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治培训

合集下载

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与应急措施

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与应急措施

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与应急措施猪瘟,也被称为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它主要通过接触与病毒接触过的猪或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

猪瘟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病死率,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猪瘟在猪场的传播和爆发,猪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策略和应急措施。

1. 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应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并建立完善的进出登记制度。

人员必须穿着专用的工作服、鞋套和手套,并进行消毒。

工作时,必须戴好口罩,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 猪场应做好隔离工作,建立疫情隔离区,并对新引入的猪进行隔离观察。

对可疑病猪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病毒传播至健康猪只。

- 定期对猪舍、车辆、设备和工具进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毒。

2. 人员培训与监督- 猪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猪瘟的防控培训,提高员工对猪瘟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猪瘟的病理特征、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

- 猪场应建立监督制度,加强对员工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执行相关的防控措施。

3. 养殖环境管理- 猪场应加强猪舍的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水和卫生条件。

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在时间。

- 建立规范的猪只进出流程,避免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

可以采用分栏、隔离设施等手段来隔离病猪。

- 加强饲料和饮水管理,确保猪只摄入的食物和水源没有受到病毒污染。

4. 疫苗预防- 猪场可以根据疫情和免疫要求,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接种能够增强猪只的免疫力,提高猪只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 养殖场应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效果。

5. 应急措施- 当发现猪场出现猪瘟病例时,养殖场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疫情继续扩散。

应急措施包括封闭养殖场、杀灭病毒源、清理病猪尸体、消毒处理等。

- 及时报告疫情情况给相关部门或疾控中心,协助开展病毒溯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控工作。

总结起来,猪场中猪瘟的防控策略和应急措施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人员培训与监督、做好养殖环境管理、进行疫苗预防和采取应急措施等。

非洲猪瘟防控培训计划

非洲猪瘟防控培训计划

非洲猪瘟防控培训计划为了提高饲养员对ASF的防控意识和技能,并且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我们制定了下面的非洲猪瘟防控培训计划,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高饲养员的专业能力,增强ASF的防控工作。

一、培训目标:1.了解非洲猪瘟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2.掌握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3.提高饲养员的疫病监测和自查能力;4.增强饲养员的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能力。

二、培训内容:1. 非洲猪瘟的病因和症状(1)非洲猪瘟病毒的性状和传播病理特点;(2)病症特点及临床症状;(3)感染猪只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

2. 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1)进口猪只的防控要求;(2)从疫点防控;(3)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4)场内消毒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5)人员卫生和场内消毒管理。

3. 非洲猪瘟的应急处理(1)疑似病例的报告和处置;(2)消毒隔离和场内禁闭;(3)疫区封锁和交通管制;(4)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 疫病监测和自查能力(1)病情监测和疫情预警;(2)场内自查和定期检测;(3)病死猪的识别和采样技能;(4)疑似病例的初步判断和报告要求。

5. 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能力(1)疫情应急预案和责任分工;(2)应急物资准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3)疫情期间的人员调度和任务分配;(4)疫情处理后的复产和恢复工作计划。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本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讲解、案例分析、示范操作和实地演练等形式进行。

培训时间为连续三天,每天8小时。

具体的培训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08:00-09:00 疫情介绍和病理特点讲解09:00-10:30 病情症状和传播途径分析10:30-12:00 病例分析和讨论下午13:30-15:00 防控措施和从疫点防控措施讲解15:00-16:30 疫苗接种和场内消毒操作演示16:30-18:00 专家提问和课程总结第二天:上午08:00-10:00 应急处理和疑似病例报告10:00-12:00 消毒隔离和禁闭操作演练下午13:30-15:30 疫区封锁和资源化利用讲解15:30-17:30 理论知识自查和初步实操演习17:30-18:00 课程总结和总结第三天:上午08:00-10:00 症状监测和疫情预警讲解10:00-12:00 疑似病例识别和报告要求训练下午13:30-15:30 应急预案和责任分工讲解15:30-17:30 应急物资准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17:30-18:00 课程总结和总结四、培训资料和工具:1. 培训资料:《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指南》、《非洲猪瘟的病理分析和临床症状》、《非洲猪瘟的防控技术手册》等相关资料;2. 培训工具:幻灯片、视频资料、场地布置和实操工具、应急物资和装备。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对猪类造成重大危害。

