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4课 《 洋务运动》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洋务运 动的性质、历史地位及失 败原因等问题。
案例分析法
结合具体案例,如江南制 造总局的兴衰等,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洋务运动的 实际情况和历史意义。
03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知识储备情况
01
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 事件有一定了解,但具体细节和 背景知识相对薄弱。
观察学生表现
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及时记录学生的 表现情况。
提问与回答
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 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小组讨论与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洋务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 讨,并展示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评价。
确定评价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对洋务运动基本史实、代表人物、 历史意义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选择评价方式
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 学生的学习效果。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学生对史实 的理解程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等。
实施课堂评价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重点内容讲解
洋务运动的背景
介绍19世纪中后期的国内外形势,分 析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影响
阐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 用,以及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的 影响。
详细讲解洋务派在军事、民用工业、 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难点问题剖析
如何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
利用校外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等
博物馆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洋务 运动时期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 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洋务运动时期的 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精品课件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就损失 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 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 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 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
3.洋务运动的“评价”
失败原因?
⑶局限性:
由于洋务运动 的根本目的是
2.洋务运动的“内容”
⑷发展近代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
·设立翻译馆 ·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第三篇 “虚有其表纸老虎” ——洋务运动的“评价
”
3.洋务运动的“评价”
⑴性质或地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⑵进步性:
一批军事工业 一批民用工业 一批新式海军 一批新式学堂 一批新式人才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对外国资本 的入侵起到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
A.兴办近代企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
2、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 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 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 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 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 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材料一: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 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 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 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
维护和巩固清 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 也同样存在。
政府的统治, 再加上其内部 的腐败和外国 势力的挤压,
—— 约·诺里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设计

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一、课标与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了解洋务派“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局限性。
2、教材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冲击,严重威胁了晚晴政府的统治,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自救的洋务运动。
它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课学习,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归纳、分析判断的方法和初步历史学习能力。
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这一幅幅古老的照片,记载了我们民族被欺凌的历史,同时也记载了一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他们为了大清帝国的命运,为了民族的明天,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他们创建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世纪的长恨歌。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第4课洋务运动二、洋务运动的概况展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以期永远之利。
__曾国藩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教师:他们的建议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师夷长技。
教师:曾国藩、李鸿章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首先了解什么是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学生: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教师:自学课本内容,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教师:洋务派的主张和目的?学生: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教师: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学生: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教师:洋务运动口号是什么?学生:“自强”;“求富”。
教师: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主要代表: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李鸿章简介(2)曾国藩、李鸿章还做了哪些事?教师:洋务运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师生共同完成。
(1)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展示:前期的近代军事工业(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让学生直观洋务运动的内容,图片再现历史画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历史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对观看视频和对漫画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会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第一批飞机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福州船政局制造(2)洋务派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展示: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3)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教师: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赛课获奖教案_1

人教2011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情分析】本课作为近代化的开端,什么是近代化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了解。
对于本课的内容,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也是个难点。
但是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本课采取探究式,同时注重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运用能力。
【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在近代史其地位却举足轻重,这不仅因为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更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
不了解它,就难以完全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
学习好本节,至为关键。
本课分为三部分: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全面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目的及内容,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了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张、时间、口号、概况。
2.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能正确评价洋务运动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读课前阅读教材,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活动一,初步感知洋务运动;2.学生通过课前收集整理洋务企业的相关资料,完成导学活动二,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初步培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活动三,学会客观评价洋务运动,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意识。
4.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洋务运动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认识到:同其他国家交流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要交流,坚持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列表归纳法学法指导:列表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军交战的视频,留意交战双方的武器。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省优质课获奖教案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
