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第一部

合集下载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1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1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十本必读的经典国学书籍,不可错过哟。

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3、《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4、《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周易基本知识简介教学课件

周易基本知识简介教学课件


周易

文字(卦爻辞)
符号(卦象)
文言 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 序卦 系辞(上下) 说卦 杂卦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 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 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 九四:整合阶段,条件不利,“或跃 在渊”就是具有潜龙的特点。
• 完成飞跃后第一任务还是潜心修炼、 夯实基础,因为企业已进入新层面、 面临新环境和新问题。关键是新思维。
• “或跃在渊”也意味着,如果应对不 善,会被重新打入深渊。
• 九五:鼎盛阶段,有利的条件,无 往而不利。
• 龙飞在天上,本身就是“大人”。
天上 天下(君位) 天道
人上(臣位)
人下
人道
地上 地下
地道
• 爻位代表事物发展阶段:初爻为起 始,二爻为小成,三爻为变化,四 爻为整合,五爻为鼎盛,上爻为终 结。一般而言,起始利于进取,小 成利于努力,变化需要谨慎,整合 尤需小心,鼎盛无所不利,终结即 是重新。
正(当位)
• 爻与爻位的关系共四种:阳爻居阳位、 阴爻居阴位,为当位;阳爻居阴位、阴 爻居阳位,为不当位。
• “见龙在田”,已由地下走到地上, 小成,但仍旧是脆弱的。没有机遇 不能蛮干。
• 如何找到潜在的机遇:低姿态。
• 九三:变化阶段,有利的条件,容易导致 冲动、冒进,因此爻辞告诫要谨慎。
• 已达到发展的临界点,谨慎才能完成飞跃。
• 企业大多败在这一时期。
•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 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 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 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否九五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轮复习:《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轮复习:《经典常谈》《尚书》第三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轮复习《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04《尚书》第三【内容梗概】《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内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

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

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就是遇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天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

在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

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书法沿革等历史原因,在西汉时期流传着《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两个版本,也造就了西汉《尚书》“古今之争”这一经学大史迹。

之后一番战乱《古文尚书》便失传了,但三国时期出了一位孔安国又伪造了一部《古文尚书》,冒名顶替一千年直到清初才被人们彻底识破。

《尚书》记事比较是间接的,记言比较是直接的。

中国的记言文发展于记事文之先。

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

两周金文也多以记言为主。

《尚书》称为经,始于《荀子》,到汉代普遍。

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就是各自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古文派不重哲学而重历史,负保存和传布文献的责任,所留心的是章句、训诂、典礼、名物之间。

东汉初,杜林在西川的漆书《古文尚书》一卷,经贾逵、马融、郑玄作注,《古文尚书》才显于世。

张霸作《古文尚书百二篇》伪书。

三国时王肃伪作《孔子家语》《孔丛子》及孔安国《古文尚书》,并带着孔安国的传,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

与《尚书》原有“鬼治主义”相冲突。

东晋梅赜献于元帝。

伪《古文尚书》孔传和马郑注的尚书并行。

唐孔颖达编《五经正义》,《尚书正义》便用伪《古文尚书》。

南宋吴棫、朱子,元代吴澄,明代梅鷟,清阎若璩、惠栋、丁晏证伪。

【古文今读】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

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共五十八篇。

中国十大才子书

中国十大才子书

中国十大才子书:《三国演义》《水浒传》《好逑传》《平山冷燕》《玉娇龙》《西厢记》《琵琶记》《花笺记》《斩鬼记》《三合剑》 18、我国“古书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长篇抒情诗《离骚》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的典籍《永乐大典》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系统性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第一部讲述鬼怪故事短篇小说《搜神记》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文献学资料、习题、答案

文献学资料、习题、答案

1、中国早期文献包括哪些形式?简述它们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答:中国早期文献形式包括甲骨文、金文、石刻等。

甲骨文等。

A:甲骨文也叫卜辞、契文、龟甲文等,它记录了和占卜相关的事情,其典册是中国最原始的书籍。

甲骨文是早期的“史书”,记载内容丰富,包括了政治、文化、军事、社会、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明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考古价值,保存了珍贵的早期史料。

B:金文也叫“钟鼎文”,又成为“铜器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文字的内容最初是统治者刻上的名字或其它符号,后来渐渐刻上带有纪念性的文字,说明作器的原因或者作器的人。

后又进一步将需要永久保存的文献也刻上。

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并且青铜器耐磨、耐压、耐腐蚀,便于保存文献。

因此,金文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

C:石刻文字的主要种类有岩画、石鼓文、玉刻文、碑文等。

它的特点是取材方面,面积大,搬运不方便但是不容易流失、毁弃,利于长期保存。

中国的这些早期文献形式都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为我们在考古、研究古代的文化、政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2、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籍目录是哪一部?特点是?答:是《汉书艺文志》。

是东汉班固在刘向、刘歆所撰的《七略》基础上编写的。

它的特点是:A、继承了《七略》以“六分法”为核心,以总论、叙录为辅助手段,揭示文化学术发展脉络的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并开创史志目录这一体例,使古典目录学更加成熟。

B、它从书籍的反战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C、重视书籍作用的联系性,合其所当合。

重视书籍性质方面的距离性,分其所当分。

D、分类详细,部类中又有子目。

3、为何说目录具有“考辩学术源流”,保存古籍及“读书指南”的作用?举例说明。

答:目是指分条细别,遍辩其事;录是指详细的,把字一一刻到载体上。

目录始用于西汉刘向父子校理群书之时。

目录标示目次,防止错乱,便于检索,可以考当代查著述概况及其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历代文献目录比照分析研究,可以辩证书籍真伪来历,考查文献的散失与积聚及其学术渊源演变的情况。

