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传佛法》读后感600字

合集下载

以鉴真东渡为例谈中国佛教对日本的影响

以鉴真东渡为例谈中国佛教对日本的影响

以鉴真东渡为例谈中国佛教对日本的影响鉴真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

他曾6次东渡,历尽千难万险一心弘法。

同鉴真一起到达日本的还有其弟子法进、昙静、思托、义静、法载、法成等24人,带到日本的物品计有:佛像8尊、佛具7类、佛经34种、字帖3件。

日本朝廷对鉴真的到来给予了盛大的欢迎,举朝上下,无不对其尊敬有加,授予传灯大师之号。

天平宝字3年(759 年),日本朝廷按照唐朝寺院布局,完成了唐招提寺的修建,鉴真遂从东大寺移居其内,广传戒律,开创了日本律宗。

天平宝字7年(763年)5 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内圆寂,享年76岁。

其弟子忍基制作了一尊鉴真的干漆坐像,思托撰写了一部《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成为日本律宗的传教之宝,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一直保存到今天。

鉴真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律宗由中国传至日本,并不始于鉴真,但把律宗的教义完全传入日本,使之建立并成为佛教中一个独立宗派,却应该归功于鉴真和他的弟子们,从而使中国的律宗在异国他乡得到了弘扬。

鉴真东渡,将唐代发展成熟的律学传入日本,这对唐代律宗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在律宗思想发展史上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

时至今日,日本律宗还有以唐招提寺为本山的律宗与以西大寺为本山的律宗等派别。

日本人称鉴真为“日本律宗的初祖”。

鉴真生活在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高峰的唐朝,当时中国先进的文明对日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日本天皇授命留学僧普照、荣睿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赴日传法。

为了传律授戒,弘扬佛法,鉴真毅然率弟子跨海东渡,不辞辛苦,以酬宏愿。

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旧矢志不改,历经11年,先后6次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平安抵日。

鉴真到达日本后,进行一系列的佛教活动,为日本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鉴真在东大寺设立戒坛,此为日本正规受戒之始。

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

有关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历史作文

有关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历史作文

有关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历史作文示例文章篇一:《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伟大的旅程》嘿,同学们!你们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吗?这可太了不起啦!先来说说鉴真大师吧。

鉴真大师那可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啊!他一心想要把佛法传到日本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想象一下,那时候没有飞机,没有火车,甚至连好走的大路都不多。

鉴真大师带着他的弟子们,一次次地出发,又一次次地遭遇挫折。

有一次,他们遇到了狂风巨浪,船都差点被掀翻了,这得多吓人呐!我就想问问,要是咱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得吓得哇哇大哭啊?可鉴真大师没有放弃,他心里想着:“我一定要把佛法传到日本,让更多的人得到解脱。

”这不就是一种超级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吗?再看看玄奘西行。

玄奘大师也是个超级勇敢的人哟!他一个人背着行囊,就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路。

一路上,那是荒无人烟,危险重重。

有时候连水都找不到,饿得肚子咕咕叫。

这像不像我们在野外迷路了,又饿又累的感觉?但是玄奘大师可不怕,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取到真经。

他走过了茫茫的沙漠,翻过高高的雪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坏蛋想抢他的东西,还有妖怪传说吓唬他,可他一点儿都不退缩。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这两个故事虽然不一样,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精神,那就是坚持和勇敢。

他们就像是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咱们想想,要是没有他们的努力,咱们能知道那么多的佛法和真经吗?能有那么多的智慧和启示吗?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勇敢地去追求,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咱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那点小困难,跟他们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呀,我觉得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不只是历史,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咱们可得向他们好好学习,不怕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示例文章篇二:《神奇的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吗?这可太精彩啦!先来说说鉴真大师吧。

鉴真大师那可是一位超级厉害的人物!他为了把佛法传到日本,经历了好多好多的困难。

论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论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论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作者:吴晓璐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0期摘要鉴真大师是著名的东渡弘法高僧。