依据材料和教材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通过史料分析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比较洋务运动企业和传统手工业的不同,认识机器生产和手工劳动是生产方式的根本不同,使用机器生产适应了近代化的发展要求。
结合史料,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尝试评价洋务运动,认识其在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早期近代化探索的艰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历史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多媒体金田起义浮雕和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图片教师设问:这两张图片反应了19世纪中叶的两个重大事件,你能说出来吗?对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局势是怎样的?(参考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内忧外患。
)二、讲授新课(一)危机与图存教师讲述:针对内忧外患,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比较开明的官员有何看法呢?材料一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
中国向用之弓矛、小枪、土炮,不敌彼后门进子来福枪炮;向用之帆篷、舟楫、艇船、炮划,不敌彼轮机兵船,是以受制于西人。
——叶曙明主编:《李鸿章大传·一人敌一国》,31页,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 教师设问:李鸿章认为受制于西人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中国武器装备等技术落后于西方。
向西方学习,用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等技术来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过渡)面对危机,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
(二)自强与求富1.军事工业自主学习: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要“自强”,他们以“自强”为旗号,发展了一批军事工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有代表性的军事工业。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秀教案范文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秀教案范文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相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驾驭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和评价,培育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务的实力。
3.使学生相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别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新课导入】老师:(复习导入)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斗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其统治已是风雨飘摇。
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有识之士为强兵富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究,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新课探究】一、洋务运动的兴起老师:(强调)清廷当时的状况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内忧外患。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所以不得不调整;外患西方列强威逼清王朝的统治。
在这样的状况下,必定导致清朝统治政策的重大变革,于是出现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也正是因为这样,洋务派主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终的命运埋下伏笔。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自强兴办军事工业老师:(提问)依据以下材料分析,洋务派为什么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学生:(探讨、分析、回答)要自强。
2.求富兴办民用企业老师:(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须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
洋务运动一等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
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设计:xx中学
2018年10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教案设计
设计:华宁县第四中学宋成羽
板书设计: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主张:利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李、左、张
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口号:自强、求富
(1)军用工业:安、江、福
主要内容:(2)民用企业:轮、开、汉、湖
(3)文化、教育:
(4)军事:
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识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口号、起止时间、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前后期兴办的主要企业。
情感目标
1、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
批近代化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对西方经济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认识洋务运动的不足: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以失败告终,让学生认识到不改变封建制度,不动摇封建统治根基,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内容的学习,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主要抓住洋务运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法指导
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用李鸿章的一段话引出本课内容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
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
这段话强调的是什么吗?
教师揭示:改革科举制度。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图片,介绍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简称制造局,还被称作机器局,是成立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生产机构。
下设机器、木工、熟铁、炼钢、铸造、枪炮等分局,拥有2000多名工人,以制造枪炮子弹、水雷为主,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
军工厂,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其于1865年9月成立于上海,由李鸿章创办。
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洋务派的概念、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及目的等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的答案
出示材料:材料一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
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
为先。
……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李鸿章
探究: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剿发捻,勤远略”、“以资攻剿”,解决内忧外患,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出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重点介绍李鸿章。
二、洋务运动的活动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表格展示
创办时间1861年企业名称
安庆内军械所
创办人
曾国藩
地点
安庆
地位
第一个军事工业
曾国藩李鸿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章
1866年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州远东第一大船厂
展示相关军事工业的图片
2、创办民用企业
创办时间1872年1876年1893年1893年企业名称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创办人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地点
上海
唐山
武昌
汉阳
地位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展示相关企业图片
3、创办新式学校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泽馆,翻
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展示京师同文馆和洋务派遣的留学生图片。
4、建立新式海陆军
(1)19世纪60年代,组建洋枪队,淘汰传统
兵器,采用西式兵器练兵。
(2)19世纪70年代起,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出示相关图片。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结局
教师讲述:洋务派为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结果如何?
多媒体展示: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2、洋务运动的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
材料二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料二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币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
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
经费的80。
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教师总结:洋务运动失败最根本的材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所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探究: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但引科技和经验,客
观作用不(1)洋务运动不是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
的根本原因。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3)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能改变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五、巩固总结
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兴工业办工厂。
建海军开学堂,“能忘。
六、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
内
运动
军事工业忧
西方列强侵略外
患
洋
务
运
动
筹建海军
民用工业
新式学堂
近
代
化
开
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