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艺术
中外建筑的赏析

四个类别:
1置物类:书箱、衣箱、官皮箱、百宝箱、 文具箱、印匣、其他箱匣、都承盘、提
盒等;
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 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史记 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 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 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 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 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晋派
只是一个泛称,不仅 指山西一带还包括 陕西、甘肃、宁夏 及青海部分地区,只 是在这些地区当中 山西一带的建筑风 格较为成熟. 晋派 建筑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山西的城市 建筑,这是狭义上的 晋派建筑; 另一类
是陕北及周边地区 的窑洞建筑,这也是 西北地区分布最广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与风格
孔庙、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 庙---中国传统文人及帝王的治国儒学的精神家园 中国特有的世界
京派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
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 而京派建筑里以四合 院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 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 区的传统住宅. 北京四 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 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 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载
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 讲究风水的,从择地、 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 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
时代风格3种
①秦汉风格. ②隋唐风格. ③明清风格.
中国建筑的构造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 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 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 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 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 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 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 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 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 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 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 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 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
木雕屏风是古时建筑物内 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 屏其风也.最早大多放在床 后或床侧,后逐渐由固定的 发展为活动的,式样和助能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心得体会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心得体会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建筑中,我最为欣赏的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通过学习和赏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尊重自然规律。
我参观过许多中国古代建筑,被它们的建筑布局所吸引。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喜好采用“三进”的布局,即由一个庭院和两个厅堂组成。
这种布局既符合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庭院可以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而厅堂则可以提供栖息和休息的空间。
而且,中国古代建筑的布置也常常考虑到了风向和光线的因素,使得建筑能够自然通风,在夏天的炎热时节带来清凉的空气。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善于运用装饰手法,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大气。
刚才提到的庭院和厅堂的布局,会在中间设置一个水池或者假山,形成景观。
通过适当布置花木和石头,以及围墙和门窗的设计,使得庭院和厅堂之间的景色连贯起来,形成有层次感和变化的环境。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观赏性,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还有一种叫做“对称”和“离心”的设计原则。
这种原则强调了建筑的平衡与和谐。
在建筑的门窗、柱子和墙壁上,常常会出现对称的图案和装饰,给人一种整齐和平衡的感觉。
而在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上,有时又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和离心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群显得有层次和丰富。
这种对称和离心的设计相辅相成,再加上精心雕刻的细节,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美感。
总之,通过赏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以其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精心的布局和丰富的装饰而独树一帜。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深深地被中国传统建筑所吸引,也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外建筑案例

中外建筑案例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外建筑案例,展示它们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故宫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黄瓦红墙、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无不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丽和神韵。
此外,中国的现代建筑也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例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和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它们展现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和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外国的建筑。
在欧洲,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它的独特结构和优雅外观吸引着无数游客。
另外,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奇迹,它因其倾斜而备受瞩目,成为了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外,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也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它象征着自由和民主,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除了以上提到的建筑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建筑也各具特色。
例如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富士山站等等,它们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艺术和风格。
总的来说,中外建筑各有千秋,每座建筑都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展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中外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欣赏建筑之美,感受建筑之魅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建筑文化。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双坪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六(1)班韦耀芝
教学内容:
广西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本课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通过反面举例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以我国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什么是建筑艺术?
二、对每件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建筑艺术。
中外建筑艺术和文化

中外建筑艺术和文化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
中外建筑艺术和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它们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给世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遗产。
中国建筑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古建筑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尊重。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往往融合了思想、文化、艺术等多个元素,不仅体现在建筑形态、结构、色彩、装饰等方面,更包含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例如,众所周知的紫禁城,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皇宫建筑的典范,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而西方建筑风格却是多种多样的,有古典主义、哥特式、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西方建筑强调理性、科学、功能和技术,以表达个人和社会的审美观点,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
例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都是西方建筑的代表作品。
两种文化和风格的建筑形成的巨大反差,也引起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思考和交流。
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建筑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时期。
中国的土木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逐渐传播到中亚、印度、西亚和欧洲等地,为当时世界建筑史贡献了重要的一笔。
例如,著名的远洋航线发源地——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的普洱茶马古道,是古代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传播通道之一。
基于文化和艺术观念的不同,中外建筑文化在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传统中国建筑依托自然山水环境,风水布局吉祥,讲究以人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西方建筑始终强调实用、功能性和可操作性,并在现代化建设中体现出来。
例如,在建筑材料、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会对现代建筑的设计带来影响。
尽管存在不同之处,中外建筑文化和艺术的交融和共同发展已成为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世界文化遗产——温州南麂岛”依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相融合,成为修建于岛上的一组高档民宿,极具文化特色。
古今中外建筑简介

