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反思 学会“批评”孩子
家长批评孩子的五种方式

家长批评孩子的五种方式批评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手段,必须学会批评的艺术。
首先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自尊心也随之“成长”。
因此,最好先把事情搞清楚,随后对他单独批评教育。
对幼小的孩子应及时批评,以便抑制不良行为。
其次要让孩子口服心服。
孩子犯错误原因很多,但用棍棒迫使孩子改正是无益的。
年龄大些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行为不满。
而年龄小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威严表示“改正”,也是口服心不服,以致重犯。
不打骂孩子,并不等于放纵不管,重要的是弄清孩子犯错误的起因过程,讲明白道理和危害。
批评孩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加以选择。
触动式批评这种批评措词比较尖锐,语调比较激烈,批评一针见血。
它适用于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为突出的孩子,或“吃硬不吃软”和屡败不改的孩子。
渐进式批评即有层次、逐步深入的批评,适用于自尊心强、荣誉感强的孩子。
对这些孩子,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耐心等待,批评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还要抓住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不断启发他们认识自已的不足和缺点。
说服式批评这种批评为缓和,要求批评者平心静气以商讨的口吻进行说服教育。
适用于反应快、脾气躁、情绪易被激怒及那些“吃软不吃硬”的犟孩子。
即席式批评当时、当场、当事的批评,适用于不肯认错的调皮孩子。
这些孩子自我意识比较薄弱,事实不摆在眼前一般不肯轻易认错。
孩子在初次犯错时,要及时批评,绝不能因为某种原因姑息迁就。
要允许孩子反驳,以便明白他的思想,批评时要有针对性。
即席式批评不但可使这些孩子在错误事实面前心服口服,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对待错误的不正确态度。
参照式批评借助于他人他事,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
这种批评的内容。
这种批评适用于经历浅薄,自我觉悟差,个性比较脆弱,易于感化的孩子。
最后,还要注意批评的频率,批评过于频繁,则会降低或失去作用。
批评的同时,要坚持说理,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使孩子不断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和抵制错误的自律能力。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通用18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一、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
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
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二、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三、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篇2钱钟书曾经写过一本书《围城》,他告诫我们,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一旦逃出来,你会发现这座城已经城门紧闭不再对你开放!这不,前几天我的朋友险些逃出。
家长会自我批评演讲稿范文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组织这次家长会,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作为家长,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孩子的重任,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对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一番自我批评。
一、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偏差1. 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忽视其全面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曾过分关注其学习成绩,认为只有成绩好才能有好的未来。
然而,我却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使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显得无所适从。
2. 对孩子过度溺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我过于溺爱孩子,总是替他解决问题,导致孩子在面对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过度保护,使孩子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独立面对各种挑战。
3. 忽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我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好,家庭教育就可以放任自流。
这种观念使我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偏差。
二、家庭教育方法上的不足1. 缺乏耐心,容易对孩子发火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常常因为孩子的成绩、行为等问题而失去耐心,对孩子发火。
这种情绪化的教育方式,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 忽视与孩子的沟通,不了解其真实想法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而忽视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
这种沟通方式使我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佳。
3. 忽视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我未能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孩子模仿能力强,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但我在日常生活中却未能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家庭教育态度上的问题1. 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压力过大我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总是希望他在各方面都能出类拔萃。
这种过高的期望,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焦虑情绪。
2. 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信心,容易放弃在面对孩子遇到困难时,我常常缺乏信心,容易放弃。
家庭教育反思模板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二、反思内容1. 父母角色定位(1)反思:过去,我在教育孩子时,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忽视了与孩子平等相处的原则。
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今后,我将努力扮演好父母角色,与孩子平等相处,尊重孩子的意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育方法(1)反思:过去,我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厌学现象。
(2)改进:今后,我将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情绪管理(1)反思:过去,我在面对孩子犯错时,容易情绪失控,严厉批评甚至体罚孩子。
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2)改进:今后,我将学会控制情绪,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错误,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帮助孩子改正。
4. 沟通方式(1)反思:过去,我在与孩子沟通时,过于注重说教,忽视了倾听孩子的想法。
导致孩子在与我沟通时,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2)改进:今后,我将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意见,与孩子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
5. 家庭氛围(1)反思:过去,我过于注重家庭物质条件,忽视了家庭氛围的营造。
导致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2)改进:今后,我将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总结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不断反思、改进。
通过本次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今后我将努力改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
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总结与反思

