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合集下载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化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

其中,通信网络平台作为智能化住宅小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实现各种智能化功能和服务的关键任务。

一个设计合理、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平台,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还能够提升小区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需求分析是设计的基础。

首先,要满足居民对于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需求,以支持在线娱乐、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多样化的应用。

其次,需要实现小区内部的安防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共享。

此外,还应考虑智能家居系统的接入,如智能家电控制、环境监测等,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生活服务。

在网络架构的选择上,通常采用多层架构来构建智能化住宅小区的通信网络平台。

核心层作为整个网络的骨干,负责高速数据传输和路由转发,一般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汇聚层将多个接入层设备连接到核心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选用具有一定扩展性和性能的交换机。

接入层则直接连接终端设备,如居民家庭的电脑、手机、智能设备等,可采用性价比高、端口密度大的接入交换机。

为了实现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宽带接入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有光纤到户(FTTH)、以太网接入、ADSL 接入等。

其中,FTTH 具有带宽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目前智能化住宅小区较为理想的宽带接入方式。

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到居民家庭,能够提供百兆甚至千兆的网络带宽,满足各种高带宽需求的应用。

无线网络覆盖也是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部署无线接入点(AP),实现小区公共区域如花园、停车场、会所等的无线网络覆盖,方便居民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在无线技术的选择上,WiFi 6 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连接设备数,能够提供更好的无线网络体验。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全文)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全文)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全文)科技风格正文:一: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实现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

智能化系统涉及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能源管理、环境监测、设备控制等。

本文将逐一介绍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并提供详细的实施步骤和建议。

二:系统架构智能化系统的架构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

我们将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包括各种感知设备,如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等。

网络层提供设备之间的通信,并连接到云平台。

应用层则提供各种功能模块,如安全管理、能源优化、智能控制等。

三:感知层设备1. 门禁系统:采用身份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实现对小区门禁的精确控制。

2. 监控摄像头:高清摄像头可用于监控小区内的活动,并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安全防护。

3. 温湿度传感器:感知小区内的温湿度变化,并提供数据给能源管理模块。

四:网络层1.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提供设备之间的通信。

2. 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并提供数据存储与分析、远程控制等功能。

3. 安全防护:采取加密、防火墙等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五:应用层功能模块1. 安全管理:通过门禁、监控等设备,实现对小区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2. 能源优化: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小区能源的优化调控,减少能源的浪费。

3. 智能控制:通过智能化设备,如智能灯光、智能窗帘等,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六:实施步骤1. 系统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包括设备的选择、布局等。

2.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购买所需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3. 系统集成: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4. 系统运营与维护:系统上线后,进行运营和维护工作,如数据监测、故障处理等。

