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质量

第1节质量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的概念,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质量的概念理解的要求很浅,只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
就内容安排而言,本节课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学习和使用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密切相关,是重要的基础性的一节。
本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重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物体有量的不同。
但是容易把质量理解成物体的好坏。
除了感性的认识,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已经养成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但缺乏科学的实验探究心理,而且质量和重量容易混淆。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还不发达。
而且,现在的学生学习方法普遍有待改进,对基础知识不爱记忆,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质量及天平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原因。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展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核心素养通过使用天平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学过程续表教师重点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构造:先让学生观察天平,然后介绍底座、托盘架、托盘、标尺、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7.9
铁块2
158
20
7.9
铁块3
316
40
7.9
铝块1
27
10
2.7
铝块2
铝块3
54
20
108
40
2.7
2.7
1
2
3
4
5
6
7
8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1)为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小组找来如
下的实验器材:三个体积不同的规则长方体铁块、三
个体积不同的规则长方体铝块、刻度尺和
天平
。
若实验小组找到的铁块和铝块形状不规则,需要将刻
)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①空烧杯的质量为15 g
②所测液体的密度为1 g/cm3
③所测液体的密度为0.85 g/cm3
④所测液体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A. 只有①和④
B. 只有②和④
C. 只有③和④
D. 只有①和③
1
2
3
4
5
6
7
8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点拨】
设空烧杯的质量为m0,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V1=
析、实验的改进等。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考点1
质量与密度的理解
1. 年幼的妹妹发现密封包装袋中的面包被压扁了很多,说面
包变小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以下选项最能准确表达哥
哥说的“没变”是面包的(
A. 体积
B. 形状
C. 质量
D. 密度
1
2
3
4
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质量与密度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对于同一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 的。
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不同
的。
3.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 正比 。
二、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质量 与它的 体积 之比。
ρ=
2.公式:
。
3.单位。
3
(1)国际单位: kg/m 。
3
(2)常用单位: g/m 。
1×103 kg/m3。
(3)换算关系:1 g/cm3=
4.纯水的密度: 1.0×103 kg/m3 。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状态有关,如水与
冰,状态不同,密度也不同。
正确理解密度概念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它不随质量
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
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体
m/g
V/cm3
铁块 1
79
10
铁块 2
158
20
铝块 1
27
10
铝块 2
(1)7.9 2.7
54
20
(1)将表中空白处填写完整。
(2)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一个定值
(2)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不同点:
。
(3)7.9 g/cm3 2.7 g/cm3
的密度,故B不符合题意;氧气罐内氧气用去一部分后,体积不变,质量减
小,其密度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铁丝烧红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热膨
关闭
胀),所以密度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密度、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密度、质量1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形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在质量相等的情形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二、概念式:P=/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因此上述公式是概念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经常使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因此,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减少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转变吗?、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g,经常使用单位:tgg对证量的感性熟悉:一枚大头针约80g一个苹果约1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g3、质量的明白得: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利用方式: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稳,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稳。
具体如下:①“看”:观看天平的称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稳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稳。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稳。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维持天平干燥、清洁。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质量和密度》知识点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常用符号m 表示。
单位: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1t=103kg 1g=10-3kg 1mg=10-3g=10-6kg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1)注意事项:A 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加减砝码用镊子,手不能直接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C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物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点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点拨】⑴ 先估测待测物体质量,再从大到小一次添加;⑵ 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小砝码。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点拨】⑴测量结束后,砝码应用镊子放回砝码盒中,游码也要拨回到零位;取放砝码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天平的刀口。
⑵天平使用过程中两次横梁平衡: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加减砝码移动游码。
⑶称量中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即物右砝码左):=-m m m 物游码二、密度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m vρ,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mvρm vρ=)单位: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 质量1、质量:(1)定义: 叫做质量。
用字母 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1t= kg ,1kg= g=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 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 的桌面上,之后把 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 调。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砝码加在 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的后加质量 的,最后加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质量+ 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 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 、 、 、 而改变。
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 ,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 (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若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
第2节 物质的密度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
函数图象为2、密度:(1)定义、 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为 ,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 kg/m 3; a ×103 kg/m 3;= g/cm 33、水的密度为 kg/m 3,读作 ,它表示的物理意思 ,;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
4、密度的大小由 决定,还与物质的 有关。
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 。
一般有: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 铁的密度 铜的密度 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冰的密度 木块的密度。
(填大于活或小于)5、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有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 (同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3 密度 课件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技巧点拨 密度单位的换算步骤: (1)把比值单位变为分数形式; (2)把分子和分母分别进行单位换算; (3)计算换算后的比值。
知2-讲
知2-练
例 1 如图3 是某汽车维修站给车胎充气时的情境。为了保 证行车安全,当车胎鼓起后(体积保持不变),还需要 继续给它充气至符合计量表显示的读数要求为止。 该过程中车胎内气体的质量、密度的变化是( ) A. 质量增大,密度增大 B. 质量增大,密度不变 C. 质量不变,密度增大 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3. 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
知1-讲
(1)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轻重”程度,我们需要选取体积
相同的不同物体,比较它们的质量;
(2)铁块和铜块,比较难切割,真正选取体积相同的部分进
行比较,难度很大;
(3)为此,我们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过数学运算,得到
了单位体积的质量,获得了相同体积的物体。
方法点拨
知1-讲
(2)看图像(图像法):分别以两个物理量为横坐标、纵 坐标作图,如果得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
两个物理量成正比。
知1-讲
(5)实验结论:结合实验记录数据和图像分析可得: 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②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③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轻重”程度,
②铜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知1-讲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铁块4 铁块5 铁块6
质量m/g
8.9 17.8 35.6 53.4 71.2 89
体积V/cm3
1
2
4
6
8 10
质量m 体积V /(g·cm−3) 8.9 8.9 8.9 8.9 8.9 8.9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与密度一、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1. 定义。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例如:一块橡皮泥,无论把它捏成正方体还是球体,它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一块冰化成水,状态改变了,但质量不变;把一本书从北京带到上海,位置改变了,质量也不变。
2.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 换算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二)质量的测量。
1. 工具。
-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台秤、电子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天平来测量质量。
2. 天平的使用。
- 天平的结构:托盘天平主要由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等组成。
- 使用步骤。
-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 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 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 注意事项。
-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二、密度。
(一)密度的概念。
1. 定义。
-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 公式:ρ=(m)/(V),其中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
- 换算关系:1g/cm^3=1000kg/m^3。
(二)密度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招考试的热点之一.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在天平的调节、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等方面出现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
欢迎阅读与参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质量与密度)如下:
1、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的单位:千克(主单位),克,吨,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2、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
理天平。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1放平)
(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
(3)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
(4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物放左、码放右)
(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使平衡)
4、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
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5、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6、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ρ=m/V;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变形:v=ρ/m;m=ρ/v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原理:ρ=m/V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