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检测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后()。

A.磁性减小B.磁性增大C.磁性不变2.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出现四季变化。

A.公转;自转B.自转;自转C.自转;公转3.“通电导线让磁针运动”的能量转化过程,可以表示为()。

A.电能→动能B.电能→动能→磁能C.电能→磁能D.电能→磁能→动能4.要检验一节旧电池中是否还有电,以下的方法最有效的是()。

A.接上小灯泡看是否发光B.接上小电机看是否能转动C.接上线圈用指南针试验看指南针能否偏转5.()是单细胞生物。

A.草履虫B.小白鼠C.青蛙6.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总结了前人的观点提出了“地心说”。

下列选项属于“地心说”的观点是()。

A.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B.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C.地球是在运动的D.太阳是不动的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使用后的口罩带有多种()、()和其他有毒物质,要及时()、()或()。

2.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

改变电磁铁线圈的方向,电磁铁的()发生改变。

3.电磁起动机的的大吸盘的内部结构包括()和()等。

4.()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5.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6.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和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病毒除外)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2.滑梯、跷跷板、指甲刀都是常见的杠杆。

( )3.做模拟测试时,我们只需要对是否完成任务这项指标进行评价。

( )4.解剖刀剪布更灵活方便。

( )5.从地球仪上我们能获得有关地球的所有知识。

()6.使用显微镜观察凤仙花叶片时,能看到绿色的叶绿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公转产生。

2.夏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到夏至日,影子逐渐。

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5.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二、判断题6.在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7.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占据了,海洋占比大约是71%。

()8.用橡皮泥模拟地球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9.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0.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1.我们全国的小朋友看到且出的时间是相同的,也会在相同的时间内坐在教室内上第一节课。

12.在我们的家乡,同一根电线杆夏天正午的影子比冬天正午时的影子长很多。

13.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4.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每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

()15.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生物钟。

生物钟是影响生物生理的节律。

三、单选题16.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17.“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地球是球形的18.温州某学校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9.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20.“傅科摆”可以证明()。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参考答案-5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参考答案-5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2.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装置,它的南北极方向与有关。

3.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点。

4.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形成的。

5.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和的结构特点。

6.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二、判断题7.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9.腾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0.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1.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2.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3.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4.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效果是一样的。

()15.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16.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是1度。

()17.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三、单选题18.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B.植物体不同部分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C.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酸奶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B.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C.水中的草履虫、蚊子、使面包发霉的霉菌都是微生物D.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20.昆虫的触角相当于“鼻子”,小明在放大镜下看到的蚕蛾的触角是()。

A.B.C.D.21.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节日,校园的旗杆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儿童节B.劳动节C.元旦D.中秋节22.下列最适合制作地球模型的物体是()。

A.长方体B.透明球体C.正方体D.不透明球体23.以下对活字印刷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B.刷墨、检字、拓印、晾制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24.如图所示,人们用撬棍撬起重物时,手作用在()点最省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试卷含参考答案5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试卷含参考答案5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指的是用电器工作时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大小,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2.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

3.1820年,丹麦科学家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会发生偏转。

4.丹麦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通电的导线周围能产生。

5.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装置。

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有关。

6.小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电流并电流的方向。

二、判断题7.电能不是种天然能源,而是从其他能量转化而来的。

()8.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9.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是1度。

()10.我们可以用指南针、线圈制作的电流检测器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有电。

() 11.将导线拉直在自由旋转后静止的指南针的上方并沿着指南针指示的方向放置,当导线突然通电时,指南针会偏转。

如果将导线换成铜芯的,指南针不再偏转。

12.电磁铁是一种将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13.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1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没有关系。

()15.小明用力转动小电动机的轴,发现点不亮小灯泡,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

()16.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的动能转化来的。

三、单选题17.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建立,高空抛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头顶安全”,轻者受伤,重者危及生命。

这是因为正在从高空中下落的物体拥有巨大的()。

A.机械能B.光能C.电能D.化学能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和光不能直接让物体运动,所以它们都不是能量B.煤、石油、天然气中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C.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只有通过电能才可以相互转化19.在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下列用电器最省电的是()。

A.B.C.D.20.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线旁小磁针的偏转现象证明了()。

A.电能可以转化成磁能B.磁能可以转化成电能C.电和磁可以相互转化2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磁针偏转的实验中,电能除了转换成光能、热能,还转换成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共四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共四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共四套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一、填空题: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我知道的费力的杠杆有钳子、铲子等。

