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
医学统计学方法概述

医学统计学方法概述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医学统计学方法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分析和解释大量的医学数据,以便有效地评估治疗效果、探索疾病机制、预测疾病风险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概述医学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常用技术和应用场景,以期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基本概念1.1 统计学基础在深入了解医学统计学方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统计学概念。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重要的分支。
描述统计主要用于对已有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率等。
而推断统计则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特征,并进行相关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1.2 医学统计学的特点医学统计学与传统统计学略有不同,它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时需要考虑医学领域的特殊性。
医学数据通常具有复杂性、异质性和随机性,因此医学统计学方法需要能够适应这些特点并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二、常用技术2.1 描述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方法用于总结和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描述统计方法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百分位数等。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异程度,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基础。
2.2 推断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则用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对总体进行推断。
常见的推断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和回归分析等。
其中,假设检验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两个或多个样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置信区间估计则用于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反映了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程度;回归分析则用于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因变量。
2.3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医学统计学方法,它用于分析患者的存活时间和事件发生的概率。
生存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评估治疗效果、预测疾病风险等。
常见的生存分析方法有卡普兰-迈尔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等。
三、应用场景医学统计学方法在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学统计学方法

利用条形图的长度代表频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直观地看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均值、中位数、众数等中心趋势指标
均值
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 平。
中位数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离散程度指标
医学统计学方法
:
2023-12-30
目录
• 医学统计学概述 • 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 • 描述性统计学方法 • 推论性统计学方法 • 生存分析与生存函数 •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应用
01
医学统计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学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 法,研究医学领域数据的收集、整理 、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
否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用于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推论性统计学方法,用 于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 程,可以预测因变量的取值,并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 响程度和方向。相关分析则用于评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 关联程度。
详细描述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是一种常用 的推论性统计学方法,用于检验两个分类变 量之间是否独立或关联。它通过比较观察频 数与期望频数之间的差异,评估两个分类变 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秩和检验
总结词
用于比较两组有序样本的总体分布是否存在 显著差异。
详细描述
秩和检验(Wilcoxon rank sum test)是 一种常用的推论性统计学方法,用于比较两 组有序样本的总体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它通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秩次,然后比较两 组秩次的分布来确定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是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1.某医生对一批计量、计数资料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判定如下:进行四格表χ2检验时,χ2=3.96则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正确答案:A解析:因四格表χ2检验的界值为3.84,而统计量χ2=3.96,所以P<0.05。
知识模块:医学统计学方法2.某医生对一批计量、计数资料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判定如下:进行配对χ2检验时,χ2=2.42则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正确答案:C解析:因配对χ2检验的界值为3.84,而统计量χ2=2.42,所以P>0.05。
知识模块:医学统计学方法3.χ2检验中,自由度v的计算为A.行×列B.样本含量nC.n-1D.(R-1)(C-1)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医学统计学方法4.如样本来自某总体,χ2值小于3.84时,样本率来自总体率的概率是A.99%B.95%C.<1.0%D.>5.0%E.<5.0%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医学统计学方法5.关于χ2检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χ2检验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资料B.χ2检验要求资料符合正态分布C.χ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D.χ2检验只能检验两个率有无显著性差异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解析:χ2检验是用于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对计数资料的分析。
知识模块:医学统计学方法6.四格表如有一个实际数为0时A.就不能作χ2检验B.就必须用校正χ2检验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χ2检验D.肯定可作校正χ2检验E.用£检验正确答案:C解析:四格表能否作χ2检验或作校正χ2检验主要是看n和理论值T,而不是看观察值。
当有观察值是零,也要根据n和理论值T来判断用什么方法进行假设检验,所以选C。
全科医生的医疗统计学与数据分析技巧

目录
• 医疗统计学基础 • 数据分析方法 • 医疗数据的特点与处理 • 常见医疗统计学应用 • 医疗数据分析实践案例分享 • 全科医生如何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01
医疗统计学基础
Chapter
统计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01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 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 依据和参考。
假设检验
方差分析(ANOVA)
