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总结与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总结提升(三)

(1)便要还家
____ 要 同____ 邀 ,________ 邀请 。
诎 同____ 屈 ,_______ 弯曲 。 (2)诎右臂支船 ____ (3)左手倚一衡木 ____ 衡 同____ 横 ,_____ 横 。
3.下列对本单元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桃花源记》通过写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 ,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 “乐土”,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 来说明,条理清楚。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单元总结提升(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渔人甚异 之 . (3)便扶向 路( . (4)欣然规 往( . (
对……感到惊异
) ) )
)
(2)具 答之( 详细 .
从前的,旧的
打算,计划
) ) )
(5)皆叹惋 ( 感叹 ..
(6)寻 病终( 随即,不久 . (7)从小丘西 行( 向西走 .
(4)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送别略显感伤 , 不妨借用王勃的诗句“ _____________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一种豪放的情怀。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两句是:__________ 芳草鲜美 , _____________ 落英缤纷 。
5.诗文名句默写。 (1)式微式微,__________ 胡不归 ?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 胡为乎中露 ? 窈窕淑女 ,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阐释了自己生在盛世,却闲居在家,渴望出 仕报国的心境。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第四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晓.得(xiǎo)卑.劣(bēi)蛮横.(hèng)格.物致知(gé)B.缅.怀(miǎn)彷.徨(páng)埋没.(mò)挑拨离间.(jiān)C.阻碍.(ài)膏.药(gāo)剥削.(xiāo)招摇撞.骗(zhuàng)D.凸.显(tū)超越.(yuè)严峻.(jùn)愧.不敢当(k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署假屠杀探察袖手旁观B.激变检讨清谈不知所错C.纳闷继承控制远近闻名D.采访恢复推祟不以为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们班的班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是那么的出类拔萃....,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B.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C.他老是爱强词夺理....,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4.(2017甘肃庆阳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难。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2017湖北咸宁中考)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7课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7课知识点整理知识积累的越多,掌握的就会越熟练,初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教材分析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理解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对初中学生来说不算太难,但要激起情感共鸣,集中兴奋点怕是有一定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拓展视野,创造*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远程教学资源,搜集处理资源信息,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创新,设计出符合新课标和课改精神的教案、课件,运用多媒体资源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神奇,营造出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教学中如沐春风,熏陶渐染,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学会思考。
二、学情分析: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
但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因为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
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三、媒体和资源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我从*电教馆资源库下载了与本课有关的作家作品简介、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和相关图片资源,完成对信息与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接着结合新课标精神和我班学生的实际,剔除其中偏难的,跟不上课标与课改要求的部分,对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设计出课件、教案。
四、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搜集资料,有条理地发表见解;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品味课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9 春酒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煨.炖(wēi) 薏.米(yì) 过瘾.(yǐn) 家醅.(pēi)面颊.(jiá) 橄榄.(lǎn) 健脾.(pí) 炮.制(páo)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一马当先:形容领先、带头。
(2)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
”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尺度:分寸。
(3)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巴结:指人做事勤快。
(4)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
如法炮制:照样子制作、酿制。
3.(随州中考)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解析:A.《随州日报》的书名号应该去掉,因为这里说的是报社,而不是报纸;B.省略号应去掉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C双引号中的句号应该在引号外面,因为这里属于间接引用,不是直接引用。
) 4.(铜仁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铜仁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前不久,铜仁市举办了以“环游梵净,纵横云海”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C.铜仁市各区县新兴的“生态观光园”不但有养生休闲居住功能,反而能保持生态原貌。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整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整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整理一、字词蹲踞dūnjù 酬和hè熹xī微淳chún朴引经据典腌yān 门楣méi 顾名思义蔫niān苋xiàn菜籍jí贯钹bó铁铉xuàn 饽饽bō 秫shú秸jiē秆随机应变油嘴滑舌家醅pēi怵chù:害怕。
抠kōu:小气。
招徕lái:招揽。
譬pì喻:打比方。
