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的冷加工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钢筋的冷轧

名词解释钢筋的冷轧钢筋的冷轧:力与韧性的完美结合钢筋,作为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建材之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而钢筋的冷轧加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方式,旨在提高钢筋的力学性能和耐久度。
本文将对钢筋的冷轧加工进行解释,探索其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冷轧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技术,是指在常温条件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和成型的一种方法。
钢筋的冷轧加工即是将经过加热处理的热轧钢筋通过冷轧机械设备进行再次加工,使其形状更加规则,表面更加光滑,并改善其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耐久性和机械性能。
首先,冷轧加工可以使钢筋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通过冷轧加工,钢筋的晶粒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原本较大的晶粒会被细化,晶粒间的结合更加牢固。
这使得钢筋具备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提高了钢筋的整体力学性能,从而能够更好地承担建筑结构的荷载。
其次,冷轧加工可以改善钢筋的耐久性。
经过冷轧加工的钢筋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减少了表面缺陷和氧化膜的存在。
这种改善的表面质量可以减少氧化和腐蚀的程度,提高了钢筋的抗腐蚀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如海洋气候或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下,冷轧加工的钢筋表现出更高的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
冷轧加工还能使钢筋更好地满足建筑结构对于细腻度和可塑性的要求。
冷轧后的钢筋表面更加光滑,棱角更为分明,尺寸更加精确。
这使得钢筋在建筑施工中更易于安装和连接,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冷轧加工还能使钢筋的变形能力和形状可塑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满足特殊结构和设计要求。
钢筋的冷轧加工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加工工艺。
它需要先进的冷轧设备和技术人员的精湛技艺。
同时,冷轧加工也需要严格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测,以确保加工出的钢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建筑领域中,钢筋的冷轧加工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和工程中,保障了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钢筋的冷轧加工是一项重要的加工技术,通过改善钢筋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可塑性,提高了钢筋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性能。
冷加工的种类

冷加工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接触的冷加工有3种:冷拉、冷拔和冷轧。
1.冷拉:对钢筋施加拉力进行强力拉伸,要求拉应力超过钢材的屈服强度但要低于抗拉强度。
拉伸完成后静止一段时间使冷拉时效发挥出来。
此时的钢筋塑性、冲击韧性变差,强度和硬度提高。
强度提高幅度可达50%。
2.冷拔:加工措施与冷拉相似,稍微复杂些,强度提高可达90%这两种冷加工都是以牺牲钢材的变形能力为代价,达到了提高强度和硬度的效果,但是经过处理后的钢材屈强比增大,安全储备降低,延性降低,破坏前不再有明显的变形发生。
对于可能承受动力荷载的部位或重要部位是禁止使用此类钢筋的。
3.冷轧: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
优点是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其实所有的板材热轧冷轧区别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了解热轧和冷轧的区别就行了,一般特别薄的是冷轧,一般Q345的都是热轧的,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
热轧的优点是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一是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
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
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二是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
名词解释钢筋的冷加工强化

名词解释钢筋的冷加工强化
答案:
钢筋的冷加工强化是指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冷拉、冷拔、冷轧等处理,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但相应地降低了塑性和韧性。
这种加工方法称为钢材的冷加工强化。
具体来说,冷加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工艺:
冷拉:通过冷拉设备对热轧钢筋加力进行张拉,经过冷拉时效后使之伸长。
冷拉后,屈服强度可提高20%-25%,可节约钢材10%-20%。
冷拔:比纯拉伸作用强烈,钢筋不仅受拉,而且同时受到挤压作用。
经过一次或多次冷拔后,得到的冷拔低碳钢丝其屈服点可提高40%-60%,抗拉强度高,塑性低,脆性大,具有硬质钢材特点。
冷轧:将圆钢在轧钢机上轧成断面形状规则的钢筋,可提高其强度及与混凝土的粘接力。
常见的冷轧形式包括冷轧带肋和冷轧扭钢筋。
这些工艺通过改变钢筋的内部结构,使其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增加了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从而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冷加工强化是一种有效的材料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钢料加工