附件:1. 系统设计方案2. 设备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智能化系统: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增加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基于以太网的智能化住宅小区控制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以太网的智能化住宅小区控制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系统 的 主要 特 点 .
A bs rac I t t: nte1 lige resi nt dential sub—dis tract communic ati network i the physical platf on S orm of buil ng di up nt 1igent i e1 reside nti al, s ub—di Strac co t mprehensive manage ment c enter nd a outSi Wi de de
Y uan Shengj1 ang
(e h o o y C n e fM d r d c t o , n u n t t t f A c i e t r & n u t y H f i 2 0 2 , h n ) T e n l g e t r o o e n E u a i n A h i I s i u e o r h t c u e I d s r , e e , 3 0 2 C i a
resi dentia1 sub —dis tract communic ati net on work P1 atfor m on Et hernet t echnolo gy, has put fo rward he t
s he e o e i ni g t f mi Y i t 1 i e t y t m wi h E I ee n 1 g . c m f d S g n he a 1 n e 1 g n s s e t B t h o o y Ke ywor : n e 1 g n r s d n a s b di t a t:C m u i a i n n t o k p1 t o m:Et e n t ds I t 1 i e t e i e ti l u — r c S o m n c t o e w r a f r h r e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1 1 以太网技 术 . 以太网是最 为广泛 的局域网络, 它采用 基带传输 , 通过对 绞线和传 输设备, 实现? Ob s/ lO b s/l 0M p lM p OM p O 0b s的数据传 输 。 由于应 用广 泛, 各大 网络 设备 生产 商均投入 极大精 力 于这 类技 术产 品的和 开发, 技术 不 断创新, 从最 初 的同轴 电线上 的共 享 1 M p 传 输技 术, 0bS 发展 到现 在的 在对 绞线 和光 纤上 的 10 b s 0M p 甚至 l0M p O 0b s的传输 、交换 技术 。 目前, 大部分 局域 网络均 采用 以 太 网, 大型 网络系 统 中的各个子 网也 多数构 成 以太 网。从 应用 来看。 公室 在 办 自动 化 、证券 、校 园网 、控制 系统 等 各类 应 用均 以 以太 网 为主 要 的通 讯传
1 3住 宅单 元子系 统
在每一个 住宅单元 设置 一个家庭布 线系统接线 箱, 作为与户外 布线系统连 接 的界 面, 对户 内外布 线 系统 的变动 带来 极大 的方 便。接 线箱可 安装 各种系 统接 线模 块, 包括 数据 和语 音通 信模块 、家庭安 防系统 模块 、可视 对 讲系统 模块 等等 , 根据 需要 自由组 合安 装。户 内数据 通信布 线采 用 5 以上 U P 非 类 T( 屏 蔽对绞 线) 信息插 座 采用 R 4 , J 5制式接 口。 楼 层管理 间和 垂直干线 子系 统? 直主干 布线采 用新型 拓扑, 垂 由设备 间主 配线架 敷 设至各楼 层管 理问 的干线 电缆构 成, 系统 采用 五类 以上 4 UP 对 T 作为 系统 主干 电缆 。楼 层管理 间设 置桥式 模块板 通过 不同跳 线实现 水平线 缆与垂 直干线的连接 。 1 4设 备 间于系统 . 设备 间子 系统 内安置交换 式集线器和 主配线架 , 所有主干 线缆都端接在主 配 线架 上, 通过 跳线 与交换 式集线 器连 接 。H C网构 建小 区信息传 输网? F 。我 国有 线 电视覆 盖 范围广 阔, 户普 及率 高, 电信 网之 外的 另一个 资源大 网 。 用 是 随着 技术 的, 有线 电视 网逐步 发展 为双 向 HC综合信 息 网, F 除传送常 规的广播 电视 信号 外, 还可 以进行 高速 的数据 传输, 传送 图像 、数 据和 语音等 多媒体数 据 。H C 向混合 光纤 同轴 电缆 传输 网从有 线 电视 前端 中心用 光纤将 信号送 F双 到各 小区 的光 节点 , 光节 点处 通过 同轴 电缆 分配 网与住 户连 接 。H C网有 从 F 效 网络 带 宽为 80 l, 5N z 具有丰 富 的频 带资源 , 4II以下频段 传输上行 数据 将 2-  ̄z 信 号, O 50 t用 于传输 普通 广播 电视信 号, 50 80 q 用 于传输 下行 S - 5N Z 75 - 5 ̄ z 数据 信 号 。HF C网频 带 宽、速 度 快 、性 能可 靠稳 定 , 是智 能化 住宅 小 区理 想 的 信 息 传输 网络 平 台 。 H C网络系统 主要 由位于 前端 的C T 、 于用户 端 的Cb e Md m 电缆 F MS 位 a l? oe ( 调 制解器 c ) m 以及传 输设 备组成 。其 工作 原理 :M S 网络接 收的数据 帧封 CT 从 装 在M E 一 2S 中, 过下行 数字 调制成 R 信号 输 出 ̄H C 同时接 收上 PG T 帧 通 F UF 网, 行数 据, 并转 换成 以太 网的帧传 送给 网络 。用户 端的 c M的基本 功能是将 上行 数字 信号调 制成 R 信号 , 下行 的 R 信号 解调 为数字 信号, ME 一 2T 帧 F 将 F 从 P G 7S 中抽 出数据 , 换成 以太 网的数据 , 转 通过 l/ OB sT自适 应 以太网接 口输 出 O l Oa e 到用户 P 。在 IC网上采用 频分 复用, c I F 在某 一频 率上 的信道 则是 多用户共享 , c 用户在 连接 时并 不 占用 一 固定带宽 , M 而是 与其 它活动 用户共 享, 仅在 发送 和 接 收数据 的瞬间, 使用 网络资源 , 它通 过Mc A控制 用户信 道分 配与竞 争, 持不 支 同等 级 的 多媒 体 业 务 2 网络 设计 方案 基 于HC F 的智能化 住宅 小区信 息传输 网络, 有线 电视台控 制 中心 总前端通 过 I主干城 域 网与各 个分前 端连 接, P 分前端通 过光 纤连接 各光节 点, 光节 点 以 下是 双 向同轴 电缆 分配 网连接 到用 户端 。若 CT 位 于小 区 内。 MS 则小 区智能控 制 中心为有 线 电视 的… 个分 前端, M S c 之 间是采 用同轴 电缆分配 网进行 CT与 M 连 接 。在双 向 I C网上构 建小 区宽带信 息传 输网 时, 据 网络结构 , 小区控 ? I F 根 在 制 管理 中心设置 电缆调制解 调器 头端系统 ( ̄ s和路 由交换机, c r) 用户端设 置电 缆 调制解 调器 (M , c ) 由此 构成双 向 H C网 的用户 宽带接 入传 输平 台。 F 2 1 F 前端 . H C H C前 端主要 包 括路 由交 换机 、C T 。前端 路 由交换机 通过 光纤 与千 F MS 兆I P城域 网连接 。C T 用 于连接 双 向 H C网和 宽带 数据 网, MS F 为用 户端 的 c M 提供 控 制 、管 理和 数 据 传输 功 能,它 提供 动 态 带宽 管理 、高速 信息 流量 集 中 、数据 网络 资源 的接入 控制 并保 证数 据服 务质 量 。每 个 C T M S可支持 和管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l【v { 日 口 i1 口 臼 ■ ㈠l {‘ ‘ I譬 ● ” 、


