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的《土壤学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Ca CO3
钟乳状
黑等
白色 玻璃至土状
3.5~4 3
完全 完全
参差 -
2.8~2.9
白云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主 要是在咸化海中沉淀而成,在湿润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以溶解为主, 或者是普通石灰与镁溶液 风化产物多细粒,含钙、镁丰富、酸性较弱
置换而成
2.71~2.7
为石灰岩及大理岩之主要 在含CO2的水作用下极易溶解、随水移动,
2、颜色和条痕
矿物的颜色是很明显的标志,但它往往因含杂质而有变化。所以.矿物表面的颜
色不是鉴定矿物的可靠依据。在描述矿物颜色时是用熟悉的东西来比喻,以便于掌
握标准,如乳白金黄等,余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矿物的条痕色比矿物表面的颜色
更为固定,因此更具有鉴定意义。观察矿扬条痕的方法,局矿物的尖端在不上琴由
石英
SiO2
粒块状
无,白至各种色 白 玻璃油脂状 7
酸性岩浆岩及砂岩中主要 质硬不易粉碎,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
无 贝状参差 2.65~2.66 成分,变质岩中亦有之。
而形成砂粒,为界生成土矿物。

化 物 赤铁矿 Fe2O3
致密状、粒状或土状。
铁黑或暗红 樱红 金属至土状 5.5~6.5 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氧 褐铁矿 Fe2O3.nH2O 块状、致密状、土状 棕黑、黄棕等 黄棕 半金属土状
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即比较稳定而特有的性质,例如石英的硬度大(7),贝壳状断
口,油脂光泽,方解石的硬度小(3)遇冷稀盐酸起泡等都是鉴定特征。对矿物的一
般性质有了印象后,再深入地记住这些特征性质,将可有效的鉴定各种不同的矿物。
4
作业和思考题:

土壤学

土壤学

土壤学1.《土壤学》(第二版),西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2.《土壤学》(上、下册),东北林学院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3.《区域土壤地理》,刘世全、张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4.《中国土壤》,席承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四川土壤》,四川省农业厅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6.《中国土壤》,熊毅、李庆逵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7.《土壤学》,罗汝英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8.《中国红壤》,李庆逵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9.《中国农业土壤概论》候光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10.《土壤地理学》,李天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1.《土壤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出版社,199612.《土壤农化分析手册》,劳家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13.《土壤发生与分类学》,张凤荣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4.《土壤肥料学》,王介元,王昌全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5.《环境土壤学》牟树森,青长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6.《英汉土壤学词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编,科学出版社,197517.《土壤学名词》,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18.《基础土壤学》,熊顺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19.《土壤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土壤学会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土壤环境学》,李天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1.《土壤化学》,袁可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22.《土壤学》,朱祖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23.《The Natural and Properties of Soils(Eleventh Edition)》,Brandy,N.C. and Well,R.R, prentice Hall24.《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Tan,K.H., Marcel Dekker,199425.《Soil Microbiology and Biochemistry(Second Edition)》,Paul,E.A.and Clark,F.E.,Academic Press,199626.《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陈文新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27.《土壤物理学(附实验指导)》,华孟,王坚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28.《土壤溶质运动》,李韵珠,李保国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29.《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袁可能主编,科学出版社,198330.《土壤地理研究法》,赵其国,龚子同主编,科学出版社,198931.《土壤学》,林大仪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2.《土壤肥料学》,范业宽、叶坤主编,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3.《土壤肥料学》,吴礼树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4.《土壤肥料学》,谢德体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讲授纲要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第一章绪论向上目的要求:使得学生了解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学的任务与土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内涵。

精确测定土壤磷的有效方法

精确测定土壤磷的有效方法

精测土壤磷的有效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工作实践,对有效磷的测定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详细阐述,规范了土壤有效磷测定的操作规程。

关键词:土壤有效磷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浸提显色磷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和钾,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土壤有效磷是土壤磷素养分供应水平高低的指标, 土壤磷素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土壤中磷素的贮量和供应能力。

了解土壤中速效磷供应状况,对于施肥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很多。

有生物方法、化学速测方法、同位素方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等【1】。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是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

其原理是:利用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土壤水溶性的磷和磷酸钙、磷酸铁、磷酸铝中的磷,用钼锑抗试剂显色,进行比色测定。

为确保测定数据的精准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分清适用范围:石灰性土壤由于大量游离碳酸钙存在,不能用酸溶液来提取有效磷。

而碳酸盐的碱溶液能降低碳酸钙的溶解度,抑制钙离子的活性,还能降低了铝离子和铁离子的活性,不会产生磷的再沉淀,浸出液中的磷就可以用钼锑抗显色测定了。

此外,碳酸氢钠碱溶液中存在着OH-、HCO3-、CO32-等阴离子,有利于吸附态磷的置换,因此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主要用于石灰性土壤,也适应于中性土壤和酸性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