钢料加工
从钢材仓库里领取出来的钢板和型钢,需要经过矫正和表面清理与防护后,才能进行船体零件的号料工作,然后根据号料时所画的有关线条,依次进行切割(机械剪切或氧炔气割)和弯制成所需要的船体构件。
因此,号料前的钢材矫正和表面清理与防护便称为钢材的预处理,而号料之后制造船体构件的工艺过程则称为船体构件加丁。
船体构件加工的方法,按加工时钢材的温度情况可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大类。
冷加工是指钢材在Fe—C状态图中的二次结晶温度(即同素异晶转变温度约727℃以下时,对其施加一定的外力而发生断裂或塑变的工艺过程;热加工则是将钢材加热到Pe—c状态图中的二次结晶温度以上,利用船体结构钢材在高温时易与氧气燃烧和强度降低塑性增强的特性,进行分离或塑变的工艺过程。
虽然船体零件的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加工工艺过程也不相同,但从其构件特点和加工要求来看,可分为边缘加工和成形加工两大类,这样分类有利于了解船体构件加511/i艺的特点。
现将部分常见船体构件按形状特征的分类列于表4-1中,船体构件中加工方法分类见图44所示。
随着船体建造工艺的发展,船体构件的加工技术电有很大发展,主要趋向是:加工设备高效化,辅助工作机械化,工艺操作流水化,加工机床数控化。
第103页。
钢材的冷加工名词解释

钢材的冷加工名词解释
钢材冷加工名词解释
1、冷却:指将钢材放入冷却媒介中,使其迅速降温的工艺。
其目的是使钢材形状、尺寸及性能较好地保持不变,并使钢材完全冷却,使其硬度更高。
2、锯齿加工:指通过机械加工技术,使钢材表面形成锯齿状结构的过程。
3、热处理:指将钢材放入加热工艺中,使其以一定温度达到一定时间,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4、保护层加工:指在钢材表面制作一层保护层,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对外部环境的抗侵蚀性能。
5、热表面涂饰:指在钢材表面施加一层热浸涂层,使其具有美观、抗腐蚀性和耐磨性等优点的工艺。
6、车削加工:指通过车削工具对钢材表面进行复杂的加工工艺,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7、机加工:指通过机械技术将钢材加工成精密的复杂形状、尺寸的工艺。
8、淬火处理:指将钢材放入加热的冷却媒介中,使其以一定温度持续加热,达到一定时间,使其硬度、强度、耐磨性等物理性能更好的工艺。
- 1 -。
建筑材料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材料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建筑材料:是指各类土木建筑工程(水利、房屋、道路、港口)中所使用的材料。
2.绿色建材:也称为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健康建材,它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大量采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以及农植物秸秆,所生产的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保和人体健康的建材。
3.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容重(又称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密实度:是指固体材料中固体物质的充实程度,即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
6.孔隙率:是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数。
7.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松散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数。
8.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的性质称为吸水性。
9.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蒸汽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10.平衡含水率:材料可以在湿润的空气中吸收水分,也可以在干燥的空气中扩散水分,最终使自身含水率与周围空气湿度相持平,此时材料处于气干状态,材料在气干状态下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11.耐水性: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12.抗渗性:也称不透水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
13.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够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14.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变形能够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弹性。
15.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且材料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
16.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显著变形就突然破坏的现象称为脆性。
17.韧性:材料在动荷载(或冲击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尚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也叫冲击韧性。
18.硬度:材料抵抗其他较硬物体刻划、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
19.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
20亲水材料21增水材料22水硬性胶凝材料指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钢筋加工工艺之钢筋冷加工

