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3知识条理整理
浙教版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浙教版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浙教版生物选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本教材,主要涵盖了生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该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并进行拓展说明。
1.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学的基础,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教材中会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如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的产生和传递等。
此外,也会讨论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如自然选择、适应性辐射、化石记录等。
拓展内容可以包括人类的进化史、分子进化以及进化的应用等。
2. 生物技术与生命的发展: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利用生物体的组成和功能来解决各种问题。
教材中会介绍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基因检测等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此外,还会讨论生命的发展过程,如胚胎发育、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等。
拓展内容可以包括CRISPR-Cas9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前沿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3.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材中会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以及环境污染与保护等内容。
此外,还会讨论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拓展内容可以包括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话题。
4. 生命活动与健康:生命活动是维持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过程,而健康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础。
教材中会介绍生物体的营养需求、消化吸收、呼吸运动等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
此外,还会讨论常见疾病和预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拓展内容可以包括生活习惯与健康、遗传病与基因检测等相关内容。
总的来说,浙教版生物选修三涵盖了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从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生命发展、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到生命活动与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前沿研究和社会实践的问题。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高中生物选修3课程主要涉及动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病毒与人类健康、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破坏等内容。
下面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动物生殖与发育:- 不同动物群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 生殖器官的功能以及生殖激素的作用。
-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包括精子与卵子的形成、受精过程、胚胎的发育以及分娩过程等。
- 常见的生殖障碍和生育技术,如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技术等。
2. 植物生殖与发育:- 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包括花的结构与繁殖方式等。
- 花粉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受精与胚胎的发育过程。
-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包括植物激素的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的调节、水分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等。
3.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基因工程与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导、基因突变等。
- 重组DNA技术在农业、医药、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 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技术,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培养、干细胞及其应用等。
4. 病毒与人类健康:- 病毒的结构、生活史以及病毒感染与人类免疫系统的关系。
- 常见病毒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和预防方法,如流感、艾滋病、乙肝等。
- 疫苗的种类与原理,以及疫苗接种的意义和作用。
5.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破坏:-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包括生物群落、食物链、食物网等。
- 生态位与种间关系,包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者与合作者等。
- 生态系统的流能性与循环性,包括能量流与物质循环的路径与过程。
- 生态系统的稳定因素与破坏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3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选修3(浙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基因工程一、工具酶的发觉和基因工程的诞生1、基因工程的概念:(1)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2)基因工程: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须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3)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发觉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别纯化出来的。
②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切割(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例如: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序列是GAATTC,能在G和A之间切割DNA,如下图所示。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③结果:能将DNA分子切割成很多不同的片段。
备注: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①作用: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缝合磷酸二酯键)形成的DNA分子称为重组DNA 分子。
因此,DNA连接酶具有缝合DNA片段的作用,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
(3)“分子运输车”——载体——质粒①载体具备的条件:1)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2)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3)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②最常用的载体——质粒:质粒在细菌中以独立于拟核之外的方式存在,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物质,并具有自我复制实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选修3知识点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选修3知识点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生物选修3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选修3知识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双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C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C,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C,热稳定DM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4-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生物选修3知识点: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3篇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第一篇:细胞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具有半透性,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通道。