为了控制和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
1. 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包括严格的进出猪场管理和采取消毒措施,防止病毒通过污染的物品和装置进入猪场。

2. 早期发现和报告:加强兽医监测和病例报告制度,对于发现非洲猪瘟病例的养殖户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以便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3. 隔离和扑杀患病猪只:将患病猪只隔离,并采取人工扑杀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

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变异性较大,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可用。

5. 关闭交易和运输:在疫情发生地区,暂停或限制猪的交易和运输,避免病毒通过交易和运输工具传播。

6. 正确处理病死猪:对于疑似或确诊的非洲猪瘟病例,应迅速处理病死猪,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避免病毒扩散。

7. 教育和培训:加强养殖户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8.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开展疾病监测和疫苗研发工作,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

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

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

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确保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成为养猪户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相关指导,本文将详细介绍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

1. 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限制人员进出养猪场:确保只有必要的员工进入养猪场,限制访客进入,并对进入人员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防护。

- 分区管理:将养猪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限制动物和人员的流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保持设备卫生:各种设备、车辆和器具必须经过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2. 严格的采购检疫制度-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从经过相关认证的养殖场或养猪企业采购生猪,确保供应源的健康和无病死动物。

- 严格检疫流程:进场前对采购的生猪进行必要的检疫,检查其体温、精神状态和呼吸状况,及时排除患有非洲猪瘟的动物。

3.加强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 培训员工:提供全面的非洲猪瘟防控知识,使员工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防控措施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 日常卫生管理:加强场内环境的清洁消毒,防止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并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4. 实施严格的疫苗接种计划- 预防疫苗接种:定期接种非洲猪瘟疫苗,确保猪只能够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根据养猪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疫苗品种和接种时间。

- 注射操作规范:注射疫苗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疫苗的有效接种。

5. 加强监测和报告- 疫情监测: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养猪场内的猪只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患有非洲猪瘟的猪只。

- 及时报告: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养猪场必须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遵循相关的处理和隔离措施。

6. 加强养猪场的病毒消杀工作- 全面消杀:对养猪场内的猪舍、场地、设备、运输工具等进行定期彻底的消毒,杀死可能存在的病毒。

- 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养猪场内的废弃物,必须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在处理过程中避免病毒的传播。

总结起来,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实施严格的采购检疫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实施疫苗接种计划、加强监测和报告以及加强病毒消杀工作等措施。

非洲猪瘟培训

非洲猪瘟培训
• ASF于1921年首次发现于非洲的肯尼亚地区。在 最初的几十年里,
ASF一直被限制在非洲,直到1957年 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之外的葡萄牙
被发现,导致超急性疾 病和100%的死亡率。经过一段沉默期后,它于 1960年 (1960-1993; 1999年)在葡萄牙重新出现,并在西班牙 (1960-1995),法国(1964年),意大利(1967年, 1969年, 1993年),马耳他(1978年),比利时(1985 年)和荷兰(1986年)
二、形态结构
• 1、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ASFV 是一种在胞浆内复制的二十面体对称的DNA 病 毒,病毒直径为 175-215 nm,细胞外病毒粒子有一层囊膜, 内有核衣壳,六边形外观。 • 2、病毒的结构 ASFV的DNA核心位于病毒中间,直径为70-100 nm,二十面体衣壳的直径为 172-191 nm, 与含类脂的囊 膜一起包裹着病毒外周;衣壳由1892-2172个壳粒构成, 中心有
作用,目前已经证明ASFV感染动物体后,能够 激发良好的
细胞免疫应答。
四、交叉免疫
• ASFV感染存活个体能够远的毒株缺乏有效 的交叉保
护。根据B646L基因序列,ASFV被分为23个基 因型,但是 这个基于该基因的亲缘关系的进化关系并不能 够预测交叉保 护的产生(Fishbourne et al., 2013)。因此对于不同毒株之 间的交叉保护有 待于更加科学的基因分型或交叉保护实验。
al., 1997; Carrasco et al., 1996b; Gomez-Villamandos et
主要病理损伤
• 1、出血性病变
• 2、脾脏出血肿大
• 3、肺脏水肿 • 4、白细胞减少症
三、病毒控制细胞凋亡

非洲猪瘟培训考试试题

非洲猪瘟培训考试试题

非洲猪瘟培训考试试题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已经成为全球养猪业的一大挑战。

为了提高养殖人员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举办培训考试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试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非洲猪瘟。