§3—6钢筋冷加工钢筋的冷加工主要有钢筋冷拉和钢筋冷拔两种。
冷拉是对I~Ⅳ级钢筋进行强力拉伸,使之超过钢筋的屈服点。
冷拔是将直径6~10毫米的I级盘圆钢筋,多次通过比钢筋直径小0.5~1毫米的特制锥形模孔,以强力拔细而成冷拔钢丝。
这两种冷加工方法,都可使钢筋变细拉长,强度提高。
一、钢筋冷拉钢筋经过冷拉后。
屈服强度一般可提高20~25%。
同时钢筋通过冷拉,可以简化施工工艺,使除锈、调直、冷拉三道工序合并完成。
因而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钢材。
(一)冷拉设备钢筋冷拉设备主要有卷扬机、滑轮组、滑轮回程装置、冷拉钢筋夹具、测力器、地锚,另外还有盘圆钢筋开盘装置、调节挂链、轻轨跑车和电气讯号装置等。
(二)钢筋冷拉工艺和操作方法由于钢筋加工场的条件不同,钢筋冷拉工艺布置亦略有不同。
但冷拉操作程序却是一样的。
以盘圆钢筋冷拉为例,需要经过上盘、开盘、断料、夹紧夹具、张拉、放松夹具等几道工序。
钢筋冷拉分单控制冷拉和双控制冷拉。
单控制冷拉只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即冷拉率,双控制冷拉既控制钢筋的冷拉率,又控制钢筋的冷拉应力。
这两项指标称为钢筋的冷拉参数,(三)冷拉钢筋的质量要求1.冷拉钢筋的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现象。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规定。
3.冷拉钢筋应分批取样检验。
当直径在12毫米或小于12毫米时,每批数量不应大于10吨;直径为14毫米以上时,以20吨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一个取样单位,按一个取样单位取样;每个取样单位取两组试样,每组试样,一根作拉力试验一根作弯曲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试验。
如果仍有一根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列为不合格品。
(四)冷拉钢筋的使用范围及规定1.冷拉I级钢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
2.冷拉Ⅱ、、Ⅳ级钢筋可作为预应力混凝土中的预应力钢筋。
3.承受冲击荷载的设备基础不得使用冷拉钢筋。
4.I级钢筋冷拉的直径在6~12毫米,大于12毫米的I级钢筋冷拉后,不得利用冷拉后提高的强度。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名词解释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名词解释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是将原材料经过某种特定方式的处理,以便增强它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能的过程。
冷加工强化钢材的常用技术包括热处理、冷变形和界面处理。
热处理是指将钢材热处理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用以提高其硬度的行为。
热处理使钢材硬化、增加强度、减少变形、改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可以用来提高钢材性能。
冷变形是指将钢材加工到特定尺寸,使其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是将钢材经过变形和正常硬度调节,以达到提高其力学性能和抗疲劳强度的目的。
最后,界面处理是指在钢材表面施加不同类型的涂层,用以增强其抗腐蚀性。
当冷加工强化钢材时,工艺水平很重要。
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损伤钢材的表面或者损坏金属组织。
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可以选择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因此,在冷加工强化钢材时,可以更好地控制处理过程,以防止对钢材损害。
另外,还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冷加工方式,以防止处理过程中损坏金属结构,包括选择正确的压力、速度和温度。
此外,冷加工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金属,例如铝和铜。
为了提高这些金属的强度和抗腐蚀性,可以将其与不同的元素结合,例如锰、锌、铬、铝等,以形成复合材料。
这些复合材料通常比原材料更加耐磨、耐腐蚀,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总成、铁路架、工业装备等行业。
总之,冷加工强化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用于提高钢材的
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界。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应当对冷加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和冷变形技术,同时注意金属表面的抗腐蚀处理。
另外,冷加工也可以用于其它种类的金属,比如铝和铜,以改善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的冷加工名词解释
钢材冷加工是指在室温下对钢材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相对于热加工而言,冷加工具有加工速度快、加工精度高、成材率高等优点。
以下是钢材冷加工常用的名词解释。
1. 拉伸:拉伸是将钢材用力使其变长的加工方式。
拉伸可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提高其延展性和可塑性。
常见的拉伸加工方法有拉拔、绘制等。
2. 压缩:压缩是将压力施加在钢材上使其发生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压缩可以使钢材产生塑性变形,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常见的压缩加工方法有压辊、锻压等。
3. 弯曲:弯曲是通过对钢材施加力矩,使其发生弯曲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弯曲可以改变钢材的形状和尺寸,常见的弯曲加工方法有弯管、折弯等。
4. 剪切:剪切是通过切割工具对钢材产生切削力,使其发生剪切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剪切可以将钢材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常见的剪切加工方法有剪切机、剪板等。
5. 拉深:拉深是将钢材表面压在模具上,从而形成凹陷的一种加工方式。
拉深可以使钢材产生凹形,常见的拉深加工方法有深冲、冲压等。
6. 挤压:挤压是将钢材放入挤压机中,通过挤压头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发生挤压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挤压可以将钢材变形
成复杂的截面形状,常见的挤压加工方法有挤压成型、铝挤压等。
7. 管材冷拉:管材冷拉是将钢材通过拉拔机拉制成管状的一种加工方式。
管材冷拉可以提高钢材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常见的管材冷拉方法有冷轧、冷拔等。
8. 卷曲:卷曲是将钢材卷曲成圆筒形或弧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卷曲可以改变钢材的形状和尺寸,常见的卷曲加工方法有卷板、卷管等。
9. 塑性加工:塑性加工是通过将钢材置于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塑性加工可以使钢材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常见的塑性加工方法有成形、冲压等。
10. 冷弯:冷弯是在常温下,通过对钢材进行弯曲,使其发生
塑性变形的一种加工方式。
冷弯可以改变钢材的形状和曲线,常见的冷弯加工方法有冷弯折弯、冷弯成型等。
综上所述,钢材冷加工常用的名词解释主要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拉深、挤压、管材冷拉、卷曲、塑性加工、冷弯等。
这些冷加工方法在钢材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变钢材的形状、尺寸和性能,满足不同行业对钢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