2.能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脊椎动物叫哺乳动物。

我知道是哺乳动物。

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手掌、足弓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4.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动能转化成热能。

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5.用来提起重物的绳子和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6.小电动机上的换向器起到改变电流方向并转换电流方向的作用。

7、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长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8、煤大多夹在岩层中,它是由植物转化而成的,它所具有的能量来自太阳。

9、1820年4月,科学家XXX发现小磁针放在通电直导线旁会发生偏转,右图中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是顺时针。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中)1.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B)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B、低等的植物C、低等的生物2.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国际上颁布《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并把每年的(C)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日。

A.2月25日B.12月5日C.5月22日3.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C)。

A.松树B.柳树C.苔藓4.材料的厚度和宽度,(B)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同样程度B.厚度更多C.宽度更多5.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A)。

A、使用杠杆B、直接用手C、用绳子拉6.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B)。

A.狗B.蚂蚁C.金鱼7.哪种物体上小下大、上重下轻最不容易倒?()A。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

上大下小,上轻下重8.XXX曾夸口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撑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青岛版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病毒、病毒。

4.真菌是既不属于也不属于的一类生物。

5.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进行腐生生活的。

二、选择(每空1分,共8分)。

1.流感、狂犬病、腮腺炎等是由( )感染引起的疾病。

A.传染病菌B.病毒C.真菌2.下列环境中,分布细菌、真菌较多的是()。

A.刚煮的的食物中B.腌制食品的盐水中C.流通的钱币上3.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腐生细菌B.酵母菌C.病毒4.小时候,医生让我们口服“糖丸”,主要是预防()。

A.狂犬病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5.将粮食堆放在()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6.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引起的。

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7.乙肝病毒寄生在( )。

A.人和动物细胞里B.植物细胞里C.细菌细胞里8.下列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们对人体健康有害B.它们对人体健康无害C.有些病毒或细菌对人类有益三、判断(每空1分,共8分)。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3.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4.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5.病毒是一类可以独立生存的生物。

()6.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7.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8.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四、看图识仪器(每空1分,共4分)。

————————————————————五、生活中的科学(每题3分,共9分)。

1.有的蘑菇有毒,你是如何识别有毒蘑菇的?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3.碗筷要经常放在开水里煮一下,为什么?六、实验设计(每题5分,共10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填空题1.在建筑工程中,设计者通常会将一块普通钢板制作成“”形,这种方式虽然减少了材料的,但却增加了材料的,以提高抗弯曲能力。

2.右图是运载“嫦娥5号”的长征5号火箭,发射台周围的四个铁塔采用了的建筑形式,这种结构比较稳定是因为内部具有大量的结构。

火箭升空依靠的是反冲力,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主要是转换成。

3.丹顶鹤全身布满羽毛,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类。

一群丹顶鹤在迁徙过程中会排成“人”形,这样的好处是。

4.乒乓球的壳虽然很薄很脆,但是在比赛时用球拍大力击打也不会破碎,这是因为乒乓球属于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看成是的组合。

