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绘就壮丽“场景”——五年级上册习作八场景描写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之场面描写(完整版)5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之场面描写(完整版)5
比赛结束了,我们班夺得了 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学们的心 情久久不能平静,沉浸在激烈 的比赛当中,操场上欢声笑语 久久回荡。
• 场面描写:(活动) • 1.会场描写:就是要“面”的描写。 • (1)地点 时间 • (2)会场布置:有顺序,东,南,西,北,空中,地
面。 布置成什么样:字,条幅,舞台。
• 2.人物描写:就是“点”的描写。 • (1)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 • (2)写清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 3.一般按时间顺序写。 • 第一段:时间,地点,活动及会场布置。 • 第二段:活动开始了,(必写),先整体写活动项目及
比赛项目部分,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写
经过几处弯道之后,曲逸凡离第一名只差一米的距 离了。啦啦队的同学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挥动着手, 拼命地喊着:“曲逸凡,加油!坚持到底就是胜 利!”也许她真的听见了我们的喊声,从中汲取了 力量,她的步伐加快了。离终点还有五十米,二十 米,十米…… 到了最后的时刻,有的同学紧张地挥 动着拳头,只见曲逸风在最后关头,使出了全身的 力气,像拧足了发条一样,拼命向前跑,最终得了 第一名。同学们为她欢呼,为她坚强的毅力而鼓掌。
比赛项目部分点评
存在的不足是描写不精彩,没有人物的动作、 神态描写,没有激情,无论写哪个项目都要求写得 精彩,有优美词句
结尾写出比赛真实结果和感受,语言要简练。
比赛结束了,我们班夺得了 团体总分第一名。同学们的心 情久久不能平静,沉浸在激烈 的比赛当中,操场上欢声笑语 久久回荡。
结尾写出比赛真实结果和感受,语言要简练。
内容。 抓住具体的一两个人或一两个群体,写清他们的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 第三段:活动结束了(必写),自己有什么收获,今后 怎么做。
写体育比赛场面的作文指导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八单元写作点面结合写场面(8单元写作指导)学习资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八单元写作点面结合写场面(8单元写作指导)学习资料

三、写法导航 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就构成了场面。而场 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写好场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分清主次、理清头绪 场面无论是大是小,往往都是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因此,写场面必须理出 个头绪,分清主次,按顺序有条有理地展开描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如 :《开国大典》中描写升旗场面时,重点写了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旗的场 面,对其他三十万人的活动场面就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2、要善于动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一个场面由许多人和事组成,描述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采用点面结 合的写法,先对整个场面作概括性的描述,然后再写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这样点面结合,既给人完整的印象,又有具体的感受。 3、要写好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要求通过一定环境中的人物描写,表现出特定场面或悲或喜的气氛 。怎样写好气氛呢?同学们首先要认识不同场面在气氛上的差异。比如,同 样是“热闹”气氛,操场上的“热闹”是朝气蓬勃,而市场上的“热闹”则 是经济繁荣、买卖兴隆。其次,还要写好气氛的发展、变化。例如,上课前 教室内吵吵嚷嚷,老师一进教室,同学们鸦雀无声了。 4、以言行描写为主写好场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八单元写作 点面结合写场面(8单元写作指导)
二、课文引路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
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 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三十万人 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开国大典》 老师点评: 片段中既有对毛主席的描写,也有对广大群众 的描写,有点有面,有正面描写,有环境烘托 ,充分表达了群众对主席的热爱,对新中国成 立的激动与兴奋之情。
场面描写要为记事、写人服务,单纯的场面描写是不存在的。因此,我 们要注意通过人物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习作八场景描写教学设计

