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合集下载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第一篇:《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理解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 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9 5 。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9 5”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 2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 45 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9 5 。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1)比较复习题与例2 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 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9 5 ”的含义 59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 9 5 是哪个量?(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45-45× 9 5 说说45×59 的含义,独立解答。

(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板书:45×(1- 9 5 )说说(1- 9 5 )的含义,独立解答。

(6)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 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一练第2 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3、做练习十六的第1 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

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4、做练习十六的第3 题。

让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5.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1)试题(讲解+巩固精练)(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5.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1)试题(讲解+巩固精练)(含答案)
2. 田径队总人数 田径队总人数× =男队员人数 男队员人数
3. (1) × = (吨) (2) - = (吨)
4. (1)80× =36(页)
(2)80× -80× =4(页)
(3)80× =44(页)
拓展延伸
1.(1)250—250× =100(页)
(2)39+39× =52(人)
2.120-120× =80(千米)
课题名称
5.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1)
年级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
课题目标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知识再现
订正与总结
经典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练习
1. 先用”________”画出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一本书,已经看了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1)第二次植了多少棵
(2)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植多少棵
(3)两次一共比计划多植多少棵
4. 100× =55(页)
要求女队员有多少名,可以先求____________。
3. (1)食堂运来 吨煤,烧掉了 ,还剩多少吨?
(2)食堂运来 吨煤,烧掉了 吨,还剩多少吨?
4. 李小艳同学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
(1)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多少页?
(3)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3)1200× ________________
4. 一本书共有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 ,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引言分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由两个数(分子和分母)组成的。

分数乘法是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之一,也是较为复杂的部分。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并给出解题方法。

问题描述问题 1小明每天能喝掉一半的饮料,他的妈妈给了他 3 杯饮料,并告诉他每天都喝光。

问经过 7 天后,小明一共喝掉了多少杯饮料?问题 2一辆汽车以 5/8 的速度行驶了 3 小时,再以 3/4 的速度继续行驶了 5 小时,问汽车总共行驶了多少距离?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对于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解题思路:1.将问题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梳理,明确给定的分数和运算方式。

2.将分数转化为分数形式,以便进行分数运算。

3.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数乘法运算,并得到结果。

4.根据题目意义,得出最后的解答。

问题 1 的解答根据题目要求,小明每天都能喝掉一半的饮料,他的妈妈给了他 3 杯饮料。

我们可以使用分数表示每天喝掉的饮料数量。

每天喝掉一半的饮料,可以表示为 1/2。

小明一共有 3 杯饮料,可以表示为3/1。

根据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我们可以将 1/2 乘以 3/1,得到 (1 * 3) / (2 * 1) = 3/2。

经过 7 天后,小明一共喝掉了 (3/2) * 7 = (3 * 7) / (2 * 1) = 21/2 杯饮料。

所以,经过 7 天后,小明一共喝掉了 21/2 杯饮料。

问题 2 的解答根据题目要求,汽车以 5/8 的速度行驶了 3 小时,再以 3/4 的速度行驶了 5 小时。

我们可以使用分数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汽车以 5/8 的速度行驶了 3 小时,可以表示为 (5/8) * 3。

汽车以 3/4 的速度行驶了 5 小时,可以表示为 (3/4) * 5。

根据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我们可以将 (5/8) * 3 + (3/4) * 5,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计算过程如下:(5/8) * 3 + (3/4) * 5 = (5 * 3) / (8 * 1) + (3 * 5) / (4 * 1) = 15/8 + 15/4计算分数的通分,得到 15/8 + 30/8 = 45/8。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3课 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1)
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25(人)
答:男运动员有25人。
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化,其中男运动员占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45人
男运动员的人数
女运动员的人数
运动员人数-男运动员人数=女运动员人数
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男运动员人数+女运动员人数=45人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
1.李林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 书的 ,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谢谢观看

150-100

50(页)
答:还剩50页没有看。
练一练
2. 学习饲养组养白兔和黑兔一共28只,其中 白兔占 ,黑兔有多少只?

