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品类型 (2)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第一部分:《归园田居》简介一、《归园田居》创作背景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
《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
长于诗文辞赋。
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
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
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
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
二、《归园田居》主要内容《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陶渊明的简介及主要作品

陶渊明的简介及主要作品陶渊明是中国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饮酒诗人。
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哪些?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陶渊明的简介及主要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陶渊明的简介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六十岁左右去世。
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在中国诗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
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陶渊明的诗歌今存一百二十余首,大体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他在委运任化、顺应自然的人生观指导下所作的田园诗,一类是他在立善遗爱、欲展猛志的人生观指导下所作的咏怀、咏史诗。
前者被后人视作田园诗,后者被前贤称之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他的文章今存十一篇,其中的《归去来兮辞》被后人传颂不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
”《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闲情赋》等,也都为人称道。
一、田园放歌陶渊明吟咏田园的诗作虽然仅占其诗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是自《诗经》农事诗以来的近千年间第一次出现在诗坛上,无论是题材还是意蕴,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所以备受后人推崇。
这类作品吟咏了远离市井尘氛的田园风光,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恬静安谧,讴歌了正统观念所鄙视的农业劳动。
描写田园风光的,如其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中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作者从彭泽归隐后的作品。
诗人告别了官场生涯,回到大自然的怀抱里。
多年的仕途颠簸,犹如“尘网”似的束缚了诗人的身心,直到退居林下,才使他“爱丘山”的本性得以重现生机。
返回田园故居后,他觉得如同羁鸟归林、池鱼回渊一样兴奋、自在。
所以,他才用浸透着感情色彩的笔致,描绘出一幅平和宁静的童话世界: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茅屋,屋后榆柳成荫,房前桃李成排,远方山村的炊烟朦胧缭绕,近处深巷中的犬吠,桑树间的鸡鸣,彼此声声呼应,不绝于耳。
在饱受战火兵燹之祸蹂躏的乱世中,在经历过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宦途坎坷后,这样的世界在诗人的心目中当然犹如世外桃源一般,令人陶醉。
《饮酒》诗中的第五首,描绘了同样的画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作品的主要风格

陶渊明作品的主要风格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那么他的作品具有怎样的风格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自然质朴的创新美,一语天然万古新陶诗在诗歌题材上、语言锤炼上、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
其田园诗继“风骚”,承“三曹”,开创了田园诗歌的先河。
如《归园田居》(三)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苏轼与友人读毕此诗,在《书渊明诗》中无限深情地写道:“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
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矣!”劳作的甘苦,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首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歌颂。
四十四岁后诗人连遭不幸,阅历日深,对衣食和劳动有了更加现实深刻的理解。
《于西田获早稻》劈面提出“人生归有道,衣食故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诗人高于晋人和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之处,就在于他以躬耕不懈寻找到了人生的新意境。
他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语言上通俗、朴素、精练、深情而近似“田家语”的白描手法,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的艺术效果。
“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的信笔拈来,“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农务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等用质朴的语言形象创新性地反映了诗人对劳作的新认识、新感情,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二、质朴无华的语言美,豪华落尽见真淳陶诗中凡俗农事、田园风光以及那恬淡的心境,都是通过浑朴、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诗人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概括,表现出了韵味的含蓄与隽永。
如千古名句“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在采菊时那俯仰自得的情趣,初不用意,猛然见山,是偶然发现的内心喜悦。
一个“见”字让意境有意想不到的趣味。
《归园田居》(三)中有“带月荷锄归”一句,如果是“戴月”,就只是披星戴月的意思,没有情感意趣的灌注。
而“带月”则是把人与月亮紧紧联系到一起,这样把人的形象与月景融成一个整体,以人的情趣笼罩整个诗歌的画面。
陶渊明诗集(共9篇)

