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疾病频率测量指标67页PPT
合集下载
疾病群体现象及测量指标课件

2007-03-22
11
死亡率
定义:
应用:1)衡量人群死亡率危险性大小
2
对病死率高的疾病,死亡率
可代替发病率来研究病因
3 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注意事项:1)分子分母为同一群体
直接比较
2 粗死亡率不能进行
3 可计算各种死亡专
率
2007-03-22
12
病死率
定义:
应用:1)衡量不同病种的危害性大小 2)综合评价诊断和治疗水平
2007-03-22
22
爆发 (outbreak)
爆发指在一个局部 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 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 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 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 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 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 伏期内。
发 病 人 数
20 15 10 5
22 24 2 4 6 8 10 12 14
9日
10日
某单位食物中毒的爆发
注意事项: 不同来源的病死率不能直接比较
2007-03-22
13
(三)疾病负担指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病残率(disability rate)
2007-03-22
14
患病率
定义:
2007-03-22
15
应用: 1 描述病程较长的疾病的分布 2 研究流行因素和预后因素 3 评价医疗质量,分配医疗卫生资源 4 指导医生正确评价诊断试验结果,确定预测 值
2007-03-22
7
三次流调不同年龄别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
2007-03-22
8
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一)发病指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罹患率(attack rate)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 报告率提高…. B、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病死率高;新病例减少;健 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
应用: 一般用于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可 通过 横断面调查(也称“现况调查”或“现患调查”) 进行,可反映疾病负担程度.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4、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定义: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样本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 数所占的 调查时受检人数
k
k =100%
应用:多应用在具有较多隐性感染的疾病调查中,如结核 病、乙型肝炎等。
5、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
1、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death rate)
定义: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 平均人口数之比。
公式:
死亡率=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k
k=1000‰、或100000/10万
意义:反映一个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衡量人群因病、因 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
病死率=
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 人数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100%
意义: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医疗水平。 受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水平和医院治疗水平等 的影响-通常多用于急性病
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若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由死亡率和发病率推算:
病死率=某病的死亡专率 某病的发病率
100%
-2-- = 0.5 = 50%
4
★ Rate
• 描述特定时间里某事件发生的速度
Numerator - 特定时间里观察的新发事件数
应用: 一般用于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可 通过 横断面调查(也称“现况调查”或“现患调查”) 进行,可反映疾病负担程度.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4、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定义: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样本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 数所占的 调查时受检人数
k
k =100%
应用:多应用在具有较多隐性感染的疾病调查中,如结核 病、乙型肝炎等。
5、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
1、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death rate)
定义: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 平均人口数之比。
公式:
死亡率=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k
k=1000‰、或100000/10万
意义:反映一个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衡量人群因病、因 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
病死率=
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 人数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100%
意义: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医疗水平。 受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水平和医院治疗水平等 的影响-通常多用于急性病
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若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由死亡率和发病率推算:
病死率=某病的死亡专率 某病的发病率
100%
-2-- = 0.5 = 50%
4
★ Rate
• 描述特定时间里某事件发生的速度
Numerator - 特定时间里观察的新发事件数
疾病常用的测量指标概述课件

分类
疾病可根据病因、发病机制、病 理生理过程等进行分类,如感染 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疾病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疾病的症状是指患者因疾病而表现出 的异常感觉和体征,如发热、疼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
表现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指疾病在患者身上 的具体表现,包括疾病的起病方式、 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体温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总结词
体温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发热和感染性疾病中。
详细描述
体温的测量 主要用于监测发热程度,判断感染的严重性,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在流感季节,医生会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 药物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血压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总结词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也是评估休克和低血压状态的指标。
总结词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的重 要指标。
详细描述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主要用于监测氧合状态 ,评估呼吸功能,以及诊断肺部疾病。例如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血氧 饱和度变化,以确保患者的氧合状态稳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呼吸频率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 从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呼吸频率的变化也 可以反映机体的缺氧状态和酸碱平衡状况,对于诊断相关 疾病和评估病情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血氧饱和度的意义与作用
总结词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 标之一,可以反映机体的氧气供应状况。
诊断
疾病的诊断是指通过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疾病的病因、病理生 理过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过程。
疾病可根据病因、发病机制、病 理生理过程等进行分类,如感染 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疾病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疾病的症状是指患者因疾病而表现出 的异常感觉和体征,如发热、疼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
表现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指疾病在患者身上 的具体表现,包括疾病的起病方式、 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体温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总结词
体温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发热和感染性疾病中。
详细描述
体温的测量 主要用于监测发热程度,判断感染的严重性,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在流感季节,医生会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 药物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血压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总结词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也是评估休克和低血压状态的指标。
总结词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的重 要指标。
详细描述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主要用于监测氧合状态 ,评估呼吸功能,以及诊断肺部疾病。例如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血氧 饱和度变化,以确保患者的氧合状态稳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呼吸频率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 从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呼吸频率的变化也 可以反映机体的缺氧状态和酸碱平衡状况,对于诊断相关 疾病和评估病情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血氧饱和度的意义与作用
总结词
血氧饱和度是评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 标之一,可以反映机体的氧气供应状况。
诊断
疾病的诊断是指通过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疾病的病因、病理生 理过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过程。
疾病频率测量

