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纸的故事》教案(三年级上册)

《纸的故事》教案(三年级上册)

03
纸的种类与用途
常见纸的种类及特点
01
02
03
04
宣纸
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适用于 书法、绘画。
牛皮纸
坚韧耐破,承受拉力强,常用 于包装、信封等。
打印纸
表面光滑,吸墨性适中,用于 打印、复印文件。
瓦楞纸
具有较强的缓冲防震性能,用 于制作纸箱、保护内装物品。
不同纸张的用途举例
文化用纸
书写、绘画、打印等。
业、主动寻求帮助等。
家长参与课堂互动建议
鼓励孩子探索
鼓励孩子在家中寻找不同种类的纸,观 察它们的特性和用途,增强对纸的认知

废纸回收再利用
引导孩子进行废纸回收和再利用的实 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
能力。
参与课堂讨论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孩子分享关于 纸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家庭与学校的 互动合作。
包装用纸
食品包装、礼品包装、快递包 裹等。
工业用纸
制造纸箱、纸盒、纸杯等。
生活用纸
餐巾纸、卫生纸、湿巾等。
纸张性能评价与选用
白度
纸张的白色程度,以百分比表 示,白度越高纸张越白。
吸墨性
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影响 打印效果和书写流畅度。
定量
纸张每平方米的质量,以g/m² 表示,定量越大纸张越厚。
平滑度
压榨
通过压榨设备将湿纸幅中的水分进一步挤出,提高 纸张干度。
干燥
将压榨后的纸张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使 其达到所需干度。
整饰
对干燥后的纸张进行整饰处理,如压光、施胶、涂布等 ,以提高纸张质量和性能。
主要造纸设备及其功能
破碎机
01 用于将原料破碎成小块,以便

1《纸的故事》-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纸的故事》-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纸的故事》-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8个自然段。

第6、7、8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赞颂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

二、教学目标1、知道纸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要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3、会用"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

4、能说出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时间:2--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从整体了解课文。

2、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教学准备:可以用课件让学生带字典教学过程:学前预习:1、预习课文,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划词等2、预习字词:写好偏旁、字典页码、注好拼音3、布置课前查纸的资料一、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了解学生问:"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A、对课文内容了解比较少B、和课文差不多C、除了课文知识另外还知道很多2、自读课文,划句子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教育资料】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

【教育资料】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

【教育资料】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却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纸发明的过程,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了解纸发明以前的书,说说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学习1-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

出示课本,问:这是什么做的?拿出报纸、作业本、课外书问。

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纸,小朋友们,有什么奇怪的问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生自由提问,教师理出有用的问题。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们学了《纸的故事》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会消失了。

(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课件出示以下自学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住字形。

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2)认真阅读单元学习提示,明确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3)尝试运用部首查字法做课后作业第2题。

2、检查指导。

(1)浏览课后生字,学生提出确定部首有困难的字,教师指导解决。

(2)以带字为例,请同学介绍查字典的过程。

3、再读课文。

(1)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3)说说课文围绕纸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之一佚名一、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8个自然段。

第6、7、8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赞颂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

二、教学目标1、知道纸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要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3、会用"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

4、能说出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时间:2--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从整体了解课文。

2、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教学准备:可以用课件让学生带字典教学过程:学前预习:1、预习课文,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划词等2、预习字词:写好偏旁、字典页码、注好拼音3、布置课前查纸的资料一、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了解学生问:"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A、对课文内容了解比较少B、和课文差不多C、除了课文知识另外还知道很多2、自读课文,划句子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年级语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

年级语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

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文化意识;2.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纸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意义;2.分析纸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3.运用所学知识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把握纸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2.引导学生思考纸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教学PPT;2.课件《纸的故事》的文本材料;3.钢笔、铅笔、纸张、宣纸等相关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情境(5分钟)1.大声朗读课文《纸的故事》的前两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大家平常使用纸张的情况有哪些?(学生回答)Step 2:探究纸的历史和演变(10分钟)1.展示PPT,讲解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宣纸,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描述纸的质地、颜色等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纸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古人是如何制作纸张的?4.分组活动: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介绍纸的制作过程和演变历史。

每组汇报结果。

Step 3:展示纸的文化意义(15分钟)1.展示PPT,介绍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播放相关视频,展示纸的文化艺术应用,如剪纸、纸雕等。

3.课堂讨论: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使用方式和意义。

Step 4:纸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讨论纸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书籍、报纸、包装材料等。

2.引导学生思考:纸张资源有限,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纸张资源?3.分组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种环保纸张的替代材料,并进行展示。

Step 5: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2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纸的故事》。

2.课堂简短讨论:用一句话总结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3.启发式提问:纸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回答。

Step 6:巩固练习与作业(15分钟)1.给学生几个小题目,要求回答有关纸的历史和文化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纸发明的过程,感受作
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生自由提问,教师理出有用的问
为中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题。〕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同学们都特别
惊奇,只要今日我们学了《纸的故事》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 会消失了。〔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
行训练。
6、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2〕进行扩大性训练。〔选择其他内容,用以上句式练说。〕
〔四〕、稳固练习。
5、完成课堂作业本5、6两题。
1、深化拓展
〔三〕、学习课文第8段。
〔1〕说说我国的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对世界的奉献。
1、有感情的齐读这一节。
〔2〕谈谈如今的纸,你想说些什么?你想怎样再改良纸呢?
2、比较句子,理解“真了不得”。
气练习读第7段。
4、站起来,加上动作再读一读。
3、自由读6-7段。
5、我们的祖先除了发明造纸术外还发明了印刷术、指南针、火
4、指导进行“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练习。
药,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帮助,扩展学生的阅读、学问面〕使学生
〔1〕先请学生找出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
进一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真了不得”的.情感。