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总结与反思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总结与反思精选篇1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法,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使我更加亲切地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
在尽力做好班主任的同时,我需在以下方面作出改变和提高:图片第一,是教育观念的改变。
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学生的教育工作。
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第二,掌握了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能力。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假期带孩子出外旅游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
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亲身体会到,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
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
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教育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自我反省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能够不断调整自我,提高自我素质。
在培养孩子自我反省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教育。
一、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渴望被理解和被关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思考和感受,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样能够让孩子更自信和独立地面对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分析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言行,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进行分析。
当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家长应该先是耐心地询问和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给予批评和指导之后,还需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列出解决方案。
三、给孩子提供反思的机会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反思的时间或任务,例如在孩子做完作业或任务后,要求他们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还可以在孩子犯错后,要求他们自己反思,找出问题所在。
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能够更深入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从而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和素质。
四、引导孩子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学习,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当孩子做出错误的决策,家长可以满怀理解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孩子表现出不当行为时,家长应当先是理智地批评,但也要及时地鼓励孩子,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到正确的方向。
总之,在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时,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孩子,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为孩子创造反思的环境和机会,并积极鼓励孩子接受自己的缺点,从中成长和进步。
只有在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教育下,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更加独立、自我认知和有价值观的人。
家庭教育反思

家庭教育反思作者:放飞心情孩子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和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行为。
反思一:学习学习的问题,一直是父母和孩子的心头结。
作为一个老师,我的眼里似乎也只有成绩,老是担心孩子的成绩会落后,保持不了名列前茅。
那天和儿子闲聊,得到这样一个信息:“老妈,你知道吗?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写作业去!’”儿子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学习真的就重要到那种地步?甚至不顾健康与快乐吗?分析:每个大人都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应该要理解孩子好玩的天性。
对于孩子来说,玩乐和健康跟学习是一样重要的。
有健康的身体,有玩乐的轻松,才有精力把学习搞好。
健康是资本,玩乐是放松。
家长必须明白这一点。
不要随便地就呵斥孩子“你给我学习去”。
对策:1、改变我的语言方式。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
一句话感动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并不是天方夜潭。
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许就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我不应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应这样说:“要努力学习,但是也要注意身体。
”我不应该说:“题目再难,只要多花时间,就一定能解出来的。
”我应这样说:“用功学习是好事,不过要量力而行,别让自己太累。
”2、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我要相信孩子可以保持优秀的成绩,还要提醒他量力而行,除了学习,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太劳累,不要太强迫自己,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享受学习带来的快感。
3、让孩子在鼓励中感受到关怀。
家长语言方式的改变让孩子感受的不仅是鼓励,还有来自亲人的最真诚的关怀,让他陶醉于亲人给予的温暖之中。
与此同时,学习带给他的压力也因此而化解了。
哪怕是点滴影响也是对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基础。
4、行为习惯的养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行为就能收获习惯,培养习惯就能收获品质,要让孩子养成得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家长还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父母教育孩子的反思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的反思有哪些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反思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父母教育孩子的反思篇1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
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MP3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MP3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
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
同时,借助MP3随身听的功能,也会加速我对古文的学习进程。
我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时间一长,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
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
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他的目标。
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带给他的是一份惊喜,同时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
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反思学会“批评”孩子
说起批评,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每当孩子犯错或者有不良行为的时候,这就成为了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但是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处理不好,还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愈发严重。
;批评有几个误区,我们需要避免。
其一就是“对人不对事”。
在一些父母很生气的时候,批评孩子就会口无遮拦,只顾发泄情绪,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某个行为。
如学习不好时,会说:“你不是读书的料。
”而没有说“你花的功夫不够”。
孩子撒谎时会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好的”。
但是当批评孩子的时候,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是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
“笨”和“花的时间不够”,“撒谎精”和“撒谎的行为”,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其二就是不分时间场合。
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重时间和场合。
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是最敏感脆弱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批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这个丢脸的事情,即使你说的再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见。
其三是批评声音太大。
有的父母批评孩子,靠的是吼孩子的音量。
然而,声音越大,就越有用吗?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常常忍不住很大声地批评孩子,这里做错,那里漏题了。
可孩子呢,你越大声,他越紧张,越写不好。
低声地批评,更容易让孩子卸下防备,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的内容上,而不是你的音量。
而且你的声音越大,你自己的情绪化也越重,控制情绪,教育才能回归理性。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指导哪里做错了,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把目的铭记心中,你的“批评”才会有策略,更会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