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型选择设计范文

合集下载

土石坝设计汇报

土石坝设计汇报
指导老师:
汇报:
一、坝型选择与剖面设计


1、坝型选择:
1.1、本工程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塔群紫红色凝灰质长石砂岩,按岩石风 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和弱风化带。强风化带厚1.1~4.0m,属于 中等透水性,弱风化带厚1.2~4.8m,属于弱透水性。如果修建混凝土 重力坝,需大量开挖,并相应增加材料用量,且施工时排水困难,故 首先选用均质坝。优点:(①材料单一,工序简单,各工序间干扰少; ②与坝基、岸坡及混凝土建筑物的接触渗径比较长,可简化防渗处 理。) 1.2、为了保证地基渗透稳定,在坝底设一 截水槽 。(即:灌浆帷幕) 设置于坝基或防渗体中的隔墙。用于加长渗径、控制渗流。优点: (控制污染,稳定挖土的边坡,即能防止坍方和滑坡)
(1)施工期; (2)校核洪水位下可能形成稳定渗流时的下游坝坡; (3)水库水位的非常降落,如自校核、降落至死水位以下、大流量快速泄空。
本设计只针对正常运行情况下的设计水位进行验算。
3、土石坝坝坡稳定安全系数选取


4、稳定分析方法:土石坝稳定分析方法与坝体结构形式和坝体填筑材料
有关,而本工程为均质坝,故采用圆弧滑动法。 计算公式:(按总应力法计算)

1、目的:分析坝体及坝基在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稳定破坏形
式,通过必要的力学计算,校核坝剖面的安全度,经过反复修改定出经济剖 面。确定土坝稳定性,主要指边坡的抗滑稳定。

2、荷载组合(土石坝应对以下几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坝坡进行 稳定计算。)
正常运行情况下: (1)水库上游水位处于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各种水位的 稳定渗流期; (2)水库水位正常降落时的上游坝坡。 非常运用情况包括:
2.3、上下游边坡:土石坝边坡的大小取决于坝型,坝高,筑坝材料、荷载、 坝基性质等因素,且直接影响到坝体的稳定和工程量大小。

浅析某水库大坝坝型选择

浅析某水库大坝坝型选择

浅析某水库大坝坝型选择某水库大坝选型拟定了三种坝型,分别从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建筑物布置条件、抗震安全性、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了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作为推薦坝型。

标签: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粘土心墙砂砾石坝1、工程概况拟建的某水库坝址位于四川省内,该水库工程主要由拦河大坝、开敞式溢洪道、输水洞、导流兼放空洞组成,属Ⅳ等小(1)型工程。

工程建设任务是以人畜生活及乡镇企业供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

2、坝体设计2.1坝型拟定坝轴线位于河流出山口上游,河谷狭窄,呈“V”型,谷底宽一般为65~85m,河床覆盖层厚度9.3~13m。

两岸坝肩及坝基基岩为砂岩,岩块致密坚硬,两岸岩体中小断层发育稀疏,裂隙较为发育,规模一般不大,边坡整体稳定。

右岸坝肩2100m高程以上岸坡陡峻,基本无强风化,弱风化厚度15~20m;强卸荷岩体较少,水平深度2~4m。

左岸坝肩基本无强卸荷岩体,弱卸荷水平深度为1~3m。

根据地勘建议,因坝址区花岗岩包含蜂窝状捕掳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局部存在地质缺陷,在该坝址区不建议修建混凝土重力坝。

而距坝轴线上游山前丘陵区上,有适宜筑坝的砂石料和心墙土料,储量丰富,场区平坦宽阔,开采无地下水干扰,运输较为方便。

因此,该坝址适宜修建当地材料坝,本阶段选择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粘土心墙砂砾石坝进行坝型比较。

2.2坝型比选三种坝型方案中,坝的布置格局完全相同,即输水洞、导流兼放空洞布置于右岸,溢洪道布置在左岸。

工程区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开采运输方便,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相对较好。

工程建设条件对三种坝型均无限制因素,但三种坝型各有优缺点,现从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建筑物布置条件、抗震安全性、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2.2.1地形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测绘,河漫滩表层为砂壤土,含草根,结构疏松,层厚0.2~0.3m,不宜作为坝基础,需全部清除。

某水库枢纽坝型方案设计探究

某水库枢纽坝型方案设计探究

某水库枢纽坝型方案设计探究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开始构思这个让我痴迷的项目——某水库枢纽坝型方案设计。