合辙zhé押韵:押韵。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囿yòu于:局限于龙吟凤哕huì:鸟鸣声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囊náng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课文解读第16课、《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文章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第一部分是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第二部分写山路漫歌,主要写唱歌环境;第三部分写村寨传歌,主要写唱歌的场面。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第17课、《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文章在结构上按照“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再通过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最后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在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第18课、《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吆喝,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作介绍,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情趣。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露未已(2).在水之涘(3).寂寥无人(4).凄神寒骨(5).阡陌交通(6).鸡犬相闻【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已”“涘”“寥”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很善良,请你不要用卑鄙(_____)的手段骗取他的信任。
(2)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不会因为你的挑拨(_____)就反目成仇。
(3)虽然每天我们都要重复着做一些________(kūzào)无味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不能马马虎虎。
(4)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________(xu ànlì)无比。
【答案】(1).(1)bēibǐ(2).(2)tiǎobō(3).(3)枯燥(4).(4)绚丽【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此题应该注意“鄙”应该读三声,“燥”的偏旁不要写错。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及解析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及解析一、课文内容梳理1.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
文章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恶行径,揭露了他们虚伪的本质,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正义而战、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演讲言辞犀利,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先生的一篇演讲词。
文章围绕“格物致知”展开论述,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强调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即通过实地实验、积极探索来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倡中国学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在科学研究等方面有所成就,对当代教育和科研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3.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几次重要的抉择,包括选择计算数学专业、投身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发等。
展现了他谦逊、爱国、勇于创新、甘为人梯等优秀品质,也让读者了解到科技工作者在推动科技进步过程中的努力与贡献,同时给年轻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4.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 周年》:顾拜旦的演讲。
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即通过体育竞技促进人类的和平、团结、进步与公平竞争,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表达了对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激励人们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传承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二、字词汇总1. 《最后一次讲演》:晓得(知道)、卑劣(卑鄙恶劣)、无耻(不知耻辱)、毒手(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屠杀(大批残杀)、悲愤(悲痛愤怒)、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势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毁灭(彻底破坏,消灭)、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蛮横(粗暴而不讲理)。
多音字:“横”在“蛮横”中读hèng,还可读作héng(横竖);“血”在“鲜血”中读xu è,在“血淋淋”中读xiě。
精品解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四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襁.褓(qiǎng)禁.锢(jìn)叱咤.风云(chà)不知所措.(cuò)B. 祈.祷(qǐ)萦.绕(yíng)断壁残垣.(yuán)引颈.受戮(jǐng)C. 枷.锁(jiā)踱.步(duó)怏.怏不乐(yàng)既往不咎.(jiù)D. 贮.蓄(zhù)拙.劣(zhuō)相形见绌.(zhuō)囊.萤映雪(nán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A项中,“咤”应读zhà;B项中,“祈”应读qí;D项中,“绌”应读chù。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
B. 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C. 本店有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等菜肴。
D. 最后的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克尽职守”应为“恪尽职守”;C项中,“凉绊”应为“凉拌”;D项中,“冲满”应为“充满”。
3.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改写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写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写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写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改写句子的辨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四单元1.易错字音即物起兴.(xìng) 譬.(pì)喻 气氛.(fēn) 龙吟凤哕.(huì) 门槛.(kǎn) 苋.(xiàn)菜 腌.(yān)蛋 车胤.(yìn) 囿.(yòu)于 隔阂.(hé) 商贩.(fàn) 秫.秸(shú) 脸颊.(jiá) 家醅.(pēi) 撂.(liào) 怵.(chù) 钹(bó) 2.易错字形熹微.. 淳朴.. 箍.桶 门楣. 籍.贯 招徕. 过瘾. 阔绰. 擀.面杖.3.多音字炮⎩⎪⎨⎪⎧pào(大炮)páo(炮制)bāo(炮羊肉) 调⎩⎪⎨⎪⎧tiáo(调整)diào(对调) 嚼⎩⎪⎨⎪⎧jiáo(嚼碎)jiào(倒嚼)jué (咀嚼)埋⎩⎪⎨⎪⎧mái(埋没)mán(埋怨) 模⎩⎪⎨⎪⎧mó(模范)mú(模样) 落⎩⎪⎨⎪⎧lào(莲花落子)luò(落叶)4.形近字 ⎩⎪⎨⎪⎧蹲踞.(jù)前倨.(jù)后恭依据.(jù) ⎩⎪⎨⎪⎧糯.(nuò)米相濡.(rú)以沫儒.(rú)家 ⎩⎪⎨⎪⎧城隍.(huáng)庙惶.(huáng)恐彷徨.(huáng) ⎩⎪⎨⎪⎧管弦.(xián)乐炫.(xuàn)耀眩.(xuàn)晕 ⎩⎪⎨⎪⎧秸.(jiē)秆拮.(jié)据诘.(jié)责 ⎩⎪⎨⎪⎧戳.(chuō)穿 杀戮.(lù)荒谬.(miù)引经据典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莫名其妙随机应变 油嘴滑舌 顾名思义 一马当先逢场作戏 八面玲珑 看风使舵 左右逢源孤陋寡闻1.拟人: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2.比喻: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3.引用: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
