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寡糖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甘露寡糖 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甘露寡糖 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甘露寡糖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17期文玲梅赵伟甘露寡糖又称甘露低聚糖,是从富含甘露寡糖的酵母细胞壁中通过酶解法提取出来的葡甘露聚糖蛋白复合体。

目前饲料所用的甘露寡糖成分主要为二糖、三糖和四糖等结构的混合物,这种甘露聚糖具有不被单胃动物消化酶所分解,能承受饲料加工的高温处理,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饲料行业。

1 甘露寡糖的生理作用1.1 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牛志伟通过检索CNKI 数据库,搜集了甘露寡糖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甘露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幼建鲤、异育银鲫、泥鳅、团头鲂、奥尼罗非鱼、大黄鱼、黄颡鱼、牙鲆、大菱鲆的增重率(P<0.05),显著降低其饵料系数(P<0.05),显著提高异育银鲫、泥鳅和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P<0.05),表明甘露寡糖有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作用。

1.2 优化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兼性菌群。

研究表明,甘露寡糖可以优化水产按动物肠道菌群。

孙盛明等报道,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促进团头鲂幼鱼肠道内益生菌的增殖,保证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和正常的消化道内环境,进而对病原菌入侵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苏健研究发现,添加甘露寡糖能降低泥鳅肠道有害菌大肠杆菌菌群数量(P<0.05),同时增加有益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菌群数量(P<0.05)。

在幼建鲤上的研究发现,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极显著增加中肠双歧杆菌、前肠、中肠和后肠乳酸杆菌数量(P<0.01),显著增加后肠双歧杆菌数量(P<0.05),同时极显著降低前、中和后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

1.3 促进肠道发育在泥鳅上的研究发现,添加甘露寡糖能极显著提高肠重和肠长指数(P<0.01),显著提高肠长和肠体指数(P<0.05),促进了肠道的发育。

李云兰在幼建鲤上的研究发现,甘露寡糖可以极显著提高肠重、肠长(P<0.01),促进肠道生长。

甘露寡糖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甘露寡糖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完 整性 不被破 坏 。
量 的甘 露 寡 糖 时 。植 物 凝 血 素 可 与 甘 露 寡 糖 结
合 。减少 了细 菌 与肠 黏膜 上 皮细 胞 结合 的机会 ,
甚 至将 已与 植 物 凝 血 素结 合 的肠 黏膜 上 皮 细 胞
李旭华: 湖南农业 大学动物营养研 究所硕士研究生。 张石蕊: 湖南农业 大学动物营养研 究所所长 、 教授。
1 . 结合 外源性 病原 菌 .2 2
甘 露寡 糖 及 其类 似物 是 唯 一 具 有结 合 外 源 性 病原菌 的寡 糖 。它 与肠 道 黏膜上 皮细胞 的 O D . r 一 甘 露 糖 同样 具有 特 异性 识 别 菌 类 细 胞 壁 表 面 蛋 白( 如植 物凝 血素 质 ) 的功能 。当肠 道 内存在 一定
低 热 、 全 、 毒 。 改 善 动 物 体 内微 生 物 环 境 、 安 无 能
提 高 动 物免 疫 力 、 低 血 脂 、 肿 瘤 等 特 有 的功 降 抗 效 引起人 们极 大 的兴趣 。其 中甘露 寡糖 被认 为是 最 有希 望的抗 生素 替代 品之一 。
1 国内外研 究进 展
1 甘露 寡糖 的生理 功能 . 2
1 . 促进肠 道 内健康 微生物 菌 相 的形 成 .1 2 动 物 消 化道 内病 原 菌 ( 大 肠 杆菌 、 门 氏 如 沙 菌 、 乱菌 、 状芽 孢 杆菌 ) 胞 表面 或绒 毛 上具 霍 梭 细 有 类 丁质 结 构 ( 源 凝 集 素)它 能识 别 动 物肠 壁 外 , 细 胞上 的“ 异糖 类 ” 特 受体 并 与之 结合 。 肠 壁上 在 繁 殖导致 肠道 疾病 的发 生。而甘露 寡糖 与病 原菌 在 肠 壁上 的受 体 具有 相似 的结 构 , 与病 原 菌表 它