这个项目已经陪伴了我数个日夜,每一个细节都如同一幅画,在我脑海中闪烁。

一、项目背景这个水库枢纽位于我国西部的一个山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涉及到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项目启动前,我已经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这些信息,就像是我手中的拼图,一点一点地拼凑出这个项目的全貌。

二、坝型选择1.面板堆石坝考虑的是面板堆石坝。

这种坝型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适合在狭窄的河谷中建设。

想象一下,一座座巨大的石块堆砌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既能拦截洪水,又能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

但考虑到面板堆石坝对地形地貌的要求较高,且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个方案需要进一步论证。

2.混凝土重力坝是混凝土重力坝。

这种坝型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但施工周期较长,投资成本较高。

我在心中描绘着这座坝的轮廓,仿佛看到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感受到那沉甸甸的重量。

这种坝型虽然适用于大部分地形,但考虑到项目的预算和时间限制,似乎并不太适合。

3.砂砾石坝是砂砾石坝。

这种坝型结构新颖,施工速度快,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我想象着用砂砾石填充的坝体,仿佛感受到了那种松散但又充满力量的感觉。

然而,这种坝型对地形地貌的要求较高,且在地震多发地区存在安全隐患。

三、方案比选在三种坝型中,我最终选择了面板堆石坝。

虽然它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环保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影响。

同时,面板堆石坝的施工速度和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更适合这个项目。

四、设计方案1.坝体结构坝体采用面板堆石结构,坝顶宽度为8米,坝底宽度为60米,坝高100米。

坝体分为上游堆石区、下游堆石区和面板区。

上游堆石区采用大块石料,下游堆石区采用小块石料,面板区采用高强度混凝土。

重力坝设计设计范文

重力坝设计设计范文

重力坝设计设计范文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用于储存水资源和调节水流。

它通过巨大的自重来抵抗泄水和水压力,以及其他外力的作用。

重力坝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结构、材料等多方面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般情况下重力坝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关键要点。

首先,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是重力坝设计的基础。

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坝址的选取和坝体的稳定性。

因此,需要对岩石、土壤等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探测和评估。

同时还需要了解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地下水、渗流等水文条件。

在地质勘察的基础上,确定坝址和坝型。

合适的坝址通常应在拦截流域的狭缩处或大曲率的地方,以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和侵蚀力。

而坝型的选择则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等因素来决定。

常见的坝型包括重力坝、拱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等。

接下来,进行水文和水力学分析。

基于历史水文数据、降雨模拟等方法,对设计洪水、最大汛期年径流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和预测。

此外,还需要进行水库调度分析,确定不同季节和水位下的库容和泄洪设计。

根据水文和水力学的分析结果,进行坝体的尺寸、稳定性和安全性计算。

重力坝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坝顶宽度、坝高、坝底宽度、坝面坡度等参数。

为了确保坝体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地基处理、防渗设计、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等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强震、波浪冲击等外力的影响。

最后,进行重力坝的设计计算和验算。

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坝体结构和材料的强度计算、应力分析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评估和优化,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综上所述,重力坝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它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水力学、结构、材料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坝体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地质勘察、水文分析、结构设计等一系列步骤,可以得出合适的坝址、坝型和坝体参数。

最后,进行设计计算和验算,确保重力坝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潼南吉星寺水库坝型的分析与选择

潼南吉星寺水库坝型的分析与选择

潼南吉星寺水库坝型的分析与选择潼南吉星寺水库坝型的分析与选择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吉星寺水库是重庆市重要的山区水库之一,建设一座符合科学、经济、安全、环保的水库坝型也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潼南吉星寺水库的坝型进行详细分析和选择,为水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一、潼南吉星寺水库的地理概况潼南吉星寺水库位于重庆市南部的潼南县,距县城潼南镇60多公里,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为4.89亿立方米,总投资约为22亿元人民币。

二、水库坝型的分析1、重力坝型重力坝型是以重力为主要抗力的水坝结构,具有施工容易、稳定性好、经济性较高等优点。

但重力坝建造成本较高,坝基的深度也会对施工造成困难。

在潼南吉星寺水库建造中,重力坝型的主要缺点是对山地的造成破坏比较大,且施工难度也较大。

由于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坝基深度对施工造成挑战,因此重力坝型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2、拱坝型拱坝型是利用水体自身重力对坝体产生压力,从而抵抗水压力的坝型。