习作八场景描写教学设计

习作八《场景描写》(一). 学习目标:1. 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个场景.2. 要把所描写的场面写具体, 写清楚. 学会观察, 用心聆听. 注意“全体”与“个别”结合, 突出重点, 层次清楚, 表达真情实感.3. 语句通顺, 注意不写错别字.(二). 重难点:1. 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个场景.2. 要把所描写的场面写具体, 写清楚. 学会观察, 用心聆听. 注意“全体”与“个别”结合, 突出重点, 层次清楚, 表达真情实感.(三). 教学具准备: 课件;打气筒;气球;学生自评表(四). 学情分析:学生对习作常常不知如何下手, 直接让他们写场面描写, 应该是有难度的. 所以, 设计本课从游戏入手, 课中持续渗透习作顺序和习作要点. 学生可能放不开, 课前可对学生实行游戏热身,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性.(五). 教学过程:一. 示标导学:1. 出示学习目标2. 导入: (板书游戏)喜欢做游戏吗? 请说出这些游戏的名字. 假如想把游戏场景写下来, 要做到哪些呢? (教师引导: 眼观, 耳听, 心想)二. 绕标自学:1. 今天, 咱们也做个游戏. 讲游戏规则.2. 开始游戏, (强调游戏顺序及学生反应)3. 你们注意到了什么? 同学们的反应? (请学生回答看到的同学们的表现: 引导观察“全体”, “个别”的表现)4. 请中奖的同学布置任务:游戏中气球持续地变化, 同学们也在变化, 请说说游戏场景, 也能够同桌交流, 小组交流.三. 化标展示:1. 同桌交流, 小组交流2. 生汇报: (师引导“全体”和“个别”表现; 按一定顺序; 突出“个别”)3. 再做游戏(强调游戏时观察者考前须知, 适当点拨“个别”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表现)4. 中奖者上前领礼物. (适合场景描写的词语或歇后语)四. 破标生成:1. 习作要求:(1). 写清气球的变化;(2). 写出“全体”和“个别”表现;(3). 把游戏的场景写具体, 写清楚.2. 选出代表, 当堂批改, 修改, 指导五. 拓标训练1. 学生互评, 完成互评表(见附页)2. 展示学生互评作文和互评表3. 教师总结: 本次习作的游戏场景描写, 适合其他任何场景描写, 今后描写场景的作文中, 写作时按一定顺序来写, 我们要注意观察场景中“全体”和“个别”人物的表现.4.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根据同桌的评价建议继续写作文.四字词语:欢呼雀跃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惊魂未定七上八下提心吊胆手足无措迫不及待歇后语:凉水倒进热油锅——炸了锅上午栽树,下午乘凉——急不可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2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24

《场景片段描写》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写好场景要注意仔细观察,学会使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注意场面描写时的主次,学会突出主角时使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细节描写去烘托场面描写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上通过范文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深入日常生活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通过习作交流,让学生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使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开国大典》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场景描写,谁能说说哪个场景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简要地说说理由。

2、开国大典之所以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是因为场景描写得非常丰富。

那么,怎样才能让精彩的画面成为我们笔下灵动的文字呢,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场面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例探讨,分析方法。

1、课件出示场景描写的概念。

2、下面老师就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如何写片段场景描写。

3、一起读拍球的画面描写,说说这个场景是如何描写的呢?4、学生自由读。

5、齐读。

6、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7、教师总结:这个场景描写是按照先整体后个体,也就是先面后点的方法来写的。

这就是场景描写中最常用的点面结合描写法。

8、看课件进一步解释,整体就是面,要略写;个体就是点,要详写。

写文章时,我们就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

点的描写,还能够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写。

三、延伸课外,实行习作。

1、说说生活中我们能够写哪些场景?2、现在,模仿范文,写写场景印象深刻的片段描写。

四、抽生交流评价,教会修改方法。

1、抽学生交流,其他学生评价该生作文,教师指导2、再抽生交流指导。

3、小组交流、评价、修改。

4、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习作,全班交流修改前后习作变化。

五、拓展延伸,完美小结。

1、同学们,我们仅仅写了一个片段,那么,一篇完整的场景描写还需要写什么?2、课后,请同学们把片段描写补充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教案_18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教案_18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设计引言】五下第八单元场景描写是建立在学习《开国大典》的基础上的一次习作训练,而此次教学活动的展开没了这个读写结合的铺垫,也因了是临时的班级,更基于学生在习作中普遍写不具体的客观存有,我决定一意孤行地用“选点拓展”的方法把场面写具体。

因为是初次尝试,所以“怎样选点,怎样做到有侧重地选点,怎样拓展,怎样做到用有画面感的语言拓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我备课时持续矛盾着的困惑,敬请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们与众兄弟姐妹们指点迷津。

【教学目标】1、尝试使用“选点拓展”的方法把场面写具体。

2、生生合作,借助过渡句或方位词组段成篇。

3、培养敢于持续修改的意识,善于持续修改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如何围绕选择的点用有画面感的语言实行拓展是重点。