28-12

16(只)
答:黑兔有16只。
3. 红光印刷厂两天用纸 吨,其中 是第一天 用的,第二天用了多少吨?


(吨)

答:第二天用了 吨。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

?套
1000 套 1000× 5 =600 (套) 答:卖出了600套。
3
奥运纪念品销售店运进1000套福娃纪 3 念品,已经卖出 5 。还剩下多少套?
“1”
3 5
?套 ?套
?套 1000套
奥运纪念品销 售店运进1000套福 娃纪念品,已经卖 出 3 。还剩下多少 5 套? “1”
3 5
1、总套数-卖出套数=剩下套数
“1”
第一个月 3015元 第二个月 ?元
1 4
奥运纪念品销售店运进1000套福娃纪念品,已 经卖出 3 。还剩下多少套?
5
奥运纪念品销售店第一个月卖福娃纪念品收入 3015元,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收入 1 ,第二个 4 月收入多少元?
已知单位”1”和分率, 求对应量.转化成求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解答
1 25
3

(1)
?千克 20千克
5 6
(2)
240米 ?米
3 4
(3) 4000张 用去
4
350台 ?张 (4)九月: 十月: 多 ?台
2 7
5
1、学校九月用电 了 1 5
3500 度,十月比九月节约 少度?
,十月比九月节约了多
2、学校九月用电 了 1 5
3500 度,十月比九月节约
,十月用电多少度?
1、一桶油重 总数的 1 4
2 千克,倒出总数的
1 5
后,又倒出
,还剩多少千克?
2 (1
1 5

1 4
)

2 2
1 5
2
1 5
1 4
2、一桶油重 总数的 1 4
2 千克,倒出总数的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比一比
5 2 1、一个街心花园占地 公顷,其中草坪占 , 6 5 3 花圃占 ,其余是人行道。 10
(1)草坪和花圃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草坪的面积比花圃大多少公顷? (3)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比一比
2、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 (1)六(1)班去了18个男生,女生人数是男生
4 人数的 。六(1)班去了多少人? 5
(2)六(2)班也去了18个男生,相当于女生 9 人数的 。六(2)班去了多少人? 10
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
5 员占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9
复习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
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
5 占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9
例2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
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
5 员占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9
5 男运动员占 9
45人
女运动员
思考?
1、解决这类分数乘法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答:解决这类问题最关键的是找准“单位1”的 量,理解已知条件中分数的意义,并正确分析数 量关系 2、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出数量关系呢? 答:画线段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分数实际问题的数 量关系
23 (2)六(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45 23 全班人数× = 男生的人数 45
复习 2、解决实际问题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 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
5 占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9
5 = 25(人) 45× 9 答:男运动员有25人。
5 运动员总人数× 9 = 男运动员的人数
例2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
练一练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解答。
1、李林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 2 已经看了全书的 ,还剩多 3 少页没有看?

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59道)

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59道)

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2/11。

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2、一只鸭重3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2/3。

这只鸡重多少千克?3、一个排球定价60元,篮球的价格是排球的5/6。

篮球的价格是多少元?4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2/3。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5、小红有36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3。

小明有多少枚邮票?6、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14/15,鸡的孵化期是鸭的3/4。

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7、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跳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

小亮跳了多少下?8、六年级同学收集180个易拉罐,其中的1/3是一班收集的,2/5是二班收集的。

两个班各收集多少个?9、长跑锻炼,小雄跑了3千米,小雄跑的5/6等于小刚跑的。

小勇跑的是小雄的4/5。

小刚和小勇各跑多少千米?10、小红体重42千克,小云体重40千克,小新的体重相当于小红和小云体重总和的1/2。

小新体重多少千克?11、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

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本数是一班的5/6,三班修补的是二班的4/3。

三班修补图书多少本?12、一桶水,用去它的3/4,用去了15千克。

这桶水重多少千克?13、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支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2/5。

钢笔的价格是多少元?14、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

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1/15。

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15、有一块4公顷的果园,苹果树占果园面积的3/4,苹果树占地多少公顷?16、学校有一块3公顷的苹果树。

