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3

合集下载

演示文稿3

演示文稿3

1、一本书厚5毫米,4 一本书厚5毫米, 本书摞在一起厚多少 毫米?合多少厘米? 毫米?合多少厘米? 36米 2、红绳长36米,白绳 红绳长36 长9米,红绳长度是白 绳长度的几倍? 绳长度的几倍?
在○里填上=、﹥或﹤ 里填上= 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厘米 2厘米○12毫米 厘米○12毫米 46毫米○ 46毫米○5厘米 毫米 15米 15分米 15米○15分米 9厘米○9分米 厘米○ 4厘米○40毫米 厘米○40毫米
38米+54米 38米+54米=( 1米-6分米=( 分米=
)米 )分米 )厘米米=10厘米 =10厘米 分米=10 =10毫米 1厘米=10毫米 厘米=10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书面长2 书面长2—— — 教室长8—— 教室长8 — 楼房高20 楼房高20—— 20 钢笔长14 钢笔长14— 14 橡皮长30 橡皮长30— 30 床长2 床长2——
86厘米-46厘米= 86厘米-46厘米=( 厘米 厘米 分米
22分米+8分米= 分米= 22分米+8分米=( )分米=( )米 分米+8分米 45分米-36分米= 分米= 45分米-36分米=( )分米=( )厘 分米 分米 米 43毫米+17毫米= 毫米= 43毫米+17毫米=( )毫米=( )厘 毫米+17毫米 米

微积分PowerPoint 演示文稿 (3)

微积分PowerPoint 演示文稿 (3)

x →0
x →0
y
lim f ( x) = lim 1 = 1, + +
x →0
y = sgn x
1
lim f ( x) = lim (−1) = −1, − −
x →0
所以 lim f ( x ) 不存在.
x →0
O −1
x
例7
1 说明极限 lim x→0 1 + e1/ x 1 lim = 0, 1/ x + x→0 1 + e
1 x0
x − x0 < ε,
所以
x→ x0
lim x = x0 .
g
左、右极限
前面讨论的是函数 f ( x ) 在某一点 x0的极限, 它反映的 的极限 是当 x 在该点两侧趋近于x0 时, 函数有一个确定的变化 趋势, 但某种情况下, 趋势 但某种情况下 函数在 两侧的趋势是不同的, 这就需 两侧的趋势是不同的 要分别加以讨论. 考虑函数: 要分别加以讨论 考虑函数
x2 −1 f (x) = x −1 0

x →1
x ≠1, x =1,
2
lim f ( x ) = 2,
O 1−δ 1 1+ δ
x
事实上, 的取值毫无关系. 但 f (1) = 0. 事实上 极限与 f (1) 的取值毫无关系
y
x2 − 1 f (x) = x −1
2
O 1−δ 1 1+ δ
g
例5 设 x0 证 因
> 0, 证明 lim x = x0 .
x→x0
f (x) − A = x − x0 =
x − x0 x + x0

《旅游心理与服务策略》第14次课演示文稿 (3)

《旅游心理与服务策略》第14次课演示文稿 (3)

1972年,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选取一批不同人的照片,把照片分成漂亮 的、难看的和中等的三组,然后请一些人从社 会地位、生活幸福等方面对照片上的人进行评 估,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方面,漂亮的人都 得到了积极肯定的评价,而难看的人都得到了 消极否定的评价。
项目二:旅游人际知觉 10/25
项目二:旅游人际知觉 24/25
THE END
项目二:旅游人际知觉 25/25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王,工于雕刻,由于 他强烈地热爱上了自己所雕刻的大理石 少女雕像,爱神见他感情真挚,就赋予 雕像以生命,两人最终结为夫妻。
项目二:旅游人际知觉 20/25
八、期望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
期望效应
1、定义: 期望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
效应。是指在生活中人们的真心 期望会变成现实的现象。
要注意机场、码头、车站以及高速 公路旁的户外广告的设计
项目二:旅游人际知觉 6/25
二、否定后肯定效应
1、定义:
如果人们先对某人作出否定的评价,而后来的 事实证明这种评价是错误的,那么,人们会对 此人作出更高的评价。
2、启示:当我们由于某种原 因而出现失误,使别人对我 们作出较低的评价时,我们 就绝不会“心灰意冷”和 “一蹶不振”了。
项目二:旅游人际知觉 3/25
2、需要明确的两点:
第一, “第一印象”,只是通过表面层次 的认知而形成的。
第二, “第一印象”的影响在很大程度决定 了是否还愿意继续交往,以及按什么样的 “人际距离’’来进行交往。
项目二:旅游人际知觉 4/25
3、两点启示:
第一, “第一印象”,只 是通过表面层次的认知 而形成的。
课题二:导游服务心理