(解决措施:精益求精,边改边悟。

)如何培养敢于持续修改的意识,善于持续修改的水平更是难点。

(解决措施:比较碰撞,渐改渐悟。

)【教学过程】具体了。

二、直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把场面描写具体。

三、联系生活,闲谈场面。

四、比较发现,选点拓展。

1、出示《义卖》图,说说自己会怎样写?2、出示片断一,学生评价。

随着校长一声令下,义卖活动开始。

放眼望去,每班的摊位上摆放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直看得眼花缭乱。

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人潮涌动的“市场”认真地选购心仪的东西。

霎时间,整个校园沸腾起来了。

3、滚雪球比较,初识“选点拓展”的修改方法,培养“精益求精”的修改意识。

随着校长一声令下,义卖活动开始。

放眼望去,每班的摊位上摆放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可爱的毛绒玩具,有崭新的学习用品,有诱人的美味佳肴……看看这个,好,看看那个,也好,让人直看得眼花缭乱。

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人潮涌动的“市场”认真地选购着心仪的东西。

看,那个低年级的小妹妹,双手紧拿着十元钱,眼睛直直地盯着水果冰激凌,偶尔还伸出小舌头舔一下嘴唇,大概是她太想吃了,但又舍不得将钱买了吃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教案_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教案_4

五年级上册习作八【教学目标】1.学习场面的描写方法,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描写场景。

2.场面描写,要抓住点和面实行细节描写,做到点面相结合。

【重点难点】1.场面的描写,首先要注意写好整个场面中在同一时间出现的几个点的实行描写。

2. 场面描写,要抓住点和面实行细节描写,做到点面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猜猜是什么场面描写,老师依次出示答案。

2.总结a.在哪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当时周围的情况如何,我们把它描写下来,就是场面描写。

b、场面描写经常在记事文章中出现,而且一般都是在多数人参与的时候下所表现出来的情况。

三、师来讲解:怎么样实行场面描写?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就构成了场面。

而场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

1、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必须首先写出某一个特定场合的整个面上的情况。

既要写出总的轮廓,又要写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

2、突出重点,写出气氛。

既然是场面,必然有很多人物,所以,就要分清主次。

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略写次要人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

此外,还应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

3、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常见的写法有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

四、小组合作,日常生活中的场景1.指名来说说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场景2.师来出题:当下课铃声响起3.小组再次合作讨论4.小组汇报5.同学补充6.老师小结五、习作要求:1 、复习《开国大典》的写法2、以《记一次拔河比赛》为例3、出示我们拔河比赛的图片观察4、小组再次讨论并请同学们说一说: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场景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实行课件出示写作文的步骤和一些相关的好词。

六、范文的欣赏1.注意观察人家是如何实行场面描写的?2.他们是如何抓住点面相结合的?七、再次出示场面描写的要点1、注意写好每一个“点”2、注意使用“点面结合”3、注意抓动态的场景来写4、画龙点睛八、生习作1、生按要求动笔写作文2、老师巡视3、老师个别指导板书设计•点面结合•动静相宜•画龙点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教案_2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教案_23

《场面描写》习作指导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一次习作教学的存有价值在于它的有效性。

而有效性的核心在于是否具有精准的知识指导和学写训练。

本次习作设计在知识指导上强调“层次”,先让学生理解场面描写的概念和基本写法,再用微课学习场面描写构段方式。

在“学写”训练上,通过两次训练,一练一得,针对性强。

【教学目标】:1.了解“场面描写”的基本概念,在说写过程中学习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写一次比赛的场面。

2.借助微课,学习场面描写的段落结构安排,即构段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要求”回顾读153页习作要求。

二、技法入门过渡:什么是场景?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让我们一起回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决赛现场,我们的对手是火力十足的塞尔维亚队,现在是非常关键的第四局,双方比分紧追不放,20平,22平,万众期待尽在这个刻,鹿死谁手也尽在这个刻……1.观看排球比赛视频。

2.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两位学生回答)预设板书:场面描写气氛动作观众神态人物教练语言远动员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小结。

过渡:像这样众多人物在一定的场合活动的场景就叫场面。

3.理解“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内,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的描写。

(课件出示,齐读)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十佳歌手”比赛、篮球比赛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等都能够采用场面描写。

(课件出示,师读)4.写法指导那怎么样才能写好场面呢?场面描写,既要点面结合,也要渲(xuàn)染气氛(fēn)。

“点”是指个别人物的具体细致的描写,“面”是指包括环境和所有人物的整体描写。

举例子: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持续地向群众挥手,持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开国大典》5.再看视频,带着要求写作。

要求:(1)按照时间顺序来写;(2)注意点面结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八组 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课教案_1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八组  口语交际·习作八  习作》优质课教案_16

《场景描写》习作指导【学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场景描写的内涵,归纳场景描写的方法、2.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好场景,切实具备进行场景描写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课文引路归纳方法(5分钟)1.范例感知:前天我们学习了《开国大典》这篇描写大型场景的课文【板书:场景】说一说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典型场面?(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评:你的课内知识掌握很扎实。

