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程序(高程资料)

合集下载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

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和步骤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称为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1)水准测量(leveling)(2)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3)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4)GPS 测量(GPS leveling)§2.2 水准测量原理一、基本原理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A ——后视点b ——前视读数B ——前视点1、A、B两点间高差: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3、视线高程:4、转点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A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

此时有必要沿A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A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h 1 = a 1 -b 1h 2 = a 2 -b 2……则: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Σ b结论:A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测量方法

第二节 水准仪与水准尺
一、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 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1) 水准仪的分类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05、DSl、DS3和DSl0等四个等级。 普通工程测量广泛使用 DS3级水准仪。
(2)水准仪的结构 • 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
1)望远镜 DS3水准仪望远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对光透镜和 十字丝分划板所组成。
② 管水准器
又称水准管,是一纵向内壁磨成圆弧形的玻璃 管,管内装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加热融封冷 却后留有一个气泡。
水准管上一般刻有间隔为2mm的分划线,分划 线的中点0,称为水准管零点。
通过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3)基座 基座的作用是支承仪器的上部并与三脚架连接。 主要由轴座、脚螺旋、底板和三角压板构成。
二、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尺分为直尺、折尺和塔尺。双面水准尺的分 划,一面黑色面(主尺),尺底分划为零,另一面 是红色面(辅助尺),尺底刻画为一常数: 4687mm 或 4787mm 。 使 用 水 准 尺 前 一 定 要 认 清 刻 画特点。
◘尺垫是供支承水准尺和传递高程所用的工具。
双面尺
塔尺
尺垫
第三节 水准仪操作
等级
三等 四等 等外
高差闭合差(mm)
山地
平地
±4 n
± 12 L
±6 n
± 20 L
± 12 n
± 40 L
备注
n:测站数 L:路线长度
2.水准路线依据测区的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四、施测方法
1.将水准尺置于已知后视高程点A和前视转 点ZD1中间的Ⅰ站。

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测量方法
针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 使气泡返回一半,然后转动 角螺旋使气泡居中,复重检 验校正,直至圆水准器的气 泡在任何位置都在核划圈内 为止,最后拧紧固定螺丝。
′ L V V ′ L
α L′ V
α α ′ L V
(二)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目的:使十字丝分划板横丝保持水平。 检验: 校正:
(三)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和校正(i角检验)
尺 垫 双面尺 塔 尺
第三节
水准仪操作
水准仪操作: 粗平—照准—精平—读数 一、粗平:就是通过调整脚螺旋,
将圆水准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处于 铅垂位置,视线概略水平 。
二、照准:就是用望远镜照准水准尺,清晰地看清
目标和十字丝。
三、精平:就是慢慢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
泡的影象符合。
四、读数:就是在视线水平时,用望远镜十字丝的
± 三等、四等(适合于区域性,精度比较高)
等外(图根,适合于小范围,精度比较低) 二、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等外 高差闭合差(mm) 山地 ±4 n ±6 n ± 12 n 平地 ± 12 L ± 20 L ± 40 L n:测站数 L:路线长度 备注
2.水准路线依据测区的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备 注
HA=50.05.358
3.867
2.209
0.718
∑a–∑b=5.358 – 3.867=1.491 ∑h=2.209 – 0.718=1.491 ∑h=∑a – ∑b (计算无误)
五、校核方法 1.计算校核 即:∑h=∑a – ∑b = HB – HA 说明高差和各转点高程的计算是正确的。 2.测站校核 变更仪器高法 双面尺法

第二章 高程测量1

第二章 高程测量1

• hAB = h1 + h2 + h3 + …… =(a1-b1)+(a2-b2)+(a3-b3) +…… = (a b) a b
• 注意: • 1.高差hAB本身可正可负,当a大于b时hAB 为正,此时B点高于A点;当a小于b时hAB为 负,即B点低于A点。 • 2.高差hAB的书写其下标的次序是固定的, 不能随意变换,hAB表示从A到B的高差; hBA则表示从B到A的高差。
• 3) 瞄准水准尺 先目镜对光:将望远镜对准明亮的背景,旋转 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上的准 星和照门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从望远镜中观察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 目标清晰,再旋转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 尺。 • 4) 精平 从望远镜的一侧观察管水准气泡偏离零点的方 向,旋转微倾螺旋,使气泡大致居中,这时再 从目镜左边的附合气泡观察窗中察看两个气泡 影像是否吻合,如不吻合,再慢慢旋转微倾螺 旋直至完全吻合为止。
第二章
高程测量
§2.1 高程测量概述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height measurement)。 • 高程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 • 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水准测量 (leveling) 、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 GPS 高 程 测 量 (GPS leveling)和气压高程测量 (air pressure leveling)。 水准测量是目前精度较高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
• • • • • •
直尺——A、B尺,两把一对 每把有黑、红两面分划与注记 A尺——黑面分划0~3m,红面分划4.687m~7.687m B尺——黑面分划0~3m,红面分划4.787m~7.787m A、B尺黑面注记的零点差——0 红面注记的零点差——0.1m