南京大屠杀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3)

南京大屠杀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3)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 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 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 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 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 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 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 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 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 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 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 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3. 大屠杀可以起到震慑敌 人的效果。不论如何宣传 中国人顽强、不惧强敌, 在残酷的杀戮面前,相当 数量的,只要不是处于热 血贲张的年龄的年轻人, 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 的小老百姓,还是会选择 老老实实地去做良民。

意志强一些的,可能会为抵 抗斗争做悄悄做些帮助,而 意志弱一些的,可能就做了 汉奸。另外,也可以削弱其 它战略重镇的抵抗意志。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个人观点:1. 南京是当时国民 政府首都,攻克南京,这个亚洲 最大的国家的首都,对于日本人 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 由于日本在战争中是侵略者,不 需要维护什么亲民的形象,因此 高层会纵容基层军官和士兵尽情 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包括 抢劫、强奸、杀人。

2. 有说法认为,南京 沦陷后,许多士兵将 武器军服一扔,混入 平民,日本人无法区 分。而混迹在平民中 的士兵是非常可怕的, 一旦有人组织就会立 即组成强大的反抗武 装。因此日军进行了 有组织、有步骤、大 规模的屠杀。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 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 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 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 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 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 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演示文稿3

演示文稿3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想一想: 想一想: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 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 量是无穷的 。
窄、矮、险
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 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 江》主题歌歌词,这首歌旋律激昂, 歌词大气磅礴,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 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 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它源远流 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 “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自动控制演示文稿3

自动控制演示文稿3

单位阶跃响应 c(t) 第一次达到稳态值c(∞)=1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上升时间,记为tr。 对于过阻尼过程来说,一般把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上升时间。其 计算公式为
tr
1
d
( )

n 1 2
1 2
其中
tg 1 (

)
(2)峰值时间tp 单位阶跃响应c(t)达到第一个稳态峰值所需的时间定义为峰值时间,记为tp,其计算公式 为
2-20 通过方框图变换,求如图题2-20所示 系统的传递函数。
+
R(s ) E(s )
G1(s )
Y1( s )
+ G1(s )
Y 2(s )
+ +
C(s )
退出
P G1 1 P2 G2
P G1G2 3 P4 G2G1
1 1
C P R
退出
L1 G1 L2 G2
退出
5.误差和稳态误差 控制系统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量中 包含瞬态分量和稳态分量两个分量。对于稳 定的系统,瞬态分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 失,稳态分量则从输入信号加入的瞬时起就 始终存在,其表现方式就是稳态响应。稳态 响应反映了控制系统跟踪输入信号或抑制扰 动信号的能力和精度。这种能力或精度称为 系统的稳态性能。一个系统的稳态性能是以 系统响应某些典型输入信号时的稳态误差来 评价的。

d
d
<0.9 时,有
N 3 n 2 n 1 2 1.5 1 2

1 2
当△=0.02,0<
<0.9 时,有
4 n 2 n 1
2
N
2

101-演示文稿-电子衍射及显微分析(3)