THANKS
感谢观看
的浪费。
人文关怀建筑
文化传承
人文关怀建筑强调对地域 文化和历史传承的尊重与 保护,将现代技术与传统 文化相结合。
人性化空间
注重创造舒适、安全和便 捷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 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公共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设计和建设 过程,体现对使用者意愿 和利益的关注。
03
外国古代建筑
古希腊建筑
柱式
古希腊建筑崇尚完美与和谐,最 著名的是其柱式,包括三种基本 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
场和戴克里先浴场。
竞技场
古罗马竞技场是古罗马文化的重 要象征,著名的竞技场包括罗马
斗兽场和庞贝古城竞技场。
哥特式建筑
尖拱
哥特式建筑师使用尖拱代替了罗马式的圆拱,使 建筑更高、更轻盈。
飞梁
哥特式建筑使用了飞梁结构,使建筑更加稳固和 轻盈。
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建筑的彩色玻璃窗是其特色之一,如巴黎 圣母院的彩色玻璃窗。
多元化与包容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对不 同文化、风格和背景的包 容与融合。
绿色建筑
节能与环保
01
绿色建筑强调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通过采用各绿色技术
来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自然通风与采光
02
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是绿色建筑的显著特点,旨在减少对人工
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依赖。
水资源管理与循环利用
03
绿色建筑强调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循环利用,以减少水资源
详细描述
高科技建筑主要使用高科技材料,如玻璃、钢铁、混凝土等 ,设计结构复杂,具有强烈的未来感。代表作品有美国的自 由塔和日本的东京天空树。
人文关怀建筑
总结词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城市意象

