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08年_高考_理综试题及答案_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
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2008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 本大题 共 8 题, 共计 48 分) 14.(6分) 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 θ 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 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φ 满足
A.tanφ=sinθ B. tanφ=cosθ C. tanφ=tanθ D. tanφ=2tanθ 15.(6分)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 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 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矩形导线框 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
电流 i 的正方向,下列 i-t图中正确的是
21.(6分)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 θ 射入,穿过玻璃砖
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
。(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
号)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
.
Ⅱ.一直流电压表 ,量程为 1 V,内阻为 1 000Ω。现将一阻值为 5000~7000Ω 之间的固
定电阻 R 与此电压表串联,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为求得扩大后量程的准确值,再给定一
直流电源1(电动势 E 为 6~7 V,内阻可忽略不计),一阻值 R =2000Ω 的固定电阻,两个单
刀开关 S1、S 及若干导线。
2
2
(1)为达到上述目的,将上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连线完成以后,当 S1 与 S2 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90 V;当 S 闭合,S2 断开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008年高考物理真题(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l 1=v0t +
l 1+l 2=2v0t +2at 2 联立①②式得 l 2- l 1=at 2
③ 3l 1- l 2=2v0t 设 O与 A 的距离为 l ,则有
① ②
④
l=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l= ⑥
24、 (18 分) ( 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得
v1、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S1
与
( RV+R1 ) ①
S2
均
闭
合
时
,
E=
S1
闭
合
,
S2
断
开
时
,
E=
( RV+R1+R2)
②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 E=6.3 V R1=6 00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 U=
U0=
×1 V=7 V 。
23、 (14 分)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A点的速度为 v0,通过 AB和 BC段所用的时间为 t ,则有
17、 (6 分) B
解析:由
可得
①,T 地=365 天
由 F=
②
①②联立且按 r 日月 ≈r日地估算得 F 日月 ∶ F 地 月≈ 2,故 B正确, A、 C、 D 错误。
18、 (6 分) CD 解析:设 X 原子核为 X,则根据题意应有
再据质量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可得 C、D 正确, A、 B 错误。
D.X 核与 Z 核的总电荷是 Y 核电荷的 2 倍
19.(6 分 )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 6.4 ×10 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 29×10 -3 kg/mol ,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B. tanφ=cosθC. tanφ=tanθD. tanφ=2tanθ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 m, x b=5.5 m,则A. 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 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C. 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 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2C.20D.20018.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个氦核(42He)。
2008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标准答案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题, 共计48分)14.(6分)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B. tanφ=cosθC. tanφ=tanθD. tanφ=2tanθ15.(6分)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16.(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
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a=2.5 m, xb=5.5 m,则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17.(6分)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
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0. 2B.2 C.20 D.20018.(6分)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19.(6分)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
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4×1016m3B.4×1018 m3C. 4×1030m3D. 4×1022 m320.(6分)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一卷)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B.tanφ=cosθC.tanφ=tanθD.tanφ=2tanθ2.(6分)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匀速运动3.(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处于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m和x b=5.5m,则()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当t=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C.当t=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4.(6分)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2C.20D.2005.(6分)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He).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6.(6分)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2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A.4×1016 m3B.4×1018 m3C.4×1020 m3D.4×1022 m3 7.(6分)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2008年全国理科综合高考真题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0~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A.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C.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D.蜥蜴断尾再生2.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h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非姊妹染色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6.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7.图标所警示的是A.当心火灾——氧化物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C.当心爆炸——自然物质D.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10.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 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4.(6分)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B. tanφ=cosθC. tanφ=tanθD. tanφ=2tanθ15.(6分)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16.(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
