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抗美援朝运动

合集下载

晋宁区红色革命故事

晋宁区红色革命故事

晋宁区红色革命故事晋宁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南部,这里曾经是红色战斗的重要地区。

在革命年代,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革命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红军长征路经晋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向西北方向前进,途经晋宁区。

1935年2月,红军在晋宁西部的金山寨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战斗中,红军士兵英勇奋战,最终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红军的这次胜利使得晋宁成为了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也成为了红军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晋宁区抗日救国1937年7月,日军进攻中国全境,云南成为了日军攻击的重要目标。

晋宁区不甘受侵犯,开始了抗日救国的斗争。

当时,晋宁区村民筹集了弹药和食物,积极支援中国军队对抗日军。

在敌人的作战中,晋宁区村民还广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对于抵制日本侵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晋宁县士兵坚守滇西1949年12月,解放军终于攻克了昆明,云南地区也宣布解放。

在解放战争中,晋宁县的士兵踊跃参军,积极投入战斗。

滇西战役中,晋宁县士兵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坚守阵地,攻破了敌人的阵地。

晋宁县士兵的这次胜利被誉为解放战争中斗争精神的典范。

晋宁县支援西藏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派遣官兵进驻西藏。

晋宁县的士兵积极支援,迅速行动。

他们顶着严寒,带着厚厚的棉袄、雪靴和粮食,徒步进入西藏,投入战斗。

在西藏战场上,他们无惧严寒和高原缺氧,坚定执行任务,最终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总结革命年代的晋宁,历经曲折,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但是晋宁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不断投身于革命的斗争当中,并在这场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这些革命事迹,是晋宁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永远的荣光。

在今天的晋宁,人民们依然在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建设美好的社会,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新的贡献。

昆明的发展历程

昆明的发展历程

昆明的发展历程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和重要的中心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滇池文化、边疆重镇,到如今的现代化都市,昆明城市的发展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历史变迁。

历史上,昆明被称为“春城”,因为它的气候四季如春,温暖湿润。

在公元279年前后的三国时期,昆明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那个时候,昆明不仅是古代滇池文化的中心,也是西南边疆的重要军事据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旅行者来往。

在20世纪初,昆明成为大革命的重要战场。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昆明成为了云南军阀的控制中心,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抗战基地。

这个时期的昆明,充满了时代的火药味,无数英勇的抗战将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保卫国家的繁荣和和平。

1949年以后,昆明成为新中国的重要城市,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迅速发展。

建立起的新昆明机床厂、云南电厂等一批企业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邓小平上台后实行改革开放,昆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不仅经济建设迅速提升,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大量的楼房、购物中心、公园等先后兴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21世纪以来,昆明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步伐。

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昆明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

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昆明逐渐成为了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重要贸易和投资中心。

与此同时,昆明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昆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的花都和牡丹之城。

现在的昆明,不仅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还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

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大量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市政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在昆明城市的各个角落中展现出来。

随着云南省的快速发展,昆明也成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昆明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辛勤和艰辛,但也值得庆祝。