通过设定假设、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 量和显著性水平,对总体参数进行推 断,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用于比较多个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 差异,以及确定哪些因素对结果有显 著影响。
置信区间估计
利用样本数据构造总体参数的置信区 间,以评估参数的真实值可能落入的 范围。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Kaplan-Meier法、Cox比 例风险模型等方法估计生存函 数,描述研究对象的生存过程 。
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 讨影响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相 关因素及其作用大小。
寿命表制作与应用
根据生存分析结果制作寿命表 ,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临床
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05
医疗数据分析实践案例分享
模型评估与应用
运用统计软件或编程语言实现模型训练,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交叉验证等方法优化 模型性能。
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包括准确性、 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将模型应用于实 际疾病预测与风险评估。
生存分析与寿命表制作
数据收集与处理
收集研究对象的生存时间和相 关协变量数据,进行数据清洗
和整理。
生存函数估计
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确保数据准 确性和完整性,对数据进行清洗 、整理和转换,以满足分析需求 。
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与数据分析方法

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与数据分析方法一、引言医学统计学是指将统计学应用于医学领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医学数据来揭示疾病的风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效果。
在现代医学中,统计学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二、基础知识1. 数据类型在医学研究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连续型变量和分类变量。
连续型变量指的是可以取各种数值的变量,如身高、体重等;而分类变量则是指只能取有限个数值的变量,如性别、血型等。
2.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常包括均值、标准差、百分比等指标。
均值是指一组数据的平均值,用于表示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标准差则反映了该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百分比则可以表示某一类别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三、单样本假设检验单样本假设检验是判断一个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个给定的值。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比较新药物或治疗方法是否显著优于标准治疗方法。
通过计算得到的检验统计量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四、双样本假设检验双样本假设检验用于比较两个相互独立的总体参数是否有显著差异。
其中,t 检验适用于比较两组连续型变量的均值差异;而卡方检验则适用于比较两组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五、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根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估计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对某一结果指标的影响。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可以了解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程度,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六、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是应用于考察时间到达某一事件(如死亡、复发等)发生时概念对群体进行分析的方法。
生存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卡普兰-梅耶曲线(Kaplan-Meier curve)、对数积累风险(log-rank test)等,用于评估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
七、配对数据分析在某些研究中,可能存在一组相关性极高或具有特殊关联的样本数据。
此时需要进行配对数据分析,如配对t检验和McNemar检验。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3/A4型题 3. B1型题1.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的关系是A.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相等B.样本标准差小于总体标准差C.样本标准差大于总体标准差D.样本标准差可大于总体标准差,也可小于总体标准差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医学统计学方法2.对于同一组资料,以下哪项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A.方差B.样本标准差C.总体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E.变异系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医学统计学方法3.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人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目是比较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的离散趋势,因为是比较不同单位指标的离散趋势,所以应该用变异系数。
知识模块:医学统计学方法4.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应A.选用XB.选用SC.同时选用X,SD.同时选用M,QE.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医学统计学方法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C.较极差稳定D.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E.不受两端极大值、极小值的影响正确答案:D解析:四分位数间距是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之差,可以将该指标理解为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是没有考虑到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的。
知识模块:医学统计学方法6.对于正偏态分布的资料,M与X的关系为A.M=XB.M<XC.M>XD.M=2XE.M与X无确定关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医学统计学方法7.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描述该组的集中趋势应选用A.频数B.算术均数C.几何均数D.中位数E.百分位数正确答案:D解析:中位数适用于明显偏态分布或者总体分布型不明的资料。
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项操作

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项操作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研究中基本而重要的学科之一。
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项操作是学习医学统计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项操作的相关内容。
一、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数量特征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研究的内容涉及医学、公共卫生学、疾病预防控制、临床医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统计学中的概率、抽样、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等。
这些是医学统计学的基础,也是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的基础。
二、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样本在医学统计学中,总体是指所有被研究对象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出的一部分。