2.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等。
3. 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4. 质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内含体,具有代谢和储存的功能。
二、细胞的代谢活动1.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和修饰等。
2.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3.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中进行的一种能量转化过程,产生的有机物供给后续细胞代谢。
三、细胞分裂1.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细胞质分裂等。
2.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减数分裂、四个核的形成等。
细胞作为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代谢活动的了解,可以更好的理解生命现象的起源和本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遗传和基因工程一、遗传与基因的相关概念1. 遗传:生物种类在基因水平上延续的现象。
2.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括DNA分子、克隆基因等。
二、遗传的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因遗传、基因相对论、自由组合继承法等。
2. 染色体遗传学定律:包括第一、二、三定律,描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和随机分离现象。
三、基因工程1. 基因克隆技术:包括DNA切割、连接和转化等。
2.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
基因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学科的研究方向。
第三篇:进化和生态一、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进化:生物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适应、变异和演化。
2. 生物分类学:基于相似性和进化关系的生物分类体系。
3. 进化论:基于遗传学和生态学原理的生物进化学理论。
二、进化的驱动力1.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被选择并延续。
2. 形态拟态:物种进化逐渐趋向相似,以适应环境。
3. 适应性辐射:物种在分布区域上快速演化,适应多样的生态位。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一、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1)概念:将外源基因通过人工方法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的过程。
(2)应用:基因治疗、基因工程药物、基因疫苗等。
2、细胞工程(1)概念: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生物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
(2)应用:单克隆抗体、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产生单克隆抗体等。
3、蛋白质工程(1)概念:对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设计改造的基因工程。
(2)应用:胰岛素、干扰素、各种酶的改造等。
二、生态工程1、概念: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应用:农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工业生态工程等。
三、环境保护1、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等。
2、大气污染:工业废气、交通工具尾气等。
3、土壤污染:农药、重金属等。
4、噪声污染:工业、交通等。
5、辐射污染:核辐射、电磁辐射等。
6、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等。
四、人体健康1、癌症: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3、呼吸道疾病:感冒、肺炎等。
4、消化道疾病:胃炎、肝炎等。
5、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梅毒等。
6、处理方法: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五、总结本文对高中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包括生物技术、生态工程、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归纳,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要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要点总结作为高中三年级的生物选修课程之一,生物选修3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更加细致深入,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生物概念、实验方法、生态学知识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生物选修3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以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遗传与进化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的一个主要方向。
遗传学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细胞和基因的结构与特性进行的一门学科。
遗传学的知识为我们阐释了生命多样性、进化概念和物种演化等方面提供了误导。
1、基因与遗传基因是基本的遗传物质,它们是决定生物特征的分子,存在于基因组中。
基因由DNA组成,他们通过两条螺旋的双螺旋结构进行储存。
DNA包含着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信息的编码,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分别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
基因的传递是运用孟德尔定律,通过分离和连锁来进行的。
孟德尔定律告诉我们,基因沿着随机的方式被双亲遗传给下一代,而不是随机混合储存的。
2、基因组小片段的插入、删除、突变基因组的同时插入,删除和突变,产生了基因重组和新形式的基因。
这些突变能够促进更高的进化速度,帮助挑选出更适合环境的基因组合,并创造出更具竞争优势的个体。
3、进化与物种演化进化是指生命在时间的漫长河流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进化先进性的分级,生命被分为原始动物、无脊动物和脊椎动物。
进化经过三个主要的阶段,分别是暴蹋阶段、定位阶段和率岛阶段。
进化的过程中,群体会不断的“试错”,繁殖并将其所拥有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第二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对生物的活物的理解和运用的学科。
在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这门学科日渐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编辑,这项技术能够帮助人类改变基因组并创造出更健康和更长寿的生物。
1、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基因编辑和其他生物技术的基础技术,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基因和DNA结构。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序方法有霍普金斯和萨格的测序法,以及公共测序技术。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3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生物的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生态与环境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
一、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重组规律和分离规律。
2.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正式DNA和非正式DNA。
3.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RNA的种类和功能。
4. 遗传与个体的性状: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环境与遗传的相互作用。