关于书的文化常识

关于书的文化常识

关于书的文化常识开本:开本指书刊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页。

常见的有三十二开(多用于一般书籍)、十六开(多用于杂志)、六十四开(多用于中小型字典、连环画)。

版式:即书籍的规格式样,包括开本、排式、版面、插图等。

版本:指某种书不同的本子。

有的书一出版就有几种形式;有的书在出版后,由于进行修改,再印时改变了原来的版本。

版次:第一次出版印刷的书写有“某年某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这叫初版,如内容不变动,第二次印就注明第一版第二次印刷,这种书叫重印书。

如第三次印刷发行时内容经过重大修改,版次就要重新算,要称为:“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版权:即版本的所有权,印于书籍的正文前后或封底。

其它出版社不可随便翻印。

字数:不管书中标题多大,插图多少,都按横格字数乘每页行数乘总页数求出全书字数。

若全页都是照片或插图,则不算字数。

印张:它说明印这本书需多少纸张。

因为一张纸可以两面印,所以两个印张才算一个全张。

一令纸是五百张,一千印张就是一令纸。

印数:指一种书所印的累计数。

如某种书在第三次印刷时,印数为“27001—47000'’即表明前两次已印过27000册,这次从27001册算起,又印了20000册,累计数是47000册。

什么是珍本、抄本和孤本?读书(特别是古书)要懂得一些版本知识,如了解什么是珍本、抄本、孤本……读者可少走弯路,多获成果。

珍本:即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

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

珍本贵在“难得”。

如汉译《共产党宣言》的版本很多,但20年代党在上海建立的人民出版社印行的版本,已非寻常可见,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从版本学角度看,当推为“珍本”。

写本:手抄的书籍。

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一时难以刊刻;小说《第二次握手》曾因十年动乱不得发表而传抄一时。

抄书常因系名家手迹,接近原稿,保存完整等原因,十分珍贵。

《尚书》1

《尚书》1

商纣王 周武王
一、说明
• 商纣打东夷,损失很大,军队不能抽回,比干被 杀,萁子被囚禁,微子奔周,百姓不敢讲话.公 元前公元前1027年 (一说公元前1066,一说 公元前1057年,一说公元前1046年),周武 王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商军主 力远征东夷,即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 (一说还有甲士4.5万人)渡过孟津,会合各 路诸侯,
二、《尚书》的作者及真伪问题
• 《尚书今古文注疏》,这是中国学术史上 的惊天动地的大功绩。 • 清代吴县人,小红豆先生惠栋 作《古文尚 书考》。证明梅梅臣责《尚书》是伪作。
小红豆先生惠栋
三、《尚书》的内容
• 《十三发注疏》尚书正义有58篇,按朝代 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份。 • 虞书有4篇,夏书2篇,商书7篇,周书20篇, 还有伪古文尚书。 • 伏生所传今文28篇; • 孔安国传古文57篇; • 梅臣责所献伪古文58篇。
王肃
二、《尚书》的作者及真伪问题
• 东汉初,杜林 立西州(新疆)得漆书《古文尚书》 1卷,非常爱惜,流离兵乱中老是随身带着,贾逵、 马融、郑玄这一卷作 注。 • 三国末年,魏国王肃伪作了孔安国的《古文尚书》 造了58篇,他的文章明白简单,晋武帝时,因王 肃是晋武帝的外祖父,将古文尚书立为博士时, 人们不敢怀疑,不敢说话。 • 后来经过永嘉之乱,这部王肃伪造的书散失了, 知道的人很少。 • 到东晋时,忽然有人献上《尚书》,称是孔安国 的古文尚书本,是元帝司马睿时江西豫章内史梅 臣责 献的,选58篇的《尚书》。
二、《尚书》的作者及真伪问题
•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不同。 • 1)字体不同,版本不同; • 2)今文强调继承先秦诸子的风气,通经致 用,阐发微言大义。 • 古文 强调历史文献保存,训诂,考订. • 成帝时,刘向、刘歆 校书,用古文尚书校 勘今文尚书,哀帝时刘歆要求立尚书博士 和五经博士争辩,即今古文之争。

【免费下载】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

【免费下载】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按音序排列。

按拼音字母次序怕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序,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2)按部首和壁画排列。

(3)按编码排列。

四角号码检字法(一)《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

按部首排列,分为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乙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笔画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排列。

“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未,六在未申七仔酉,八九戌部余亥存。

”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有时也有古注,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它的引述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中华大字典》是由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用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

全书在体例方面,注音主要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释义也比较简单,并采用了一些清人的训诂研究成果。

(二)《辞源》《辞海》《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年,编写者有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

这是一部与词语为主,兼顾便可常识的大辞书。

这部书用的是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个部首,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和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字。

单字先注音,后释义。

注音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的反切。

释义基本上是先说明词义和用法,然后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有的还引古注对书证进行解释。

“社”,“(一)土地神主也”是第一个释义,“(诗)以社以方”是引得《诗经》中的话作例证,“{疏}以后的话是唐代孔颖达对《诗经》”这句话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书“第一部”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韵书是《切韵》。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诗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

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是《史记》。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是《汉书》。

第一部历史批评著作是《史通》。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是《天工开物》。

第一部植物学词典是《全芳备祖》。

第一部药典书是《新修本草》。

第一部医药书籍是《黄帝内经素问》。

第一部地理书是《禹贡》。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是《茶经》。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

第一部珠算介绍书是《盘珠算法》。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

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记》。

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

第一部图书总目录是《七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