101-演示文稿-电子衍射及显微分析(3)
STEM 的像来源于当精细聚 焦电子束 (<2 Å) 扫描样品时 ,逐一照射每个原子柱,在 环形探测器上产生强度的变 化图,从而提供原子分辨水 平的图像。
原子序数衬度
当探测高角度散射信号时 , 探测器上的强度主要 来自声子散射项
每一个被照明的原子柱的强度与热漫反射散射截 面 (TDS ) 直接相关,TDS 的值等于在探测器的环 形范围内对原子类型因子进行积分
相位衬度 (Phase contrast) :试样内部各点对入射电子作 用不同,导致它们在试样出口表面上相位不一,经放大让 它们重新组合,使相位差转换成强度差而形成的。
原子序数衬度( Z contrast ): 衬度正比于 Z2 。相位衬 度和振幅衬度同时存在。
2. 四种衬度
振幅衬度
质量厚度衬度(质厚衬度)
统来实现。
相位衬度—原子像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BaTiFeO natural magnetic multilayers The highly periodic Fe-rich layers (yellow) are separated by a Ba-rich phase (blue).
说明势 V 作用结果使入射波矢量 K0 变成了新的 Ke ,这就是 所说的折射效应
完整晶体的运动学求解
当平面波 0exp(2 K0 ·r) 穿过试样 dz 厚度时,由于 dz 厚度势场的作
用,将使出来的波变成
0 exp[2i(K0
将 exp(2i
级近似
mhre2VKr dm0hze2V)Krd0z
当电子逸出试样下表面时,由于试样对电子束的作用,使得 透射到荧光屏上的强度是不均匀的,这种强度不均匀的电子象称 为衬度象。

