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思维体操(二三)

合集下载

数学思维体操课程设计

数学思维体操课程设计

数学思维体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如类比、归纳、演绎等,并能够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表达、讨论和分享。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 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数学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集体的品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结合课本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内容将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课程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主线,选取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数与代数:结合课本相关章节,复习和巩固数的概念、运算法则、方程与不等式等基础知识。

2. 空间与图形:以课本中几何知识为基础,探讨图形的性质、分类、计算及实际应用。

3. 统计与概率:结合课本内容,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 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类比、归纳、演绎等数学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数的概念及运算复习第二周: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第三周:几何图形的性质与计算第四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五周: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实际应用第六周:数学思维方法及其应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题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一)一.加减应用例1.家具厂上个月生产的床,买出了3850张,还剩2140张。

上个月生产的床中有铁床2700张,其余的是木床。

生产的木床有多少张?例2.铅笔厂生产1429箱铅笔,其中有386箱是彩色铅笔,其余的是黑铅笔,彩色铅笔比黑色铅笔少多少箱?例3.小玲家养了46只鸭,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只。

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例4.一个筐里装着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

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个。

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例5.甲、乙两班共89人,乙、丙两班共81人,丙、丁两班共83人,甲、丁两班共有多少人?例6.某学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

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块。

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倍。

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二.间隔趣谈例1.在20米长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例2.某工厂在道路一侧插彩旗,每隔4米插1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8面。

问工厂这条道路长多少米?例3.在40米长的走道一侧栽树,起点和终点都要栽1棵,一共栽了5棵,相邻两棵数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例4.有一根钢管,要锯成5小段,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时间?例5.有一个水池周长是50米,在水池周围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种多少棵?例6.在一个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要种15棵,并且四个顶点都要有一棵树。

问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三.倒过来算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0,求这个数?例3.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再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例4.小红、小芳、小明三人分铅笔,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一支,小芳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一支,小明得8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初探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积极探究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依据教材中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知识因素,或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类比、求同、求异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力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教学思维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个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十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十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十以内加、减法地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的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三年级数学下册每日思维操

