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家用中央空调安装规范
家用中央空调安装标准

家用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家用中央空调的安装标准对于室内空气质量和使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安装可以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空调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和舒适。
因此,家用中央空调的安装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下面将介绍家用中央空调的安装标准。
首先,安装前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规划。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需要考虑到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避免选择有遮挡物的位置,以免影响空调的散热和通风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空调的排水和电源供应问题,确保安装位置能够方便进行排水和接通电源。
其次,安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
安装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空调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空调主机和管路,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造成损坏。
同时,还需要注意安装位置的平整度和稳固性,确保安装后空调主机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安装位置上。
另外,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调试和检查。
安装人员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空调主机和室内机的连接管路无漏气现象,同时还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运行测试,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安装过程中没有遗漏和失误。
最后,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用户进行使用说明和维护指导。
安装人员需要向用户详细介绍空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用户能够正确地使用空调系统。
同时,还需要向用户介绍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方法,包括清洁过滤网、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系统等内容,以确保空调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综上所述,家用中央空调的安装标准对于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安装可以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空调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和舒适。
因此,在安装家用中央空调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安装质量和使用效果。
中央空调安装施工规范

A、辅助配管前端的扩口螺帽要用2把扳手来装卸(这时如有氮气漏出的话不是异常)B、对正扩口中心,最初用手拧3-4圈,再用2把扳手切实紧好。
室外侧的连接C、首先卸下液管侧的扩口螺母(小的),对正扩口中心,最初用手拧3-4圈,再用扳手切实紧好。
D、在卸下气管侧的扩口螺母(大的)对正扩口中心,最初用手拧3-4圈,再用扳手切实紧好。
5)冷媒配管安装步骤:支架或吊杆制作→按图纸要求配管→焊接→ 吹净→ 试漏→干燥→保温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
首先是防止安装前铜管内有水分进入,配管安装完毕后要吹净和真空干燥;施工时应注意管内清洁;焊接时采用氮气置换焊,最后吹净。
气密性试验一是保证焊接质量和喇叭口连接质量,是最后的气密性试验。
充氮:我公司要求,冷媒管焊接时必须采用氮气保护,焊接时把微压(3~5kg/cm2)氮气充入正在钎焊的管道内,以有效防止管内氧化皮的产生。
封盖:冷媒管的包扎十分重要,以防止水分、赃物、灰尘等进入管内。
冷媒管穿墙一定要将管头包扎严密。
暂时不连接的已安装好的管子要把管口包扎好。
吹净:冷媒管吹净是一种把管内废物清除出去的最好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氮气瓶压力调节阀与室外机的充气口连接好,将所有室内机的接口用盲塞堵好保留。
一台室内机接口作为排污口,用手持绝缘材料抵住管口,调节压力阀5kg/cm2向管内充气,至手抵不住时快速释放绝缘物,赃物及水分即随着氮气一起被排除。
这样循环进行若干次直至无污物十分排除为止(每台室内机都要做)。
对所有液管和气管均按此方法作吹净处理。
3)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尽可能做到1/100,实在困难时也要保证3/1000以上。
4)室内机与冷凝水管之间作软连接,且室内机冷凝水排放应先抬高于冷凝水管后,在连接干管。
冷凝水系统的渗漏试验可采用充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5)管道安装后应进行系统(氮气)吹净,系统清洁后方可去与空调设备连接。
控制线和电源线作业控制线全部采用屏蔽线沿冷媒管捆扎敷设,室内控制器部分穿管暗敷设,禁止电源线和控制线捆绑在一起,当电源线与控制线平行走时,应保证其在300mm 以上的距离防止干扰。
中央空调安装施工标准

中央空调安装施工标准:
1.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现场勘查、材料准备、工具准备等工作。
2.定位放线:根据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内机、送风口、回风口及冷凝水排水的位置,并做好
定位放线工作。
3.内机安装:内机安装时需要确保机器离房顶距离不小于1公分,以避免机器运行时与墙顶产生共
振。
同时,内机吊装需考虑百分之一的坡度,接冷凝水的一侧要稍微低一些,以利于冷凝水的排出。
4.管道安装:中央空调的管道安装需要按照规定进行,铜管和排水管的安装要严格遵守设计要求,
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
5.风口安装:送风口和回风口的安装要规范,风口的大小和方向要与图纸一致,同时要确保风口表
面光滑、无毛刺。
6.冷凝水排水安装:冷凝水排水管安装时要确保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利于冷凝水的排出。
同时,
要确保排水管不受挤压或堵塞。
7.室外机安装:室外机安装时需要确保稳固,同时要考虑到散热和维修方便。
8.调试运行:安装完成后需要对中央空调进行调试运行,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附图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和工艺1.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通风和空调工程包括(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防尘系统、空调系统、净化空气系统、制冷设备系统、空调水系统等七个子分部工程)。
2.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制热设备或装置(压缩机、压缩xx机组、冷水机组、空调箱、锅炉、喷水室等)、管路(制冷剂管路、冷媒管路、载冷剂管路等)、室内末端设备(室内风管水管、散流器、风机盘管、空调室内机等)、室外设备(室外风管、xx、风冷式xx 器等)、水泵、控制装置及附属设备等组成。
3.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按如下方式分类:(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2)按承担负荷的介质来分(3)按空调系统的用途分(4)按对建筑物内空气来源分其他的分类方法有:按风量是否固定分: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按风管内空气流速分:低速系统(<8m/s)、高速系统( >20~30m/s )按用途分:工艺性空调、xx空调按系统精度分:一般性空调、恒温恒湿空调按运行时间分:全年性空调、季节性空调按使用场所分:大型工民建筑用空调、商用空调、户式空调4.变流量系统(VRV)变制冷剂流量的VRV空调系统,实质上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其他阀门和管路构成的环状管网系统。
