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生平简介20页PPT

合集下载

柳宗元

柳宗元

常见诗歌
• • 渔翁》 《始得西山宴游记》 《小石潭记》 《石涧记》 《捕蛇者说》 《小石城山记》 《石渠记》
《江雪》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哲学思想
•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 ,是他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封建论》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 论文。针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之争,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 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 然趋势。分封制暴露出种种严重弊端,而新的郡县制能克服分封制弊 端,有优越性和进步性,因而极力支持郡县制。对秦始皇的评价,也 反映出柳宗元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六逆论》、《晋问》等政论文, 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甚至认为天子在用人问题上有了错误 ,也应改正。他重视农战的思想也比较突出,重视劝农耕,修水利, 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学,但不主宗一家。他的不少言论,往 往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 ,这是他思想异于其他思想家之处。
评价
• 苏轼 • 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 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 列 • 严羽 • 宋人严羽曾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唐代 人唯有柳宗元深知骚学 • 毛泽东 • 据毛泽东的秘书林克回忆,毛泽东曾经说过:“柳宗 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 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 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走进唐代柳宗元
目录
• • • • • 人物简介 家庭背景 主要作品 哲学思想 人物评价
柳宗元简介
• 柳 宗 元,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 又称“柳柳州”“柳愚溪”,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 、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 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 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 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唐德宗贞 元九年(793年)中进士,五年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 集贤殿正宇,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唐顺 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 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1]也从中央贬到了地方先是 贬为绍州刺史,未及任又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十年 后,又贬为柳州刺史。819年病死于柳州任上。

(完整版)柳宗元的一生

(完整版)柳宗元的一生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人物生平一:早年生活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

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

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为官。

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长安。

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

(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

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

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

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

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少年成才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

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

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简介ppt课件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简介ppt课件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之一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 互,不可知其源。
《黔之驴》
探究
▪ 黔之驴.被人们视为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成了 “无能平庸”的代名词。
▪ 从“虎”的角度分析 :1、“虎”作为百兽之王,面 对着一只无犬齿利爪的“驴”,竟“以为神”, “立蔽林间”,当“驴一鸣”,虎便“大骇,远 遁”,“终不敢搏”。可见,虎虽凶猛,但愚昧中 干。
▪ 由此,我们可揭示出“任何貌似强大的凶恶之徒, 其本质都是虚弱的”寓意。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一方面精确准确
《始得西山宴游记》 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 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
《钴鉧(gǔ mǔ)潭记》 面又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和忧愤
《钴鉧潭西小丘记》 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自
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
《小石潭记》
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
《袁家渴记》
的凄幽的情调。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 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 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 ,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 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柳宗元ppt

柳宗元ppt

朱庆余在参加进士考试前对自己 的诗文才华心存疑虑,写了一首诗 《近试上张水部》投赠当时的水部郎 中张籍,征求他的意见。张籍当时以 近试上张水部 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学与韩愈齐 朱庆余 名。诗歌(如右)以新妇自比,以新 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以“入时无” 洞房昨夜停红烛, 三字为灵魂,表面意思是说:新婚之 待晓堂前拜舅姑。 夜,新娘子心绪激动,彻夜不眠。第 妆罢低声问夫婿, 二天一大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 画眉深浅入时无。 梳妆打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大 礼——拜见公婆。这时她心里不免有 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 能不能讨公婆喜欢呢?她没有把握, 只好羞涩地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
实际用意则是,诗人即 将参加进士考试,他虽然饱 读诗书,精心备考,但是自 己的诗文才华如何呢?是否 博得主考官的欢心,赏识? 他心中没底,只好问问张籍 的意见。全诗以闺情趣话来 表达应试求仕的社会问题, 一箭双雕,妙趣横生。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课后 练习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赤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 用 。
答:割字照映上句剑鋩的比喻,进一步 写出作者愁苦之深.
(2)整首计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贬谪之恨,思乡之愁.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课外 洞房昨夜停红烛, 鉴赏: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 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 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 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