5. 种群及其遗传:杂交、基因流、突变和选择等进化的驱动力。
二、分子与细胞1.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渗透、扩散、溶酶体、纤毛和鞭毛等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内质网:内质网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3. 细胞的核及其功能:核的结构、核仁和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
4.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机制。
5. 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激素和生长因子的作用、基因调控网络的结构和功能。
三、生态与环境1. 环境的组成和变化: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原核生物的氮循环。
3.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共生关系和竞争关系等。
4. 环境污染和保护: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5. 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可持续发展等。
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3的主要知识点,其中包括了生物的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生态与环境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学的知识,拓宽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和同学一起讨论和研究,参加实验课程等方式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题和做实验等方式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条理
第一章基因工程
第一节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操作环境、对象、水平、过程、结果、实质
二、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DNA是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中心法则
三、基因工程的技术保障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特点、部位、结果。
(知道教材中的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碱基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2、DNA连接酶——作用、部位
3、载体——作用、原理、种类、质粒的概念
[“小资料:基因工程的载体”不要求。
]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一、基本原理: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稳定高效的表达
二、操作步骤★★★★★
1、获得目的基因(序列已知、序列未知)
2、形成重组DNA分子(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后,再DNA连接酶作用)
3、导入手提细胞(常用Cacl2、显微注射、脓杆菌转化法)
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标记基因、发光蛋白、DNA分子杂交等)
注意:根据受体细胞不同,选择使用载体不同;根据表达产物不同,选择受体细胞不同。
5、目的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
[“课外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小资料: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不要求。
] 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
1、转基因植物:举例
2、转基因动物:举例
二、基因工程与疾病治疗
1、基因工程药物:举例(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
2、基因治疗:基本原理
三、基因工程与生态环境
第四节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不要求)
第二章克隆技术
第一节什么是克隆
一、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二、克隆的定义:三个水平
三、克隆的发展历史
四、克隆的条件:理论条件与实际条件
第二节植物的克隆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定义、原理、体现、关键
二、植物组织培养
1、培养基及其他条件
2、程序
3、应用
(1)植物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的方法(调控激素配比)和意义
(2)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酶解法)和意义(容易摄取外来遗传物质或进行细胞融合)
(3)植物细胞工程的方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意义(转基因植物、新物种)
[“植物克隆的发展”不作要求。
“小资料:植物体细胞杂交”不要求。
]
第三节动物的克隆
一、动物细胞细胞的培养
1、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
2、动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细胞分裂
3、培养条件、过程及有关概念:细胞系及细胞株、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4、细胞克隆:概念、最基本的要求(单个细胞)、措施、用途
二、动物的克隆繁殖
1、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2、动物难以克隆的原因
3、细胞核移植:概念、类型
4、动物克隆繁殖:类型、程序
[“动物的细胞融合技术及应用”不作要求。
“小资料:我国科学家在动物组织培养方面的
贡献;多莉诞生不容易”不要求。
]
第三章胚胎工程
第一节从受精卵谈起
一、受精作用:概念、过程、特点、场所
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卵裂、八细胞胚、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注意:卵裂过程,细胞只分裂,不生长,因此细胞体积越来越小;直到囊胚期总体积几乎不
变;有机物的量越来越少。
囊胚以前无分化,越早全能性越高,原肠胚出现三胚层分化,但
遗传物质不变。
[对三胚层的分化只要求一般了解,不要求记忆具体的组织器官。
“课外读:人的胚胎发育”不要求。
]
第二节胚胎工程
一、胚胎工程的概念
二、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
1、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过程、意义——“试管动物”
2、胚胎移植:过程、意义——“借腹生子”、“一胎多产”——获得后代的唯一方法
3、胚胎分割:理论基础、过程、意义——“同卵多仔”
3、胚胎干细胞:概念、培养、用途——胚胎干细胞核移植
[小资料:超数排卵”、“课外读:脐带血的利用”不要求。
]
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一节来自生物技术的忧虑
一、对遗传工程的认识
二、动物体细胞克隆带来的挑战
三、基因专利、基因安全、基因资源,生物武器
[“课外读: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不要求。
]
第二节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影响
一、现代生物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二、现代生物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生态工程
第一节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
一、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对象
二、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
[“小资料: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不要求。
第二节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农业发展的历史
二、庭院生态工程——就是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工程
三、农业生态工程
1、概念与意义
2、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
3、农业生态工程中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的意义
4、农业生态工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
[“课外读:我国将在西部地区实施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不要求。
]
第三节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学问题
一、水利工程的目的与类别
二、水利工程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利弊
三、水利工程要与生态工程同步进行
[“小资料:南水北调工程”和“课外读:埃及阿斯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不要求。
] 第四节生态工程的前景
一、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工程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