细胞壁提取而来的甘露寡糖能承受饲料加工的高温处理(121 ℃,20 min)而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2甘露寡糖的作用机理甘露寡糖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动物消化也不能被有害菌利用,只能被消化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利用,通过优化肠道微生物生态系对宿主起有益的保健功能。
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形成以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的肠道菌丛,抑制病原菌。
MOS对病原菌有识别、粘附和排除作用,同时有利于排除内毒素保持动物健康。
加速细菌从肠道排出,促进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增强动物非特异性免疫,提高动物抵抗力,从而提高动物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马志红等[1]以甘露寡糖为饲料添加剂进行鲤鱼的对比饲喂试验,通过测定和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鲤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指标,探讨甘露寡糖对鲤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试验组鲤鱼的饲料系数、相对增重率、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活力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周淑芹[2]研究了甘露寡糖对肉鸡后期(5~7周)大肠杆菌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MOS显著降低了肉鸡感染大肠杆菌后的发病和死亡率。
甘露寡糖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的。
“互联网+渔业”对于水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是一次巨大的产业升级,“新渔业”也将降临。
5.鼓励发展水产品规模化加工目前在整个的水产产业链中,加工领域仍是薄弱环节,制约着“互联网+渔业”的发展。
虽然我们开发了香辣蟹、口味虾、虾球等加工品种,但所占比例还是太少。
很多鲜活水产品运输难度较大,会大大增加水产品的线上线下融合难度。
未来水产企业应加大电商市场开发力度,让渔业搭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高速列车,将水产行业与互联网相融合。
水产品加工环节连接着下游的养殖生产和上游的销售消费,应受到更多的企业以及外界资本的关注。
政府应鼓励大力发展发展水产品规模化加工,既有利于溯源质量责任主体,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还有利于冷链、物流、餐饮等上下游产业标准化,从而提升效率,减少浪费,同时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
(通联:250013,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济南,189****2617)甘露寡糖又称甘露低聚糖,是从富含甘露寡糖的酵母细胞壁中通过酶解法提取出来的葡甘露聚糖蛋白复合体。
目前饲料所用的甘露寡糖成分主要为二糖、三糖和四糖等结构的混合物,这种甘露聚糖具有不被单胃动物消化酶所分解,能承受饲料加工的高温处理,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饲料行业。
1甘露寡糖的生理作用1.1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牛志伟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搜集了甘露寡糖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文玲梅赵伟2020-17--19的研究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甘露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幼建鲤、异育银鲫、泥鳅、团头鲂、奥尼罗非鱼、大黄鱼、黄颡鱼、牙鲆、大菱鲆的增重率(P<0.05),显著降低其饵料系数(P<0.05),显著提高异育银鲫、泥鳅和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P<0.05),表明甘露寡糖有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作用。
1.2优化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兼性菌群。
研究表明,甘露寡糖可以优化水产按动物肠道菌群。
甘露聚糖肽市场分析报告

甘露聚糖肽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甘露聚糖肽是一种由甘露聚糖分子通过特定技术手段加工而成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营养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甘露聚糖肽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保健品备受关注,并在医药、保健品、美容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报告将对甘露聚糖肽的市场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市场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前景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甘露聚糖肽的基本情况,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正文部分将包括甘露聚糖肽的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和市场现状的详细分析。
结论部分将对甘露聚糖肽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前景展望进行总结和分析。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甘露聚糖肽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甘露聚糖肽的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现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