云南与抗美援朝

云南与抗美援朝

作 战 中 , 5 军 共 计 毙 伤 俘 敌 1 万余 人 , 毁 坦 克 、 甲 第 0 . 1 击 装 车7余 辆 , 落击 伤 敌机 1架 , 获 各 种枪 支 10余 支 、 O 击 5 缴 80 汽
车 l辆 、 7 火炮 3 门 。 4
年6 , 月 云南军区所属第 lg警卫团调第l军, 3 5 并另抽调干部 、
约、 支援前 线 和爱 国主 义为主 要 内容 的抗 美援 朝 以实 际行 动 , 响应党 中央的号
召:在历 时两年零9 个月 的抗美援 朝战争 中 , 云南 的各族人 民 积极参军参战奔赴战场 , 为战争 的胜利作 出重要贡献 。1 5  ̄ 90 1月底 , 0 f 扫云南 各族儿女组 成的原滇军6 军( 0 长春起 义后整编 为 中国人 民解 放军5 军 )的3 多将 士在 曾泽生将 军 的率领 0 万 下 , 人中国人 民志愿军序列作为第一批入朝部 队参战 。15 加 90 江北 岸 。在 这 里 ,第 5 军 继 续 阻 击 攻 势 不 减 的 “ 合 国 0 联 军 ” 为稳 定 整 个战 线 苦苦 支撑 。 5 多 天 的汉 江两 岸 防御 , 在 O
代名 词 , 命 英 雄 主义 的 同义语 , 动 、 革 感 引导 了几代 人 的成
长 。在朝期 间 , 四兵团 暨云南 军 区部 队 、 0 第5 军广 大指 战员
胜利谱 写 了一 曲曲可歌 可泣 的英 雄 乐章 。 在第 四次 战役 中 ,
第5 军 位 于 战线 的最 西 部 , 汉 城 以南 地 区 , 临 汉 江 , O 在 背 迎 头挡住 美 第 3 、 2 师 , 师 第 5 英第 2 旅 和 土 耳其 第 1 的 道路 。 9 旅 面对优 势 的敌军 , 面对雨点 一般 纷纷 落 下 的炮 弹 , 5 军官 第 0

云南戍边英雄事迹

云南戍边英雄事迹

云南戍边英雄事迹云南,被誉为“大山深处的明珠”,素有“滇池之国”之称。

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云贵高原的南部,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壮丽的山川地貌。

然而随着边境安全形势的变化,云南也成为了中国最具多样性的边疆地区之一,需要戍边英雄们的守护。

云南的戍边英雄们以他们的勇敢和无私,诠释出了坚守岗位的精神。

这些英雄们常年戍守在边境地区,任劳任怨,不畏艰险。

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安全,守护了家园的和平与安宁。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一位名叫刘宁的云南戍边英雄显露了他超凡的拯救能力。

刘宁当时是中国第三军医大学的一名军医,他在地震发生后奔赴灾区,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医疗技术。

他与其他救援人员一起,用尽全力救助被困在废墟下的人们。

在救援过程中,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疲劳,但他没有退缩,毫不犹豫地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刘宁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了后来者们的楷模。

除了刘宁,云南还有许多其他的戍边英雄,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做出了让人称赞的事迹。

例如,杨家岭边防派出所的邵长河,是一位来自云南昆明的边防警察。

他在工作中经常与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环境作斗争,但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守边保安全的信念。

他经历了与毒贩的激烈交火,但他始终保持冷静,果断地处置危险,维护了中国的边境安全。

云南的戍边英雄们不仅仅是在保卫国家领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还在促进边区发展、改善边疆居民生活条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在边境地区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农村改革中,戍边英雄们积极参与土地整理和耕地分配等工作,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增加了边疆地区的收入,改善了边民的生活条件。

不可否认,云南的戍边英雄们在守卫边境安全和促进边区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们的事迹不仅仅是英勇的体现,更是崇高的精神象征。

通过他们的奉献和付出,戍边英雄们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启示和感动。

2023年高考政治模拟卷及答案

2023年高考政治模拟卷及答案

2023年高考政治模拟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根据党中央部署,从2023年4月开始,全党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习近平指出,“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

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能①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②凝心铸魂,使我们党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③确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④学思践悟,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认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科技领域还存在亟待突破的短板弱项。

破解在人才基础、科技结构、创新范式、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卡”点,才能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①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优化创新人才结构②降低项目研发成本→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强化集成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③发挥企业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科技创新的新范式④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以重大战略为导向→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激活各类创新主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到印发《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这①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②旨在通过加强党群间团结合作,提高公职人员的协商水平③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履行国家职能的现实需要④是党勇于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客观要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创建“背包法庭”“女子法庭”“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建立“红黄绿”预警机制……近年来,我国各地基层法庭立足乡村乡情,精准把握职能定位,到景区、林区、库区和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多元调解、普法宣传,实现立案无障碍、司法服务“不打烊”,主动融入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昆明红色历史故事