一、基础知识1. 非洲猪瘟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A.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B. 猪瘟病毒C. 非洲猪瘟病毒D. 猪呼吸道合胞病毒2. 非洲猪瘟最早发现于哪个国家?A. 非洲B. 中国C. 美国D. 俄罗斯3. 非洲猪瘟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水源传播D. 虫媒传播二、病理表现4. 非洲猪瘟感染的猪会出现哪些症状?A. 高烧、呕吐、腹泻B. 皮肤瘙痒、掉毛C. 呼吸困难、咳嗽D. 无明显症状5. 非洲猪瘟感染的猪的死亡率通常是多少?A. 10%左右B. 30%左右C. 50%左右D. 80%左右6. 非洲猪瘟对人类有传染性吗?A. 有B. 没有三、防控措施7. 非洲猪瘟的主要防控措施是什么?A. 疫苗接种B. 隔离病猪C. 消毒D. 限制交通8.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传播?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水源传播D. 虫媒传播E. 所有以上方式9. 如果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病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A. 立即报告相关部门B. 隔离病猪C. 加强消毒D. 限制交通E. 所有以上措施四、国际合作10. 非洲猪瘟的全球传播对养猪业有何影响?A. 猪肉价格上涨B. 养殖户收入下降C. 养猪业发展受限D. 所有以上影响11. 针对非洲猪瘟的国际合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信息共享B. 技术交流C. 联合疫苗研发D. 跨国防控合作E. 所有以上方面五、应急处理12. 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时,养殖户应该如何做?A. 立即报告相关部门B. 隔离病猪C. 加强消毒D. 限制交通E. 所有以上措施13. 非洲猪瘟疫情期间,养殖户可以继续销售猪肉吗?A. 可以B. 不可以六、未来展望14. 目前,全球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A. 疫苗研发取得突破B. 病例数量下降C. 国际合作加强D. 所有以上成果15. 未来,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读者可自由发挥)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对非洲猪瘟的基础知识、病理表现、防控措施、国际合作和应急处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了解。

非洲猪瘟的防控

非洲猪瘟的防控

非洲猪瘟的防控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死亡率和高传染性为其主要特征。

病毒可通过病猪的尸体、体液及污染环境而传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能够治疗或预防该疾病。

因此,防控非洲猪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防控非洲猪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非洲猪瘟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播途径,指导养殖户做好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加强自我防护。

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病猪的身体分泌物、血液、粪便、尸体及污染的环境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管控动物交通,杜绝非法运输病猪的行为;2. 严格防疫区域的隔离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3. 加强畜舍卫生管理,做到清洁卫生,维持畜舍内的环境卫生;4. 土地利用合理,禁止等人、等车进入养殖场;5. 确保运输车辆的消毒、清洗、通风等。

三、有效的消毒措施消毒对于控制非洲猪瘟疫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采用以下消毒方法:1. 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含过氧化氢的消毒液,对动物圈舍、运输车辆等进行消毒;2. 对养殖场消毒间,隔离间、分娩间、养殖设施、用具等定期进行消毒;3. 减少运输车辆进场,而后每辆车进场前,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四、加强自检自查,及时发现疫情除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外,自己养豚的农民更要注意自检自查,及时发现疫情,所有养殖户都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协助专业人员开展疫情处置。

总之,防控非洲猪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只有养殖户、政府、专业人员联合起来,采取果断、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使防疫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效。