甘露寡糖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甘露寡糖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别较抗 生素组 提高 1 . 0 3 %( P > O . 0 5 ) 和 2 . 3 0 %( P >
周 映华等报道 , 日 粮 中添加 甘露寡糖 1 g ・ k g - ‘ 能 够 显 著提 高 肉鸡 血 液 中 T淋 巴细胞 的百 分 率 ( P < 0 . 0 5 ) ;与对 照组相 比,甘露 寡糖 1 g ・ k g 组血 清
二 免后 1 4 d 抗体 效价 较对 照 组 提高 1 3 9 . 8 6 %( P <
0 . 0 5 ) ;进 一 步研 究 还 发 现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甘 露
寡糖 0 . 1 O %能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对 C o n A的反应 ( 尸 <
0 . 0 5 ) ;0 . 0 5 %和 0 . 1 0 %甘 露寡 糖 组 的吞 噬细 胞 吞 噬 指 数 也分 别 较 对 照 组提 高 2 5 . 6 8 %( P < 0 . 0 5 ) 和 1 0 . 8 1 %( P < 0 . 0 5 ) ” 。甘 露 寡糖 可 以和 肠相 关 淋 巴组
3 影晌甘 露 寡糖应 用效 果 的因 素
3 . 1 动物 年 龄和 日粮 组成
刘卫东等报道 , 日粮 中添加甘露寡糖 0 . 1 %能 够显著降低 肉鸡盲肠 中大肠杆菌数量 ( P < 0 . 0 5 ) ,甘 露寡糖 0 . 1 % 组 肉鸡盲肠 中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数
量 分 别 较对 照 组 高 1 2 . 8 5 %( P < 0 . 0 5 ) 和 8 . 5 2 %( P <
甘露寡糖能够改善 肉鸡的生产 眭能。李启琳等 分别在 肉鸡 日粮 中添加甘露寡糖 1 g ・ k g 和抗生素 ( 金霉素 1 0 0 m g ・ k g + 黄霉素 5 m g ・ k g ) ,观察其对 肉鸡 生长 性 能影 响 ,结果 显 示 ,与对 照组 相 比 ,甘 露寡糖组平均 日增重 、成活率分别显著提高 6 . 2 2 % ( P < O . o 5 ) 和7 . 7 0 %( P < 0 . O 5 ) ,料重比显著降低 4 . 3 2 % ( P < O . 0 5 ) ,甘露寡糖组 肉鸡成活率和平均 E t 增重分

酵母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中的应用

酵母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中的应用

酵母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中的应用陈中平,李彪,戴晋军,周小辉(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3)摘要:酵母甘露寡糖(MOS)作为酵母细胞壁中的主要功能成分之一,其在调控肠道微生态区系,提高动物免疫方面的功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简述酵母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酵母;甘露寡糖;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滥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的认识不断深入,限制其使用逐渐提上日程,而寻求新的替代品也日益迫切。

酵母细胞壁多糖凭借其天然高效、无污染、无耐药性等诸多优点,在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和调节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等方面得到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和认可。

酵母细胞壁的结构类似于三明治,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β-葡聚糖,他们都是复杂的分枝状聚合物,其间夹有一层蛋白质分子。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甘露寡糖(Mannose oligosaccharide,MOS)不但可以促进有益菌增殖,还能吸附病原菌,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文主要阐述酵母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情况。

1酵母MOS生物学功能1.1优化肠道微生态区系甘露寡糖由2~10个单糖组成,单糖之间以α-1,2、α-1,3及α-1,6键相连,主链由α-1,6组成,侧链由α-1,2与α-1,3组成。

动物分泌的消化酶如淀粉酶只消化α-1,4糖苷键,对于其它的键几乎不起作用。

因此甘露寡糖几乎不被哺乳动物和分泌的内源性消化酶分解,直接作为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特异性营养基质,甘露寡糖消化分解后,肠道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明显增加,降低了肠道内的pH值,抑制了对酸度敏感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促进了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

体外试验表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代谢产生的高分子产物——细菌素类物质对病源菌有抑制作用,可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病原菌的生长。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

