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得勒支的宁静门罗故事梗概
门罗

•
1951年,门罗结婚了,那时候她才20岁,正就读 大学二年级。“我大学第二年结束之后立即就结婚了。 我20岁。我们搬到了温哥华。结婚是件大事--还有搬 家,也是个巨大的冒险。在加拿大境内,我们搬到了 力所能及最远的地方。我们俩一个只有20岁,另一个 22岁。我们很快建立起了非常适当的中产阶级生活。 我们考虑买个房子,生孩子,而我们也很快做到了这 些。我21岁时就有了老大。”为了结婚,她从上了两 年的大学里辍学,写作的梦想也一度中断了。这在当 时的加拿大社会并不被认为是一个怪异的选择。婚姻 生活、以及女性在于婚姻与家庭中的态度与抉择也成 为门罗的写作中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她 接连生了四个女儿。但二女儿出生后不到十五个小时, 便不幸夭折。但她后来还是拉扯了四个孩子,因为女 儿们有个小朋友住在她家。
驯服、逃离:永恒的女性人生困境
•
《逃离》是2013年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 的代表作。这位一生只写小镇姑娘的女作 家,以平淡温和的笔调,书写着生活的正 常和扭曲、女性的驯服与逃离,淋漓尽致 地刻画出现代女性的生存和心理困境。她 以不动声色的女性叙事话语,反抗了文学 中男性中心主义的叙述专政,以独特的女 性视角来观照人生,改变了“男人讲故事, 女人听故事”的传统。
•
家庭主妇的身体里藏着一颗作家的心。在怀孕期间, 门罗再度开始写作,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发了疯地写作, “我在怀孕期间一直像疯了一样写作,因为觉得有了孩子, 我就再也不能写作了。每次我怀孕都刺激着我要在孩子还 没有降生之前完成大部头的作品。但实际上,我从没有完 成过任何大部头的东西。”
•
写作需要时间,而小说创作需要更多的、成块的时间。 在门罗最早的写作生涯中,她的写作都是在孩子睡着之后, 在等待烤炉间歇的时候完成的。“孩子们小的时候,一出 门上学就是我的时间。所以那些年我非常卖力地写作。我 丈夫和我开了家书店,可就算我在书店上班期间,我也要 在家呆到中午。我本该搞家务的,可我也趁机搞写作。后 来,我不用每天去店里上班的时候,就一直写到大家都回 来吃午饭,然后等他们都走了,大概两点半吧,我就赶快 喝杯咖啡,开始干家务活,争取在傍晚前全弄完。”而每 天晚上,当孩子们睡着了,她也就开始抓紧写作。
《百年孤独》每章故事梗概

《百年孤独》每章故事梗概百年孤独每章故事梗概第一章在冒着电光火石的大雨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创始人乌尔苏拉·伊格纳西奥·布恩迪亚在马拉卡尼多街上创立了马孔多市。
他与妻子乌尔苏拉·伊格纳西奥·布恩迪亚生下的代代相传的孤独一生的家族的故事开始了。
第二章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人物何塞·阿尔卡迪奥。
他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梦想着改变他们家族的命运。
他参与了一次科学实验,意外地杀死了自己的好朋友马塞洛,并因此被天才解放军抓走。
在战争期间,他与布恩迪亚家族的血统开始了他们神秘而神奇的故事。
第三章在这一章中,创世神秘地出现并将布恩迪亚家族与古老的阿拉巴马家族联系在一起。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三代人物阿姆拉·布恩迪亚决定进入修道院。
这一章讲述了他在修道院的经历以及他对纲领的内外矛盾的思考。
第四章第四章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第四代人物阿乌勒·隆索。
他是布恩迪亚家族唯一一个活了130多岁的人。
他娶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妮子,与她生了17个孩子。
这一章展示了他与妻子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如何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生活。
第五章在这一章中,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五代人物霍雷西奥·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成为了他们家族的主要人物。
他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决策者,他努力推动马孔多市的发展。
这一章描述了他的政治和经济冒险以及他对家族行事的方式。
第六章第六章回顾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特别是他们家族第五代人物霍雷西奥·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的生活。
该章讲述了他的统治方式,他的政治理念以及他所采取的行动。
第七章在第七章中,霍雷西奥的孩子们开始反叛他,试图推翻他的统治。
然而,他的儿子阿雷利亚诺·布恩迪亚才是真正能够继承家族遗产的人,而其他的孩子们则逐一被他所消灭。
这个章节揭示了阿雷利亚诺的统治方式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衰落。
第八章在第八章中,布恩迪亚家族走向了边缘。
瓦尔登湖18篇散文分别内容梗概

瓦尔登湖18篇散文分别内容梗概《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一部经典散文集,它以自然观察和哲学思考为主题,探讨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面是《瓦尔登湖》中的18篇散文的内容梗概:1.《生活的原则》:梭罗介绍了自己在瓦尔登湖附近的小屋中度过两年多的经历和思考。
2.《瓦尔登湖》:详细描写了瓦尔登湖及其周围的环境,表达了梭罗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独立生活的思想。