出示ppt,手指屏幕2.引出概念:这么多典型场面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就完整地再现了开国大典这样一个大的场景也就是说一个场景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很多典型场面组合而成的。

【板书典型场面按照一定的顺序】3.归纳方法(1)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壮观、盛大、盛况空前、隆重,人民群众很激动和自豪。

评:师:透过这壮观的场景来感受人民群众激动和自豪的情感。

)原来透过场景描写同样能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

【板书表达情感】(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篇课文中典型场面描写的方法。

4.展示总结:锦囊一:善用环境描写评:你对课文内容记忆很深刻。

环境描写确实渲染了当时热闹、喜庆的气氛。

锦囊二:捕捉特写镜头评:善于捕捉场景中重要人物的特写镜头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锦囊三:穿插侧面烘托评:侧面烘托在场景描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咱们班的同学们真了不起,回忆了这么多的场景描写的要求和方法,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来完成一次场景习作。

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习作】二、合作构思指导习作(15分钟)1.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

这是我校少年军校授牌仪式的场景。

【板书少年军校授牌仪式】大家一定要认真看,记住每一个场面,来弥补我们不在现场的遗憾。

2.少年军校授牌仪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震撼生:壮观(评:我和你有同感。

)生:声势浩大生:大家都很兴奋、激动,我也很骄傲。

(评:你是一个有中华情怀的孩子)是啊!我们中华路小学又多了一个光荣而响亮的名字——少年军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面结合,绘就壮丽“场景”——五年级上册习作八《场景描写》习作指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八《场景描写》习作指导,本设计以本学校的升旗仪式为范例进行指导。

【设计理念】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习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习作片段练习。

“小片断成就大作文”,学生不断经过片段的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而5-年级习作的年段目标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我这节习作指导课就以此为指导思想,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来设计,教会学生“取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场景。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习作指导(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八),安排了两个内容供学生选作:一是学习《开国大典》场景描写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描写一个场景;二是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看的影视作品中,选择一个写梗概。

这节课设计的是《场景描写》的习作指导。

关于场景,在《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之前,人教版的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在编排上已经穿插安排了一些有关场景描写的文章,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三年级下册的《检阅》五年级下册的《狼牙山五壮士》等。

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场景描写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于场景描写的训练,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至这个单元的习作之前,虽然没有专门安排写场景的专训练,但有安排了两次写活动的习作练习。

活动的描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属于场景描的范畴。

【学情分析】虽然写场景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生疏,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场景描写的写作技巧,但对于“点面结合”这种方法还是比较陌生的,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减低这个“门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指导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范文《开国大典》,让学生在回顾总此课作者写场景的方法,再相机出示课文中升国旗的片段,让学生再阅读感悟,看看作者是如何“面到点”、“点面结合”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的。

然后利用录像、照片,让学生回忆我们学校升旗仪式,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想象。

升旗仪式是每周星期一都举行的,学生是比较熟的,并且是身临其境的,还让学生选择升旗仪式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小场景先说后写,应该有话可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留心体验所处场景的氛围,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以及自己的内心受,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会选择出彩的“点”,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用字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表达出真情实感。

2、指导学生在习作中要善于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以人物活动为中心,选择出彩的“点”,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用文字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表达出真情实感;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突出场景的点。

【教学过程】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一)出示习作提示,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有什么要求?《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

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

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二)读后指名交流。

师在课件上画出来,并板书:习作八场景描写(写具体,写清楚)(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既让学生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又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课件出示“场景”,师解释。

场景:一些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的某件事中的一个生动画面,这就是场面。

比如师生一同庆祝儿童节,一起劳动,进行一场比赛等等。

场面描写离不开人物,人物不能只是个,众多的人物的共同活动才构成场面。

场景或是热闹的,或是欢乐的,或是严肃的……(四)那么,你看过哪些场景呢?学生汇报(提示讲出每个场景的特点)。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随着教师的提示进行生活联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他们思考。

)二、清晰顺序,由面到点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板书:人、事、景、物)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

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常见的写法有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

比如,描写庆祝六儿童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写个别同学的表现,特“点”。

三、把握要点,精心“取景”(一)播放录像,唤起记忆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学校的一次升旗仪式的录像,回顾一下我们升旗的过程,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看看它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注意观察大部分同学的表现,还要注意个别同学的神情动作。

(设计意图:场景描写是属于“素描作文”的范畴,是通过观察、想象,然后内化为语言文字。

录像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知,指导学生从声音、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点和“面”的观察,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是上好这节习作指导课的关键。