拱坝型具有抗洪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拱坝造价高昂,施工难度大,且对水库口径、库容等需求十分严格。

在潼南吉星寺水库建设中,由于拱坝造价高昂,施工难度大,且区域地质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因此拱坝型坝体的施工和维护相对困难,不利于后期的维护与管理。

3、空腹式拱坝型空腹拱坝型是利用空腹拱的重量互相支撑,达到抵抗水压力的作用。

空腹式拱坝型对坝体的材料要求不高,施工方便,且对水库容积和水位变化适应能力强。

但空腹式拱坝型的设计需要根据地质和气象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潼南吉星寺水库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而空腹式拱坝型虽然施工方便且价格适中,但考虑到地质高压情况不明,选用空腹拱坝型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这也不是最优选择。

4、重力拱坝型重力拱坝型是一种新型的坝型形式,它兼具重力坝和拱坝的优点,对缝隙和灌注不敏感。

重力拱坝型对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对地形改造也较小。

吉林省老松江水电站坝型选择设计

吉林省老松江水电站坝型选择设计

吉林省老松江水电站坝型选择设计摘要:吉林省老松江水电站主要地质问题为,基础存在有厚约30 m的含泥砂砾卵石层,两岸玄武岩层下也存在厚约30 m的含泥砂砾卵石层;从当地建筑材料情况看,松江河上游区域石料、粘土料较为丰富,但缺乏天然砂石骨料,因此不宜修建砼重力坝。

由于坝址附近(距坝址仅200 m)有较丰富、质量满足填筑要求的粘土料,因此选择沥青砼心墙堆石坝和粘土心墙堆石坝两种坝型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选。

关键词:老松江水电站坝型选择沥青砼心墙堆石坝粘土心墙堆石坝1 工程概况老松江水电站工程位于松花江支流松江河上,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老松江村境内,距松江河镇仅5 km。

吉林省抚松县老松江水电站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工程。

工程主要由堆石坝、溢洪道、砼重力坝、引水发电隧洞、调压井、电站厂房及开关站组成,总库容为5204×104 m3,电站装机20550 kw,多年平均发电量5317.97×104 kwh,工程等别为Ⅲ等。

2 工程地质坝区河谷呈狭窄的“V”字型,河道底高程约为698.50 m,两岸不对称地分布有宽20~30 m河漫滩,平水期高出河水位3~5 m,漫滩以上为宽阔的玄武岩熔岩台地,地面高程一般750~760 m,比高一般50~70 m。

坝址两岸均见有玄武岩,其中左岸厚14~46 m,右岸玄武岩厚5.0~45.0 m,玄武岩岩石坚硬,一般较完整,风化轻微,柱状节理和水平节理均较发育,节理间距多为0.5~1.5 m,张开1~3 mm,表部多为无充填或半充填,深部多充填泥夹岩屑,岩体透水率q=0.2~60.4 lu,属弱、中等透水,渗漏问题较突出。

玄武岩层下为厚30~32 m的含泥的砂砾卵石夹层,渗透系数K=0.5~1.0 m/d,下伏基岩为安山岩(顶板高程676 m)。

地下水位702.45~719.54 m,低于设计正常蓄水位24~42 m,渗漏问题突出。

河床部位地基岩土,上部为厚3.0~3.5 m的砂砾卵石,中密~密实,此层不均匀系数为88.05,渗透系数K=70-100 m/d,局部分布有厚2.0~2.5 m的粉细砂和厚3.0 m左右的壤土夹碎块石,前者结构极松散,筑坝时应全部挖除。

水库工程坝型选择研究

水库工程坝型选择研究

水库工程坝型选择研究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大,而且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依据施工规范开展作业。

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坝型选择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坝型选择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建设成本投入,而且有利于节省工期,提高工程安全性。

对此,本文将以树寨沟水库为研究对象,对其坝型选择进行详细探究。

标签:树寨沟水库;坝址;选择1、引言在坝型选择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包括施工条件、工期、水利生态环境、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材料、后期工程维护管理等等。

因此,坝型选择难度较大,对此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水库工程常见坝型2.1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混凝土或者浆砌石修筑而成的,重力坝的剖面为直角三角形,重力坝整体是由很多个坝段所组成的。

在水压力以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重力坝能够有效依靠自身重力所产生的抗滑力提高稳定性,与此同时,其还能够有效依靠坝体自身重量抵消由水压力所产生的拉应力。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重力壩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重力坝安全性较好,耐久性较好,防渗性能优,在抵御地震灾害以及战争破坏方面应用优势十分明显。

