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市南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标准试卷+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命题人:庞建平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 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 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 .2.5kmB .2.5mC .2.5dmD .2.5cm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山 B .船 C .房屋D .河岸3.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 .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 .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 .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4.世界短跑名将跑完100m 只需9.8s ,一辆汽车以30km/h 的速度行驶,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 .比较这三者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 .运动员、羚羊、汽车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汽车、运动员、羚羊D .羚羊、运动员、汽车5.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音调B .振幅C .音色D .响度6.如图所示,是从智能手机音频文件中截取的一段波形图.表示声音响度最大的是(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7.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唢呐所发出的各种鸟的叫声主要是模仿它们的音色D .演员演奏的《百鸟朝凤》一定属于乐音8.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密---------------------------------------封-----------------------------------------线--------------------------------------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绑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C.月食现象的形成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0.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B.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C.同一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时,质量变小D.如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可知ρC>ρB>ρA12.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缥缈的雾B.夏天晶莹的露C.秋天轻柔的霜D.冬天凝重的冰评卷人得分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有一至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 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2017-2018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5.(3 分)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C.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D.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第 2 页(共 17 页)
【解答】解: A、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2.(3 分)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8cm 处, 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34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18cm<f<34cm D.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9cm<f<17cm
=������3甲������+甲2���������乙���乙,故
D
错误。
������甲������乙
故选:A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4.(4 分)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
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 48 ℃.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 C。
液的质量为 3m,
2������ ������ ������(������甲+2������乙) 混合液的体积 V 混=V 甲+V 乙=������甲+������乙= ������甲������乙 ,
混合液的密度
������混 ρ= ������混 =
3������
������(������甲+2������乙)
误; B、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 B 错误; C、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
17-18上八物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抽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5. 振动;介质 16. 同种均匀;3×108 17.色散;绿18.15;次 19.1mm;3.3020.减小;增大 21.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22.100;不变 23. 放大;缩小24.6;3 25.响度;音调 26.顺;向上27.如图1(平行光1分,延长光线1分)(注:两条光线都没有箭头只扣1分)28.如图2(标明角度,反射光线1分,折射1分)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29.(6分)方法1:V水=2dm3=2×10-3m3 --------------------------------- (1分)∵ρ=m/V ∴ m水=ρ水V水 --------------------------------(2分)=1×103kg/m3×2×10-3m3=2kg --------------------------------(2分)m瓶=200g=0.2kgm总=m水+m瓶=2kg+0.2kg=2.2kg ------------------------------(1分)答:水的质量是2kg,水和瓶子的总质量是2.2kg。
(说明:最后一分如果学生没写公式,直接算结果也给分。
代数过程使用“·”扣1分。
)方法2:V水=2dm3=2×103 cm3ρ水=1000 kg/m3=1g/cm3 ---------------(1分)∵ρ=m/V ∴ m水=ρ水V水 ------------------------------- (2分)=1g/cm3×2×103cm3=2000g ----------------------------------(2分)m总=m水+m瓶=2000g+0.2kg=2200g --------------------------------(1分)答:(1)水的质量是2kg。
天津市南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南开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C.“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2.有一位坐在开往天津天塔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说:“天塔终于来到了我身边”,他说这话选择的参照物是A.公共汽车B.天塔C.公路D.其他车辆3.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海市蜃楼B.手影C.国家大剧院的倒影D.人看见地上的书5.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B.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C.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D.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6.如图所示,这是小红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宝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宝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要想使宝塔的像大一些,小红应离宝塔近一些,再拍摄7.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图甲所示,则乙图中四个幻灯片的插法正确的是8.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钢珠的质量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9.小青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下面是一些关于他的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他的课桌高度约为70dm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4m/sC.他所受重力约为50ND.他的密度约为33m /kg 101⨯1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017-2018学年天津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2017-2018天津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包括两个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50℃B.人讲话声音响度约120dB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1 m/sD.一包方便面质量约l.0kg2.行驶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车外的站牌 B.车站的房屋 C.车厢的座椅D.车厢内走过的列车员3、右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冷剂在冷冻室内升华吸热B.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液化吸热C.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D.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热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甲车乙车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3.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积不变)它的密度为()A 、(ρ甲+ρ乙) /2B 、ρ甲ρ乙 / (ρ甲+ρ乙)C 、2ρ甲ρ乙 / (ρ甲+ρ乙)D 、ρ甲ρ乙/ 2 (ρ甲+ρ乙) 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7.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 处,则(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8、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发现: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 A .近视眼镜 B .远视眼镜 C .凹镜D .凸镜9.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 .天平指针晃动角度不太大时,说明天平已经平衡C .测量过程中发现天平不容易不平衡,此时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A .手影B .对着镜子画脸谱C .海市蜃楼D .桂林山水D .小明称量时左盘放置砝码20g 砝码,游码显示为2.2g,右盘放物体,则物重18.8g10、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 .1:2B .2:1C .4:1D .8:1二、多选题(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选错一个得0分)11、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 ,并绘出了m -V 如图所示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液体密度为2g/ cm 3B .该液体密度为1.0 g/ cm 3C .量杯质量为40gD .60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12、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煤油 0.8×103干冰 0.4×103酒精 0.8×103 冰 0.9×103水 1.0×103 铝 2.7×103 水银13.6×103铜8.9×103A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相同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 .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9cm <f <16cmD .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18cm <f <32cmm /gV /cm 3100三、非选择题(共6道小题,共37分)14.(3分)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水在某些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减小。
天津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天津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2.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B.控制速度C.阻断噪声的传播D.美化环境3.下列关于物体熔化与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熔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B.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不会处于固液共存态C.非晶体凝固过程中不需要放热D.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4.下面所列出的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kmB.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的速度约110/hC.70dB的环境比较有利于休息D.一张桌子的高度为15dm5.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在10min时一定是固液混合态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像是实像D.阳光照射下的地面上呈现出电线杆的影子,这是电线杆的虚像7.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8.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9.小红和小明坐在了停在站台上的G103次列车,小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前进了,但小明说他们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另一辆车向相反的方向驶去了。