基 于 以太 网技 术 的智 能化住 宅 小 区
通信 网络 平 台的设 计 与 实现
一文 / 汤涛 ( 安徽 建 筑工业 学院现代教 育技 术 中心 ,合肥 2 () 2 3) 2 ) ( 摘 要 :智 能 化 住 宅 小 区 通 信 网 络 是小 区 内综 合 信 息 服 务 、小 区与 外 界广 域 网连 接 、小 区智 能 物 业 管 理 的物 理 平 白 。 本 文 给 出 了基 于 以 太 网技术 的智 能 化 住宅 小 区通 信 网络 平 台 的设 计 方 法 ,提 了采 用 c Bu E s技 术设 计 家庭 局 部 网络 系统 的方 案 。 关 键词 :智 能 建筑 ;智 能 化住 宅 小 区 ;通 信 网络 平 台 ;以太 网 ;C US EB
2 .系统 的主要功能
智能化住宅小 区通信 网络 由 It nt ne e接人 r 网 、小 区局域 以太 网、家庭局部 网络组成 。在 这 个通信 网络平 台上 , 实 现小 区的智 能控制 、 小 区综合 信息服务 以及 Itr e 的宽带接入 , nen t 从 而实 现住 宅小 区的信 息化和 智 能化 。
现 。本文介 绍 了基 于以太 网技 术 的智 能 化住 宅小 区通 信 网络 平 台的设 计方 法 ,利用该 方 法我 们设计 了珠 海 市莲 花小 区局域 以太 网系 统 。在系统 建设 的同时 ,还为 小 区的多个 住 户设计 了基 于 C B S 术的家庭 局部 网络系 EU 技 统 ,使 这些 住户 实现 了家 庭保 安 、火灾 和煤 气泄 漏实 时报警 以及 家用 电器 的 自动化 控制

智慧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在小区各公共区域安装噪音传感器 ,实时监测小区的噪音情况,为小 区居民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
智能停车系统
03
智能化系统功能设计
人脸识别与访客管理
人脸识别技术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小区入口处的人员身份识别和进出管控。
访客管理
对访客进行登记和身份核实,确保小区安全。
远程监控与报警
远程监控
通过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控小区内外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软件平台开发与调试
功能完善、易用性强
开发具备完善功能的软件平台,注重用户体验,确保易用性 强的特点,方便用户操作和管理。
系统测试与验收
严格把关、质量保证
VS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对系统进行 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 各项功能的可用性,并按照质量标 准进行验收。
05
智能化系统运维与服务
系统运维管理
系统集成方案
全面规划、分布实施
对智慧小区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规划,按照 功能需求逐步完成各子系统的实施与集成,
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Fra bibliotek络架构与布线方案
架构清晰、安全可靠
设计清晰的网络架构,严格遵守网络安全规范,确保小区数 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性能稳定、扩展性强
选用性能稳定的硬件设备,并具备优秀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系统升级和扩 展的需求。
能耗管理
智能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小区的 能源消耗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优 化能源使用,降低能源成本。
服务管理
智能化系统可以为小区居民提供各 类服务,如报修、家政服务等,提 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照明
通过智能化系统控制家里的照 明灯具,实现远程控制和定时