甘露寡糖甘露寡糖是一种寡聚糖,甘露寡糖是寡聚糖中最具前景的一个。

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养殖生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1甘露寡糖的理化性质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又称甘露低聚糖或葡甘露寡聚糖。

甘露寡糖是寡聚糖中最具前景的一个,主链的连接方式为α-1,6糖苷键,侧链主要通过α-1,2和α-1,3糖苷键连接,一般在生理pH 值和通常饲料加工条件下较为稳定,易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

当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时会使其沉淀或结晶,甜度低于蔗糖。

甘露寡糖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葡萄糖甘露寡聚糖)。

目前商品用甘露寡糖主要通过酶解法进行生产。

饲料用甘露寡糖主要来源于酵母细胞壁提取物,多为二糖、三糖、四糖等结构的混合物。

甘露寡糖不为单胃动物消化道酶分解,而且由酵母细胞壁提取而来的甘露寡糖能承受饲料加工的高温处理(121 ℃,20 min)而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2甘露寡糖的作用机理甘露寡糖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动物消化也不能被有害菌利用,只能被消化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利用,通过优化肠道微生物生态系对宿主起有益的保健功能。

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形成以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的肠道菌丛,抑制病原菌。

MOS对病原菌有识别、粘附和排除作用,同时有利于排除内毒素保持动物健康。

加速细菌从肠道排出,促进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增强动物非特异性免疫,提高动物抵抗力,从而提高动物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马志红等[1]以甘露寡糖为饲料添加剂进行鲤鱼的对比饲喂试验,通过测定和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鲤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指标,探讨甘露寡糖对鲤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试验组鲤鱼的饲料系数、相对增重率、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活力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周淑芹[2]研究了甘露寡糖对肉鸡后期(5~7周)大肠杆菌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MOS显著降低了肉鸡感染大肠杆菌后的发病和死亡率。

甘露寡糖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甘露寡糖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L h a Z a gS i i i Xu u h n hl e Ab t a t s r c :Mamo e—oi o a c ai e sa n w tp ffe d i v s I c n ih btt e r - r s l s c h r s i e y e o e d a dt e . t a n i i h e g d i
促进剂的作用。大量研究表 明, 甘露寡糖在改善饲料品质、 高仔猪、 提 家禽和幼龄反 刍动物 的日 增重及饲料转化率、 降低死亡率、 增强动物免疫力等方面有明显作用, 并能在较大程度
上 取代 抗 生素。
关键 词 : 露寡 糖 ;生理功 能 ; 物生产 甘 动
Th h so o ia u ci n o a n s - i o a c a i e e P y i lg c lF n t fM n o e—Ol s c h rd o g a d i p ia in i i a r d ci n n t Ap l t n An m lP o u t s c o o
而引起 了公众的争议 , 至今仍激烈进行。随着人 们认识 的不断深人 , 对食品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不 断提高, 对抗生素带来的弊端有 了越来越深刻的
认识: 如破坏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 , 产生耐药菌 株, 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 破坏生态环境 引起生态污染等。世界范围内, 抗生素的使用越 来越受到限制 。特别是近些年 , 人类对动物食品 安全性的关注程度 日益提高 , 提倡绿色食 品、 生 态畜牧业 , 对禁止在饲料 中添加抗生素及其他药 物、 激素 的 呼声更 加 高 涨 。许 多 国家 和地 区 ( 如 欧盟) 相继颁布了法令 , 禁止或限制某些抗生素
自 D m g ( 95 发 明磺胺类药 物, hi o ak 13 ) Ca n 等(90 证实青霉素可 以作为一种有效 的化学 14 ) 治疗 药 物 以来 , 菌药物 的研 究 、 选 、 抗 筛 合成 及应 用迅速发展 , 进入“ 抗生素时代” 90年美 国 。15 食 品与药 物管 理局 ( D 首 次 批准 抗 生 素用 作 F A) 饲料 添加剂 后 , 世界各 国相继 进行抗 生素 的饲 喂 试验 , 并用 于 生产 。近 几 十 年里 , 用抗 生 素 应 饲 用于饲料中, 极显著地提高了动物生产的效率 , 为人类提供 了大量而经济的畜禽产品。但在其 应用不久后的 2 世纪 5 0 0年代中期 , 就因畜产品 的残留和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及耐药 因子 的传递 可能对人体健康及人 、 畜疾病治疗产生有害影响