昆明红色历史故事

昆明红色历史故事
昆明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

以下是一些昆明红色历史故事:
云南保路运动:1925年,云南省爆发了保路运动,要求保卫滇缅公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次运动在昆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成为云南革命的重要标志。

昆明起义:1927年,昆明爆发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起义军攻占了昆明城,成立了云南军政府。

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

云南游击战争: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云南开展了游击战争,组建了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战斗。

这些游击队员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昆明会战:19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昆明发起了昆明会战,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胜利,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一些昆明红色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昆明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云南民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云南民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云南各族军民对抗日战争的特殊贡献内容提要:云南各族军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尽管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却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沿阵地之一,当地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对日作战,有力地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成为中国最早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地方。

关键词:云南各族人民抗战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却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沿阵地之一,当地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对日作战,有力地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为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取得中国现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龙云组建60军支援全国抗战,。

1937年8月,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参加了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赞成一致抗日主张,并表示愿意出兵20万,支援全国抗战。

龙云回到昆明后,马上组编第60军开扑前线,奋起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其次。

全民抗战开始后,中国沿海交通口岸均被日军所控制,地处边疆的云南不仅成为后方重要基地,而且还是对外联络的重要通道,于是修筑滇缅公路成为物质运输大通道。

寇侵占云南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大肆烧杀抢掠,激起了云南各族人民和驻滇部队官兵极大的民族义愤。

全省军民紧急动员,纷纷请缨西进,驱逐日寇,收复国土。

滇西边疆各族人民为了捍卫民族生存,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奋起抗击日寇的暴行。

云南滇西人民抗战成为中国最早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地方。

一、各族军民抗日斗争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少数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与汉族人民一起,奔赴抗日前线,英勇进行抗击侵略的斗争。

从整个抗战的过程来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抗日队伍呈现出武装力量的民族性、活动的区域性和形式的分散性等特点。

(一)抗日队伍的民族性。

尽管各少数民族抗日队伍都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进行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但各支队伍建立之初,往往以相对聚居的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体来组织抗日队伍,通过本民族的亲和力来团结、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抗日游击队伍。

滇军抗战纪实 滇军60军装备精良堪为国军之冠

滇军抗战纪实 滇军60军装备精良堪为国军之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滇军抗战纪实滇军60军装备精良堪为国军之冠导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发表了对日寇“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发表了对日寇“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方针,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和军队团结起来,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面抗战。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8月9日,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主动请缨抗战,蒋介石立即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番号。

龙云回滇后,仅用28天时间,将手中的地方正规军6个旅及有关的武装迅速组建了一支出征抗战部队——第六十军,交由军长卢汉(云南昭阳区炎山人)率领,出滇抗日。

六十军下辖3个师,即182师、183师和184师,3个师下辖6个旅12个团,官兵总数有4万余人。

早在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后,龙云就着手加强滇军的武器装备,并派人与法国驻滇领事馆商洽购买军火一事。

1936年之前,龙云就已向法商龙东公司和马湘洋行购买了各种步枪、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轻重武器装备。

龙云还从云南各地农民子弟中征召士兵来充实军队;滇军中的排、班长大多是受训3年以上老兵来担任,他们都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连以上军官则大多出身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均为资历较深、能力较强的军人,而且打过多年仗,具有一定的作战指挥能力。

因此,在抗战前,云南的地方军队已有6个旅,而且武器装备精良,在军容军纪上,也比国军部队胜出一筹,其整体素质为“国军之冠”。

六十军组建完毕后,10月5日在昆明巫家坝举行了隆重的抗战誓师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抗美援朝
运动
2016年10月25日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66周年,66年前的1950年,昆明虽处于战争的大后方,但广泛动员、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抗美援朝运动,仅从1951年11月至1952年5月,昆明市人民踊跃捐献人民币(旧币)208亿元,可购买飞机近11架。