同时,养殖户要做好自我防护,提高疾病意识,构建起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共同维护养猪业的生产秩序。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6.紧急响应和灾害恢复: 提供紧急响应和灾害恢复的措施,包括疫区封锁、扑杀感染猪群、消毒措施等,以及灾后 恢复和重建的指导。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7.员工培训和宣传: 提供员工培训和宣传的内容,包括非洲猪瘟的认识、预防措施、症状识别等,以提高员工 的防控意识和应急能力。
8.监测和评估: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 改进。 以上是一个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手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和完善,以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合作,及时了 解最新的防控技术和政策,以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
4.疫苗接种: 介绍非洲猪瘟的疫苗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疫苗的选择、接种时间、接种程序等。同 时,提醒养殖场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5.动物检疫和监测: 介绍动物检疫和监测的重要性,包括疫情报告、病死猪的处理、病毒检测等,以及加强与 相关部门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对猪类养殖业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制定一份生物安全手册是非常重要 的。以下是一个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的基本内容:
1.非洲猪瘟的介绍: 提供非洲猪瘟的基本概述,包括病原体特征、传播途径、病症表现等。
2.病毒传播的预防: 介绍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食物、水源、昆虫传播等,并提供 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隔离感染猪群、加强卫生管理、控制昆虫等。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3.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 提供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场地选择、设施建设、人员管理、车辆消毒、物品 消毒等,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软蜱叮咬
(3)条件具备时,易成自然疫源地 (4)临床上易于古典猪瘟混淆 临床症状:淋巴器官、网状内皮组织、肾脏、皮下广泛出血,脾脏肿大,
母猪流产 注意:猪瘟免疫猪群出现类似急性猪瘟症状时,应考虑非洲猪瘟 (5) 病毒分布广,难以控制 野猪活动:来自邻国,对东北、西北形成压力 海陆空口岸的残羹、垃圾:对全国、华南 携带入境的污染猪肉及制品:对全国、华南 走私:全国 进口猪肉:来自东欧,对全国形成压力 引进种猪精液:来自东欧,对全国形成压力
非洲猪瘟的生物学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中的唯一成员,是唯 一以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该病毒在疣猪和寄居在它们巢穴 中的软体蜱之间流通,并且对环境抗力较强,只有一个血清型。 但是该病毒的基因组大而复杂,基因型多达22个,并且该 病原在猪体内存活7天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产生典型的中和抗 体。
1、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提醒生猪养殖 者,要严禁从疫区调运生猪,注意做好日常 消毒工作,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 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严禁使用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2、加强培训宣传
3、强化部门协作
4、紧急排查
(1)、排查目的
及时发现非洲猪瘟可疑病例,初步评估疫情波及范围,为下一步防治 处置工作提供依据。
2018年8月,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跨区域传播的三种主要路径
国际航班轮船往来:里斯本(1957)、马耳他 (1978)、撒丁岛(1978)、格鲁吉亚(2007)
感染家猪及其产品移动:葡萄牙(1960)、西班牙 (1960)、意大利(1983)、比利时(1985)
感染野猪活动:俄罗斯(2007)、爱沙尼亚(2014)
非洲猪瘟防治知识
屯留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
1、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情况 2、全球发病情况及防治情况 3、病原 4、流行病学 5、发病机理 6、传播特点 7、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8、诊断 9、疫情确认 10、应急处置 11、我国非洲猪瘟防治措施 12、我县近期防控非洲猪瘟重点安排
发病头 数
47 30 615 430 185
152 12 39 62 26 13 15 63 16 148 14 56 23 4
死亡头

47 30 88 340 80 40 94 83 9 12 22 10 4 15 23 16 64 8 56 22 2
扑杀无害
化处理数
8116 1362 14577 1332 379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镇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屠宰场
存栏头 数
383 运输2 6 0
459 285 440 308 97 87 886 203 30 52 219
159 484 138 388
符合第(1)(2)两条,且符合(3)(4)(5)条之一的, 视为符合临床症状标准。
3、剖检症状 ⑴脾脏异常肿大(两倍甚至以上)易碎 ⑵脾脏有出血性梗死 ⑶下颌淋巴结出血 ⑷腹腔淋巴结出血 符合第⑴条或者其余所有3条的,视为符合剖检症状标准。
9、疫情确认
1、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县畜牧兽医中心汇报,由县畜牧兽 医中心指派2名以上专家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临床症状明显的, 立即上报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市级专家组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临床诊断。 对怀疑为非洲猪瘟疫情的,由省级专家组到现场采 集病料送省级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确认 为非洲猪瘟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的诊断结果可作为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扑杀等综合性扑灭措施的依据。
5.非洲猪瘟的致病机理
非洲猪瘟主要经过口或鼻腔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 的媒介物(受感染猪的组织、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而发 病。
ASFV的感染途径从猪的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中的单核巨 噬细胞开始,随着淋巴液和血液到达靶器官,一般在体 内潜伏2~15天后,开始出现病毒血症。
病毒血症的机理是ASFV在感染猪的细胞间质复制释放活 性炎症物质,导致机体的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 出血,形成凝血级联反应,导致死亡。
病原特性:
相关研究调查显示:ASFV对温度、PH和腐 败抵抗力较强;在PH=4-13环境下可稳定 存活;室温条件下,粪便内可存活11天;在肮 脏的猪圈中可存活1个月之久;在4℃的血 液中可存活18个月;腌制的火腿中存活140 天。
但是,研究明确表明在70℃下加工的火腿 或罐头火腿中并没有发现感染性ASFV, ASFV在60℃温度下经过30分钟可被灭活。
消毒工作全面展开。封锁6周(一个半月),至少 空栏6个月。
3.病 原:
非洲猪瘟是家猪、疣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的一 种传染性极强的出血性疾病。所有年龄的猪都易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的非洲猪瘟 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常见 的表现为急性、严重出血热,导致家猪和欧亚野猪 死亡率高达100%。传播媒介为钝缘蜱属软蜱。一 旦ASFV感染家猪,ASFV带毒猪将是随后病毒传播 的重要来源。
15倍
6、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
(1)宿主涉及家猪、野猪和软蜱 保藏宿主:疣猪、丛林猪、巨型森林猪等非洲野猪、钝
缘(软)蜱
终末宿主:家猪、欧亚野猪、北美野猪,即猪科猪属家 猪种的所有成员
(2)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感染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 传播方式:直接接触(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污染
这也是为何全球都没有制作成非洲猪瘟疫苗的原因!!
特点:
(1)基因组大且复杂