占果园总面积的3/4。

果园总面积是多少公顷?17、小丽比小兰多12张彩色画片,这个数目正好相当于小兰画片张数的3/10。

小兰有多少张彩色画片?小丽有多少张?18、一种洗发液,每大瓶装450克,每小瓶装125克。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及练习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及练习
答案:10头
解析:首先,计算有多少头母牛,即160头乘以1/4等于40头。然后,计算这40 头母牛中有多少头是怀孕的母牛,即40头乘以1/4等于10头。
综合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题目:一个公司有250名员工,其中1/5的员工参加了年度体检,参加体检的员工中有2/5的 人体重超标,问参加体检的员工中有多少人体重超标?
总结词
解决涉及多个分数的乘法问题需要先确定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然后按照分 数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详细描述
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将每个分数拆分成其分子和分母,然后分别进行乘法运 算。例如,计算(2/3)×(4/5)时,可以先计算分子2与分母5的乘积,再计算分母 3与分子4的乘积,最后将两个结果相除。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问题
基础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 题目:一个水池有10立方米的水,现在要将这些水全部排空, 并且每次只能排1/3立方米的水,问需要排多少次才能排空?
基础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答案:30次
解析:首先,计算总共有多少次可以排1/3立方米的水,即10立方米除以 1/3立方米等于30次。
题目:一个果园里有120棵苹果树,其中1/4的树结了苹果,每棵树结了 30个苹果,问果园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进阶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1 2 3
答案
288岁
解析
首先,计算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运动会,即48名 乘以1/2等于24名。然后,计算这24名学生的总 年龄,即24名乘以12岁等于288岁。
题目
一个农场里有160头牛,其中1/4是母牛,母牛 中又有1/4是怀孕的母牛,问有多少头怀孕的母 牛?
进阶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综合练习题4
一个苹果的1/3和一个橙子的 1/2相差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皂户李镇中心小学马晓玲一、教材解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

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

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

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

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

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二、目标预设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每位学生务必学会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解题时开放思路,探讨其他解答,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灵活解答。

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三、数学重点: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首先每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参,吃透教材的精神、准确把握知识点、思维点的内涵与外延。

使学与教定位处于一个适当“度”的上(包括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等多个层面)。

其次深入钻研《课改》的精神,使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第3点利用多种媒体广泛查找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案例、预案,汲取专家、同行的经验。

2、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研究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编成本节课的学习素材。

(2)收集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编成习题。

3、教学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就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设备和教师工作量的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选取教学媒介的原则我们定为:易得、简捷、经济三个原则。

五、学情分析1、知识点的学情分析: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2、情感态度的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自尊心。

有上好这节课的欲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关系引渡。

1、每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1)把这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平均分成4份,把3份画上阴影。

(2)看着这个图,你想说什么(放开来让学生说)(阴影部分、空白部分、整个长方形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意图: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实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边折边想的活动中复习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当学生说到空白部分是整张长方形的1/4时,引导复习,如果知道阴影部分是整张长方形的3/4,怎样知道空白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1-3/4)(为例2第2种解法的学习稍作铺垫。

)(二)产生问题。

1、如果这是同学们做校服的一匹布有120米长。

给我们学校的同学做校服用去3/4。

2、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索。

)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三)解决问题。

1、温故。

(1)用去多少米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那大家能独立解决一下。

要求写出:把什么看作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为过渡到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做准备。

要求学生写出把谁看作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是学生思考过程的练习。

是提高学生思维力的着力点,一般来说学生会思考了,解题就没有问题了。

)2、知新。

(1)还剩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应用原有的知识解决它吗A、首先请大家独立思考,独自解决一下。

B、结果算到30米的请举手。

把你的思考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C、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教师在巡视时选定第一种思路的学生回答。

)120—120×3\4=120—90=30(米)答:还剩30米。

D、你是怎样想的E、我们班的同学很善于思考,学数学就要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它比知识更重要。

现在请你把他的方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

F、听明白同桌思路的请举手,说说你听到什么G、小结:用刚才的思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这快布的3\4是多少,再用布的总米数减去用去的米数,就能求出还剩多少米。