同时,通过对甘露聚糖肽市场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前景展望的分析,帮助行业人士把握市场动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报告能够成为相关行业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行业发展和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甘露聚糖肽在多个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需求的不断提升,甘露聚糖肽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成分,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同时,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加剧,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和营销策略上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不断追求,甘露聚糖肽市场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正文2.1 甘露聚糖肽的定义与特性甘露聚糖肽是一种由多个甘露聚糖分子组合而成的多糖蛋白复合物,其分子结构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甘露聚糖肽的分子量通常在1000-5000Da之间,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生物安全性。
甘露聚糖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等作用。
甘露寡糖的研究与应用

甘露寡糖的研究与应用贺丹艳1 罗永发21.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 广州博仕奥集团1 甘露寡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甘露寡糖(MOS)又称甘露低聚糖或葡甘露寡聚糖,是寡糖的一类。
MOS是由几个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与葡萄糖通过α-1,2、α-1,3和α-1,6 糖苷键组成的寡聚糖。
一般在生理pH 和通常饲料加工条件下较为稳定,易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
当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时会使其沉淀或结晶,甜度低于蔗糖。
它的黏度随温度上升而逐渐下降,冷却后又回升。
当pH 为1.5~3时,黏度迅速上升;pH 为3~9时,黏度较为稳定。
此外,有些MOS,如:魔芋葡甘露寡糖还有独特的凝胶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热可逆凝胶和热不可逆凝胶。
MOS性质稳定,能承受饲料加工制粒的高温处理,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2 MOS的来源和酶解法在MOS生产中的应用2.1 MOS的来源MOS主要是通过采用化学或生物方法降解MOS得到的。
MOS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箐胶及多种微生物的细胞壁内。
目前,商品用MOS主要通过酶解法进行生产,是从富含MOS的酵母细胞壁中通过发酵法提取出来的葡甘露聚糖蛋白复合体,饲料用MOS也可来源于酵母细胞提取物。
目前提出了60多种不同的甘露糖蛋白复合物,而作为饲料添加剂用的MOS多为二糖、三糖、四糖的混合物(赵蕾等,2007)。
2.2 酶解法在MOS生产中的应用MOS类物质是自然界中半纤维素的第2大组分,在饲料原料中分布广泛,对畜禽是1种抗营养因子。
目前实验室及生产中获得葡甘露寡糖的方法有:1)从天然原料中提取。
2)利用转移酶和水解酶催化的糖基转移反应合成。
3)天然多糖的酶水解。
4)天然多糖的酸水解。
5)人工化学合成。
工业上主要还是采用酶转移法或酶水解法来生产低聚糖。
杨文傅等(1996)从生产角度出发,探索了利用β-甘露寡聚糖酶水解一些植物胶生产甘露寡聚糖的条件,为工业酶法制取MOS提供了基础工艺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寡糖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出版日期:2013-9-5目录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第二部分:甘露寡糖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
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甘露寡糖、甘露寡糖、乙苯等。
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
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
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⑥乙炔系产品(见乙炔)。
⑦芳烃系产品(见芳烃)。
从以上每一类原料出发,都可制得一系列产品。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用途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①生产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和其他高分子化工产品的原料,即聚合反应的单体;②其他有机化学工业,包括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③按产品所具性质用于某些直接消费,例如用作溶剂、冷冻剂、防冻剂、载热体、气体吸收剂,以及直接用于医药的麻醉剂、消毒剂等。
由上可以看出基本有机化工的重要性,它是发展各种有机化学品生产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2012年国内化工市场呈现剧烈震荡的走势,上半年2-5月高位盘整,6月底达到全年行情最低点,三季度随着“金九”的如期到来,市场逐渐反弹,四季度平淡收尾。