三年级数学下册每日思维操

三年级数学下册每日思维操三年级数学下册每日思维操每日思维操第1周1、学校准备用菊花布置会议室.从盆景园搬走了菊花的一半多8盆.盆景园里还剩下10排菊花.每排12盆.原来一共有菊花多少盆?2、一只青蛙一小时能吃掉9只害虫.3只青蛙一个星期(按7天计算)共能吃多少只害虫?3、仓库里有20袋质量相等的大米.从每个袋子里都取出10千克.如果这20袋大米剩下的质量正好是原来16袋大米的质量.原来每袋大米的质量是多少千克?4、某旅行团一共有37人.外出住宿双人间78元.三人间96元.宾馆有足够多的双人间和三人间.这个旅行团住宿至少需要花多少钱?5、3头大象同15匹马一样重.5匹马同15头猪一样重.2头猪同8只羊一样重.一只羊重约30千克.一头大象重约多少千克第2周1、同学们在操场上排成一个方阵做操.乐乐和彤彤都在方阵里.乐乐说:从左往右数.我排在第四个.从右往左数.我排在第七个.彤彤说:我前面有五人.后面有18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小燕文体商店里每个篮球卖44元.在促销活动中.商店举行“买四送一”的活动.王老师想买15个篮球.一共要付多少元?3、新华影视城的座位号码都是由一个英文字母和一个数组成.并且都是字母在前.数在后.已知三号厅编这些号码用了26个英文字母.同时又用了1——45这些数.你知道3号厅最多有多少个座位吗?4、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一个乘数28看成了20.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了232.这道题正确的得数是多少?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数增加4.另一个乘数不变.增加60.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增加8.积增加96.原来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多少?第3周1.一头牛每天要吃28千克草.照这样计算,这头牛4个星期要吃多少千克草?2.钟面上的时针经过20天转过了多少个大格?3.花木公司培育了一些玫瑰花.运走了一半后剩下的玫瑰花排成4排.每排56盆.原来一共培育了多少盆玫瑰花?4.明明要把一些短绳连成一根长绳.每根短绳长22厘米.明明上午和下午各打了20个结.这根长绳长多少厘米? (打结长度忽略不计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乘数增加4,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增加60;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增加8,积增加96.原来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多少?第4周1 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280.商是6.被除数是().除数是()2 小明做题时.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0.十位上的4错写成8.这样算出来差是193.正确的差应是()3 在算式()÷7=()……()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可以是().最小可以是().4 把4个周长都是8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5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长是宽的3倍.那么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第5周1.2.1.一根绳子绕树3圈则余30厘米.绕4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绳子长多少厘米?70厘米 240厘米2.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到家后三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给小亮和小华分别多少元?4元 2元3.食堂买了一批大米.第一次吃了全部的一半少10千克.第二次吃剩下的一半多10千克.这时还剩20千克.这批大米共有多少千克?4.王东有存款50元.张华有存款30元.王东每月存5元.张华每月存9元.几个月后才能超过王东?5.公路一旁每隔8米有一棵树.亮亮乘公共汽车3分钟共看到公路一边有301棵树.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第6周1. 1只小鸭5天要喂饲料4500克,那么现有饲料90千克,可供多少只小鸭吃10天?2. 一个木材加工厂要做290套桌椅,9天完成了90套.照这样计算,加工完剩下的桌椅需要多少天?3. 小文从家到学校去上学,3分钟走了24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小文家到学校有多少米?4. 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5. 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第7周1. 小马虎在计算130-☆×6时.错误地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726.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2. 小马虎在计算"囗一26x3时,先算减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216,囗里的数是多少?3. 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把30X(口十3)错算成30X口十3,请你帮忙算一算,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4. 一个粗心的小朋友在计算16x(□+3)时.把算式错写成16×□+3.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5. 水果店里有6箱梨.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3O千克梨.那么6个箱子里剩下梨的总质量正好等于原来2箱梨的总质量.原来每箱梨重多少千克?6. 桃子和苹果共重46千克.己知桃子比苹果重6千克.桃子重多少千克?第8周1.有五筐苹果.它们的质量分别是50千克.49千克.52千克.53千克.46千克.那么他们平均有多重.2.三(5))班.第二小组的7个同学测量身高.其中有一个同学的身高是159厘米.有4个同学的身高是151厘米.有2个同学的身高是147厘米.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3.陈叔叔沿着一条长为12千米的路上山.又从原路下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行2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千米.那么他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4.有ABCD 4个自然数.两两配对.可以组成六队和.将这6个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是24、26、30、34、38、40.求ABCD这4个数的平均数.5. ABCD4个数的平均数是38.A和B的平均数是42.BCD3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B是多少.第9周1.2019年元旦是星期二.这个月的27日是星期几?2.2019年的2月19日是元宵节.这天是星期二.2020年的2月19日是星期几?3.小红的爸爸到北京出差3天.小红把爸爸出差的日期加起来是34.你知道小红爸爸出差的日期分别是几号吗?4. 某年的5月份有5个星期四.4个星期五.这一年的劳动节是星期几?5.某年的4月份有4个星期三.五个星期二.这年的4月1日是星期几?第10周1. 某一年中.10月有5个星期六.4个星期日.这一年的10月6日是星期几?2. 2路公交车每15分钟开出一辆.第一班车6:00出发.那么第九班车应该是什么时候出发?3. 张叔叔有一天在晚上9:30到达工地参加紧急救援活动.中途休息了半个小时.第二天上午8:12才结束工作.张叔叔一共工作了多长时间?4. 小芳决定利用暑假时间补习英语.从7月5日到8月30日.他每天学12个英语单词.小芳一共学了多少个英语单词?。

三年级思维训练22--统筹优化与操作(原卷+解析版)

三年级思维训练22--统筹优化与操作(原卷+解析版)

三年级思维训练22--统筹优化与操作1.如下图(1)所示,10个圆球在桌子上排成了一个三角形,为将它们摆放成图(2)所示的形状,最少需要移动______个圆球.2. 用一个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煎2条,煎一条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如果要煎7条鱼最少需要______分钟.3. 小谢要把32张奖状贴到办公室的墙上,他用胶涂好一张奖状需要2分钟,涂好后至少需要等待2分钟才可以开始往墙上粘贴,但是若等待时间超过6分钟,胶就会完全干掉而失去作用.如果小谢粘贴一张奖状还需要1分钟时间,那么,小谢粘贴完全部奖状最少需要_____分钟.4. 有1、2、4、5、7克的砝码各一个,丢失了其中一个砝码,结果天平无法称出10克的重量(砝码必须放在天平的一边),丢失的砝码重______克.A.1 B.2 C.4 D.75. 今天是12月19日,我们将由边长为1的阴影小正方形组成的数字1、2、1、9放在8×5的大长方形中(见下图),将大长方形旋转180。