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 m, x b=5.5 m,则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17.(6分)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
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0.2 B.2C.20D.20018.(6分)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19.(6分)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
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4×1016m3B.4×1018 m3C. 4×1030 m3D. 4×1022 m320.(6分)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
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下列i-t图中正确的是21.(6分)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
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
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A.t1始终大于t2B.t1始终小于t2C.t1先大于后小于t2D.t1先小于后大于t2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4 题, 共计 72 分)22.(18分)Ⅰ.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
(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 .Ⅱ.一直流电压表,量程为1 V,内阻为1 000Ω。
现将一阻值为5000~7000Ω之间的固定电阻R1与此电压表串联,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
为求得扩大后量程的准确值,再给定一直流电源(电动势E为6~7 V,内阻可忽略不计),一阻值R2=2000Ω的固定电阻,两个单刀开关S1、S2及若干导线。
(1)为达到上述目的,将上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2)连线完成以后,当S1与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90 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70 V,由此可以计算出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 V,电源电动势为 V.23.(14分)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
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O与A的距离。
24.(18分)图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长为l。
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
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住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
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
求(1)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2)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25.(22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过原点的直线OC 与x轴正向的夹角φ=120°,在OC右侧有一匀强电场;在第二、三象限内有一匀强磁场,其上边界与电场边界重叠、右边界为y轴、左边界为图中平行于y轴的虚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带正电荷q、质量为m的粒子以某一速度自磁场左边界上的A点射入磁场区域,并从O点射出,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θ=30°,大小为v。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纸面内的一段圆弧,且弧的半径为磁场左右边界间距的两倍。
粒子进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又由O点返回磁场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离开磁场。
已知粒子从A点射入到第二次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恰好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忽略重力的影响。
求(1)粒子经过A点时速度的方向和A点到x轴的距离;(2)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3)粒子从第二次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时所用的时间。
答案解析14、(6分) D解析:根据题意tanφ=tanθ=所以tanφ=2tanθ,D正确,A、B、C错误。
15、(6分) AD解析:弹簧压缩,小球受向右的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加速度必向右,因此,小球可能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A、D正确,B、C错误。
16、(6分) C解析:由题意可知,波向左传播,波长λ=4m,xB.-xa=3 m=λ≠λ,因此,A错;t=T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B错;A、B质点为非同向质点,位移和速度不可能同时相同,D错;由B.质点的振动情况可知,t=T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向运动,C对。
17、(6分) B解析:由可得①,T地=365天由F=②①②联立且按r日月≈r日地估算得F日月∶F地月≈2,故B正确,A、C、D错误。
18、(6分) CD解析:设X原子核为X,则根据题意应有再据质量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可得C、D正确,A、B错误。
19、(6分)B解析:由压强的定义可得p=,则m=大气的总摩尔数n=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22.4×10-3m3/mol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V≈4×1018 m3因此选B,A、C、D错。
20、(6分) D解析:0-1s内B垂直纸面向里均匀增大,则由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排除A、C选项;2s-3s内,B垂直纸面向外均匀增大,同理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排除B选项,D正确。
21、(6分) B解析:如图,n=①t=②s=③①-③联立可得t=由题意可知,红光、蓝光的入射角θ相同,但折射角r红>r蓝,sin2r红>sin2r蓝,所以t1<t2,故B正确,A、C、D错误。
22、(18分)Ⅰ.(1)①②或①③(2)①③(3)例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等等。
Ⅱ.(1)连线如图(2)7 6.3解析:Ⅰ.A和B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需要验证的式子为(m1-m2)gh=m1v2+m2v2即(m1-m2)gh= (m1+m2)v2因此,必须测出m1、m2、h并利用v=at求得速度,其中由于m1g-T=m1a,T-m2g=m2a,所以a=g。
因此选①②或①③均可。
结合此实验原理易知绳子适当长一些便于操作,但不可过长;m1与m2越接近,摩擦等阻力对实验测量的影响越明显,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应选①③。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在测量型实验中经常应用。
Ⅱ.(1)由题意可知,直流电压表内阻已知,量程知道,可作为电流表使用,将相关元件如图(见答案图)连接后,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达到实验目的。
(2)U1=0.9 V,U2=0.7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S1与S2均闭合时,E=(RV +R1)①S1闭合,S2断开时,E=(RV +R1+R2)②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E=6.3 V R=6 000 Ω1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U=U=×1 V=7V。
23、(14分)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的速度为v0,通过AB和BC段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l1=v0t+①l1+l2=2v0t+2at2②联立①②式得l2-l1=at2③3l1-l2=2v0t④设O与A的距离为l,则有l=⑤联立③④⑤式得l=⑥24、(18分)(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v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①小球由最低点向左摆到最高点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②联立①②式得v 1=v2=③设所求的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为I,规定动量方向向右为正,有I=0-mv1解得I =-m④(2)小球从开始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设绳的拉力对小球所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mgl+W=⑤联立③⑤式得W=-⑥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为。
25、(22分)(1)设磁场左边界与x轴相交于D点,与CO相交于O′点,由几何关系可知,直线OO′与粒子过O点的速度v垂直。
在直角三角形OO′D中∠OO′D=30°。
设磁场左右边界间距为d,则OO′=2d。
依题意可知,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的运动轨迹的圆心即为O′点,圆弧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30°,且O′A为圆弧的半径R。
由此可知,粒子自A点射入磁场的速度与左边界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