市政管网高程测量控制措施和流程

市政管网高程测量控制措施和流程
⑥回填过程测量:根据设计要和图纸要求对分层进行高程控制,每层30公分,每层到设 计高程时,再进行下一层,依次到下个程序。
⑦路面恢复测量:在恢复的路面上提前测量好标高拉控制线,和旧路面相平,防止路面 有积水现象。
四、测量允许偏差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4-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n为测站数
四、测量允许偏差
三、施工过程控制
④管线基础测量:根据检槽后的管道中心线和高程,按照设计基础宽度和厚度,在槽底 的高程基础上加15公分就是碎石砂高程,在碎石砂的高程基础是哪个加12公分至27公分对应 不同的混凝土,管线基础施工后复测基础中线偏差、高程。
⑤管线安装测量:管道基础施工后恢复管道中心线,根据不同管材结构形式分别进行安 装放线。管道安装时边安装边进行高程测量,全部安装完成以后再次高程测量,达到设计高 程以后在进行下一步。
7、根据施工的进展,在管道复核完成以后,对已经完成的井段进行坐标复核和高程 复核,并对检查井的深度,管材进行记录,并按照实际的测量数据落实际图纸,也是再 一次管道标高的复核。
8、施工现场的进度要与测量资料同步进行,测量资料要与检验批顺序进行记录。
②沉降观测:在沟槽附近建筑物等做沉降点,由远离基坑的控制点开始观测,引测到基 坑周围,按编定的各沉降点进行依次观测,并记录沉降点高程,观测到另一个控制点进行附 合。
③管线开挖测量:开挖过程中,按照图纸必须对中线、高程等进行检测,利用水准仪把 地面高程引到槽底,提前计算出槽底高程,距离槽底剩余10公分左右采用人工清底,避免超 挖。
三、施工过程控制
1、过程控制流程
施工放样→沉降监测→管线开挖测量→管线基础测量→管线安装测量→回填过程测量→路 面恢复
①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管道、检查井和沟槽开挖的放样,利用全站 仪采用极坐标方法进行前后视检查,放样出检查井的中心位置,利用两个检查井的中心位置 墨斗弹线出管道的中心线,利用中心线左右偏移50公分就是沟槽开挖边缘,利用CAD在图上 画出检查井的开挖范围,提取出四个点的坐标,利用四点坐标现场放样墨斗弹线。

公路高程测量程序

公路高程测量程序

公路高程测量程序文件1“SQX”S:T 需输入以下已知参数:U=S+T S为水准点T为后视ABCD:LbI 0:{ERF} A:前一个变坡点桩号B:前一个变坡点高程:REF:G:=(D-B)÷(C-A)▲ C:中间变坡点桩号 D:中间变坡高程 R:中间变坡点半径H=(F-D)÷(E-C)▲E:后一个变坡点桩号 F:后一个变坡点高程L=R×Abs(G-H)÷2▲LbI 1:{KW}:K≤0=>GOTo2△K≤C+L=>L=-Abs l:Prog”SHU”:M=D+(K-C)H+J:≠=>M=D+(K-C)H:”AFTERQX”△L= Abs L:K≤C=>Prog”SHU”:M=B+(K-A)G+J△K≤C-L=>M=B+(K-A)G△M=1000M:Prog”SSWR”:I=M÷1000▲▲这个符号是:计算并现实答案的意思,有些答案极少V=U-W▲用,所以关掉,把▲换为回车()比如那些红色的X=I-V▲▲都可以换成回车,程序会自动上移,但执行没问题。

K=K+20:Goto 1: LbI 2:A=C:B=D:C=E:D=F: Goto O W为前视V为实测高程I为设计高程X为高差(设计-实测)可以看X=I-V文件2“SHU”J=(K-C+L)2÷(2R):G-H>0=>J=-J▲▲可改为△因为程序结束,要用结束符,不用回车。

文件3“SSWR”M-Int M<0.5=>M=Int M: ≠=>M=Int M+1△输入完毕出现的计算结果U视线高(在第二步就出现的答案,不在后面)G前段坡度H后段坡度L中间曲线的切线长J切线至竖曲线的竖向距离K所求桩号这里有一个循环程序,只要不出现负值,会不断出现K、I的数据,以减少输入量I所求点的高程(为设计高程)实际公路测量(采用跟踪测量时)时,我只要X,就是只显示填挖高程,其他的答案都不要,减少执行量和显示量,也剩电,当有需要时,我在修改程序,把回车改为▲,把想要的答案显示出来,比如I做资料时要用的。