,就变成了“6121”.如果将这两个8×5的长方形重叠放置,那么重叠的l×1的阴影格子共有______个.6. 下图是由某个英文字母形状的纸片折叠1次后形成的样子.请你说出是哪个英文字母,除了“L”还有可能是______.7. 下图是体操运动员小燕倒立时看到镜子中另一正常站立的运动员小杰的号码,则小杰的号码是_______.8. 下面是三个珠子的汉诺塔问题,要求借助2号杆子把1号杆子的三个珠子移动到3号杆子上而不改变珠子的上下顺序.移动规则如下:(1)每次只能移动1个珠子(2)大珠子不能放到小珠子上面问:至少要移动多少次才能完成?9. 有一段长绳,把它对折八次,然后用剪刀沿折完后的中点将它剪断.请问剪完后,这条绳子共被分成几小段?10. 有21个完全相同的瓶子,其中7个瓶子内装满了果汁、另7个瓶子内只装有半瓶的果汁、其余7个瓶子则是空的.如果不允许从任何瓶中倒出果汁,要求将这些瓶子分成三组,每组七瓶,使得每组的瓶子内所装的果汁之总量都相同.请问在所有可能的分组方案中,在同一组中装有半瓶果汁的瓶子最多能有几个?11.取一张狭长的纸条,扭转半圈并把两端接在一起,形成下图所示的“缪比乌斯带”(缪比乌斯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请问:如果沿着这条带子的正中央剪开带子,纸带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答_______ .(提示填:两个分开的细纸环;两个细纸环,一个套住另一个;一个更大的细纸环或一条更长的纸条)12. 如下图所示,将两个任意大小的三角形部分重叠,它们的公共部分是由3条线段组成的.那么经过你的摆放后,它们的公共部分的边数最大可能是多少?请画出示意图.13.如下图所示,17根火柴棒拼成了图中的三位数“369”,请你移动两根火柴棒,组成一个新的三位数,这个新的三位数最大是_______.14.如下图所示,在3×3的方格中,各有一个数,由一张或两张数字卡片组成,请你移动一张卡片,使每行每列三个数的和都相等,用箭头表示将哪一张卡片移动到哪里,15.妈妈买了8只月饼,按下图所示的方法放在盒内.(1)小红吃掉了盒中的4个月饼,使得外围的每横行、每竖列都剩下2个,请在下图(1) 中勾出小红吃掉哪几个月饼?(在吃掉的月饼上打勾)(2)小红吃掉了盒中的3个月饼,使得外围的每横行、每竖列都剩下2个,请在下图(2)中勾出小红吃掉哪几个月饼?(在吃掉的月饼上打勾)(3)小红吃掉了盒中的2个月饼,使得外围的每横行、每竖列都剩下2个,请在下图(3)中勾出小红吃掉哪几个月饼?(在吃掉的月饼上打勾)16.国际象棋中“马”的走法(如左下图)所示,位于O位置的“马”只能走到标有×的格中.在5×5方格的国际象棋棋盘上(如右下图)放入四枚白马(用O表示)和四枚黑马(用●表示).要求将四枚白马移至四枚黑马的位置,将四枚黑马移至四枚白马的位置,而且必须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棋子只能移动到空格中,每个格最多放一枚棋子,那么最少需要____步.17.如下图所示,8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依次放到桌面上,形成下面图形.如果按照自下而上的排放次序将这些正方形依次编号为1~8,那么,标有字母F的正方形编号应该是________.18. 如下图所示,编号为1~4的四块拼版都是由5个1×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请你分别从中选出三块,拼成图(1)、图(2)两个4×4的大正方形中缺一块1×1的小正方形的图形(两个图形都各自由3块不同的拼版拼成,不能多用或少用).请分别在图(1)和图(2)上画出你的拼法(要求描线清晰),并标上所用的拼版的编号.(拼版正反面都可以用来拼搭)19.下图可沿格线分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请将第一块的方格都标上“1”,第二块的方格都标上“2”.20.在左下表中,将有公共边的两格内的数同时加上1或同时减去1叫做一次操作.经过有限次操作后由左下表变为右下表,那么右下表中A处的数是______.21.有9个一面为黑,一面为白的棋子,如下左图所示摆放,将同时翻转同一行或同一列的3个棋子称为一次操作,试问能否经过若干次操作使得棋子的摆放方式变为下右图?如果可以,请写出具体步骤;如果不能,请简要说明原因,22.下图(1)中编号为1到4的立体图形,分别是由3个或4个棱长为l的小正方体组成的,请你制作出这4个几何体,并将它们拼成如图(2)的立体图形.每个几何体必须只能用一次,可翻转拼搭,请在图(2)上用粗线条画出你的拼法,并标上每个几何体的编号.23.将下图所示图形拆成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三部分,使每个部分中含有一个,请将第一部分的六边形都标上“1”,第二部分的六边形都标上“2”.24.如下图所示,现有5段铁链,每段上有4个封闭的铁环.现在要打开一些铁环,把这20个铁环焊接成一个一环套一环的圆圈,如果每打开一个铁环要2分钟,焊接上一个铁环要3分钟.那么焊成这个圆圈,最少需要( )分钟.A.14 B.18 c.20 D.24 E.2525.在8×8表格的每格中各填入一个数(见下图),使得任何一个5X5正方形中25个数的平均数都大于3,而整个8×8表格中64个数的平均数小于2。