5.右图是用来研究杠杆省力情况的装置,称为,中间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做。

在A点挂400克重物,B点挂500克重物,松手后保持平衡(填“能”或“不能”)。

如果A点的重物增加200克,需要在B点增加克重物才能保持平衡。

二、选择题6.下图是自行车的简易示意图,自行车传动时主要用到的简单机械类型是…………………………()A.齿轮与链条B.杠杆C.斜面D.滑轮组7.鸡蛋握在手中不易破碎是因为…………………………………()A.鸡蛋壳很坚硬B.鸡蛋壳很厚C.鸡蛋壳接近球形D.鸡蛋壳内部是实心的8.右图中工人利用一块木板作为斜面往车上搬运圆桶,为了更加省力,最可行的做法是……………()A. 让木板变光滑B.让木板变粗糙C.增加木板长度D.减少木板长度9.石油、煤、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A.水 B.太阳 C.土壤 D.动植物10.下列关于对动植物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A. 分类是科学家研究动植物的重要方法B.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C. 蝙蝠虽然能飞行,但它们直接生小动物,所以蝙蝠是哺乳类,不是鸟类D.海豚既能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泳,又能像猫一样直接生小动物,所以海豚既可以分到鱼类又可以分到哺乳类11.在反复弯曲折铁丝的过程中…………………………()A.动能转化为热能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热能转化为动能12.下列生物特性是由于自然选择而产生的是…………………………()A.杂交水稻种子的颗粒很大B.鸡有翅膀但飞不高C.田野里的青蛙以绿色为主D.有些金鱼是双尾巴13.检测电磁铁南北极最便捷的方法是…………………………()A.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B.用电磁铁去靠近指南针C.用电磁铁去靠近另一个磁铁D.两块电磁铁相互吸引14.在开展纸梁承重的实验时,测得1倍厚的纸梁能承受8个垫圈,2倍厚能承受20个垫圈,那么在测量4倍厚的纸梁时,加垫圈时最合理的做法是………………………()A. 1个1个增加B. 2个2个增加C. 先1个1个加,再2个2个加D.先加20个,再1个1个加15.如图,杠杆上分别放着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此时杠杆正好保持平衡,如果两个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杠杆…………………………()A.仍旧平衡B.向黑球一侧倾斜C.向白球一侧倾斜D.无法判断16.在考察校园生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注意安全,不能乱跑B.爱护校园的动植物C.带上必要的工具,便于观察D.组内同学自由行动,寻找更多的动物17.我们把有无耳垂、直发卷发、单双眼皮三种相貌特征组合起来,可以形成相貌特征的组合有…………………………()A.6种B.8种C.16种D.32种18.右图是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为了增加桥梁的承重能力采用了多种造桥技术,下列技术没有采用的是………………()A.直梁B.框架C.拱形D.钢索19.我们在开展纸桥承重比赛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要提前设计好“桥”的图纸B.严格按照图纸制作,不能有任何改动C.要合理利用不同纸的形状和特点D.尽量使用合适的材料让桥承受更大的重力20.右图游戏中,女孩能轻松拉拢两位男生,用到的原理与下列简单机械比较接近的是………………()A.杠杆B.斜面C.滑轮 D.轮轴三、综合探究题21.琪琪和东东一起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南北极。

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哺乳动物D. 昆虫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会被?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水4. 下列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A. 镜面反射B.漫反射C. 折射D.衍射5.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的身体被覆盖着羽毛。

()2. 植物的根只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3. 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4.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

()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2.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能、水和______。

3. 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

4.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

5.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动物的分类依据。

2. 植物的根有哪些功能?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什么?4. 光的反射现象有哪些?5.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多样性。

2.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是什么?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哪些形式?4.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5.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有哪些影响?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动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2. 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检测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10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螺丝刀_____、___扳手__、___水龙头_、_方向盘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的作用是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它的作用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_。

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杠杆____的原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 √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 √ )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 )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 )
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 )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 )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
10、斜面都能省力。

(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③ )转动的。

①重点②力点③支点
2、升国旗时,用到了(① )。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②)
①斜面②轮轴③、杠杆
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③ )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__①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
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①)
①变快②变慢③、不变
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②)
①动滑轮②定滑轮③、滑轮组
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①)的原理。

①杠杆②轮轴③、滑轮
9、螺丝钉是属于(③)的运用。

①杠杆②轮轴③、斜面
10、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①)
①羊角锤②螺丝刀③、小刀
四、科学探究题(20分)
1、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再把这个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

我的发现:把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比把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省力。

我的问题:我手握螺丝刀的刀柄向左转,有同学能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右转战胜我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我用力在轮轴的轮上,他用力在轮轴的轴上,我是省力的,他是费力的。

2、我这样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我用的材料:
钩码,定滑轮,细绳,测力计
(2)、我的研究步骤:
1,用手提升钩码,并用测力计测出所用力的大小。

2,用细绳把钩码装在定滑轮上,再用力,并用测力计测出所用力的大小。

3,比较两次数据。

(3)、我发现:两次所用的力相同,定滑轮不省力。

(4)、我的研究结果: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四、我的认识。

(15分)
1、观察打开油漆桶盖子的铁片,找出它作为杠杆的三个点,分别用F(用力
点),L(阻力点),E(支点)表示出来
2、
向下压的一端插入盖子下面的部分在桶
(支点)
2、下图里长方形的重物为1000克,?处要挂(500)克的重物,才能使滑轮组平衡?
3、要让下面的杠杆平衡,我们可以在右边的第(1)格挂上( 4 )个钩码。

1
答:杠杆、轮轴、斜面
2、生活中利用斜面省力的例子你知道哪些?
答:引桥、螺丝钉、_刀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