他不畏艰险曲折,前后经历六次东渡,期间不幸双目失明,最后终于到达日本。

鉴真到日本后不仅传授戒律,弘扬佛法,建造了日本历史上第一座律宗寺院——唐招提寺,而且为日本人民传医送药,将唐朝先进的文明带到日本。

他为建立、完善日本授戒制度,开创日本律宗作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鉴真东渡日本佛教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1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

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

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鉴真生活在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高峰的唐朝,当时中国先进的文明对日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日本天皇授命留学僧普照、荣睿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赴日传法。

为了传律授戒,弘扬佛法,鉴真毅然率弟子跨海东渡,不辞辛苦,以酬宏愿。

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旧矢志不改,历经11年,先后6次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平安抵日。

鉴真到达日本后,进行一系列的佛教活动,为日本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鉴真在东大寺设立戒坛,此为日本正规受戒之始。

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

鉴真携带不少佛经、佛像、佛具等到日本,用嗅觉鉴定草药,协助校订佛经的讹误。

在日本的10年期间,完成了传律弘法的伟大誓愿,同时也使日本佛教走上了严格、正规的戒律之途。

2 对日本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2.1 改变日本僧侣的无序状态,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三师七证”制度鉴真到日本之前,佛教已经在日本存在了200年,但一直没有统一、规范的授戒制度。

鉴真抵日后,日本天平胜宝六年(公元754年)的4月初在奈良的东大寺设立戒坛,成为日本佛教史上正规授戒的开始。

前已叙及,这种制度在鉴真东渡前是没有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奈良佛教界不能组成授戒必须的“三师”、“七证”(即三位高师授戒,七名高师在场作证)以及佛教界对戒律知识的贫乏,从未举行过正式的授戒仪式。

鉴真东渡观后感1000

鉴真东渡观后感1000

鉴真东渡观后感1000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历史是一项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历史,我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历史课上,我曾经听说过一位名叫鉴真的僧人,他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对两国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近,我有幸去了解了鉴真东渡的那段历史,参观了鉴真东渡观,深受启发和感动。

鉴真东渡观位于我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渡路,是一座纪念鉴真法师东渡日本的重要景点。

进入观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鉴真雕塑,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鉴真法师神圣的形象。

身着袈裟,手握珠串,面带慈祥的表情,仿佛他正在诵经智慧,为世人传递佛法般的智慧光芒。

这座鉴真雕塑让我不禁感叹鉴真法师的伟大和他的卓越贡献。

走进鉴真东渡观,观内甬道两旁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像时间倒流一般,亲眼目睹了当年鉴真法师东渡日本的艰辛历程。

镇定自若、大智慧的鉴真法师,在面对风浪和艰辛的旅途中毫不动摇,坚定地传播佛法,为两国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观内还陈列着鉴真法师的一些法器和日本文化的特色物品。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封鉴真法师给日本皇帝的亲笔信,信中表达了他传播佛法和促进两国友好的诚挚愿望。

这封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示了鉴真法师推动文化交流的真诚和坚定。

参观完陈列馆,我来到观内的日本庭院。

优美的庭院设计和精心布置的景点打动了我。

曲径通幽,景色宜人,仿佛带我回到了日本的古老寺庙中。

庭院内还有一座鉴真纪念碑,碑上刻着鉴真法师的历史事迹和东渡日本的重要性,提醒着人们保护并传承两国友好的文化交流。

参观结束后,我对鉴真法师的卓越贡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鉴真法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传教士,更是一位文化使者。

他用无私的爱心和卓越的智慧,推动了佛法的传播,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

他所传播的佛法思想,不仅使日本人民受益,也为两国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深深激励了我。

通过参观鉴真东渡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鉴真法师的伟大和他对中日友好关系的贡献。

我与鉴真大师的因缘

我与鉴真大师的因缘

我与鉴真大师的因缘因缘之所生初次听闻鉴真大师是于初中时一堂历史课,老师读了一首诗,诗的气势豪迈,让我为之一震,便赶忙记录下来:“鉴真目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当时我还有点朦胧,只知道老师说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出家人,鉴真大师,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郭沫若先生写的《鉴真东渡》,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首诗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只是听到之后,钦佩之心犹然生起,钦佩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位伟人,不惜冒险东渡六次,不顾双目已盲,历时十载,却依然能满腔热诚,直到成功。