患病率 发病率病程
PID
P 患病率 I 发病率 D 病程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应用
❖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 ❖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 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 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四)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
病例所占比例。 按观察时间:
❖ 期间患病率 ❖ 时点患病率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k
期间患病率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 病例迁出 ❖ 治愈率提高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图2-1说明
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水库)。
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发病率)流入量大时, 则蓄水池水量增高,即患病率增高;若流入量(发病 率)减少时,则患病率降低。
当流入量一定,而流出量增大(如死亡增加或痊 愈及康复增快)时,则蓄水量(患病率)亦减低。
100%
应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指标
三 死亡指标
❖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 病死率 (fatality rate) ❖ 生存率 (survival rate) ❖ 累积死亡率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指标
PID
P 患病率 I 发病率 D 病程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应用
❖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 ❖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 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 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四)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
病例所占比例。 按观察时间:
❖ 期间患病率 ❖ 时点患病率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k
期间患病率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 病例迁出 ❖ 治愈率提高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图2-1说明
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水库)。
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发病率)流入量大时, 则蓄水池水量增高,即患病率增高;若流入量(发病 率)减少时,则患病率降低。
当流入量一定,而流出量增大(如死亡增加或痊 愈及康复增快)时,则蓄水量(患病率)亦减低。
100%
应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指标
三 死亡指标
❖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 病死率 (fatality rate) ❖ 生存率 (survival rate) ❖ 累积死亡率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指标
实习1疾病频率测量PPT文档共27页

968432 739 967693 9684
•合
计 2416 2016308 2018724 1772 2016952 2 018724
• 城市、郊区脑卒中发病率比较 =181.93,
P<0.01
•
城市、郊区脑卒中死亡率比较
=27.92,P<0.01
•
城市、郊区脑卒中病死率比较
=163.04,P<0.01
×10万/10万=151.20/10万
•
郊区脑卒中发病率=(828÷968432)×10万
/10万=85.50/10万
•
城市脑卒中死亡率=(1033÷1050292)×10
万/10万=98.35/10万
•
郊区脑卒中死亡率=(739÷968432)×10万
/10万=76.31/10万
•
城市脑卒中病死率=(1033÷1588)
引入率(1/万) 90.34
182.98 88.19 21.32
• 问题:请计算引入率并按年龄分析。
• 答:引入率 = (某特征人群家庭初发病例数
/该特征人群家庭调查人口数)×k
• 引入率的计算结果见表1-3。
• 由表可见甲型肝炎最容易由儿童带入家
庭,尤其是3~6岁年龄段儿童。
• 【课题六】资料见表1-4。
10%
• 【课题三】
• 问题:1. 1998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
•
2. 1998年肺结核死亡率?
•
3. 1998年肺结核患病率?
• 答:1998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 =
(108÷48455)×100% = 2.23‰
•
1998年活动性肺结核死亡率
= (19÷48455)×100% = 0.39‰
疾病分布与测量指标ppt教学课件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同一环境中,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 无差异?
同一环境中,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 固定不变的吗?
图1
图2
图3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 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 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 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相关 生物引起 种群密度 改变
2、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
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
亡的个体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大小 的重要因素。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
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 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 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 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什 么?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是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种群有哪些特征?
种群密度、出生率 和死亡率、年龄组 成、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类型
———— ————
研究目的 ————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概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疾病频率测量和疾病分布课件

发病率(incidence) 罹患率(attack rate)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病率
定义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 病例出现的频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
1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死亡率
粗死亡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一种未经调整的率
死亡专率 死亡率按不同特征,如年龄、 性别、职业、民族、种族、 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
1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子与分母的确定
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一人多次发病可累计) 分母 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用
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如 ①该年6月30日24时或7月1日0时人口代替 ②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
应用 1.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2.食物中毒
3.传染病 4.职业中毒等暴发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续发率(二代发病率)
定义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 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 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续发率=———————————————×100%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病率
定义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 病例出现的频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
1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死亡率
粗死亡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一种未经调整的率
死亡专率 死亡率按不同特征,如年龄、 性别、职业、民族、种族、 婚姻状况及病因等分别计算
1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K=100%,1000/千,或10000/万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子与分母的确定
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一人多次发病可累计) 分母 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用
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如 ①该年6月30日24时或7月1日0时人口代替 ②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
应用 1.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2.食物中毒
3.传染病 4.职业中毒等暴发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续发率(二代发病率)
定义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 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 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续发率=———————————————×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率测量指标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率测量指标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