医学研究需要从人群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二)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在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中心趋势指标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总数,中位数是所有数据排序后的中间值,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在医学研究中,这些指标常常用于描述某种疾病的患者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等。
(三)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指所有数据与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除以数据总数所得到的值。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是用于描述多个数据值的分散程度的指标。
在医学研究中,方差和标准差常用来描述群体的变异程度,从而帮助医学研究人员推断总体的情况。
(四)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两个样本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差异的统计方法。
医学研究中常常需要进行假设检验。
在假设检验中,需要确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计算假设检验值。
通过比较假设检验值和某个临界值来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
三、医学统计学分析方法(一)双样本t检验双样本t检验是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方法。
它适用于两个样本均为正态分布,并且样本之间方差相等的情况。
(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
它适用于多个样本,但是假设样本均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的情况。
全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讲义0401

医学统计学方法知识点1 统计学概述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集合。
换句话: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一变量值的集合。
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的集合。
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完全相同。
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相对的。
变异:是同质基础上的个体差异。
是绝对的。
统计的任务就是在同质分组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变异的研究,透过偶然现象,反映同质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统计数据具有变异的特征。
概率:概率: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P[0,1]。
小概率事件:P≤0.05或P≤0.01为小概率。
统计学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不大可能发生。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之一。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总体的指标。
μ,π,σ统计量:样本的指标。
,p,s,t,F,M变量及其分类变量的概念:变量:观察单位的某种特征。
也叫作观察指标。
变量值:对变量观察或测量的结果。
变量的分类:分析内容分类可将变量分为因素性变量和结果性变量。
如在病人生命质量调查问卷中,反映生命质量的各条目得分是结果性变量,而与生命质量有关的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即为因素性变量。
因素性变量也常常作为分组变量。
按变量性质分类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数值变量(或称定量变量、定量指标):变量值是连续的,通常有度量衡单位。
分类变量(或称定性变量、定性指标):变量值是间断的,通常没有度量衡单位,表现为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容的属性或程度上的大小。
分类变量资料又可分为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①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事物的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再计数各组的观察单位数,如性别;②等级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事物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再计数各组的观察单位数,它的分组是按等级排序的,故也称之为半定量资料,如尿蛋白检测结果。
资料类型的转换:一般来说,定量的资料,即数值变量资料可转移为分类变量或等级变量的资料。
资料的类型只能从定量向半定量或定性转换,或者从半定量向定性转换,无法反向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总体应该由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答案:D[解答]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总体,确切地说,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某种变量值的总和,所以选D。
2. 样本是总体的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答案:C[解答] 样本是从总体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随机柚取的意义在于使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所以样本是总体有代表性的部分。
3. 调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1998年该地A.每个正常成年男子B.全部正常成年男子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集合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E.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答案:D[解答]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或观察单位、个体)某种变量值的总和,所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总体是该年该地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4. 随机事件的概率为A.P=1B.P=0C.P=-0.5D.0≤P≤1E.-0.5答案:D[解答]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P,其值介于0~1之间,P=0表示该事件不会发生,P=1表示该事件必然发生。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60名正常成年女性血小板数所得资料只能是计量资料B.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资料C.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指标D.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E.样本的指标称为参数答案:C[解答] 血小板数所得资料结果如果用具体数目(如109/L)表示的,即为计量资料,但如果用“正常”、“异常”来表示结果的就不是计量资料;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设计;样本不一定都有随机性,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是希望具有随机性;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所以只有C是正确的。
6. 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A.等级资料B.计数资料C.定性指标D.数值变量E.定性因素答案:D[解答] 定量指标又叫数值变量,其特征是连续的,通常有衡量单位。
7. 要了解某年某地健康成年男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研究总体为该地全部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B.观察单位是每个人C.该研究的同质基础是同一地区、同一年份、同为男性健康成人D.该研究总体属于无限总体E.该研究适宜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答案:D[解答]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男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属于有限总体。
8. 欲研究某校132名高级知识分子的血清胆固醇情况,测定出的数值变量资料称为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研究数据E.一般资料答案:A[解答] 数值变量资料叫计量资料,所以选A。
9. 以下哪项不属于定量资料A.体块指数(体重/身高2)B.自蛋白与球蛋白比值C.细胞突变率(%)D.血压值E.中学生中吸烟人数答案:C[解答] 定量资料是连续的,通常有度量衡单位。
所以,细胞突变率(%)不是定量资料。
10. 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5000人的血压资料以评价该地高血压患病情况,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情况以何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以上均可E.以上均不可答案:D[解答] 表示血压情况,如果采用mmHg作单位来表示是计量资料;如果用是否有高血压表示,则是计数资料;如果用血压分级表示,则是等级资料。
