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传统文化须敬畏作文900字
坚守中国传统文化高中作文【三篇】

【导语】坚守中国传统文化高中作文需要怎么写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坚守中国传统文化高中作文【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坚守中国传统文化高中作文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
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
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
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
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
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
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的道理。
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
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
以何种态度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作文

以何种态度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作文哎呀,说起咱们的传统文化,那可是咱中华民族的瑰宝啊!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画篆刻,都是咱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那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哦!咱们要学会尊重。
尊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基础,就像咱们尊敬长辈一样。
毕竟,这些传统文化可是咱们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他们可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所以,我们在欣赏这些文化瑰宝的时候,一定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不能随便乱丢乱扔,更不能恶搞侮辱。
咱们要学会传承。
传承是对待传统文化的责任,就像咱们孝敬父母一样。
咱们要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了解咱们的民族根脉,明白咱们的文化渊源。
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咱们要学会创新。
创新是对待传统文化的动力,就像咱们追求时尚一样。
虽然咱们要传承传统文化,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过去。
咱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让它们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
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咱们要学会运用。
运用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目的,就像咱们学以致用一样。
咱们要把这些传统文化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它成为咱们生活的调味剂。
比如,在学习上,咱们可以借鉴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在工作上,咱们可以运用古人的智慧和方法;在生活上,咱们可以品味古人的风雅情趣。
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对待传统文化,咱们要有一颗敬畏、传承、创新和运用的心。
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敬畏文字高中满分作文

敬畏文字高中满分作文敬畏文字高中满分作文【篇一:敬畏文字】龙蛇笔走,千缸染却兰亭胜地;琴曲流觞,二胡拉出半轮月光;深谷神农,悠悠淡漫十万药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对待中华文字,我们更需要包涵一腔敬畏之情。
敬畏文字能使我们热爱文字,并为之勤学苦练,最终成就非凡。
一叶扁舟,苦心精学。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年幼时就十分喜爱文字,每日研究汉字的组成结构,领悟其中的奥秘。
于是他整日临池而坐,提笔将心中的敬畏之情嵌刻于纸上,用满腔的热血缔造出了入木三分的辉煌。
他若无对文字的敬畏之情,又怎会产生出每日临池苦练的勤奋好学之念呢?正是源于王羲之对文字的敬畏与热爱之情,给予了他勤学苦练的动力,提供了入木三分的精神基础,使他成就非凡。
敬畏文字能使我们更虚心地学到更多的文化,创造出不凡的作品。
太极轮回,锦绣山河。
季羡林老先生毅然摘下国学大师、国宝等桂冠,潜心地投入到文学事业中,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文字的魅力,渗透了对文字的敬畏之情。
周国平、林清玄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对文字的敬畏之情,使我们即使处于网络时代,也依旧能阅读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倘若他们失去了对文字的敬畏之情,在市场意识极强的网络时代,他们又怎能谱写下一章章动人诗篇,我们又将去何处寻觅如此优秀的著作?正是因为他们在日渐浮躁的年代仍饱含对文字的敬畏,才促使他们创造出了不凡的作品。
将敬畏之石投入水中,石已不见,却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从成语"默默无闻"变成广告的"默默无蚊",多少小学生因此造成误解?从人气极旺的名人的博客中的低级错误,多少人对他们万分不屑?倘若多一些对文字的敬畏,也许我们的精神生活会更加富足,更加美好。
细品文字,我们会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体味鱼翔浅底的怡然,领悟山日对话的静谧,了解中华文字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
让我们敬畏文字,聆听富足精神的美妙音乐吧!【篇二:敬畏文字】错别字在现在的生活中可是无处不在,在大街上随便走走,到处可见到一些餐馆,但有的餐馆是人来人往,一些人在冬天得出汗,但有的餐馆却不一样,进出的人则少之可怜,在夏天也不会因为工作而流汗。
敬畏文化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

敬畏文化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敬畏文化,是指对人、事、物,以及传统习俗等都保持一种敬畏之心的文化。
敬畏文化属于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这种文化仍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敬畏文化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尊重老师、长辈、以及其他人。
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更体现在心态和态度上。
我们会尊重老师的话语,尊重老人的意见,体现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同样,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在我们环保、爱护自然的行动中。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敬畏大自然,要尊重万物,这种敬畏之心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敬畏文化也体现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
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尊重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我们要尊重祖先们智慧的结晶,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畏之心。
敬畏文化也体现在我们的学习中。
我们要敬畏知识,尊重学问,虚心向学,勤奋钻研。
只有怀有敬畏之心,才能够有恒心努力,不断进取。
因为有了对知识的敬畏,我们才更能够谦虚、沉静、勤奋、坚韧,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成就。
敬畏文化更体现在我们的品德和道德上。
我们要敬畏天地,尊重人民,尊重父母长辈,守法修德,廉洁自律,作一个守法守纪、秉公执法的好公民。
这是敬畏之心在我们的品德和行为上的体现。
初三的时候,我们正处在青春的黎明时期,正是我们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敬畏文化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播下,我们应该从点滴的事情中培养和树立敬畏之心。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比如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敬畏的心态,不管是对待老师的指导,对待学业的努力,对待同学的友爱,都要有敬畏之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自勉成长,不断提高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研读经典来培养敬畏之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等都是我们培养敬畏之心的重要教材。
敬畏文化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