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使用3

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使用3

创建超级链接:
选定任意的文本或对象
执行【幻灯片放映】菜单 【动作设置】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超级链接】按钮 执行【插入】菜单 【超链接(Ⅰ)】命令
使用快捷键 Ctrl K
上一页
返 回
演示: 演示:创建超级链接
首先选择 操作对象
上一页
返 回
6.5.4 设置控制方法
设置放映类型,幻灯片范围和换片方式: 执行【幻灯片放映】菜单 【设置放映方式】命令
上一页
返 回
演示:设置动画效果 演示:设置动画效果-- 【自定义动画】命令 命令
执行【幻灯片放映】菜单
【自定义动画】命令
首先选择 操作对象
上一页
返 回
6.5.3 设置超级链接
所谓超级链接就是指将幻灯片上的某些对象,比如文字和图形 设置为 特定的索引和标记.在单击后,使演示文稿跳转到其他的幻灯片上或 是文件中.
演示文稿的设置 演示文稿的演播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演示文稿的设置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的设置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六章 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使用
第六章 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使用目录
章节概要 6.1 PowerPoint概述 6.2 演示文稿的创建 6.3 演示文稿的基本编辑 6.4 演示文稿的高级编辑 6.5 演示文稿的演播 6.6 演示文稿的打包与打印 习题
6.6.1 演示文稿的打包 6.6.2 演示文稿打包后的运行 6.6.3 演示文稿的打印
上一页
返 回
6.6.1 演示文稿的打包
执行菜单【文件】 【打包】命令
③选择打包文件的存放位置 ④将链接文件一起打包 ⑤选择播放器 ⑥提示打包以后的情况
上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模板下载:/moban/
1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排版 技巧
2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一章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第二章
第三章
2
3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章 布局之美
• 距离之美 • 对齐之美 • 对称之美 距离之美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1
边距
2
行距
3
段距
5
1.2 对齐之美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1
边界对齐
2
模块对齐
3
等距分布
6
1.3 对称之美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左右对称
上下对称
7
1.4 留白之美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留白直接地说就是留下一片空白。留白真的是难以言说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留白更接近于一种意境。。。我也说不清
3.2 图文排版→③多图排版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多图排版的要点:讲究布局排列之美。
43
3.3 标题设计→①简洁式标题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简洁式标题:简洁,基本无修饰。
44
3.3 标题设计→②点缀式标题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点缀式标题:简单点缀,不一样的效果。
点缀式标题样式非常 多,请大家再举几例, 或者到布衣公子的作 品中,找一些案例。
2.1 线→②线在内标题设计上的应用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1
虚线效果
PPT下载:/xiazai/
实线效果(双下划线)
2
11
2.1 线→③线在正文中的区域分割作用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线在正文中的区域分割作用
12
2.1 线→④线在正文中的边界作用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45
3.3 标题设计→③背景式标题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背景式标题:以色块作为背景,时尚流行。
46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文档由【Office资源宝库】 用户“zhujie”提供
39
3.1 文字排版→③文字的图表化处理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无论字少、字多,尽可能:图表化处理。
40
3.2 图文排版→①单图排版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单图排版的要点:小图点缀、中图排列美、大图冲击力。
41
3.2 图文排版→②双图排版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双图排版的要点:并列或对称。
42
16
2.2 框、圈→①框的模块化作用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用“框”更清晰的展示不同模块的内容。
17
2.2 框、圈→②框形成的对齐效果,很规整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上图:“框”作为独立模块与其他内容对齐; 右图:“框”将文字和图片包围起来很规整。
18
2.2 框、圈→③用框展示引用观点或案例
布局之美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章 具体设计
• 文字排版 • 图形排版 • 标题设计
36
37
3.1 文字排版→①字少时的排版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字少时的排版:错落有致、突出重点。
38
3.1 文字排版→②字多时的排版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字多时的排版:合理布局、规整匀称。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上图:用“框”展示案例; 右图:用“框”展示观点。
19
2.2 框、圈→④圈的灵活运用,艺术化排版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左图:左边框是从矢量图中导出的PNG图片, 右边的“粗框圈”和“同心圆”则是后来绘的 图,形成整体一致的效果。
右图:用“圈”、“线”和“PNG人像”完美
地融合在一起。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27
2.3 面、色块→⑧母色块放上子色块形成的逻辑效果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母色块
子色块
28
2.4 图形→①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29
2.4 图形→②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请思考
如何实现左边图形?
30
2.4 图形→③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31
2.4 图形→④
布局之美
用“线”勾勒出画面中模块内容的边界,形成规矩、整齐的感觉。
13
2.1 线→⑤线在正文中对称和装饰作用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14
2.1 线→⑥线在图表中的连接作用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图表中线的作用 不仅仅是连接, 而且可以展现出 设计的美感。
15
2.1 线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请从左图中找到 线的用法,至少 三种哦:)
楚。我是怎么留白的呢?我觉得留白既要彰显意境美,又要画面不失重,即是说,画面整体的重心要稳。
8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章 图形运用
• 线 • 框、圈 • 面、色块 • 图形
8
9
2.1 线→①线在标题栏中的应用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实线效果
2
1
虚线效果
10
20
2.3 面、色块→①面设计出整体内容页的版面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在暗红色的背景 上面,设置两层 有透明度的白色 的“面”,从 而形成了左图的
逻辑区域效果。
21
2.3 面、色块→②用色块展示不同的模块内容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1
不同颜色, 不同章节。
2
相同颜色, 并列展示。
左图:色块覆 盖色块的效果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请思考

有啥区别?
32
2.4 图形→⑤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请思考
如何实现下图的设计?
33
2.4 图形→⑥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34
2.4 图形→⑦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35
2.4 图形→⑧
的各种变形后并组合的效果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请思考
如何实现上图的效果?
36
2.3 面、色块→⑤色块设计标题栏、过渡页、标识、页码等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色块展 示页码
标题栏 设计
过渡页 设计
章节过 渡效果 色块展示页面标识
25
2.3 面、色块→⑥具有透明效果色块和图形的搭配效果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26
2.3 面、色块→⑦色块与图形搭配运用形成Win8风格
布局之美
22
2.3 面、色块→③色块和图形形成模块区域效果,很规整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要注意色块的颜色和图片的颜色是接近的。
23
2.3 面、色块→④用色块展示观点、案例、点缀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灰色背景的色 块上展示故事 1 2 带有透明度红 色色块上放上 人名
3
小色块的点缀
4
色块展示观点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