智能化小区网络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智能化小区网络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智能化小区的系统组成和基本功能 (1)第二章宽带网络 (3)2.1网络分类 (3)2.1.1 按网络的地理位置分类 (3)2.1.2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3)2.2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服务标准体系(OSI) (5)2.3网络间连接设备 (8)2.3.1中继器(Repeater) (9)2.3.2网桥(Bridge) (10)2.3.3路由器(Router) (11)2.3.4网关(Gateway) (12)2.3.5集线器(HUB) (13)2.3.6 交换机(Switch) (15)2.4宽带接入网的比较 (16)2.4.1 ADSL接入技术 (17)2.4.2 Cable Modem接入技术 (17)2.4.3 LAN接入技术 (18)第三章网络方案设计 (20)3.1宽带接入方案概述 (20)3.2网络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21)3.2.1安全问题 (21)3.2.2 组播实现 (24)3.2.3 认证与计费 (24)3.2.4 网络管理 (24)3.2.5 系统IP地址分配 (25)3.2.6 方案特点 (26)3.3针对不同密度的用户网络设计描述 (26)3.3.1 低密度社区网络结构设计 (27)3.3.2 高密度社区网络结构设计 (28)第一章绪论近年来中国大步跨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与通信、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战。

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希望有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家,智能小区于是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并已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

1.1课题背景智能小区是在智能大厦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小区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舒适、温馨、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

浅谈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浅谈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随着 信 息技 术 、 算 机 网络 技 术 的迅 猛 发展 和 广 泛普 及 , 计 越
() 络 系统 2网
来越 多的家庭通过 It t It nt ne 或 nr e 来获得信息和资讯。作为 me a
现 代 化 的智 能 化 住宅 小 区 向社 区 内的广 大住 户提 供 宽 带 多 媒 体 综 合 信 息 资 讯 服 务 , 智 能化 住宅 的重 要 体 现 , 是 信 息 社 会 发 是 也
展 的客 观 需 要 。
整 个 网络 包 括 广 域 网 ( t t各 专 业 网) 入 、 区 网络 系 Ie 、 n me 接 小 统 及 小 区 网络 智 能控 制 中心 。 小 区 网络 系统 采 用 星 型拓 扑 结 构 , 为 系 统 中心 ( 区管 理 分 小 控制 中心 ) 区域 中心 、 宅 楼 栋 和 用 户 四 级 。根 据 小 区 的规 模 和 、 住 用 户 楼 栋 的 分 布 情 况 , 便 于 网络 设计 和 管 理 , 将 整 个 小 区分 为 可 成若 干 个 区域 , 个 区域 设一 个 区域 中 心 , 辖 若 干 个 相 近 的楼 每 管 栋 。 根据 小 区 网络 设 计 要 求 , 区局 域 主 干 采 用 千兆 以太 网 , 小 在 系统 中心 设一 千 兆 以 太 网 核 心 交 换 机 ,在 各 区 域 中 心 设 置 工 作 组交 换 机 , 工 作 组 交 换 机 配 置 10 Mb sX 上 联 端 口 , 过 光 各 00 pF 通 纤与 核 心 交 换 机 连 接 , 成 智 能 化 住 宅 小 区 千 兆 以太 骨 干 网 。 构 每 个 区域 内 ,在 各 楼 栋设 备 问 设 置 101Mb s 换 式 集 线 器 , 0/0 p 交 交 换 式 集 线 器 通 过 10 pT 上 联 端 口经 五 类 对 绞 线 与 工 作 组 0 Mb sX 交 换 机 连 接 , 根 据 需 要 也 可 通 过 10 pF 端 口经 光 纤 连 接 。 0 Mb sX 在 楼 内 , 交换 式 集 线 器 通 过 1 M pT 端 口经 楼 内 5类 综 合 布 0 b sX 线 连 接 用 户 计 算 机 。这 样 , 心 交 换 机 与 工 作 组 交换 机 之 问可 提 核 供 高 达 10 Mbs的传 输 速 率 , 工 作 组 交 换 机 向 各 楼 栋 提 供 00 p 10 p 0 Mb s的传 输 速 率 ,每 个 最 终 用 户 可 独 享 1 M p 通 信 带 0 b s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Inter或Intra来获得信息和资讯。

作为现代化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向社区内的广大住户提供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资讯服务,是智能化住宅的重要体现,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是小区内综合信息服务、小区与外界广域网连接、小区智能物业管理的物理平台。