)(二)把握要点,精心“取景”1.理清顺序,交流感受(1)生汇报升旗仪式的顺序,师板书:出旗——升国旗——唱国歌——校长讲话。

(设计意图:按一定顺序写场景是场面描写的一个重点。

因此,理清升旗仪式的顺序是写好这个场景的关键。

)(2)出示我校升旗仪式的图片,交流: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个场景?哪个同学的态、动作吸引了你的眼球?(3)学生小组交流。

(4)指名在班上交流,交流后请学生评价(指导学生从是否抓住场景描写的方法去评) 2.出示照片,指导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哪张是点的描写,哪张是面的描写,写出这个小场景什么特点?3.当时,你是怎样做的?有怎样的感受?(“点”)(设计意图:据了解,学生的“取景构图”能力比较弱,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升旗仪式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和对个别同学的印象,指导学生“取景”,这就是选择出彩的“点”;接在互相评价中深化认识,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此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识等能力。

学生说后出示哪里是点的描写,哪里是面的描写,进一步深化对“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法(一)回顾文本,小结写法我们刚刚学过26课《开国大典》,是一篇很好的场景描写的范文,文中向我们展现了一盛大、隆重的开国典礼,典礼中也处处洋溢着人们的激动、自豪、兴奋的心情。

那作者是怎样把个场景写好的呢?(二)“出旗”为例,指导写法1.点面结合,写出特点(1)回顾文本“面”的描写。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地方总的写了开国典礼的总体情况以及会场气氛人们的心情?(文中第2、3、4、5、13、14等自然段从不同角度写了典礼的盛况)(2)指导升旗仪式“面”的描写——描庄严肃穆之景,抒爱校爱国之情。

指导:写我们学校升旗仪式“面”的时候,要写什么呢?抒发我们怎样的情感?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

这就是“面”的描写。

(见图1)要写场景的整体情况,如国旗班的同学和所有同学的整齐的动作、一致的目光整体表现,当时的气氛怎样,在描写中抒发我们的情感。

然后学生同桌讨论写什么,用哪些词句以描绘出升旗仪式时壮丽的场面。

(3)回顾文本“点”的描写。

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属于“点”的描写的语段。

(抓住毛主席言行的描写来体会)所谓“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详细描写。

这可以让人很真切地了解到场景的具体特点及人物的特点。

(4)指导升旗仪式“点”的描写——描精神抖擞之生,抒爱校爱国之情。

指导:抓住护旗手的神态、动作,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见图2)抓住一名普通学生的目光、手势、站势,想象其想法。

(见图3)(这样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展开详细的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气氛以及人们的心情,从而领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5)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在一段中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如:链接到文本中升国旗的片段: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点”)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面”)五星红旗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问:这段话中哪里是点的描写,哪里是面的描写?学生汇报后出示(“点”)(“面”)作者点面结合,写出了这个小场景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感受)那在写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时,如何进行“点面结合”的描写呢?(既要写出某个场景的总体面貌、场景气氛、同学的表现,又要注意抓住个别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比较详细的描绘,还要写出表达了同学们的什么感情,把“景”和“情”互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到“点面结合”,景中融情。

)老师小结并板书:2.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3.在写自己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周围的环境、事物以及自己的联想作一下简要的交代,增强场景的感染力。

(设计意图:在学习《开国大典》时,已经总结出场景描写的方法,这时范例的出示,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回忆,增强学生对场面描写的认识,强化场面描写的方法,尤其是“点面结合”运用。

我从“面”到“点”,再到“点面结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让学生确切地感受到“点面结合”对场景描写的好处。

)(三)以学定教,学以致用1.出示收集到的有关描写场面和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描写场面的: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庄严肃穆、振奋人心、激动人心、隆重、壮观、严肃庄重……描写人物的: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昂首挺胸、目不转睛、健步如飞、步履矫健、凝神注视、不约而同、斗志昂扬、井然有序、鸦雀无声、光坚定、注视、瞻仰、仰望、齐刷刷、雄赳赳、气昂昂……2.学生自读积累(设计意图:词语的出示,是让学生积累有关的词语。

积累是为了运用。

“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和“会学”。

这就是“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

)五、重审要求,“小试牛刀”(一)出示习作要求(二)练笔接下来,请同学们选取升旗仪式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根据场景描写“点面结合”的方法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遵循了“快乐大作文”创始人——李白坚教授的理念,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写作的依据和材料;只要求写一个小场景,大大减低了习作难度,让学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六、总结收获,理清思路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点面结合”来进行场景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