公路测量4850高程计算程序

公路测量4850高程计算程序

公路测量4850高程计算程序(直线、竖曲线连算、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段的单侧横坡值及设计高程计算)一.程序特点:1.只需输入高速公路纵断面图上的某一个变坡点的桩号和高程以及前坡度、后坡度、横坡值(超高或正常路拱横坡)、中央分隔带宽度,则可计算出自前竖曲线终点(SYZ点)桩号至后竖曲线起点(SZY点)桩号范围内的任一待求点的中桩设计高程和距离中桩的任一点边桩的高程,循环输入待求点桩号,则循环计算高程,程序会自动判别待求点在直线上还是在竖曲线上。

2. 适用于高速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方式的缓和超高段、全超高段的边桩高程计算:只需输入缓和超高段或全超高段的起、终点横坡值和桩号以及此超高段中待求点桩号、中桩高程和距中桩的距离,则可计算出待求点的单侧的超高横坡值、单侧边桩超高高程。

3子程序可单独运行计算正常直线竖曲线(不含超高段边桩)中的自前竖曲线终点(SYZ点)桩号至后竖曲线起点(SZY点)桩号范围内的任一待求点的中桩设计高程和距离中桩的任一点边桩(不含超高段边桩)的高程,循环输入所求点桩号Z的值,则循环计算高程,程序会自动判别待求点在直线上还是在竖曲线上。

子程序和主程序循环结合,运行主程序后:自正常段直竖连算程序进入超高计算程序只需K?时输入1后EXE显示“NEXT-CG-H(B)”;自超高计算程序返回正常段直竖连算程序只需只需当K?时输入-1后EXE后显示“NEXT-ZX.SQX-H(Z)-H(B)”即可,计算时无需反复调换程序名。

4.纵横坡度值输入和显示时均为%号前的分子项且带正负号。

如坡度为-2.85%,则输入或显示为-2.85。

二.程序内容:主程序:ZX-SQX-CGProg“S”←┘{AMCDENL}:C“ZFD”:A:“I0”:M:“IN”:E“K0”:N“KN”←┘Lbi 1:{KHZ}:K=-1=> GoTo 2⊿H“H(Z)”:Z:D=K-E:L=N-E ←┘“HP(CG)=”:I=A-(A-M)(D÷L)▲“H(CG-B)=”:X=H+0.01×(Abs(Z)-0.5C)I▲GoTo 1←┘Lbi 2:“NEXT-ZX.SQX-H(Z)-H(B)”←┘子程序:S{ABGIJR}:A“ZFD”:B“BPK”:G“BPH”:I=0.01I:J=0.01:W=J-I: T=RAbsW÷2←┘“T=”:T▲“SZY=”:P=B-T▲“SYZ=”:Q=B+T▲W>0=>F=1:≠>F=-1⊿←┘Lbl 1:{KSV}:K=1=> GoTo 2⊿S“Z”:V“HP”:U=B-K:K≤P=>H=G-IU: ≠>K≤B=>H=G-IU+F(K-P)2÷2R:≠>K<Q=>H=G-JU+F(Q-K)2÷2R: ≠>H=G-JU⊿⊿⊿“H(Z)=”:H▲“H(B)=”:Y=H+0.01(AbsS-0.5A)V▲GoTo 1←┘Lbl 2:“NEXT-HP(CG)-H(CG-B)”←┘变量符号说明:ZFD:中央分隔带宽度;K所求点桩号;H(Z)所求点中桩(也即中央分隔带位置)设计高程;BPK:变坡点桩号;BPH:变坡点高程;I变坡点之前纵坡度;J变坡点之后纵坡度;R竖曲线半径;Z所求点距中桩的距离(Z的绝对值为不小于中央分隔带半宽的值);HP路拱横坡度;H(B)所求点距中桩距离Z处边桩高程;I0横坡值;IN横坡值;K0超高段起点桩号;KN超高段终点桩号;HP(CG)所求点单侧超高横坡值;H(CG-B)所求点距中桩距离Z处边桩超高高程。

高程测量实施方案

高程测量实施方案

高程测量实施方案一、引言。

高程测量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土地规划、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高程测量的实施方案,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测量范围,在进行高程测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范围,包括测量的区域范围和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2.选择测量方法,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高程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GPS测量等。

3.准备测量设备,根据选择的测量方法,准备好相应的测量设备,包括水准仪、GPS接收机、测量杆等。

三、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测量环境的选择,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测量环境,尽量避免有遮挡物的地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测量时间的选择,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测量时间,避免恶劣的天气条件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3.测量操作的规范,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需要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测量,包括测量设备的校准、测量杆的垂直放置等。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1.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存储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2.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平差、数据的插值等,得出最终的高程测量结果。

3.结果的呈现和报告,将处理和分析后得到的高程测量结果进行呈现和报告,包括制作高程图、编写高程测量报告等。

五、总结。

高程测量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土地规划、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需要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细节,以及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高程测量结果,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