构建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要考虑网络提供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的能力,网络的先进性、扩展性、性价比以及开发商(用户)对投资费用的承受能力。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小区宽带通信网络平台采用以大网或有线电视HFC网,也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

1. 以太高坡同构建小区宽带通信网1.1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络,它采用基带传输,通过对绞线和传输设备,实现 10Mbps/100Mbps/1000Mbps的数据传输。

由于应用广泛,各大网络设备生产商均投入极大精力于这类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技术不断创新,从最初的同轴电线上的共享10Mbps传输技术,发展到现在的在对绞线和光纤上的100Mbps甚至100OMbps的传输、交换技术。

目前,大部分局域网络均采用以太网,在大型网络系统中的各个子网也多数构成以太网。

从应用来看,办公室自动化、证券、校园网、控制系统等各类应用均以以太网为主要的通讯传输方式,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仍保持很猛的发展势头,可以预见,将来的局域网仍将以以太网为主流技术。

总之,以太网是目前网络技术中先进成熟,实时性强,应用广泛,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通讯技术,是智能化住宅小区通讯网的理想选择。

千兆以太网继承了传统以太网的特点,并极大地拓宽了带宽,与10/1OOMbps以大网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增加了对Qos的支持,以高带宽和流量控制的策略来满足应用的需要,是智能化住宅小区局域骨干网的理想选择。

1.2智能化住宅小区局域以太网方案设计(1)功能说明和设计要求智能住宅小区局域网一般涵盖若干标用户住宅楼、小区管理控制中心、小区公共会所、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区内各类集团用户,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小区智能控制网连接。

网络设计要求采用可靠、先进、成熟的技术;所有信息点具有交换能力;支持虚网划分;支持多媒体应用;能进行良好的网络管理;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升级能力。

(2)网络系统整个网络包括广域网(Inter、各专业网)接入、小区网络系统及小区网络智能控制中心。

小区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为系统中心(小区管理控制中心)、区域中心、住宅楼栋和用户四级。

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用户楼栋的分布情况,为便于网络设计和管理,可将整个小区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一个区域中心,管辖若干个相近的楼栋。

根据小区网络设计要求,小区局域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在系统中心设一千兆以太网核心交换机,在各区域中心设置工作组交换机,各工作组交换机配置1000Mbps FX上联端口,通过光纤与核心交换机连接,构成智能化住宅小区千兆以太骨干网。

每个区域内,在各楼栋设备间设置100/10Mbps交换式集线器,交换式集线器通过100Mbps TX上联端口经五类对绞线与工作组交换机连接,根据需要也可通过 100Mbps FX端口经光纤连接。

在楼内,交换式集线器通过10Mbps TX端口经楼内5类综合布线连接用户计算机。

这样,核心交换机与工作组交换机之间可提供高达1000Mbps的传输速率,工作组交换机向各楼栋提供100Mbps的传输速率,每个最终用户可独享10Mbps的通信带宽。

小区管理控制中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中心,系统的主要通信设备集中于此,除网络核心交换机外,还包括与广域网连接的路由器、各类服务器以及管理工作站等。

小区局域网通过DDN专线或ADSL与Inter连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今后还可以通过155Mbps ATM或通过千兆IP城域以太网与Inter连接,以提高小区接入带宽、网络系统结构。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可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灵活组合与配置。

区域中心可以包括若干栋单元楼,也可以只管辖一栋高层住宅,小区内的集团用户、公共会所、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各应用子系统以适当的方式就近接入各自所在的区域中心网络,形成一体化的统一网络。

(3)住宅综合布线设计上文所述,在楼内交换式集线器通过综合布线与用户计算机连接,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住宅的基础设施,为住宅楼的通讯网络提供高速信息通道。

朗讯、西蒙、阿尔卡特、丽特等国际大公司都相继推出各自的智能化住宅综合布线产品。

智能化住宅布线系统按功能区域分为三大部分:住宅单元子系统、楼层管理间和垂直干线子系统以及设备间子系统,各系统布线都采用5类以上对绞线。

 住宅单元子系统在每一个住宅单元设置一个家庭布线系统接线箱,作为与户外布线系统连接的界面,对户内外布线系统的变动带来极大的方便。

接线箱可安装各种系统接线模块,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模块、家庭安防系统模块、可视对讲系统模块等等,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安装。