(板书)(例1的第1种思路对学生后继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要让学生都能理解与掌握这种思路,形成思维力。

)(2)谁和他的解法不一样的谁也求到30米的有没有A、我们班上的同学很聪明,不但同时能求到正确的结果,而且方法不一样,大家猜猜他可能用什么方法把你猜的情况与同桌交流交流。

(如果学生做不出,我们先来解答第3个问题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用请在图上标出来,现在你猜到他的方法可能是什么请你把你的方法说给同学们听)(3)请刚才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做的120×(1—3\4)=120×1\4=30(米)(4)你是怎样想的又是个了不起的数学思想方法。

(5)你们有没有跟他同样的体会请把你的想法相互转述给你的同桌听。

(6)小结: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先求出还剩的米数是总米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求还剩的米数,就是求总米数的(1-3\4)是多少。

)(7)还有其他的思想方法吗(如有与大家讨论,如没有转入下一环)120÷4×1=30×1=30(米)(8)你是怎样想的(9)这道题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出示课题。

)(10)比较例题与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11)老师将例1改变了,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四)能力提升。

1、练一练。

(有各种方法,放开。

)做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2、看图列式:一瓶可乐500毫升,一瓶可乐500毫升,已经喝了2/5,还剩多少毫升(1)谁能把这副线段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2)能解决这个问题吗(3)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样想的3、判断:(1)2米长的绳子,剪下1/8,还剩1又7/8米。

(2)2米长的绳子,剪下1/8,还剩1又7/8。

(3)班级图书角有图书20本,借出1/4,还剩5本。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对比练习(口答)(1)一叠作业本有42本,用去3/7,还剩几分之几(2)一叠作业本有42本,用去3/7,用去多少本(3)一叠作业本有42本,用去3/7,还剩多少本比较这三题有什么不同(如果来不及,不要。

)5、(看时间再安排。

小黑板出示)开放练习:你能用36、2/3两个数编一道和本堂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相类似的应用题吗注意数量的合理性。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儿那么解这类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六)整体设计意图:“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课的教学设计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思考力,扎实进行“课改”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时机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是平等的首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有效探究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使思维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在分数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而分数简单乘法应用题的解题依据其实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不管是整数、小数、分数应用题,只要学生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我握思维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把这节课的学与教的背景定位在以学生已有的分析方法和已掌握的数量关系以及对分数意义的充分理解上,实现教学结构的开放,教学素材组织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开放,因为学生在掌握了分数一步乘法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知识技能前提下,对例1的思考肯定有多种角度,多种思路方法,我们认为教材的两种方法框得过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飞跃。

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设计方案中,我们不忘这节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全体学生都能学会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加减法数量关系求所求数量的思路。

围绕这个重点我们切实让学生由独立思考到学生引领,再让学生相互转述,最后让学生复述这样一个多层反复的思维训练的过程,使学生务必熟练掌握这种思维方法,不但解决后继学习问题,又使学生思维力发展落到实处。

所以课开始前,老师与学生沟通时就以“关系”为话题,从生活的关系到数量的关系。

顺利引渡到复习题,让学生从自己折出的长方形中找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长方形整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就会在开放的现有的问题情境中,说出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使得各种数量关系在学生头脑中碰撞、融合、重组,形成网络,达到有意义的理解,为新课应用多种关系,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性的自主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教师把长方形假设成为做校服的一块布,有120米长,已知用去了它的3/4,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习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适时引领学生从旧知复习迁移到新知学习,真正达到跳一跳摘到桃子,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境界。

在例题第一种思路的扎实训练中,使全体学生切实掌握后继学习所必需的解题思路后,又放手让学生应用多种数量关系灵活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建立在更广泛的时空环境中,以达到使学生思维更深刻、灵活、多向,总之使学生的思维力有质的提高。

在新授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获得真正思维力的训练与提高,使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落到实处,从而为实现高效率轻负担提供可能。

在练习设计中分三个层次:基本题,变式题,对比题。

都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围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教学质量,体现课改精神而展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