协和广场海神喷泉
圣彼得广场喷泉
广场喷泉池
• 广场喷泉是近现代广 场的亮点;增加广场 的吸引力,也成为市 民休闲,游玩的好去 处。 • 大型城市广场中的人 工动态喷泉,也多来 自自然的种种水态, 如瀑布、叠水、水帘 、溢流、溪流、壁泉 等。
罗马纳沃纳广场四河喷泉
例:罗马图拉真广场(视频)
• 图拉真广场建于公元107年 ,是为了纪念图拉真大帝远 征罗马尼亚获胜。 • 两所巨大的图书馆、两座宏 伟的大会堂、至今还耸立在 废墟上的图拉真胜利纪念柱 和一排排雕像构成了当时全 城最壮观的地区。 • 与图拉真广场属同一时代的 罗马建筑还有:图拉真市场 ,凯撒广场以及修缮后的维 纳斯神庙。
例:巴黎协和广场(视频)
•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 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 场,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 令营建。 • 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 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 十五广场”。 • 法国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 “革命广场,1795年改称“协 和广场。 • 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 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 给查理五世的。 • 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 法国的8大城市。
欧洲城市广场方尖碑
• 协和广场埃及方尖碑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方尖碑
方尖碑
1. 2. 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 念碑。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 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 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 银合金包裹。 碑高度不等,一般修长比为 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 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从中王国时代 (约公元前 2133~前1786年)起,法老们 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 立方尖碑,通常成对的竖立在 神庙塔门前的两旁。 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 到西方国家。
初中美术《中外古代建筑艺术》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活动三:欣赏巩固 3、欣赏故宫图片着重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互动讨论:简述赏析感受。 活动四:评价延伸 让学生谈一谈今天的收获
评价要点 建筑艺术的概念、特点的理解
评价要素: 1、对建筑艺术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自主学习情况。 2、主动交流、合作探究及欣赏评述情况。 3、资源利用及学习成果等显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评价方式: 通过小组研讨、师生欣赏评述、填写评价量表等形式进行评价。
专题二 欣赏不同的建筑形式 所需课时 2 课时
专题二概述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有所了解,增长知识,开阔 眼界,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建筑艺术美的能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
了解建筑种类及其造型特点;
本专题 问题设计
不同地域的建筑特点有什么不同? 各国建筑建造方式和特点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导课激趣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北京不只是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 城。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如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可 由学生举例。 活动二:认知探究 1、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很多,尤其以宫殿和园林建筑的成果最为突出。 你知道的有哪些?(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狮子 林、沧浪亭和网师园等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简介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明清的皇宫(板书) 带问题观看录象《故宫记录片》: a、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木材) b、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间-庭院-群) c、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红、黄)
自从人类建造了房屋后,就远离了风雨蛇兽的侵袭 qīnxí,极大地 改善了繁衍生息的条件,这是人类跨入文明史的重要一步。 相当长的时期内,中西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 有交流的机会,这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东西方建筑。 二.新课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鉴赏专题中外建筑艺术
重点难点
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及其主要风格、特征。
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
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
知识归纳
一、总述
1.建筑艺术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包含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是科学、艺术、实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2.建筑的类型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增加的,包括民居、宫殿、庙宇、陵墓、商店、银行、驿站、码头、火车站、飞机场、书院、学校等;
3.建筑艺术的特性:
①科学性:建筑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艺术,各地的地理环境也影响到建筑的形式;
②适用性:建筑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③艺术性:建筑是人类文化艺术成就的载体,随时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建筑
有着风格上的演变;
④文化性:建筑被喻为石头的史书,具有深刻的文化性,一个时代主要的建筑反
映出民族的文明和社会形态;
4.建筑的表现语汇:形体、比例、尺度、均衡、节奏、色彩与质感、环境等;
三、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
1.古建筑的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
2.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古建筑与城市关系密切,是城市文化的标志与象征,具有特色的古建筑是城市风貌的点睛之笔,而有相当规模的古建筑群更奠定了城市文化的基调;
3.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
①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
a.用地之争(经济利益驱使)
b.宏观城市规划与个别古建筑的保护产生矛盾;
c.经济利益驱使,将古建筑群作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却不注意维护;
②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
a.精心保护文物古迹;
b.对古建筑进行合理改造(德国法兰克福火车站);
c.新建筑要与历史环境相协调(北京菊儿胡同、平安大街)。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的是()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摄影
2.“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反映了建筑的()
A.科学性
B.适用性
C.艺术性
D.文化性
3.我国现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
A.布达拉宫
B. 苏州园林
C.故宫
D.明十三陵
4.有“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美称的是()
A.安徽黟县古村落
B.苏州水乡
C.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D.福建土楼民居
5.对我国私家园林描述错误的是()
A.没有围墙,善于借助周围景色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
B.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中的山林”
C.借助古典誓词对园林进行点染,创造出幽雅的意境
D.深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步移景迁
6.中国的建筑观在()建筑中表现为向西方无限扩展的艺术空间
A.民居
B.庙堂
C.宫殿
D.陵墓
7.德国科隆大教堂在建筑风格上属于()
A.哥特式
B.拜占廷式
C.维多利亚式
D.巴洛克式
8.中国山水园林的特点是()
A.驯服自然
B.风景如画
C.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D.枯山水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只能取其一
B.古建筑与城市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C.为追求现代建筑的新颖,在一些古建筑群中可以加入现代建筑,不必考虑其原来风
貌
D.所有的古建筑都应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不应对其进行改造与肆意破坏
10.中国园林在建筑风格上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传统习惯不同
D.欣赏角度不同
11.下列哪个国家的园林风格与我国园林风格比较相似()
A.法国
B.日本
C.意大利
D.英国
12.可与故宫相媲美的,欧洲宫殿建筑的第一典范是()
A.克里姆林宫
B.凡尔赛宫
C.卢浮宫
D.阿兰布拉国王行宫
13.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不能反映埃及人思想的是()
A.灵魂不灭
B.凌空升天
C.长生不老
D.来世永生
14.下列那种形状的屋顶更能避免因积雪而损坏()
A.坡屋顶
B.尖顶
C.平顶
D.圆顶
15.有“万能造园师”之称的园艺师是()
A.勒诺特
B.布郎
C.阿尔贝蒂
D.伦勃朗
二、填空题
孔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是一组居于东方特色、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建筑史上
“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一)根据以上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6—17小题
16.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大学士党怀英书写的“杏坛”二字
石碑立在亭上。
右图中书法的样式是
17.《》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二)根据右图回答18—20小题
18.右图中出现的建筑在历史上位于哪个城市()
A.南京
B.北京
C.河北遵义
D.江西瑞金
19.此作品根据艺术语言类型的不同属于()
A.具象艺术
B.意象艺术
C.抽象艺术
D.雕塑
20.1949年4月24日,毛泽东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请将划
线处填完整。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居龙盘今胜夕,天翻地覆慨而慷。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
六:中外建筑艺术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A 5.A 6.C 7.A 8.C 9.B 10.A 11.D 12.B 13.C 14.B 15.B
二、(一)16.篆书 17.《论语》(二)18.A 19.A 20.宜将剩勇追穷寇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