在生意社监测的68个化工产品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29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20种,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草甘膦(42.51%)、焦化苯(36.76%)、纯苯(35.13%);环比下降的商品共39种,其中跌幅5%以上的商品共34种,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盐酸(-65.62%)、六氟丙烯(-55.31%)、多晶硅(-48.26%)。
影响2012年国内化工市场整体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一、国际原油剧烈震荡,石化市场受到的影响加深,有机化工产品在6-7月份跟随国际原油的波动惊天逆转,市场人士的魄力也在6月底遭受重创,之后的两个季度,即使在“金九”经销商和下游客户拿货也相当谨慎。
二、部分产品人为炒作因素较强,无机化工产品中的典型代表:钛白粉,多数厂家4-5月份超过60%的厂家频繁安排停车检修,接近80万吨的产能被闲置,有机化工产品中的典型代表:粗苯,自7月份以后,随着国际原油的走强,以及焦炭市场的不景气,焦化厂普遍不再回收粗苯,造成市场供应持续紧张,年度行业开工率一度低至1成左右,即使是在9月中旬焦炭反弹以后,粗苯的这种供需失衡状态也没有改变。
三、产业链终端需求整体不见放大,制约上游环节正常运行。
2012年全年车用制冷剂、氟橡胶和灭火剂行业需求清淡,“萤石-氢氟酸-氟化工”产业链全年乏善可陈,三季度的微幅反弹很快也杳无踪影。
四、成本传导效应多于有机化工产业链顺畅进行,无机化工产品定价权依旧归于需求方。
五、国际影响日益加深,1-6月份先后有醋酸、甘露寡糖、硫磺、TDI外盘大幅波动,都对国内市场价格形成了强烈冲击,下半年甘露寡糖、TDI、MDI、尿素等产品的走势多跟随国际市场。
2013年国内化工市场走势跌宕起伏,最大的动因在于6月底石化风向标--国际原油的峰回路转,各分支行业几乎全年在利用限产策略干预市场,却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整体来说,供应方占据主导地位的聚氨酯、石化芳烃、酚酮醇醚类产品由于步调一致,取得了市场定价权,而需求方占据主导地位的氯碱、氟化工、助剂类产品仅仅依靠行业协会的呼吁而当触及企业自身利益时各自为战,最终将市场定价权拱手交与需求方。
此外,往年关注度最高的“产能过剩”话题今年退居幕后,“相对过剩产能”更让产业人士接受,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尿素,国内年需求量仅仅4100万吨的产品,2012年国内产能却达到了7440万吨,与人们的普遍预期不同的是,尿素产品2012年全年盈利颇丰,煤头尿素厂家的毛利始终在200元/吨以上,这也令不少投资人士发现了新大陆,下半年开始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再度刮起投资热,只是需要提醒一下,关税改革的利好到目前为止都还只是预期,国际需求的变化谁也无法确定,保险起见,还是选择供不应求、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投资为上策。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生物基有机化工产品加工流程短、投资少、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现在,利用稻草、玉米芯、秸秆、森林废弃木材为原料,生产生物基塑料、1,4-丁二醇、生物基橡胶、尼龙、润滑油、香料、调味品等有机化工产品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目前,有机化工产业只有5%为生物基,预计2020年产值翻番。
生物基有机化学品的优势是原料比石油价廉,不必依赖进口石油,而且其加工技术多为绿色低碳,加工流程短、投资少、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同时,其产品均有市场,不需要再开拓销售,一些产品还有特点,包括能生物降解等。
其最大的劣势是,目前石油生产的有机化工产品达亿吨以上,而生物基原料近、中期不足以全部代替,只能是有效补充。
目前,国外生物基有机化工产品的发展情况与动向如下:生物基塑料,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基石化新兴产业产品,目前正迅速成长,年增长率为石油塑料的6倍,预计2020年产量从2013年的233万吨增长到345万吨。
目前,生物基塑料瓶已广泛用于法国依云矿泉水和可口可乐饮料,生物基一次性餐具也具有一定生产规模。
生物基大宗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生物基丁二酸(琥珀酸)、1,4-丁二醇、丁二烯、异丁醇和对甘露寡糖等产品。
BioAmber生产生物基丁二酸,再生产1,4-丁二醇。
由于用1,4-丁二醇可以生产多种化工中间体,目前还有BASF、DSM等8家企业策划进入这一领域。
Global Bioenergies正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丁二烯,GEVO与BUTAMA争相将生物乙醇厂改为生产异丁醇,Anellotech利用非粮食生物质生产生物基对甘露寡糖产品的技术取得突破,利用镓改性的ZSM-5沸石可大幅度提高芳烃产率。
在生物基专用化工产品方面,生物基橡胶、生物基尼龙、生物基润滑油的研发方兴未艾,有的已进入市场销售。
日本Bridgestone Corp和德国Lanxess已生产出生物基合成橡胶,美国、日本的多家公司也已开发出利用生物基1,3-丁二烯为原料生产尼龙材料,法国与荷兰已联合开发出生产多种生物基甘露寡糖的合成路线。
生物基润滑油作为绿色低碳的石油润滑油替代品已在市场销售。
生物基精细化工产业的优势在于投资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灵活性大、回报高。
目前在化妆品、调味品、香料等高价值产品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国外很多洗涤剂生产企业目前急需生物基表面活性剂。
在医疗方面,生物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医疗,如碳水化合物用于伤口愈合,大豆基材料用于骨骼修复,生物质丝用于支架组织。
近年来,生物基化工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颇丰。
生物基材料流变特性的基础研究取得进展,通过分析、试验和计算,可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生物基材料。
美国《化学工程进展》2012年12月专题报道了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间的交叉将带来的技术发展前景。
如开发的碳纳米带能分析、分离加工生物分子。