户内数据通信布线采用5类以上UTP(非屏蔽对绞线),信息插座采用RJ45制式接口。

楼层管理间和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主干布线采用新型拓扑方法,由设备间主配线架敷设至各楼层管理间的干线电缆构成,系统采用五类以上4对UTP作为系统主干电缆。

楼层管理间设置桥式模块板通过不同跳线实现水平线缆与垂直干线的连接。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内安置交换式集线器和主配线架,所有主干线缆都端接在主配线架上,通过跳线与交换式集线器连接。

2、HFC网构建小区信息传输网2.1HFC网络技术我国有线电视覆盖范围广阔,用户普及率高,是电信网之外的另一个资源大网。

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网逐步发展为双向HFC综合信息网,除传送常规的广播电视信号外,还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传送图像、数据和语音等多媒体数据。

HFC双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传输网从有线电视前端中心用光纤将信号送到各小区的光节点,从光节点处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与住户连接。

HFC网有效网络带宽为850MHz,具有丰富的频带资源,将42MHz 以下频段传输上行数据信号,SO—55OMHZ用于传输普通广播电视信号, 55O—85OMHz用于传输下行数据信号。

HFC网频带宽、速度快、性能可靠稳定,是智能化住宅小区理想的信息传输网络平台。

HFC网络系统主要由位于前端的CMTS、位于用户端的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器cm)以及传输设备组成。

其工作原理;CMTS从网络接收的数据帧封装在MPEG-2TS帧中,通过下行数字调制成RF信号输出到HFC网,同时接收上行数据,并转换成以太网的帧传送给网络。

用户端的CM的基本功能是将上行数字信号调制成RF信号,将下行的RF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从MPEG-2 TS帧中抽出数据,转换成以太网的数据,通过10/1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接口输出到用户PC。

在HFC网上采用频分复用,在某一频率上的信道则是多用户共享,CM用户在连接时并不占用一固定带宽,而是与其它活动用户共享,仅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瞬间,使用网络资源,它通过MAC控制用户信道分配与竞争,支持不同等级的多媒体业务。

 2.2网络设计方案基于HFC的智能化住宅小区信息传输网络如图3所示,有线电视台控制中心总前端通过IP主干城域网与各个分前端连接,分前端通过光纤连接各光节点,光节点以下是双向同轴电缆分配网连接到用户端。

若CMTS位于小区内,则小区智能控制中心为有线电视的一个分前端,CMTS与CM之间是采用同轴电缆分配网进行连接。

在双向HFC网上构建小区宽带信息传输网时,根据网络结构,在小区控制管理中心设置电缆调制解调器头端系统(CMTS)和路由交换机,用户端设置电缆调制解调器(CM),由此构成双向HFC网的用户宽带接入传输平台。

(1)HFC前端HFC前端主要包括路由交换机、CMTS。

前端路由交换机通过光纤与千兆IP城域网连接。

CMTS用于连接双向HFC网和宽带数据网,为用户端的CM提供控制、管理和数据传输功能,它提供动态带宽管理、高速信息流量集中、数据网络资源的接入控制并保证数据服务质量。

每个CMTS可支持和管理2000个CM。

(2)用户端HFC网用户端核心设备是电缆调制解调器(CM),用于完成HFC网与用户PC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使用户PC通过HFC网络与前端设备进行全双工的数字通信。

CM通过标准的10/100BAS-T 以太网自适应接口与用户的PC连接,通过F头与HFC网连接。

根据小区用户的类型和需求,用户的宽带接入可采用不同方式,主要包括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和局域网高速专线接入。

l 对家庭用户,用户PC通过10-1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接口直接连接CM,实现上行10Mbps,下行36Mbps传输速率的宽带接入。

也可多个用户通过集线器的宽带接入。

也可多个用户通过集线器共用一个CM,共享上、下行传输带宽,以降低接入成本。

2 对小型企业用户,企业内部网通过集线器或路由交换机共用一个CM接入HFC网,以降低接入成本,这时局域网用户共享上、下行传输带宽。

3 对小区内的大型集团用户,可采用局域网高速专线接入,该方式可以看作宽带IP城域网的延伸,通过100M或1000M以太网端口将企业内部局域网连接至小区管理控制中心的路由交换机,实现集团用户与宽带信息网的高速接入。

局域以太网和HFC网是构建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两种主要方式,广泛应用于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在这个通信网络平台上,实现小区的智能控制、小区综合信息服务以及Inter的宽带接入,从而实现住宅小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