同时,昆明人民按照“边打、边稳、边建”方针,既有力支援了前线,也进行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中国论文网/4/view-12886782.htm
正当中国人民从各方面落实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好转而斗争的时候,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同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在夜幕的掩护下,按照预定计划,从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集安(今属吉林)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

从此,开始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10月25日,已作好战斗准备的志愿军与长驱直入的敌军遭遇,打响了作战的第一次战役。

经过连续作战,至11月5日第一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歼敌1.5万余人,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志愿军在朝鲜站住脚跟,为而后作战创造了有力条件。

一年以后,中国人民将10月25日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当时,最能反映综合国力的工农业总产值比较,1950年美国是2800亿美元,而中国仅有100亿美元。

在军事装备方面,美国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
量先进武器和现代化的后勤保障,而我军基本还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

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止,在长达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中,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最多时达300多万。

美国开支战费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

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资560余万吨。

所以,在志愿军打响入朝作战第一仗的次日,党和政府在国内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

这场运动的蓬勃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作战,也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全国掀起参军、参战、支前的热潮。

昆明虽然作为后方城市,但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抗美援朝运动,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昆明市于7月19日就成立了“昆明市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

次日,各人民团体联合开会,商讨开展
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运动,决定自23日至30日为昆明市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运动周。

8月1日,昆明市8万军民举行反对美帝侵占台湾、侵略朝鲜示威大游行,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

11月5日,《云南日报》发表题为《决不能置之不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神圣任务而奋斗》的社论。

此后,全市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深入持久的大规模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教育运动,全市工人、学生纷纷要求参军参战,各族各界人民纷纷集会,广泛开展了学习和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活动,提高了各族人民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

12月9日,省、市各界共三万五千多人在拓东运动场举行集会,庆祝平壤解放一周年。

宋任穷、周保中、卢汉讲话,号召全省人民继续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昆明人民积极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各行各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普遍订立抗美援朝爱国公约。

工人提出:“工厂
即战场,机器就是武器,努力完成生产任务。

”农民提出:“努力生产,多打粮食,支援抗美援朝。

”学生表示: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保卫祖国;公教人员严格坚守岗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商界主动缴纳税收,积极购买胜利公债;全市人民给志愿军写了3万多封慰问信,并派出先进生产者、医务人员、文艺工作者参加全国组织的赴朝慰问团,表达了昆明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的敬意和热爱。

中共昆明市委还先后组织了时事报告会200多场,召开座谈会1000多次。

1951年4月18日,宜良、曲靖、武定3个专区及昆明市1400多人参加了在昆明市举行的抗美援朝代表大��。

会上,全体代表签名拥护世界和平理事会关于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并一致投票反对美国单独对日媾和和重新武装日本作为其在亚洲侵略扩张基地的企图。

6月4日,“昆明市抗美援朝分会筹备委员会”成立,积极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
会“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号召,全市人民节衣缩食,踊跃捐献。

从1951年11月至1952年5月,昆明市人民踊跃捐献人民币(旧币)208亿元,可购买飞机近11架,昆明市组织志愿运输队120人,医疗队64人赴朝参战。

组织数万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云南籍荣誉军人、战斗英雄和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团等的报告演讲,组织慰问团赴朝参观慰问。

经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志愿军中涌现出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许多英雄模范的事迹在城乡人民中广为传颂,家喻户晓,成为全市人民崇敬、学习的楷模。

在历时3年的全国抗美援朝运动中,昆明人民按照“边打、边稳、边建”方针,一面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一面支援前线。

其结果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全市人民的政治觉悟,鼓舞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全市各族群众建设新昆明的热情,为昆明经济的恢复及各项社会改革
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