敬畏文化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敬畏文化是一种对于自然、人生、社会、历史等事物都持有的一种敬畏之心,是一种人与自身、人与其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建立的一种基于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重要文化。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快速的发展,人类远离自然,开始逐渐忘记敬畏,这是我们的不幸,也是我们现在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敬畏文化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
自然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自然界对我们的恩赐。
我们应该认识到景观美丽的山峦、浩瀚无垠的海洋、宽广壮丽的平原、和气生财的河流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珍贵,特别是当我们生活在自然灾害的阴影下时,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然之力,更需要有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自然的威力及其异常神秘的特性。
敬畏让我们更好的保护、爱护自然,同时也让我们获取到更多关于自然的知识。
其次,敬畏文化是一种对人生的敬畏。
人生是无法预测的,人的命运和经历总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
我们应该固然理解自我的生命,从自身每个人不一样的价值角色来感悟来体味人生的美好,同时,在生命中的艰难困苦中摆出一种坚定的立场,这也是我们需要敬畏的一种特殊情感。
再次,敬畏文化是一种对社会的敬畏。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宝贵成员,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社会性规则和道德标准,以敬畏之心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最后,敬畏文化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
历史和文化都是我们身处的时空中留给我们的瑰宝,是我们坚定了自我价值追求下的文化基础。
历史和文化给我们带来了第一手材料供我们学习,也为我们提供奋发向上的信念和理念。
我们应该学会敬畏历史,继承历史中积极的一面,发扬优良文化,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敬畏文化是一种传世的美德,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在不同方面的堡垒,是我们面对社会自我敬畏的表现。
我们需要珍惜敬畏的情感,传承和发扬敬畏传统文化,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
敬畏文化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

敬畏文化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敬畏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髓,是历史传承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我们应该尊重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
而敬畏文化,更是我们对文化的一种态度。
只有真正敬畏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它,真正地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弘扬文化要从教育上入手,教育是一种最好的载体。
通过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赋予文化以生命力。
每个人都应该有种敬畏的心态,对待文化要虚心学习,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发扬文化,保护文化。
敬畏文化还需要我们对文化的重视,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尊重传统文化,是否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只有每个人能够用行动来传承文化,并让文化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我们才能永远的传承文化。
敬畏文化还需要我们去了解文化的真谛,要对文化进行认真的研究。
只有真正了解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它。
我们要学会去发现文化的美,学会去体会文化的魅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文化。
敬畏文化还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自身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是传承文化的人。
要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用我们的言行来传承文化。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每个人都应该担起传承文化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来弘扬文化。
敬畏文化是一个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我们要用爱心去敬畏文化,用行动去传承文化,使文化永远不会被遗忘,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只有真正敬畏文化,我们的民族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我们的社会才能永远和谐美好。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心去守护文化,用行动去弘扬文化,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2023高二敬畏之心作文5篇

2023高二敬畏之心作文5篇高二敬畏之心作文1近来国内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
若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根源,不难发现,这些事件所暴露的恰恰是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敬畏感,顾名思义,是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
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
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
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心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
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天害理,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之举,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危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延续。
因此,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高二敬畏之心作文2敬畏之心应该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法纪和职业,以及自然和社会规律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
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孟子者,也要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以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能“赏善”而“罚恶”的观念和信仰,这一信仰在孔子以前非常重要,在孔子以后也长期流行于民间,如同敬鬼神的传统一样。
但这不是对某一具体的神,如山川土地之神的信仰,而是对最高神即天神的信仰。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优秀作文7篇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优秀作文7篇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
那么你会写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优秀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优秀作文【篇1】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
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
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
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
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
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
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
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的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
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
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
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
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
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
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
倘若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倘若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
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
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
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
虽然方法笨拙但效果还是不错。
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
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
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
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须敬畏
前不久,有两件事引起了格外的关注,先是孔子后是老子被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作为代言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另一件事就是一些韩国人说孔子、西施和李时珍是韩国的。
这两件事也许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然而我们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然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似乎不太客气。
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使文化倒退,“破四旧”等等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
传统文化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漏洞但这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根,有缺陷我们可以慢慢地弥补而且哪个国家的文化又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国家对本国的传统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彻底呢?相反每个国家都在保护以前祖先遗留下来的建筑:一道城墙、一间屋舍、一座宫殿。
无一不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之情,这些建筑还留给人们一片精神领域,给予人们无尽的提示。
我们一贯的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表明缺点不是不能批评,我们一直强调推陈出新,表明传统文化不是不能变,只是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应当非常谨慎,致力于发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品质。
可是就是有那么一些急功近利的人。
一味的追求西方文
化忘记了传统,不顾一切地推陈出新,打着“发展”的旗号去打古建筑的主意。
古代建筑凝聚了古代的精神文化,然而现在的我们却因“发展”而背弃传统,这合理吗?回答当然是不合理,我们可以从古建筑中探究其当时的文化风貌。
古建筑也是一种文化遗产!但是在这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时代不发展必然会导致消亡。
所以我们应该将新文化和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提炼再注入传统文化中使其焕发新生,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活力,我们还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提炼一些优质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梁启超曾经说过: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个系统往外扩充。
文化是灿烂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他必须要我们心怀敬畏。
他需要我们精心照顾,传统文化须敬畏,不要让传统文化凐灭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