思维体操三年级数学赵涵

思维体操三年级数学赵涵

目录1 .数字趣谈2 .时钟问题(一)3 .时钟问题(二)4 .年龄问题5 .添运算符号6 .图形个数7 .植树问题8 .平均数问题9 .简单推理10.搭配方法11.余数的妙用(一)12.余数的妙用(二)13.算式谜14.巧求周长15.面积计算16.鸡兔同笼第一章数字趣谈【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0、1、2、3、、4、5、6、7、8、9是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数,由这些数字构成的自然数列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动动脑筋,你就会找到答案。

本周的习题,大都是关于自然数列方面的计数问题,解题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尝试探索法和分类统计法,相信你们能很好地掌握它。

【典型例题】例1 在10和4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思路导航】由尝试法可求出答案:3×4=123×5=153×6=183×7=213×8=243×9=273×10=303×11=333×12=363×13=39例2 在10和100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思路导航】求10和100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显得很麻烦。

可以这样思考:10÷3=3……1说明10以内有3个数是3的倍数;1000÷3=333……1说明1000以内有333个数是3的倍数。

333-3=330说明10——1000之间有330个数是3的倍数。

例3 从1——9九个数中选取,将11写成两个不同的自然数之和,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思路导航】将1——9的九个自然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1.2.3.4,5,6,7,8,9先看最小的1和最大的9相加之和为10不符合要求,但用第二小的2和最大的9相加,和为11符合要求,得11=2+9。

依次做下去,可得11=3+8,11=4+7,11=5+6。

共有4种不同的写法。

【举一反三】1.在20和5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6的倍数?2.在15和7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8的倍数?3.两个整数之积为144,差为10,求这两个数。

三年级数学思维体操(四五)

三年级数学思维体操(四五)

1、鸡和兔共有10只,共有32只腿。

鸡有()只、兔有()只。

2、张三、李四、王五三位同学中有一个人在别人不在时为集体做好事,事后老师问谁做的好事,张三说是李四,李四说不是他,王五说也不是他。

它们三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做好事的是()。

3、从午夜零时到中午12时,时针和分针共重叠()次。

4、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30个台阶,他从一楼走到五楼共走()个台阶。

5、庆祝“六一”儿童节,5个女同学做纸花,平均每人做5朵,已知每个同学做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个人做得最快,她最多做多少朵?(简要说出算理)6、抽屉里用5只黑袜子和5只红袜子,天黑看不见,贝贝至少拿出()只袜子出来,里面肯定有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7、布袋子里有10只红球和10只白球,贝贝至少摸出()只,里面一定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