古代诗人名人柳宗元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柳宗元人物介绍PPT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古文运动
柳宗元和韩愈等人领导了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文 体和文风的改革。首先柳宗元在韩愈重视文章以道德教化为主的基础上, 提出了“文以明道”的具体主张,柳宗元的道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其 次,柳宗元在其文章中率先提出“文有二道”的思想主张,文学有辞令、 褒贬、导扬、讽谕四种作用以及文学有本于著述和本于比兴两大部类, 文如何发挥明道的作用规定了具体的途径,对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学规定 了内容和形式的基本要求;再次,柳宗元对文章的发展提出了广泛继承 和注重创新的见解,提倡反对骈文以学习古文。
诗词特点
诗歌
柳宗元的诗歌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具有独特风格,他擅长运用简练 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情感,内涵丰富而深入。 《掩役夫张进骸》表达了对一位劳动者真诚的同情,同时抒发了唯 物主义思想和基本平等观念。《韦安道》是一首在古典诗歌中十分 罕见的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的诗歌,生动地叙述并高度赞美了韦安道 的英勇侠义行为和品质,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柳宗 元描绘自然风景的诗作与山水游记相似,通过描绘幽深的林谷、清 澈的溪流和寒冷的花朵来塑造自己忧伤的形象。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诗词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他原籍河东(今山西省 永济县),因世代外任官职,家在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安家落户, 视长安为第二故乡。父亲柳镇曾任录事参军、长安主簿、殿中侍御史等职, 母亲卢氏,贤惠有才。童年时,柳宗元在母亲的培养下勤奋学习,四岁时 已熟读多篇古代辞赋。十三岁时随父亲在湖北、江西等地游历,见识众多 优秀人物。他年少时已展露文学才华,在文坛有名声。

柳宗元ppt

柳宗元ppt

诗人为我们渲染了一幅与世隔绝的桃 花源般的情境。与自然的亲近在另一方面 也是与世俗的疏离,对诗人而言当然是暗 含着对官场的怨愤与失望。此诗虽极力渲 染一种空灵冲淡的境界,却还是隐隐流露 出作者的一丝孤寂,也正是因了由宦途坎 坷产生的孤寂心境才引发了他对闲适生活 的向往。
Page 10
创作特色

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 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 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 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 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

公元806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 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 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 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 就是其中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 厚,汉族,河东郡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 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 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 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Page 7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 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 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 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Page 8

此诗一句一个场景,连续转换,流畅活泼,生动之 至。完美无缺地把诗人所向往的那种遗世独立、回 归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食其力、自得其 乐的理想生活境界表现出来,应该可算是浪漫主义 诗歌的杰作了。

【精品】PPT课件 作者: 柳宗元共27页

【精品】PPT课件  作者: 柳宗元共27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品】PPT课件 作者: 柳宗元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柳宗元与古文运动ppt

柳宗元与古文运动ppt
精品资料
(3) 传记(zhuàn jì)散文
柳宗元传记散文成就也很高。其中不少以下层 劳动者为描写对象。他往往借题发挥,通过对 某些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中唐时期百姓的悲 惨生活,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máodùn)和黑 暗现实,讽刺丑恶的社会现象。达到一般的史 传文所不可能具有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在艺术 上,他重视人物的精神特质和形象的真实性, 善于选择典型材料和进行细节描写。
精品资料
唐末小品文继承和发扬了古文运动批判现实, 文以载道的传统,在讽刺尖锐,见解深刻方面 甚至较韩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形式上,发展 了韩柳文中幽默的一面,打破了唐代古文过于 一本正经的沉闷局面,使散文题材开拓到日常 生活中的琐闻、杂感等各个方面。风格 (fēnggé)趋向于轻松活泼,对赋、铭、箴、赞 等文体进行了由骈转散的革新,丰富了散文的 艺术表现手法。
精品资料
柳宗元以160多首诗而自成一家,风格淡 泊简古(jiǎngǔ)。苏轼称其诗“发纤秾于简古 (jiǎngǔ),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 后》),谓其与陶渊明均“外枯而中膏,似淡 而实美”(《东坡题跋·评韩柳诗》),指出 柳诗朴素精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深远的情思, 足见柳诗所达到的高度。
精品资料
(二)思想(sīxiǎng):
韩愈儒家道统继承人自居,一生致力于排斥佛 老、弘扬儒学。他的思想主流(zhǔliú)是积极 进步的,如崇尚兼济,鄙弃独善;拥护统一, 反对割据;主张仁政,抨击时弊;倡导师道, 奖掖人才等。然而他的思想非常复杂矛盾,这 些都在他的散文创作中都有反映。
精品资料
(三)创作(chuàngzuò):
于将壮志豪情与对国家衰退的忧思交织在一起(yīqǐ),宏
阔的境界与萧瑟的景物交织在一起(yīqǐ),抒发了迁谪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