2017-2018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C.“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2.(3分)有一位坐在开往绣惠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说:“绣惠终于来到了我身边”,他说这话选择的参照物是()A.公共汽车B.绣惠C.公路D.其他车辆3.(3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刘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产,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4.(3分)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海市蜃楼B.手影C.国家大剧院的倒影D.人看见地上的书5.(3分)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B.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C.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D.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6.(3分)如图所示,这是小红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宝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宝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要想使宝塔的像大一些,小红应离宝塔近一些,再拍摄7.(3分)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图甲所示,则图中四个幻灯片的插法正确的是()A.B.C.D.8.(3分)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小钢球的质量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量”出1kg的酒精9.(3分)小青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下面是一些关于他的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他的课桌高度约为70dm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4m/sC.他所受重力约为50ND.他的密度约为1×103kg/m310.(3分)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11.(3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t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甲图乙()A.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B.甲车做加速运动,乙车静止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运动的路程都是10m12.(3分)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13.(3分)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象(已知不管两种液体如何配制混合溶液,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试卷3份集锦》天津市2017-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kg棉花和1kg的铁质量一样大B.一个杯子随飞船进人太空后,质量和密度都变为零C.一块冰全部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答案】B【详解】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表示的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1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是相等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杯子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而质量和密度都没有改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尽管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B.C.D.【答案】B【详解】圆柱体的右边Q在f和2f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圆柱体的左边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B.3.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gB.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 s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 cm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答案】C【详解】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一节课的时间约为45min;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23℃;ABD 错误,课桌高度约75cm,C正确.4.老师对小芳说:“请你发言时大声一点。
”其中,“大声一点”主要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答案】A【详解】“大声一点”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故选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B.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近视眼C.同一本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D.一杯水喝掉一半后水的密度变小【答案】C【详解】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A错误;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C.质量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同一本书在北京和上海的位置不同,但质量是一样的,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一杯水喝掉一半后水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天津市南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
C .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D . 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2. 有一位坐在开往天津天塔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说:“天塔终于来到了我身边”,他说这话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公共汽车
B . 天塔
C . 公路
D . 其他车辆
3. 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B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C .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D .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4.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 海市蜃楼
B . 手影
C . 国家大剧院的倒影
D . 人看见地上的书
5. 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 . 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C .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D . 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6. 如图所示,这是小红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宝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宝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要想使宝塔的像大一些,小红应离宝塔近一些,再拍摄
7. 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图甲所示,则乙图中四个幻灯片的插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8.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 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 . 用量筒“量”出钢珠的质量
C .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 . 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
9. 小青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下面是一些关于他的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 他的课桌高度约为70dm
B . 他步行的速度约为4m/s
C . 他所受重力约为50N
D . 他的密度约为
10.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 墙对弹簧的拉力
C . 弹簧对手的拉力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像(已知不管两种液体如何配制混合溶液,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若 ,则
B .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大
C . 若以配制一种混
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D . 若以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二、多选题
12. 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
B . 甲车做加速运动,乙车静止
C .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示动
D . 甲、乙两车经过5s运动的路程都是10m
13. 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
A .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
D .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
三、填空题
14.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乙图中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________.
15. 小兰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果小兰距离平面镜1.5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她的距离为________m.
16.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________是界面,折射角等于________.
17. 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镜,使太阳光_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18. 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 ,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___,将煤油倒去4kg 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_______ .
19. 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用带厚手套(防止液体受热膨胀)的双手朝某个方向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________,如图乙所示,钩码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四、作图题
20. 小红利用两块平面镜制作了一个潜望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如图所示画出它最终射入人眼的光路图。
21.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是1.5kg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g取10N/kg)
五、实验题
22.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兰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________的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cm,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的方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到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像(请把像的特点写全面).
(2)实验时,小兰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在光屏上成指尖的像.
(3)小兰进一步进行研究,她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变得清晰,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
23. 小黄同学在实验室做“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的实验,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⑴本实验的目的:用天平和量简测量酱油的密度
⑵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酱油
⑶写出实验原理:________
⑷取适量这种酱油进行如下实验: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读出乙图中烧杯与酱油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读出丙图中酱油的体积是________ .
⑸设计一个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________.
24. 小明想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量筒、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 ),请利用上述器材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小石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六、计算题
25. 细心的小青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再回答。
已知 ,一满缸水的质量为72kg.
(1)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
(2)当夜晚水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
(3)请写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6. 体积为20 的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225g,已知 .求
(1)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2)注入的液体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