第4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用竹片做的书 粗糙 用丝绸当纸 笨重 用棉絮和麻做纸 又轻又薄、廉价 用树皮和破布做纸 昂贵 〔2〕选词填空。 怀念 纪念 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流血牺牲,我们永久〔 〕他们。 为了〔 〕抗金英雄岳飞,人们建筑成了岳王庙。 〔3〕用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妈妈说 不错 那时劳动人民都买不起书 不错 那时劳动人民都买不起书 妈妈说 不错 妈妈说 那时劳动人民都买不起书 板书设计: 纸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一)背景知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8个自然段。

第6、7、8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赞颂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

二、教学目标1、知道纸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要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3、会用"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

4、能说出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时间:2--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从整体了解课文。

2、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初步熟悉部首查字法教学准备:可以用课件让学生带字典教学过程:学前预习:1、预习课文,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划词等2、预习字词:写好偏旁、字典页码、注好拼音3、布置课前查纸的资料一、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了解学生问:"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A、对课文内容了解比较少B、和课文差不多C、除了课文知识另外还知道很多2、自读课文,划句子A、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所讲的有关纸的知识,记一记。

B、自读课文,划出你不知道的知识。

课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知道纸是创造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却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创造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根底上写一段赞叹了不起的话。

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弄清纸创造的过程,感受作为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了解纸创造以前的书,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2课时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创造过程。

3、学习1-5自然段,知道在纸创造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一、提醒课题,谈话引入。

出示课本,问:这是什么做的?拿出“报纸”、“作业本”、“课外书”问。

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纸”,小朋友们,有什么奇怪的问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生自由提问,教师理出有用的问题。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创造的?是怎样创造的?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们学了《纸的》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会消失了。

(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课件出示以下自学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住字形。

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2)认真阅读“单元学习提示”,明确要求和详细操作步骤。

(3)尝试运用部首查字法做课后作业第2题。

2、检查指导。

(1)浏览课后生字,学生提出确定部首有困难的字,教师指导解决。

(2)以“带”字为例,请同学介绍的过程。

3、再读课文。

(1)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3)说说课文围绕“纸”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完成课后练习3。

三、学习课文1-5段。

1、让学生充分自由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纸创造以前,书是用()做的,它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却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纸发明的过程,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了解纸发明以前的书,说说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学习1-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
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谈话引入。

出示课本,问:这是什么做的?拿出“报纸”、“作业本”、“课外书”问。

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纸”,小朋友们,有什么奇怪的问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们学了《纸的故事》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会消失了。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课件出示以下自学要求:
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住字形。

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认真阅读“单元学习提示”,明确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尝试运用部首查字法做课后作业第2题。

2、检查指导。

浏览课后生字,学生提出确定部首有困难的字,教师指导解决。

以“带”字为例,请同学介绍查字典的过程。

3、再读课文。

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说说课文围绕“纸”主要讲了什么。

完成课后练习3。

、学习课文1-5段。

1、让学生充分自由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纸发明以前,书是用做的,它太了。

后来,人们为了,就用做书,可是太了。

劳动人民。

2、检查讨论,得出板书:
竹片笨重
丝绸价钱贵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1-5段。

、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2、抄写生字各3遍。

3、比一比,组词。

图异州检
圆导洲验
紧絮豪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2、掌握“谁怎样地说什么”的句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理解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

2、纸发明以前的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特点?
、学习课文6-7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

思考:从这两段里,你读懂了什么?并用线和圈,把你读懂的标记出来。

2、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板书:
棉絮、麻粗糙
树皮、破布又轻又薄、便宜
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生字、词的巩固,并用“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说话。

使学生明白“纸是咱中国人发明的”,让学生用自豪的语气练习读第7段。

3、自由读6-7段。

4、指导进行“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练习。

先请学生找出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行训练。

进行扩散性训练。

5、完成课堂作业本5、6两题。

、学习课文第8段。

1、有感情的齐读这一节。

2、比较句子,理解“真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3、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咱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站起来,加上动作再读一读。

5、我们的祖先除了发明造纸术外还发明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你们想知道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6、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巩固练习。

1、深化拓展
说说我国的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对世界的贡献。

谈谈现在的纸,你想说些什么?你想怎样再改进纸呢?
写话练习,写的内容可学生自定,题目自拟。

教师也可以出一组参考题,如《我身边的纸》、《有趣的纸》、《美丽的纸》、《我对纸的了解》、《纸的故事新编》等。

2、作业练习。

连一连。

用竹片做的书粗糙
用丝绸当纸笨重
用棉絮和麻做纸又轻又薄、便宜
用树皮和破布做纸昂贵
选词填空。

怀念纪念
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流血牺牲,我们永远他们。

为了抗金英雄岳飞,人们建造成了岳王庙。

用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妈妈说不错那时劳动人民都买不起书
不错那时劳动人民都买不起书妈妈说
不错妈妈说那时劳动人民都买不起书
板书设计:
纸的故事
竹片笨重
丝绸价钱贵
棉絮、麻粗糙
树皮、破布又轻又薄、便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