所以表示血压测量情况可以用以上三种资料形式表示。
11. 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以下属计量资料的是A.尿蛋白定性情况B.白细胞数C.就诊人数D.住院天数E.住院率答案:B[解答] 计量指标的特征是连续的,通常有衡量单位。
其中选项B的白细胞数是用109/L作为单位,属于计量资料。
12. 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以下属计数资料的是A.尿蛋白定量B.白细胞数C.就诊人数D.身高E.血压答案:C[解答] 计数资料的变量值是间断的,通常没有度量衡单位,选项中,只有C选项为计数资料。
13. 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以下属等级资料的是A.尿蛋白B.白细胞数C.就诊人数D.住院天数E.血压答案:A[解答] 等级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事物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再计数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它的分组是按等级排序的,有一定的量的概念。
选项A中,尿蛋白检测结果是以-、+、++、+++等表示。
14. 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A.原始资料要多B.原始资料要正确C.整理资料要详细D.分析资料要先进E.统计计算精度要高答案:B[解答] 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四个步骤,无论哪一步,均需要追求真实性,所以原始资料要正确最为重要。
15.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偏态分布E.不对称分布答案:C[解答] 均数与标准差是描述计量资料几种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它们的适用条件是要求资料是来自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
16. 为了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D[解答] 五个选项都是表示变异程度的指标,其中选项D适用于比较不同组间观察指标的度量衡单位不相同,或虽单位相同但均数相差较大时的变异程度的比较。
17. 对于一个分布不明的资料。
或是分布一端或两端出现不确定值。
用于描述其集中趋势是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C[解答] 中位数是指将一组观察值从小到大排序后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
是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
中位数不仅可用于任何分布的定量资料,还可用于开口资料(即无确切最大值或无确切最小值的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描述。
四分位数间距是指上、下四分位数的间距,即第75百分位数与第25百分位数的间距。
四分位数间距越大,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越大。
是用来描述离散程度的指标。
18. 某地15人接种某疫苗后,测得其抗体滴度从1:20到1:320不等,为求其平均滴度,最好选用A.众数B.算术均数C.几何均数D.中位数E.百分位数答案:C[解答] 题干中的抗体滴度是等比级数关系的资料,适宜用几何均数表示其平均滴度。
19. 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用于A.相同指标或均数相差较大B.不同指标或均数相差较小C.不同指标或均数相差较大D.相同指标或标准差相差较大E.以上均不是答案:C[解答] 变异系数适用于比较不同组间观察指标的度量衡单位不相同,或虽单位相同但均数相差较大时的变异程度的比较。
20. 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A.正态分布资料B.偏态分布资料C.正偏态资料D.负偏态资料E.对称分布资料答案:B[解答] 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是描述计量资料几种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它们的适用条件是要求资料是来自服从偏态分布的资料。
21.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答案:A[解答] 均数是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而标准差是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两者在数量上的大小关系不大,而标准差越小,表示资料的离散情况越小,均数代表性就越大。
22. 有8个某种传染病患者,他们的潜伏期分别为5、2、21、8、12、15、9、13,其中位数是A.4B.10C.9D.12E.13答案:B[解答] 直接法计算,但7z为偶数时,M=[x(n/2)+x(n/2+1)]÷2,所以本题的中位数等于(8+12)÷2=10。
23. 变异系数越大说明A.标准差越大B.平均数越大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D.平均数越小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答案:E[解答] 变异系数是反映离散趋势的,变异系数越大反应以均数为准的变异程度大。
24. 符号s、σ分别表示A.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和方差C.总体标准差和方差D.样本方差和标准差E.总体方差和标准差答案:A25. 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的关系是A.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相等B.样本标准差小于总体标准差C.样本标准差大于总体标准差D.样本标准差可大于总体标准差,也可小于总体标准差E.以上都不对答案:D26. 对于同一组资料,以下哪项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A.方差B.样本标准差C.总体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E.变异系数答案:D27. 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入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A[解答] 本题目是比较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的离散趋势,因为是比较不同单位指标的离散趋势,所以应该用变异系数。
28. 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应A.选用XB.选用SC.同时选用X,SD.同时选用M,QE.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答案:E29. 下列哪项不是四分位数间距的特点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C.较极差稳定D.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E.不受两端极大值、极小值的影响[解答] 四分位数间距是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之差,可以将该指标理解为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是没有考虑到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的。
30.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资料,M与X的关系为A.M=XB.M<XC.M>XD.M=2XE.M与X无确定关系答案:B31. 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描述该组的集中趋势应选用A.频数B.算术均数C.几何均数D.中位数E.百分位数答案:D[解答] 中位数适用于明显偏态分布或者总体分布型不明的资料。
所以题目中,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适宜用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32. 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捕述该组的离散趋势应选用A.方差B.样本标准差C.总体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E.变异系数[解答] 四分位数间距的适用条件和中位数的适用条件相同,而且通常与中位数结合,适用于明显偏态分布或者总体分布型不明的资料。
所以题目中.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适宜用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其离散趋势。
33. 下列哪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A.曲线位于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B.以零为中心,左右对称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E.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有一定分布规律答案:B[解答] 正态分布有以下特征: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和标准差,均数为其位置参数,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有一定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