4.1变流量系统组成变流量系统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由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组成,室外机由压缩机、外侧换热器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室内机由风机、室内侧换热器组成;(2)制冷剂管路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xx可达50~125m,落差可达30~50m;(3)智能控制系统可进行单独控制或分区集中控制。
4.2变流量系统特点(1)优点:各房间可以独立调节温度,且控制精确,变流量调节能效比较高。
(2)缺点:控制系统复杂,制冷剂管路较长易泄漏,对管材、制造安装工艺要求高;机组存在回油、回液等技术问题。
5.中央空调的安装规范中央空调历来就有“三分质量,七分安装”的说法,不论是工程项目还是别墅家装,如果中央空调的安装不合格那么后续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今天给大家讲讲中央空调安装验收标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帮助。
第009号附件格力家庭中央空调安装规范(1)

格力家庭中央空调安装规范目录一、安装材料……………………………………………………………2-2二、安装工具…………………………………………………………………3-3三、安装人员形象……………………………………………………………3-3四、规范的家庭中央空调安装贴纸…………………………………………4-4五、设备的安装………………………………………………………………5-7六、吊码安装…………………………………………………………………7-7七、冷媒管施工………………………………………………………7-13八、排水管的安装…………………………………………………………13-15九、材料保温………………………………………………………………15-17十、风口安装………………………………………………………………17-18 十一、强弱电安装…………………………………………………………18-18 十二、调试运行……………………………………………………………18-19一.安装材料序号安装材料铜管图片要求常用品牌上海飞轮符合国标的磷酸脱氧无缝铜管12符合国标要求,燃烧等级B1保温棉福乐斯(B1级)级3 4 5冷凝排水管电源线符合国标要求,厚度≥1.8mm ---符合国标要求,0.75mm2以上(带屏蔽)吊杆M8以上,不锈钢(吊架)吊杆、代码6 7外接风管风口----符合国标要求,复合材料符合国标要求,ABS材料8分歧管格力格力专用分歧管9制冷剂中化蓝天-金冷中化蓝天二.安装工具名称图片名称图片弯管器扩口器名称力矩扳手名称图片名称压力表名称图片图片图片真空泵风速仪三.安装人员形象安装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穿着格力工作服。
四.规范的家庭中央空调安装贴纸1.安装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在施工现场挂贴格力施工挂图。
2.施工现场必须对排水管、铜管、出回风口等张贴格力标识贴纸说明,并做好出回风口的防尘处理。
标识贴纸如下图:五.设备的安装1.设备的检查1.1.室内机安装前必须检查型号、名称与施工图纸是否一致。
2021年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7欧阳光明(2021.03.07)一、通用设计规范:8二、专用设计规范:8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8第二章设计参数8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8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10三、新风量10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10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11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11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114、每人的新风标准UK12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13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13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13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16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16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16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17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19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20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21七、热损失概算W/m℃21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21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22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22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22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22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25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25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26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26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26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263、通风系统之流速m/s27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271、送风口风速27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28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28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285、回风口风速28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29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29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29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2910、侧送风口送风量30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321、送风口布置间距32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323、散流器布置33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33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336.1、厨房通风问题34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34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39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44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47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47六、防排烟设计48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55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55二、管路系统的管材57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