3.《读书》:探讨了阅读对个人发展和思考的重要性,提倡精神独立和深度思考。
4.《经济学》:思考了财富和社会的关系,主张简朴的生活和对内心追求的重视。
5.《离开孤独》:探讨了孤独和社交的关系,认为孤独有助于深思熟虑和个性的发展。
6.《访友》:描述了梭罗与朋友的互动和交流,强调了真挚友谊的重要性。
7.《鲁思》:讲述了梭罗对于死亡和悲伤的思考,以及对于逝去亲人的追忆。
8.《冬天》:描述了瓦尔登湖冬季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美的赞美。
9.《春天》:描绘了春季瓦尔登湖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生活,表达了对于春天的喜悦和对生命的热爱。
10.《果实》:通过观察果树和果实,探讨了劳动与收获的关系,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11.《池塘》:描述了池塘中的生物和景色,反映了梭罗对于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关注。
12.《马斯特洪》:通过对附近的一座农庄的观察,思考了农业和农民的生活方式。
13.《读报》:思考了新闻和报纸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提倡独立思考和对真相的追求。
14.《感悟》:探讨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于自由和野生的渴望。
15.《气候》:思考了气候和季节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敬畏和适应的重要性。
16.《为了哲学》:探讨了哲学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对于人生目标的思考和追求。
17.《时间》:思考了时间和生命的流逝,强调了珍惜和充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18.《富有》:通过对财富和贫困的观察,提出了对于富有真正含义的思考,主张寻求内心的满足和自由。
马尔克斯短篇小说故事概括

马尔克斯短篇小说故事概括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其作品以其奇特的写作风格和奇幻的故事情节而闻名。
马尔克斯的短篇
小说更是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品被称为经典之作。
现
在让我们来概括几个马尔克斯经典短篇小说的故事。
《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迹》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充
满奇迹和魔幻的小镇,全镇的儿童都患上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疾病——
梦游症,他们在睡梦中走出家门,穿过整个镇子,最后不知所踪。
而
镇子里的医生和父母们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消失不见。
这个故事通过奇幻的情节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另一部经典作品《百年孤独》讲述了布恩地亚家族在一个偏远小镇
上的故事。
通过七代人的不同命运和遭遇,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小说中充满了荒诞、幻想和现实的元素,展现了马尔克斯独特的魔幻
现实主义风格。
这部小说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巅峰之作,影响了一
代又一代读者。
最后一部短篇小说《极致快乐》则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寻找极致快乐
的过程中,不断追逐着自己心中的幻想。
他沉迷于物质和享乐,最终
发现真正的快乐并不在这些之中。
这个故事通过男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探讨了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以其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读
者的喜爱,让人们在文学世界中领略到了不同寻常的梦幻世界。
一篇
篇小说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人们无法忘怀。
通过马尔克斯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带给我们思考和
启示。
《快乐影子之舞》读书有感

《快乐影子之舞》读书有感门罗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和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
她的故事常常从一个看似平凡的场景或事件出发,但通过深入挖掘,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奈。
在《快乐影子之舞》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招待、小女孩、女学生等不同身份的女性,她们在各自的生活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抉择。
门罗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痛苦、迷茫和渴望,同时也感受到了她们的坚韧和勇气。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沃克兄弟的放牛娃》这个故事。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和弟弟跟随父亲去推销产品的经历,期间他们遇到了早年父亲的恋人诺拉。