生物基有机化工在国外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我国生物基有机化工起步较晚,而且尚未全面展开,与国外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十二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发展生物基有机化工,正是时代的要求。
对此,提出建议:(1)发展生物基有机化工,原料价格、稳定供应是关键。
因此要从农业、林业部门调研全局情况,对于拟建企业,要根据所建规模,调查所在地区能否在不同季节供应原料,配套全年生产,而且运输半径要小,运费要合理。
(2)根据国内已有基础和国外成功经验,加速研发,尽快建立工业示范装置,如万吨/年级丁二酸、1万~2万吨/年级生物基塑料饮料瓶等。
(3)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研究院,重组在生物基有机化工领域具有特色的研究单位,例如生物基塑料研究所、生物基精细有机化工研究室。
这将有利于加速研发,培养人才。
(4)为激励这一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奋发创新、鼓励优秀人才积极投入,加速中、青年人才培养,设立“生物基有机化工奖励基金”。
(闵恩泽)第二部分:甘露寡糖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描述〗本报告技术部分对甘露寡糖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从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岗位定员、成本估算、环境保护、技术特点、产品质量标准、可行性分析等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供国内甘露寡糖技术开发参考;本报告通过参考大量专利文献对甘露寡糖的工艺技术进展做了系统介绍。
本报告市场部分从甘露寡糖的用途、下游产品、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生产厂家及规模、国外生产厂家及规模、国内外产量走势、市场状况及预测、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价格、进出口状况、国内外市场分布、国内需求厂家及联系方式、国外需求厂家统计及潜在客户等诸多方面对甘露寡糖的市场状况及发展方向做了详细论述,可作为甘露寡糖的市场销售、客户开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信息。
本报告最后一部分对甘露寡糖技术开发、项目投资、生产及销售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目录〗第一章:甘露寡糖简介第一节:行业概述第二节:产品说明第三节:技术指标第二章:甘露寡糖国内外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第一节:国内外主要生产工艺介绍1. 国内外主要生产工艺介绍2. 各工艺优缺点比较第二节:国内外核心生产工艺详述1. 工艺原理2. 工艺流程(含工艺流程图)3. 工艺过程(含详细的工艺参数、操作过程)4. 设备一览表5. 岗位定员6. 成本核算7. 环境保护(三废及处理方法)8. 技术特点9. 产品质量标准10. 项目可行性分析第三节:国内外生产技术研究最新进展第三章:甘露寡糖用途第一节:用途概述第二节:下游产品解析第三节:国内外最新应用研究进展第四章:甘露寡糖国内外生产状况及生产厂家第一节:国内外生产状况1. 全球生产概况2. 我国生产概况第二节:国内生产厂家及规模1. 2013年我国生产厂家及规模统计2. 主要生产厂家介绍(1-10家)3. 我国拟在建项目介绍4. 未来5年我国产能发展趋势分析第三节:国外生产厂家及规模1. 2013年国外生产厂家及规模统计2. 国外产能发展趋势分析第四节:国内外产量走势分析1. 2006-2012年全球产量统计2. 2013-2017年全球产量发展趋势预测3. 2006-2012年我国产量统计4. 2013-2017年我国产量发展趋势预测第五章:甘露寡糖市场行情第一节:市场供应状况分析及预测1. 2006-2012年全球市场供应状况分析2. 2013-2017年全球市场供应发展趋势预测3. 2006-2012年我国市场供应分析4. 2013-2017年我国市场供应发展趋势预测第二节:下游消费领域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 下游各消费领域市场份额及发展速度分析2. 2013-2017年下游各消费领域市场前景预测第三节: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第四节:价格分析第五节:进出口状况分析第六章:甘露寡糖销售策划第一节:国内外市场分布第二节:国内需求厂家及联系方式第三节:国外需求厂家及联系方式第四节:潜在客户分析第七章:甘露寡糖技术开发、项目投资、生产及销售注意事项第一节:产品技术开发注意事项第二节:项目投资注意事项第三节:产品生产注意事项第四节:产品销售注意事项第八章:参考文献主要图表表:甘露寡糖技术指标表:甘露寡糖生产设备一览表表:甘露寡糖生产岗位定员表:甘露寡糖生产成本及效益估算表:2013年国内甘露寡糖生产厂家及生产规模统计表:2013年国外甘露寡糖生产厂家及生产规模统计表:2006年-2012年甘露寡糖我国产量统计表:2013年-2017年甘露寡糖我国产量预测表:2006年-2012年甘露寡糖全球产量统计表:2013年-2017年甘露寡糖全球产量预测表:下游各消费领域市场份额及发展速度表:2013-2017年下游各消费领域增速及消费量预测表:2013年-2017年甘露寡糖全球需求预测表:2013年国内甘露寡糖主要生产公司最新价格表:甘露寡糖在各应用地区市场份额表:甘露寡糖国内需求厂家及联系方式表:甘露寡糖国外需求厂家表:甘露寡糖国内外经营公司图:甘露寡糖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图:甘露寡糖在国际市场上按地区占有市场份额图:2006年-2012年甘露寡糖全球产量走势图:2013年-2017年甘露寡糖全球产量走势预测图:2006年-2012年甘露寡糖我国产量走势图:2013年-2017年甘露寡糖我国产量走势预测〖相关报告〗2013-2017年中国甘露寡糖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甘露寡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3年中国甘露寡糖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甘露寡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甘露寡糖工业生产环评报告甘露寡糖项目商业计划书中国甘露寡糖项目申请报告甘露寡糖销售策划报告详细内容见原报告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第一节:研究方法甘露寡糖报告依托多年对甘露寡糖行业的研究,结合甘露寡糖行业历年供需关系变化规律,立足国内市场,兼顾全球市场环境,对甘露寡糖行业内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