另外酸性土壤还可以采用0.03mol/L 氟化铵—0.025mol/L 盐酸浸提,再用钼锑抗显色测定。

【2】2、正确采样,规范处理:采样要具有代表性,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

采样点15—20个,其分布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要避开田埂、路边、沟边、粪堆以及焚烧秸秆的灰堆等地方,在取土时要保证足够的取土深度和土样量,并保证采样均匀一致,土壤的上层与下层比例相同等;采回的土样要平摊均匀,薄薄的一层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灰尘的污染。

风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时剔除石块、瓦砾及植物根系土壤以外的侵入物。

土壤学实习指导

土壤学实习指导
容量瓶编号
含P5μg标准液(ml)
显色容积(ml)
标准液浓度(μg)
消光度(E)
0
0
50
0
0
1
1
0.1
0.042
2
2
0.2
0.083
3
3
0.3
0.132
4
4
0.4
0.179
5
5
0.5
0.227
根据上表数据可得标准液浓度(设为y,单位为μg)与消光度(设为x、单位为E)的关系式为y=2.239x。
3.计算:
3计算
1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测消光度为0.021E,则标准曲线μg数为y=11.393x=11.393×0.021=0.239,土样重0.2035g;
2计算全氮量:
N%= ×100%
= ×100%
= 0.5828 %
其中,标准曲线表μg数:从氮标准曲线上查得与消光度对应的氮的浓度;
:将N的μg换算成g
(1)实验数据
本实验测消光度为0.046E则标准曲线μg数为y=2.239x=2.239×0.046=0.1030,土样重为0.2035g;
(2)计算全磷量:
P%= ×100%
= ×100%
=0.0506%
其中,标准曲线μg数:从磷标准曲线上查出磷的浓度;
:将磷的微克换成克数;
100:换算成每100g土样中含磷的克数;
(4)比色结果:
容量瓶编号
含N10μg标准液(ml)
显色容积(ml)
标准液浓度(μg)
消光度(E)
0
0
50
0
0
1
1
0.2
0.034

四川农业大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

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报告人:沈柯宇学号:20117004班级:农资(本硕)11-1指导老师:胡玉福1、实习目的本次实习主要对成都平原的水稻土作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观察土壤的成土因素,即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人为因素,以及土壤剖面,来判断水稻土类型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土壤改良的措施。

同时对河漫滩形成的旱地和河流侵蚀形成的地形地貌也作了了解,并加强野外识别土壤、岩石的能力和熟练挖掘土壤剖面、划分层次和剖面结构的观察和分析技巧。

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兴趣和热爱。

2、实习时间野外实习是在2013年6月26进行的,主要实习地区为成都平原地区,实习路线为温江-都江堰-大邑-崇州。

3、实习用具土铲、土钻、速测工具箱(小刀、皮尺、pH比色卡、土色卡、HCl溶液、邻菲罗啉、混合指示剂、罗盘仪、白瓷板等)4、实习区自然概况温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西部,是成都市主城区。

温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适合人居,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有34.9万。

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网密布,适合农业耕作,物产丰富,地称天府,素有“锦城西,金温江”之称。

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

李白、杜甫、陆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曾竞相在此游历唱和,留下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等千古绝唱。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四川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地,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川农资源院土壤学实习报告

川农资源院土壤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及意义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

学习土壤学的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农业大省,主要农副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四川省,特别是川西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的土壤分布、理化性质、主要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对促进及保证粮农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土壤学实习,旨在加强同学们对土壤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加强对我省常见土壤理化性质的了解,锻炼野外采土测样的能力,探究风华对黄壤的影响,淹水对水稻土H2S以及二价铁含量的影响等问题。

2、实习区域及概况邛崃市平乐镇及周边乡镇邛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西南。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6.3℃,年可照时数1107.9小时,年降雨量1117.3毫米,无霜期285天。

境内地貌起伏,山、丘、坝兼有。

市之东部及东北部为平坝,大地形平坦、开阔,略有起伏。

中部西北缘为深丘,是浅丘与西部山区间的过渡带。

区内气候温凉,盛产茶叶,。

西部为龙门山南段延伸山系,地势起伏较大,山峦重叠,沟壑纵横。

境内河道纵横,水利资源丰富。

南河、绌(音)江河、斜江河、蒲江河、玉溪河流经境内,全长共217.15公里。

3、实习时间12月3日4、实习工具铁锹、邻菲罗啉溶液、比色卡、土钻、盐酸、混合指示剂、卷尺、瓷块、小刀等5、正文5.1实习要求:本次实习主要的观测土样为黄壤、紫色土、水稻土,因此我们在邛崃选取了邛崃市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三处采样点。