(2)重力坝设计施工十分便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

(3)重力坝对于不同地形条件的适应力均比较强,对于任何山谷地形,都可以应用重力坝。

(4)在重力坝坝体上,可以设置引水、泄水孔口,因此能够有效解决施工导流问题。

但是,重力坝也有应用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坝体应力比较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强度往往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2)重力坝体积比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水泥材料。

(3)在重力坝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影响,因此,对于施工温度控制要求比较高。

2.2 拱坝拱坝是一种拦水坝,一般被应用于峡谷中,通常做成水平拱形,并且两端紧贴着峡谷壁。

具体而言,拱坝平面上向上游弯曲,能够将部分水平荷载传递至两岸挡水建筑上。

与重力坝相比,其应用优势在于在水压力作用下,坝体不需要依靠自身重量维持自身稳定性,而是能够有效利用拱端基岩的反作用来提升稳定性。

谈水利枢纽工程坝型比选【论文】

谈水利枢纽工程坝型比选【论文】

谈水利枢纽工程坝型比选摘要: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工程任务为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

从地形地质条件、坝型特点、建筑材料、施工条件、工程投资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介绍了工程坝型比选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比选1工程概况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云南省文山州清水江流域,工程任务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

清水河水库总库容为1.26亿m3,设计供水量为9271万m3,灌溉面积23.2万亩。

电站共装有3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0MW,工程等别为Ⅱ等,规模为大(2)型。

清水河水库大坝推荐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7.0m,属高坝。

2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2.1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南丘河在坝址区走向为NE15°~NE45°,在拟建坝轴线附近河道转弯,转角约30°。

枯水期河宽6~10m,河水深0.5~1.5m。

河谷多呈“V”型,左右岸山体雄厚,基本对称。

左岸山顶高程1477.6m,右岸山顶高程1482.8m,两岸坡度一般为25°~38°。

两岸零星发育阶地,河流切割深度160~170m。

两岸植被发育,基岩零星出露。

左岸发育略具规模的冲沟共4条,其中规模较大的冲沟1条,位于坝轴线下游约350m,其余均位于坝轴线附近上下游;右岸发育规模较大的冲沟1条,位于坝轴线上游约300m。

坝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中统版纳组上段和第四系,基岩岩性上部为三叠系中统版纳组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属软岩~中硬岩,底部为灰岩夹泥质灰岩,属中硬岩~硬岩。

第四系按成因可分为冲洪积物、坡残积物。

冲洪积物岩性主要为砂砾石、碎块石,分布于冲沟河床及河漫滩,厚度0.3~4.1m。

坡残积物岩性主要为粉土、粘土夹碎石,多分布在缓坡表部及坡脚,厚度变化较大,一般0.5~3.5m。

坝址区泥岩、泥质粉砂岩在地表均呈强~全风化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坝型选择设计范文
坝型选择是坝体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根据具体工程场
地条件、水利工程要求和经济可行性,选择最合适和安全的坝型。

在进行
坝型选择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工程场地条件。

工程场地地形、地质地貌、水文地理等
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坝型的选择。

对于河流干流陡峭的峡谷地形,常采用拱
坝型;而对于平缓的河谷地形,可以选择重力坝型。

此外,地质条件如地
层岩性、地下水位等也是选择坝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要考虑水利工程要求。

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和要求,选择适合
的坝型。

例如,对于拦截大型水库的建设,通常选用重力坝或拱坝;而对
于小型水库或者提供灌溉水源的坝体,可以选择土石坝类型。

第三,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

坝型的选择应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


于高坝、大坝工程,应选择安全性能较高的坝型,如重力坝或拱坝。

需要
考虑的因素包括坝体稳定性、渗透性、抗震性等。

为了确保坝体安全,还
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地质探测和参数分析。

第四,要考虑经济可行性。

坝型的选择还应考虑经济成本和投资回报。

如对于工程规模较小的坝体工程,土石坝可能是更经济、可行的选择;而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为了保证长期投资回收,可能需要选择耐久性和安全
性较高的重力坝或拱坝。

综合以上因素,坝型选择设计应以全面考虑工程条件和要求为基础,
在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进行权衡。

在进行坝型选择的过程中,还
需要运用包括水文学、土力学及结构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具体工程
实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坝型选择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评估各项因素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到最合适和安全的坝型,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