8、贝贝有28只苹果,宝宝有12只苹果,贝贝拿()只苹果给宝宝,两人就同样多。

9、书店有一本书,哥哥想买,身上的钱差1分,妹妹想买,差5角,把他们的钱合起来买,还是不够,这本书()钱。

10、小明给上幼儿园的妹妹买感冒药,药每片2元。

药瓶上写着:成人每天3次,每次一片,儿童减半。

小明给妹妹买了3天的药,共花了()元。

1、桌子上点燃15支蜡烛,一会儿被风吹灭3支,过一会儿又吹灭5支,到最后还剩下()只。

2、小丽计划用35元买每支2元、3元、4元三种不同价格的圆珠笔,每种至少买1支.她最多能买( )支,最少能买()支.3、右图中的线段表示的是汽车所能经过的所有马路,一辆汽车从A走到B,只许向下或向右方向走,共有()种不同的走法。

4、用一根绳子测量池水深,如果绳子两折时,多60厘米;如果绳子三折时,还差40厘米。

绳长()厘米,池水深()厘米。

5、有8个相同玻璃球,要分成两堆,一共有()种不同的分法。

6、根据下图中前三幅图的规律,在第四幅图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数:7、小明觉得要游览A,B,C三个景点。

每个地方都一定要去,请问一共有()种不同的游览方式。

数学是思维体操论文

数学是思维体操论文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本文从营造兴趣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和指导正确方法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问题.【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的同时,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一、营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兴趣氛围思维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思维的氛围.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名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如当学生制作的模具被教师采纳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体验数学知识发现的过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每学期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策划一些室内外数学探究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使一些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二、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人的思维过程是始于问题情境的,而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问题情境具有情境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提出问题是思维创新的源泉,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 问题意识的产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提问技巧与方式,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基础概念、解题方法和过程进行提问. 比如,为了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质疑、寻根究底的思维习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教学中采取“纠错”等训练方法,借助于“错”来启发思维,由错反思,在发现问题中顿悟,鼓励同学在习题中、在听课中找出错误.三、开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活动实践表明,学生思维效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问题的解答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这就对教师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活动提出了规定和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知识特点和数学问题特性,选择具有发散性的数学问题,开展思维能力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结合知识内容,从不同方面进行问题的探究思考、分析解答,从而实现学生在不同解题途径中得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例如,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d是斜边ab边上的任意一点,ae⊥cd于点e,bf⊥cd交cd的延长线于f,ch⊥ab于h,交ae于g,求证:bd=cg. 这是我讲解“三角形全等”知识所出示的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通过集体分析探究,发现此题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包括“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等方面的内容. 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探究,进行问题解决,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问题解答的最佳方案,可使学生在解题中实现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四、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正确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 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 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 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 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2. 帮助学生学会抽象与概括. 数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获得,都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或实际操作获得感性材料,再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整理,找出共同的特征,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我在讲解正多边形的定义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3. 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可以说是化整为零,而综合则是事物的各个部分聚合为一个事件,可谓聚零为整. 在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往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分析和综合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的基本思维方法.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课改下,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探索研究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规律,创造条件,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6倍,女儿今年8岁,妈妈今年( )岁。

2、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

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
3、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

第60颗是( )颜色。

4、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天白天爬上3米,晚上睡觉时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 )天才能爬出井口。

5、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

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分钟。

6、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 ) 只。

7、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一周长有( )厘米,绳子长( )厘米。

8、┖┴┴┴┴┴┚图中共有()条线段。

9、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10、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90本,从第一层拿出1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8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1、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

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只。

2、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3、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4、五个同学参加乒乓球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场。

5、用0、
6、
7、
8、9这五个数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个。

6、2把小刀与3本笔记本共13元,3本笔记本和5把小刀19元,一把小刀()元,一本笔记本()元。

7、有两袋苹果,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5个放入乙袋中,那么两袋苹果的个数就相等了,问甲袋原来比乙袋多()个。

8、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5米隔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面。

9、一条毛毛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0天能长到10厘米,长到20厘米时要()天。

10、王冬有存款50元,张华有存款30元,张华想赶上王冬。

王冬每月存5元,张华每月存9元,()个月后才能赶上王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