那时的我便把他当成了我的榜样。

因缘之所触后来,有着殊胜的因缘,出家了,才慢慢对鉴真大师有所了解,知道鉴真大师是我们律宗的大德祖师,而且还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他的成就远远超出常人所想,日本人民尊称大师为“天平之甍”,以纪念他为日本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怀着这样的仰慕之情,那年八月,我跟几位同修一起来到了扬州大明寺,参拜鉴真大师,随着游人,我们一起步入鉴真纪念堂,没有香烟缭绕,也没有尘世的喧嚣,有的只是满院的桂花香,跟虔诚的恭敬心,我心里顿时宁静下来,当看到大师画像时,我本能的跪在像前,心想多年来终于能目睹大师真容,不由分说拜了三拜,满心欢喜,就好像失走的幼儿遇到了老师一样。

听着旁边导游的解说,这时的我才体会到了为什么郭沫若先生会用那样精美的诗句来赞美鉴真大师。

让我想起了来这儿之前,在大明寺官网上看到有着赵朴老为鉴真大师写的一句诗“万绿正参天,好凭风月结来缘,像教住人间”,再次顶礼三拜,在心里发愿,以后要以鉴真为吾师。

因缘之所受星云大师开示:“你去找因缘,未必可以成就事情;机缘来找你,比较容易成就事情”,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印证。

回寺院以后,总是对大明寺充满了向往。

但由于师父筹建寺庙,一直随他身边帮忙。

慢慢的,内心已经平静,不再执着于大明寺。

一切随缘,在心中就好。

一天师父跟我谈心,问我是否有去读书的想法,我点了点头,他跟我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让你猜首寺,猜对了是写给谁的,就让你去。

鉴真东渡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鉴真东渡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得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中国文化及其传播课程论文鉴真东渡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授课教师孟长勇学生姓名王舒雅班级 2014级汉国教学号 *********鉴真东渡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摘要:唐代高僧鉴真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历尽艰辛,东渡弘法,使日本的佛教发生了新的变化,被称之为日本新佛教。

本文所论述的即是鉴真东渡的史实及唐代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从中可看出七、八世纪时中日文化交流的盛况。

关键词:鉴真东渡;渡海尝试;文化交流;东渡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发展到唐代的时候,不仅经济的发展达到了高峰,而且文化的发展也达到了高峰。

国势强盛,声威远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唐朝初期,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兄弟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及与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当时的邻近诸国,对唐朝也莫不仰慕,其中最为突出者为日本。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一千多年来,日本人民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华民族一切优秀的东西,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日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而中华的先进文明,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日本。

唐代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仅从佛教方面来看,唐代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流行于日本的佛教,已不再是原版的印度佛教,而是深深打上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国化了的日本佛教。

1.鉴真生平介绍公元688年,鉴真出生于江苏扬州。

唐代扬州,佛教气氛浓厚。

良好文化环境使他成为一位视野开阔、胸襟坦荡、志向远大、坚忍不拔的大德名僧。

他秉赋聪慧,十四岁就在扬州大云寺削发为僧。

当时名震全国的道岸大师云游扬州时发现了他,破格为年仅十八岁的鉴真授戒。

后来他游学洛阳、长安,遍访高僧名寺,阅读并抄写了玄奘等人翻译的大批经卷,并协助道岸修建了小雁塔。

公元708年在长安实际寺,鉴真师从弘景大师,受具足戒。

有关鉴真生平的史料主要是779年淡海三船所著的《唐大和上东征传》(以下略称《东征传》)。

《鉴真东渡》――严格忠实于历史

《鉴真东渡》――严格忠实于历史

《鉴真东渡》――严格忠实于历史
将于4月3日在央视一套播出的16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将以清新脱俗的剧情和朴实无华的拍摄风格挑战历史题材电视剧和传统受众心理。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代高僧鉴真应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的邀请,渡海去东瀛传播佛法,他把中国的佛教、雕塑、医药、建筑、文学、饮食等文化都传播到了日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视剧《鉴真东渡》取材于该历史事件,正面地描写了鉴真及其弟子历尽磨难,六次东渡,矢志不渝的感人故事。