通过描写主人公与诺拉的接触和互动,门罗巧妙地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疏离。
文中有一处描写父亲和诺拉在喝酒聊天时的场景,“我鼓动父亲唱起自己的小调,他是那么难为情和带着歉意。
我爱极,诺拉邀请父亲跳一曲时,父亲低头轻声低拒绝(那些菲兹杰拉德时刻)告别时,诺拉绿色的裙子蹭到挡泥板的边缘。
”这一场景让我感受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父亲的难为情、诺拉的失落以及主人公的困惑都在这一场景中得到了体现。
此外,文中对于家庭氛围的描写也非常细腻,“母亲总是乐于回忆水泵,丁香树,冬天的雪橇。
每逢星期六下午,带我去杂货店购物时,她坚持让我带上招摇的发带,干干净净的护膝和袜子,海军蓝的衬裙,她像个淑女一样去购物,用响亮而清脆的声音叫我,和那些衣裙宽松的家庭妇女相区分。
”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氛围的变化,以及主人公对于这种变化的敏感和无奈。
除了《沃克兄弟的放牛娃》,《谢谢让我们搭车》和《乌德勒支的宁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谢让我们搭车》通过一个年轻人的经历,探讨了爱情、欲望和阶级之间的冲突。
故事中的洛伊丝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她被一个男人抛弃后,陷入了自我厌恶和孤独之中。
当她遇到了年轻的主人公和他的表哥时,她试图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来寻找自我认同和安慰。
然而,阶级的差异和她内心的矛盾使得她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门罗: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门罗:当代短篇⼩说⼤师门罗:当代短篇⼩说⼤师恩隆德在评价门罗时称,短篇⼩说⼀直掩映在长篇⼩说的光芒中,⽽门罗使这⼀艺术形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
且在其精致的故事叙述中,透露出了简洁明快与⼼理现实主义的特征。
疯狂写作的“家庭主妇” 门罗⽣于1931年,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迷恋创作。
1949年,她⼊西安⼤略⼤学攻读英语专业。
第⼆年,发表了第⼀个短篇⼩说《阴影的⼤⼩》(TheDimensionsofaShadow)。
在校期间,她曾经到餐馆打⼯,到图书馆当管理员。
由于⼤学的奖学⾦只有两年时间,于是在1951年,她退了学,嫁给了詹姆斯·门罗(JamesMunro),从此有了⾃⼰的家。
他们婚后有了三个孩⼦,但第⼆个孩⼦出⽣后不久即不幸去世。
1963年,门罗夫妇搬到英属哥伦⽐亚的省府所在地维多利亚,开办了⼀家“门罗书店”(Munro’sBooks)——该书店⾄今还在。
1966年,他们的⼜⼀个孩⼦出⽣。
门罗⼀直否认⾃⼰是知识分⼦,⽽总把⾃⼰当做家庭主妇。
她曾说,“我只是⼀位还说得过去的家庭主妇(housewife),但也做得⼀般。
”⽽作为家庭主妇,写作并不容易。
第⼀个孩⼦诞⽣时,她才开始写作第⼆个短篇。
那时,门罗拼命写作,即便在怀孕时也不例外,因为她担⼼从此就不能写作了。
她甚⾄把每次怀孕都视为⾃我鞭策的机会,抱有更⼤的写作野⼼。
她的写作时间就是孩⼦中午1点到3点的午睡时分,孩⼦稍⼤⼀些,就是他们上学之后。
门罗承认,那些年,⾃⼰写作⾮常⾟苦,她不仅要带孩⼦,做家务,还要和丈夫⼀起打理书店。
门罗常常为了写作,熬夜到凌晨1点,⽽早晨6点就开始新的⼀天。
她说,⾃⼰当时还不到40岁,甚⾄以为⾃⼰会得⼼脏病死掉。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每天要写⼏页才罢休。
门罗回忆说,她清晰地记得⼀个星期天,丈夫应承了要做晚饭,她把⾃⼰锁在书店内,拥有了⼀整个下午的时间来写作。
“我记得,当时我环顾左右,看着周围那些伟⼤的⽂学作品,我在想,你这个傻⽠!你这是在⼲什么?但接着我就到办公室继续写作了……” 虽然门罗早在19岁时就发表了第⼀个短篇⼩说,但她的第⼀部短篇⼩说集《快乐影⼦之舞》(DanceoftheHappyShades)是在1968年出版的,那时,门罗已37岁。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门罗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门罗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门罗托马斯·门罗(Thom—as Munro,1897—1974) 当代美国著名美学家、新自然主义美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早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师杜威学习哲学,深受杜威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影响。
1918年毕业留校任教。
后在杜威举荐下,就职费城巴奈斯博物馆。
在巴奈斯帮助下,写作发表了《原始黑人雕塑》一书。
其后曾担任过美国雷泽福大学艺术系教授、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教育长。
门罗是美国美学协会组织者与创立者之一,1945年参与创办该会会刊《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并担任主编二十年之久。
门罗一生著述丰富,其主要著作有:《艺术教育:艺术哲学与艺术心理学》 (1956)、《走向科学的美学》(1956)、《艺术的进化》 (1963)、《艺术的发展与其它文化史的理论》(1963)、《东方美学》(1965)、《论艺术的形式与风格》(1970)。
此外他还发表《艺术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美学论文数百篇。
门罗是最早试图将美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西方美学家之一。