要求测定的参数主要有:(1)、测定不同土层土壤的PH值(2)若土层砂砾较多,还需用盐酸测定其碳酸盐的含量(3)土壤的质地,采用人工捏土成片的难易程度,及其反光度(4)土壤的结构,含水状况,松散度,及其植物根系分布情况5.2操作:5.2.1取土黄壤和紫色土采用铁锹挖取,每次自下而上取黄豆大小的土壤观察测定其基本性质,水稻田由于被长年累月的熟化,表层土壤的性质差异不大,因此我们利用土钻来取出更深层次不同深度的土壤。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new)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new)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目的意义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可靠性。

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受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高度、坡度、母质等)和人为因素(耕作、施肥等)影响,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匀。

正确的采样方法是保证少量分析样品正确反映一定范围内土壤的真实情况的前提条件。

土壤样品的采集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和代表性的土壤,避免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根据采样目的及分析项目确定采样方法。

土壤形成与土体发生研究,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土壤物理性质研究,需采原状土样品:农业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研究,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

采集到的土样,应当场记好标签,带回室内后要逐袋进行登记,立即进行风干处理。

处理样品的目的是:(1)使分析样品可较长期地保存,以防止微生物作用引起土壤生化性状发生变化;(2)挑去非去部分,使分析结果能代表土壤本身组成;(3)将样品适当磨细和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取的称样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减少称样的误差;(4)将样品磨细,增大土粒的表面积。

使制备待试溶液时分解样品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

二、仪器设备(1)土样采集使用工具铁锹、小铁铲、小钢卷尺、剖面刀、样品袋(布袋、纸袋或塑料袋)、标签、铅笔。

(2)土样制备使用工具牛皮纸、硬木板、木棒、台称、镊子、玛瑙研钵、广口瓶(或纸袋)、标签、土壤筛(孔径2mm、1mm 和0.25mm)等。

三、实验步骤(一)土壤形成发育与土壤分类研究(土壤剖面样的采取)1.采样点确定在野外首先确定区域地形部位,及具体剖面位置,除在调查范围的草图上注明采集位置外,并在样品袋内写明野外条件:如地形、位置、成土母质、利用情况、研究目的等。

2.剖面采样采样时应在挖好的剖面上划分发生层段分层取样,不得混合,各层采样深度与每个层段深度不一致,采样只选择其中最典型的部分,一般取0~10cm,不取过渡层,过渡层只作野外研究,不作化学分析。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华中农业大学目录实验一土壤质地的测定 (3)比重计速测法 (4)土壤质地测定(吸管法) (8)土壤质地手测法(适用于野外) (9)实验二土壤容重和孔性的测定和计算 (11)实验三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14)实验四土壤结构形状的观察及微团聚体分析 (17)实验五土壤流限和塑限的测定 (20)实验六岩石及成土母质类型的野外认识 (24)实验七土壤剖面及棕红壤观测实习 (26)实验八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31)实验一 土壤质地的测定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特性,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耕性好坏、生产性能优劣的基本因素之一。

测定质地的方法有简易手测鉴定法、比重计法和吸管法。

本实验介绍比重计法,要求掌握比重计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原理,技能和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并确定土壤质地类别的方法。

一、司笃克斯定律在土壤颗粒分析中的应用土壤颗粒分析的吸管法和比重计法是以司笃克斯定律为基础的,根据司笃克斯(Stokes,1845)定律,球体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与球体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介质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关系式为: 21229d d V gr η-=V :半径为r 的颗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厘米/秒); g :物体自由落体时的重力加速度,为981厘米/秒2; r :沉降颗粒的半径(厘米); dl:沉降颗粒的比重(克/厘米3); d2:介质的比重(克/厘米3); η:介质的粘滞系数(克/厘米.秒)。

这是由于小球在广大粘滞液体中作匀速的缓慢运动时,小球所受阻力(摩擦力):6F r v πη=(π为圆周率),而球体在介质中作自由落体沉降运动时的重力(F)是由本身重量(P)与介质浮力即阿基米德力(FA)之差:Fˊ=P -FA =3331212444()333r gd r gd r g d d πππ-=-当球体在介质中作匀速运动时,球体的重力(F ˊ)等于它所受到的介质粘滞阻力(F),即3124()3r g d d π-=6r v πη3122124()2369r g d d d d V gr r ππηη--==∴又 球体作匀速沉降时S=vt (S -距离,厘米;V-速度,厘米/秒;t 一时间.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实验指导
张锡洲李廷轩
等编著
蔡艳张仁绥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年月
实验室守则
、实验前要先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原理和操作过程。

、实验时必须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的内容和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改进意见。

对实验中出现的反常现象应进行讨论,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

、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和安静,不得高声谈话。

关闭手提电话机。

、注意安全,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火源操作和放置。

、节约用水,安全用电,不浪费药品,爱护所有仪器。

凡损坏仪器者应如实向教师报告,并登记,补领。

实验过程中废液、废物应倒入指定地方,不准随意乱倒。

、实验室内的一切物品,未经本室负责教师批准,严禁携带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实验完毕,要把仪器用具清洁,将各种仪器药品放回原处,清洁实验台面和地板。

学生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请教师到座位检查,方可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