甘露寡糖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甘露寡糖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72018·8摘 要 甘露寡糖是酿酒酵母细胞壁的成分之一,能结合致病菌鞭毛,抑制病原菌繁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文章综述了甘露寡糖的来源、作用机理及对家禽生产性能、免疫力、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抗生素因为能够导致动物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其作为生长促进剂应用于动物生产受到密切的关注,欧盟从2006年开始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因此,对畜牧业研究人员来说,寻找一种既能促进动物健康又能保证家禽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替代品,变得尤为重要。

植物及微生物来源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作用剂量范围宽、副作用小等优点,在家禽应用中受到极大关注。

近年来,许多试验证明生物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免疫反应和肠道健康,这些研究显示,小肠在营养吸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肠道适宜的结构和功能对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健康是有效的。

研究表明,如果肠绒毛的表面积增加,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就会提高。

幼禽的肠道微生态菌群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致病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是外界因素之一,因此,家禽保证肠道益生菌处于平衡状态成为决定家禽最终健康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的主要因素。

益生元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一种,自身不能被甘露寡糖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胡红伟* 闫凌鹏 麻啸涛 陈茹茹 张婵娟 杨京娥(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消化,但可以通过选择性的促进或刺激消化道内益生菌的生长。

寡糖根据来源不同,分为天然寡糖及合成寡糖,种类繁多,常见的寡糖有甘露寡糖、果寡糖、异麦芽寡糖、木寡糖、几丁质寡糖等。

甘露寡糖作为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替代物,家禽生产中广泛应用。

甘露寡糖能够提高家禽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等生长性能参数,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提高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益生菌群。

甘露寡糖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受体位点来提高益生菌数量,同时能够增加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lgA等抗体的数量。

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 . 1 增 强免 疫力
MO S 具 有 免 疫 原 性 ,能 提 高 抗 原 免 疫 应 答 能 力 ,从 而 达 到增 加 动 物 体 液及 细胞 免 疫 能 力 的 目 的 。作 为 外 源 抗 原 佐 剂 ,MO S与 某 些 毒 素 、病 毒 、真 核 细胞表 面结 合 ,减缓 抗原 吸 收 ,增 加抗 原 效价 ,在 提高机 体 免疫 力方 面具 有重 要影 响 。MO S
t y , a d j u s t t h e a n i m a l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 b u t a l s o c a n i m p r o v e l i v e s t o c k a n d p o u l t r y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r f o r ・
道 内有 益 菌 的定植 和 增 殖 ,吸 附 排 出肠 道病 原 菌 ,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1 9
增殖分化需要 细胞 内白细胞介素一 2 的参与 ,试验 表 明 ,细胞 内 白细 胞 介 素 一 2 的 浓 度 随甘 露 寡 糖 的
作者简 介:远德龙 ( 1 9 8 8 一 ) ,男 ,山东诸城人 ,硕士研 究生 , 研究方 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强 、安全 性高 、环 保性 好且 克服 了以往抗 生素 、酸 化剂 的不足 ,在畜牧 业 中被广泛应 用 。
1 生物 学功 能 MO S 是 一 种 从 酵母 细 胞 壁 中提 取 的磷 酸化 的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具有用量少 、效果好 、纯 天 然 、无 残 留且 性 能稳定 等特 点 。
Ab s t r a c t : As a n e w t y p e o f g r e e n f e e d a d d i t i v e , ma n n a n o l i g o s a c c h a r i d e s n o t o n l y c a n e n h a n c e a n i ma l i mmu n 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寡糖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
应用
甘露寡糖是一种新型的低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等。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发挥作用。

肠道菌群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对宿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甘露寡糖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营养源,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这种作用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肠道健康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力,降低炎症反应,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甘露寡糖还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和胆固醇。

研究表明,甘露寡糖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的水平。

这种作用可以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动物生产中,甘露寡糖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用于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

研究表明,甘露寡糖可以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增加体重增长率,同时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这种作用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从而促进动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甘露寡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
来发挥作用。

在动物生产中,甘露寡糖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用于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甘露寡糖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