他认为传统美学只不过是思辨哲学的一个分支。
那些对美的本质及传统美学范畴的抽象探讨,只能使美学处于纯粹知识状态,而于艺术实践毫无益处。
因此他提倡创立一种能应用于大众的“科学美学”。
这种科学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杜威的自然主义哲学、科学实证与进化论的结合。
他断定审美经验来源于日常经验,也是对日常经验的完善,两者本质上一致;美感与艺术是生物性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产物,具备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过程;美学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研究,实质上是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延伸,是一门可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的科学学科。
门罗的美学研究力图摆脱任何哲学体系对美的本质观点的影响,而着眼于广泛地对美感经验与艺术实践作出验证、描述。
他指出美作为审美判断术语在运用中含义模糊具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其实“美是许多不同的东西”,是因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人之情感、教育及由此生成的审美需要与艺术品或事物自身结构形态产生对应的产物,而这两部分及对应的条件却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中,因此不可能也没必要给美下定义,审美标准没有客观性。
爱丽丝·门罗及其创作简谈

爱丽丝·门罗及其创作简谈2013年10月10日,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诞生了,82岁高龄的爱丽丝·门罗(Alice Muo)就此成为加拿大自1976年(加拿大出生、后来移居美国的作家索尔·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的首位获奖者,也是加拿大历史上首次获此大奖的女性作家。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评价门罗的创作时说,短篇小说一直掩映在长篇小说的光芒中,而门罗使这一艺术形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
且在其精致的故事叙述中,透露出了简洁明快与心理现实主义的特征。
·Ⅰ·门罗早在19岁时就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但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出版时,已经是1968年了,那时,门罗已经37岁。
但正是这部小说集,把这位家庭主妇送上了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Governor General’s Prize)的领奖台。
这个奖项,相当于美国的普利策奖,在加拿大很有分量。
从此,她也正式步入了职业作家的行列。
十年之后,1978年,门罗因其《你以为你是谁?》(Who Do You Think You Are?)而再度荣膺总督奖。
那个时候,门罗已经是蜚声加拿大的名作家了。
而在此后的20年中,她几乎每隔四年,就会出版一部短篇小说集。
门罗的小说主要刊登在《纽约客》(New Yorker)、《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巴黎评论》(Paris Review)这些著名的刊物上,然后结集出版。
自1960年以来,她出版有15种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一本作品选集)。
其作品曾经荣获美国书评家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Prize,1998)、三度荣获加拿大总督奖(1968,1978,1986)。
2009年,门罗荣获布克国际终身成就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得勒支的宁静门罗故事梗概
1.门罗早期短篇《乌得勒支的宁静》是“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小说”,奠定了其未来文学创作的根基和走向.本文从叙事声音、叙事结构和叙事主题三方面切入,经分析发现: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两个自我”,揭示了主体成年后理想主义情怀的根源;现实与记忆倒错的叙事时间凸显出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不同人生经历的矛盾并置彰显了女性的成长困境.这三方面合力,共同构建了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乡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启示我们要勇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与丧失.
2.《乌德勒支的宁静》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多年后重回故土,面对以前的人和物不禁思绪万千的故事。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时间和空间进行了随意的穿插;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探访亲戚并与之展开的对话,从时间上主要以现在时为主。
生活有时就像门罗所描写的那样,平淡,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