蓝耳病病毒 12倍
猪瘟病毒

口蹄疫病毒 24倍
(2)基因多变,22个
(3)对环境抵抗力较强
对温度的抵抗力较强
温度
60℃
20分钟

56℃
70分钟

25-37 ℃
数周

冻肉
数年 数十年
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
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组织2名 以上兽医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2、采样送检,确诊疫情
3、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 源工作
4、成立指挥部,发布封锁令
疫情发生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 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应在 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
2、对疑似病例,必须由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将病料送国家重大动物 疫病参考实验室,作进一步的病毒分离与鉴定,鉴定结果可作为确 诊或排除的依据。
10、疫情应急处置
(一)疫情应急反应简易程序 1、发现非洲猪瘟可疑病例或接到疫情报告时,应立
即报告至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县指挥部派 出的重大动物疫情处置专家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 场诊断。
2、诊断为怀疑非洲猪瘟疫情的,指挥部应立即对 发病场(点)采取紧急隔离控制和消毒等防控措施, 限制该场(点)相关人员和生猪及其产品流通。
疫情应急反应一般程序
1、对临床诊断怀疑为非洲猪瘟疫情的,由市指挥部会同省专家组进行现场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采样送检。
2、疑似病例确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县畜牧兽医中心立即划定疫点、 疫区、受威胁区,并向县指挥部报告。县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由县人民政府 立即发布封锁令。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生猪及其产品流出 疫区,禁止非疫区的生猪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 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指挥部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调动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处理预备 队,实施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封锁和消毒,对疫点周围3公 里范围内所有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疫点周围5公里范围 内的生猪采取紧急消毒灭源等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 情。
八、发现疫情应急反应
报告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家猪、野猪异常死亡,或不明原 因大范围生猪死亡的情形,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 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9
9 .2
20
9 .2
2 1 9 .2 4
疫情发生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古泉镇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五星乡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金坝办事处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长青乡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天湖街道办事处
1、我国非洲猪瘟疫情
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情况明细表
序号 疫情时间
1
8 .3
2
8 .1 6
3
8 .1 9
4
8 .2 3
5
8 .3
6
9 .2
7
9 .2
8
9 .3
9
9 .3
10
9 .5
11
9 .6
12
9 .6
13
9 .6
14
9 .6
1 5 9 .1 0 .
1 6 9 .1 4
1 7 9 .1 4
1 8 9 .1 7
软蜱
非洲猪瘟的蔓延
1、生猪养殖量大 2、生物安全条件差 3、生猪跨区域调运频繁 4、疫苗 5、存在野生宿主 如野猪、软蜱(山西、新疆、甘肃、西藏)
7、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的临床症状:无预兆猝死;
急性型:最主要的表现是各年龄段猪的高死亡率,高热 (40-42℃)稽留3天左右,食欲不振,身体虚弱,躺下并 且蜷缩, 四肢潮红,皮下出血,眼、鼻部有明显的分泌物, 鼻孔出血,妊娠期流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