57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61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63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64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643、水泵扬程设计67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67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6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9七、冷凝水管道设计70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72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74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77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78十二、保温78十三、阀门选用78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80一、机组选型80二、机组选型案例80三、辅助设备821、冷却塔822、水泵的选型:83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84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85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85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86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86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86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86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86三、计算单位换算87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88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89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91七、专业英语92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106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106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106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106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106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107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107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1078、设备层布置原则:108第十章参考实例109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109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109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109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109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110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110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110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111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111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111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112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112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113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4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114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114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115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115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116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116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116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119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119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121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124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124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1243.3系统图深度不够125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125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125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126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126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126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127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127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127设备平面图128剖面图129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129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129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130详图130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131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 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附图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中央空调因为它要和室内装修配合得当,实际上设备本身只是一个“半成品”,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调能够正常运行,设计、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不亚于空调设备的品质。
所以说3分品质7分安装真不为过,因此篱笆网规范了中央空调安装流程,公布如下也方便各位同学参照监督。
【安装阶段篇】中央空调要经过3次安装中央空调要提前在装修准备阶段就规划好,事先确定好内机安装位置,而且需预排好所需使用的强电线,一般在水电工进场后即可安排厂家上门安装,正规的安装要第一次安装[水电进场时联系安装]①吊装中央空调室内机,并对内机进行包裹,避免有灰尘杂质进入;②安装排管:冷媒管、冷凝水管、信号线.第二次安装[第一次安装结束24小时之后]①吊装中央空调室外机;②充填冷媒,测试中央空调系统,测量风口尺寸和位置。
第三次安装[第二次安装结束后或次日]安装风口,最后设备运行测试.【安装材料篇】5种关键辅材不可疏忽大意①冷媒铜管中央空调的冷媒运行情况直接决定使用效果,所以冷媒铜管的好坏至关重要.传统的R22冷媒(氟利昂)的管内压力一般为20公斤左右,而R410新冷媒,管内压力达到了36公斤。
因此使用新冷媒的中央空调需要选择更为优质的冷媒铜管。
提醒:使用挤压工艺生产的铜管(俗称挤压管),这种管材壁厚均匀,可承受较高压力.而市场上常见的另一种铜管利用拉伸工艺生产(俗称拉伸管)很容易壁厚不均匀,这对冷媒系统的安全埋下隐患。
从品牌选择而言,青岛宏泰与上海飞轮是目前比较可靠的选择。
提醒一下青岛宏泰是行业名牌,但同时拥有挤压管与拉伸管两种工艺生产线,也就是说同时生产挤压管和拉伸管;而上海飞轮作为业界的另一个领头品牌,但只生产挤压铜管。
从外观上看,一般人根本无法分辨挤压和拉伸管。
所以篱笆网规定所有篱笆中央空调供应商只选用用“上海飞轮”的冷媒铜管.②铜管保温:冷媒运行情况直接决定使用效果,铜管保温不可忽视.市场上占有率比较高的两种品牌为“世霸龙”和“华美”。
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

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是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安装时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环境友好性。
因此,严格遵守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保障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建筑物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首先,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选址和安装位置有着明确的规定。
在选址和安装位置方面,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以及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和供排风系统的布局。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与建筑物其他设备和构件的协调安装,以及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提供便利。
其次,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和连接有着详细的规定。
在管道布置和连接方面,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的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以及管道的材质和规格。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及管道的维护和维修便利性,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此外,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连接和控制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电气连接和控制方面,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布局和连接方式,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便利性,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最后,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调试和验收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调试和验收方面,需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系统的调试和验收程序和标准,以及调试和验收的参数和指标。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调试和验收的记录和报告,以及调试和验收的合格标准,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总之,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不仅能够保证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环境友好性。
因此,在进行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中央空调安装标准,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用中央空调装置施工规范简要》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辅材选择严把关
(一)R410A专用铜管
铜质要求:选用紫铜管(铜含量要求99.95%以上)
壁厚要求:年夜于0.8mm,内外概略坚持干净
铜管接受压力:满足试压压力40KG
(二)保温资料,壁厚>15mm,阻燃,无挥发性毒气
(三)冷凝排水管及电工套管
冷凝水管材质要求:
无铅配方饮水用PVCU管材,耐化学腐化性强,不污染水质,不生锈,使用寿命长,管道内壁光滑,摩擦力小,提高输水性,机械性能强,耐水压强度良好。
电工套管材质要求:
内外壁光滑,穿线阻力小,难燃,绝缘性好,耐腐化耐老化,抗冲击强,机械强度高,能接受高电压,无味无毒。
(四)配线资料
电源线选择标准:
空调电器的配线,必须满足室外机、室内机及帮助设备额定总电流*1.25,电压降不得超出额定电压2%。
信号线选择:
选用机组原配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
(五)固定码(管路支架)
设定固定码的目的:
1.达到美观效果
2.由于系统管路较长,加之管内有流体流动会造成设备摇晃、流量
偏差、积水等问题,因此设定固定码。
罕见的固定码有吊杆、卡扣、万能角铁、三角架等。
固定码的装置标准:
(1)铜管固定码要求
(2)排水管固定码要求
二、施工步调按规范
装置前先跟客户进行进行技术沟通,例如设备吊装位置,管线穿墙打孔位置,主机电源线预留规格,风口开口尺寸等等。
(一)内机吊装
注意事项:
1.室内机水平装置±1°以内,必须用水平仪测平
2.室内机必须要足够的回风空间
3.室内机有足够的维修、调养空间
4.室内机装置好后必须及时全方位包裹呵护
5.维修口尺寸应该在400×400mm以上
(二)冷媒铜管装置
1.坚持铜管水平
2.焊接铜管,充氮焊接,避免焊接过程中管内氧化结碳,而造成
系统梗塞;焊接完成后应该用高压氮气进行管内吹灰,坚持管内清洁
3.固定码,冷媒管与室内机连接300~500mm处固定
4.不合管的装置
不合管前后应年夜于500mm的直管才转弯,不合管之间应年夜于500mm的直管;
不合管与室内机应该坚持水平或竖直放置系统内。
(三)充氮保压气密实验
焊接吹洗完管路系统后必须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
试压时间一般为24h
使用R410A冷媒时,需坚持管内压力为4Mpa,R22冷媒管时压力为2.8Mpa
(四)冷凝水管装置
冷凝水管从室内机接出后至室外或者地漏,至少坚持1/100的坡度。
正确装置固定码:排水管的固定间距为0.8~1.0m/个,排水管的300mm处应该固定。
(五)外机装置
1.室外机水平装置±1°以内
2.应保存足够的散热空间
3.远离卧室、书房等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合,避免噪音和排风影响住户和周围住户
4.室外机基础高度应该在200mm以上,留够维修空间
5.室外机落地脚必须装置减震垫(厚度≥10mm),包管外机运转正常平稳
(六)抽真空
抽真空目的:冲冷媒前对冷媒管系统抽真空,将管内的空气抽出,坚持管内干燥无水分;不然空气和水与冷媒混合产生冰晶,严重的会造成设备损坏。
抽真空:
1.在检漏合格后,排除氮气,将压力表连通器接在室外机年夜、
小阀门的注氟嘴上接一真空泵,高高压同时抽真空。
2.真空度到0.1Mpa(表压1kg/cm2)后,再抽0.5~1h
(七)填充冷媒
完成抽真空后填充冷媒:
1.将连接真空泵的软管改接到制冷剂冲注罐上,排失落软管中空气,掀开高压端“VL”旋钮,向系统管路里填充制冷剂压力到0kg/cm2
(八)风口装置
回风口:回风口尺寸与内机回风口吻合,不克不及呈现错位情况,
这样才干达到最佳回风效果,回风口和检修口装置在一起时回风口尺寸增加400×400面积
出风口:
1.若使用ABS风口,在丈量风口时要留一定热胀冷缩空间。
2.出风口应避免在灯带邻近,以免影响效果
3.出风口灯槽深度建议≤10mm
4.出风口资料为铝合金时需要在风口做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