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4.夸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1.衬托:如《春酒》第3段中写小花猫舔酒,侧面衬托出八宝酒的好喝,富有情趣。
2.对比:如《好嘴杨巴》第3段中通过一般人做茶汤的方法与杨七做茶汤的方法的对比,突出杨七独特的手艺、技巧。
1.对汪曾祺的评价(1)贾平凹: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2)沈从文:人太老实了,曾在北京市文联主席老舍先生手下工作数年,长处从未被大师发现过。
事实上文字准确有深度,比一些打哈哈的人物强得多。
有思想也有文才!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2.冯骥才写的19个俗世奇人(1)刷子李(2)背头杨(3)泥人张(4)绝盗(5)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6)认牙(7)死鸟(8)蔡二少爷(9)大回(10)好嘴杨巴(11)酒婆(12)小达子(13)蓝眼(14)青云楼主(15)刘道元活出殡(16)冯五爷(17)张大力(18)苏七块(19)快手刘3.端午节各地不同的风俗〔河北省〕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
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4.节日中的诗词关于春节的诗: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其作品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由于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上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2.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著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散文集《蒲桥集》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3.萧乾,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
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欧战场上的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
4.琦君,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台湾女作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等。
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5.冯骥才,当代作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
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慈溪。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史故事见长。
二、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隔阂.(hái)门楣.(méi)忌讳.(huì) 龙吟凤哕.(huì)B.招徕.(lái) 颤.巍(chàn)小钹.(bó) 即.物起兴(jí)C.秸.秆(jié) 囿.于(yòu)门槛.(kǎn) 如法炮.制(páo)D.气氛.(fèn) 蹲踞.(jù)苋.菜(xiàn) 见风使舵.(duò)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逢场作戏囊萤映雪左右逢源B.大名鼎鼎八面玲珑悠然自在C.顾名思议走投无路随机应变D.孤陋寡闻引经据典合辙押韵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2分)(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________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
(2)假期参观青羊宫,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________太深了。
(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淳朴隔阂丰富B.纯朴隔阂丰厚C.纯朴隔离丰厚 D.淳朴隔离丰富4.用成语替换句中画线的部分。
(3分)(1)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产生恭敬和钦佩(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2)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在大街小巷奔走( )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3)今年,我也照着现成的方法做( ),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中篇小说《边城》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成熟。
B.《端午的鸭蛋》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
作者善于从小场景、小叙事中写出人生的滋味。
C.生活中处处都是美,鲁迅从街头巷尾的商贩的吆喝中听出了生活情趣,写下了《吆喝》一文。
D.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塑造了有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高人的形象。
他的小说《神鞭》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6.名著阅读。
(4分)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
……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这段文字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选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除了这位名人外,《名人传》还介绍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一生,着重记述了他们在__________和社会交往方面所遭受到的不幸与排斥。
由此可见,所谓“伟人”均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后才练就的。
7.综合性学习。
(8分)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3分)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3分)(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
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2分)二、阅读(37分)(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问题。
(12分)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
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
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8.选文中“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具体指什么?(2分)9.依照示例,概括选文表现的不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