陶渊明诗集(共9篇)陶渊明诗集(一): 陶渊明代表作品有诗作《》《》,辞《》,散文《》陶渊明代表作品有诗作《饮酒》《归园田居》,辞《归去来兮辞》,散文《桃花源记》陶渊明诗集(二): 陶渊明的著名诗作是什么之一1. 咏贫士其七2. 饮酒十九3. 拟挽歌辞其二4. 归鸟其四5. 饮酒其九6. 杂诗其三7.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8. 命子其九9. 饮酒其八10. 劝农其三11. 停云其三1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13. 和郭主簿其一14. 读《山海经》其二15. 饮酒其十16. 拟古其一17. 答庞参军其一19. 赠长沙公其二2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21. 移居其一22. 时运其三23. 咏贫士其二24. 饮酒其八25. 责子26. 答庞参军其六27.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28. 归园田居其三29. 饮酒十五30. 形赠神31. 游斜川32. 饮酒其五33. 和刘柴桑34. 命子其七35. 答庞参军其三36. 归鸟其一37.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38. 拟古其四39.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40. 命子其九41. 饮酒其九42.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43. 读《山海经》其五44. 读《山海经》其九45. 饮酒其七4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48. 荣木其三49. 读《山海经》其十三50. 饮酒其一51. 读《山海经》其七52. 赠长沙公其一53. 拟古其八54. 杂诗其八55. 饮酒十三56. 归鸟其四57. 影答形58. 归园田居其四59. 答庞参军其四60. 饮酒十九61. 咏贫士其三6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63. 咏贫士其四64. 读《山海经》其十一65. 赠长沙公其四66. 杂诗其三67. 拟古其三 68. 饮酒十八69. 神释70. 咏贫士其五71. 拟古其八72. 荣木其一73. 止酒74. 杂诗其三75. 归鸟其四76. 连雨独饮77. 影答形78. 杂诗其五79. 还旧居80. 和郭主簿其一81. 读《山海经》其一82. 拟古其二83. 饮酒其十84. 劝农其五85.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86. 拟古其六87. 咏贫士其三88. 劝农其一89. 停云其二90. 咏二疏91. 归鸟其一92. 咏贫士其二93. 饮酒其五94. 赠长沙公其三95. 答庞参军其五96. 杂诗其二97. 时运其四98. 劝农其四99. 饮酒十七100. 饮酒十二101.四时102.归去来兮辞这些我觉得都挺好的看下能不能找到你所需要的~ 陶渊明诗集(三): 陶渊明的著名的诗作之一什么啊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以上简介1. 咏贫士其七2. 饮酒十九3. 拟挽歌辞其二4. 归鸟其四5. 饮酒其九6. 杂诗其三7.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8. 命子其九9. 饮酒其八10. 劝农其三11. 停云其三1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13. 和郭主簿其一14. 读《山海经》其二15. 饮酒其十16. 拟古其一17. 答庞参军其一18. 命子其一19. 赠长沙公其二2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21. 移居其一22. 时运其三23. 咏贫士其二24. 饮酒其八25. 责子26. 答庞参军其六27.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28. 归园田居其三29. 饮酒十五30. 形赠神31. 游斜川32. 饮酒其五33. 和刘柴桑34. 命子其七35. 答庞参军其三36. 归鸟其一37.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38. 拟古其四39.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40. 命子其九41. 饮酒其九42.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43. 读《山海经》其五44. 读《山海经》其九45. 饮酒其七46. 饮酒十一4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48. 荣木其三49. 读《山海经》其十三50. 饮酒其一51. 读《山海经》其七52. 赠长沙公其一53. 拟古其八54. 杂诗其八55. 饮酒十三56. 归鸟其四57. 影答形58. 归园田居其四59. 答庞参军其四60. 饮酒十九61. 咏贫士其三6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63. 咏贫士其四64. 读《山海经》其十一65. 赠长沙公其四66. 杂诗其三67. 拟古其三 68. 饮酒十八69. 神释70. 咏贫士其五71. 拟古其八72. 荣木其一73. 止酒74. 杂诗其三75. 归鸟其四76. 连雨独饮77. 影答形78. 杂诗其五79. 还旧居80. 和郭主簿其一81. 读《山海经》其一82. 拟古其二83. 饮酒其十84. 劝农其五85.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86. 拟古其六87. 咏贫士其三88. 劝农其一89. 停云其二90. 咏二疏91. 归鸟其一92. 咏贫士其二93. 饮酒其五94. 赠长沙公其三95. 答庞参军其五96. 杂诗其二97. 时运其四98. 劝农其四99. 饮酒十七100. 饮酒十二101.四时102.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自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饮酒二十首并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十九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二十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陶渊明诗集(四): 陶渊明写的诗陶渊明的有关诗词:1. 咏贫士其七(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 饮酒十九(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 拟挽歌辞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 归鸟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 杂诗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 命子其九(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 饮酒其八(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0. 劝农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1. 停云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3. 和郭主簿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4. 读《山海经》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5. 饮酒其十(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6. 拟古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7. 答庞参军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8. 命子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9. 赠长沙公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1. 移居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2. 时运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3. 咏贫士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4. 饮酒其八(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5. 责子(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6. 答庞参军其六(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7.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8. 归园田居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29. 饮酒十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0. 形赠神(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1. 游斜川(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2.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4. 命子其七(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5. 答庞参军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6. 归鸟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7.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8. 拟古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39.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0. 命子其九(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1. 饮酒其九(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2.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3. 读《山海经》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4. 读《山海经》其九(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5. 饮酒其七(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6. 饮酒十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8. 荣木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49. 读《山海经》其十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0. 饮酒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1. 读《山海经》其七(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2. 赠长沙公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3. 拟古其八(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4. 杂诗其八(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5. 饮酒十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6. 归鸟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8.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59. 答庞参军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0. 饮酒十九(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3. 咏贫士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4. 读《山海经》其十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5. 赠长沙公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6. 杂诗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7. 拟古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8. 饮酒十八(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69. 神释(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0. 咏贫士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1. 拟古其八(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2. 荣木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3. 止酒(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4. 杂诗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5. 归鸟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6. 连雨独饮(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8. 杂诗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79. 还旧居(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0. 和郭主簿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1. 读《山海经》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2. 拟古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3. 饮酒其十(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4. 劝农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5.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6. 拟古其六(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7. 咏贫士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88. 劝农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0. 咏二疏(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1. 归鸟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2. 咏贫士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3.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4. 赠长沙公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5. 答庞参军其五(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6. 杂诗其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7. 时运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8. 劝农其四(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99. 饮酒十七(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100. 饮酒十二(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陶渊明诗集(七):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转吗结合所读过的陶渊明的诗作,谈谈自己的看法求解答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陶渊明诗集(八):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转吗结合所读过的陶渊明的诗作,谈谈自己的看法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陶渊明诗集(九): 陶渊明被贬后写的诗词他在北边后写了很多的诗歌,最有名的有两首,分别是《归去来兮辞》还有就是《饮酒》;分别为你奉上,请参考!1: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论陶渊明的诗歌内容