鉴真经历了双目失明,九死一生的挫折,终于在66岁高龄,率领众弟子东渡成功。

该剧以朴实、细腻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鉴真大师
及其思托、祥彦、灵佑等弟子的艺术形象;描写了鉴真与日本弟子荣睿、普照的生死友情,颂扬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的传统友谊。

全剧以我国盛唐时代文化为历史背景,展现出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华古代文明的厚重内涵与深刻魅力。

影视评论家李准、仲呈祥、黄式宪、曾庆瑞等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该剧严格忠实于历史史实,人物塑造重在对内心世界的开掘,对新时代的道德向善、内心和谐以及对美好信仰的坚守都有启迪作用。

同时,该剧再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友谊之歌,证明了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再就是该剧题材的独树一帜,打破了目前大量描写宫廷争权夺利的俗套,体现了出品单位对这个题材选择的文化眼光和政治眼光,从正面很好地塑造了国家民族文化形象。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观后感200字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观后感200字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观后感200字
这两天晚上看电视,发现北京台有个《光阴》栏目在播“玄奘之路”。

由于本来我对这些就有点兴趣,我看了下去。

就看了两集,怎么说呢?
三藏法师去印度取经的过程实在艰辛,我看到的是路途中即使遭遇险情磨难依然坚忍不拔的他,对佛法绝对的热忱与信念,使得他的各种情绪显得异常动人:在看到佛法衰落时他的悲伤,在看到佛祖释迦摩尼佛像时他的脆弱,站在菩提树下虔诚膜拜时他的信仰,在那烂陀拜戒贤法师为师时他的喜悦,似乎都是太过浓重的情感,他的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信仰真是很神奇的东西。

一个人能爱它信它到狂热的地步!他可以不顾一切阻碍,甚至不惧舍弃生命,也要追求到自己信仰的。

在我心里,这是非常感动我的一种品质。

为了一件东西,可以牺牲一切,可以心甘情愿放弃一切,这是绝对虚诚绝对忠心而德高的信徒。

僧人一旦发愿,不管地裂天崩义无返顾。

所以,世界上才有最伟大的圣人——但他一定是大修行者,一位举世的僧人。

这样,宇宙才会有灵魂的内核。

不管信仰什么,有信仰都是幸福的。

拥有自己认可的认知,有明确而真实的目标,有甘愿花费余生为之奋斗为之探索的未来,可还有什么不安?这样的我们有自己在意的事,世间各种情态,每个人都有可依托走下去的支撑。

这是多么容易被满足多么真实的存在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真东渡传佛法》读后感600字
《鉴真东渡传佛法》读后感6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盛,全世界瞩目,而在历史当中,中国的佛教也相传甚远。

今天我读了《鉴真东渡传佛法》。

里面讲了日本国的两位僧人荣睿和普照邀请大唐高僧鉴真到日本国弘扬佛法的过程,那将要渡过无边无际的日本海,鉴真说:“传扬佛法,何必怜惜生命!”这个为了佛法连生命都可以放弃的僧,真是值得人们的赞颂。

那时,他已经55岁了,经历的磨难有很多,并且一连四次与成功擦肩而过,与失败告终,第一次,官府认为他们勾结海盗,不许出海。

第二次和第三次,他们遇上了飓风,所以不得不返航,第四次,被官府发现,押送了回来。

俗话说:事不过三。

可是,鉴真东渡都已经过了四,经历过的建新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第五次航海,在海上又遇到了巨大的风浪,船迷失了方向,不久,干粮吃完了,淡水也没有了,日本僧人荣睿患病不治而死,鉴真的得意弟子也死于病患之中,鉴真由于悲痛万分,加上旅途辛劳,使他眼病突发,双目失明。

可是,无论是狂风巨浪,还是病魔,最终,还是没有阻挡的住鉴真东渡啊!谁知,那时,他已经是66岁的高龄了。

他计划了第六次航海,最终,安全的到达了日本国。

鉴真东渡传佛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即使自己已经年过花甲,已经双目失明,可是他没有放弃过,第一次失败,再与第二次“合作”,一直到第六次……
我觉得,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的一句话,就像是专门为鉴真说的一样: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