论陶渊明的诗歌内容论陶渊明的诗歌内容引导语: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三类。
下文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的诗歌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考研真题:论述陶渊明诗歌主要有哪些内容?参考答案:(1)陶诗的内容大都是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
他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田园诗,一类是咏怀、咏史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的景色和农村的生活,按它的内容又可分成四个方面。
(2)第一,是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的第一首。
这首诗是诗人从彭泽归隐后第二年写的,主要写辞官归田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
《饮酒》诗的第五首“结庐在人境”,写他的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3)第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极大的热情歌咏农业劳动中和与农民建立的友谊,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的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这首诗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和自己希望庄稼顺时生长的意愿。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写庚戌岁秋收时的愉快心情和表示愿意长期躬耕的志趣。
(4)第三,陶渊明还有一小部分田园诗反映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穷困的生活。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归园田居》第四首(久去山泽游),此诗反映了经过战乱,或是饥荒、瘟疫,农村残破荒凉的情形,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形。
(5)第四,《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新的发展。
这是他晚年的作品。
从仕途到田园,瑞从田园到桃源,是诗人对理想的进一步的追求。
早年“大济生”的理想,在仕途上破灭了,他就肥理想寄托在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
在田园经历了长期的劳动,生活日益贫困,生活越来越难以维持,他也更多地了解了农民的思想和愿望。
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就逐渐形成。
桃花源的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人劳动、自给自足、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也是一个自由、富裕、安宁的社会。
(6)陶渊明的咏怀诗、咏史诗,继承阮籍和左思的传统,围绕着出仕和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陶渊明的诗歌有哪些题材?各自的艺术特点如何?其共同的艺术风貌是什么?

陶渊明的诗歌有哪些题材?各自的艺术特点如何?其
共同的艺术风貌是什么?
陶渊明的诗歌涵盖了多种题材,主要包括:
1.山水田园: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宁静的田园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亲近自然的情感,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美好。
2.思乡伤别:陶渊明的诗作中经常出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与离别之情。
他在诗中表达了离乡背井、忍受飘零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家乡、亲人和友谊的珍视。
这些题材使他的诗作充满了深情和哀思。
3.思考人生与哲理:陶渊明的诗歌也涉及对人生的思考、哲
学和道德的关注。
他通过对人性、生命、命运等问题的思考,探索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这些诗作具有哲学性和思辨性,展示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
陶渊明的诗歌的艺术特点包括:
1.质朴自然和清新明丽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采用了朴实自
然的语言,没有华丽的修饰,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展示了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诗句富有意境和想象力。
2.婉约与雅致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作以婉约雅致的风格
为主,注重抒发深刻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
内心的禅意和清逸。
他以细腻而舒缓的语调描绘着纤细的情感和绵长的思索。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诗歌以山水田园、思乡伤别和思考人生与哲理为主要题材。
他的诗歌表现出质朴自然和清新明丽的语言表达风格,以及婉约雅致的艺术特点。
这些共同的艺术风貌使得陶渊明的诗歌充满了自然之美、人性之思和人文之雅,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引导语:陶渊明是被称为‘田园山水’诗人,《归园田居》就是他的经典之作,下面是关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归园田居其二》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作品赏析其二(1)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2)。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3)。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4)。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5)。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6)。
常恐霜需至,零落同草莽(7)。
〔注释〕(1)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
诗中表现出对纯朴的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仕宦生活的鄙弃。
(2)野外:郊野,指乡居。
罕:少。
人事:指世俗交往。
穷巷:“僻巷。
寡:少。
轮秧(yang 央):代指车马。
轮指车轮,鞅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住在郊野,很少与世俗交游往来;偏僻的巷子里,很少有车马来往。
(3)掩:关闭。
荆扉:柴门。
绝尘想:断绝世俗的念头。
(4)时复:常常。
墟曲:偏僻的村落。
犹“墟里”。
曲:隐僻的角落。
披:拨开。
共来往:指和村里人相互来往。
(5)杂言:世俗尘杂的言谈。
但道:只说。
(6)日:一天天地。
我土:指自己开垦的土地。
(7)霰(xian 线):小雪珠。
草莽:草丛。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南山:指江西庐山。
晨兴:早上起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作品类型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
《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
《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
……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
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
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散文辞赋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
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
宣言。
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
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
”《桃花源记》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
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
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