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PPT课件_图文.ppt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 PPT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
1.合理安排休息:注意休息,如水肿明显、合并感染、大量蛋白 尿应卧床休息。严重水肿者应经常变换体位。
2.预防感染:因为患者本身的免疫能力低下,且长期使用免疫抑 制剂,故很容易发生感染的并发症。注意进行无菌 操作,定时开窗通风,嘱患者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3.饮食护理: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以0.8-1.0g/kg/d, 钠盐摄入小于3g/d,脂肪摄入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的植物油为主。
5.练习憋气:病人俯卧于床上,腹部垫一枕头,练习吸 气后屏气30s。 6.术前常规用药:邦亭1ku肌注,舒乐安定2粒口服。
护理
术后
术后3小时:
术后3小时内每小时饮水300ml,以保证每小时有一次尿
标本。
术后6小时:
1.术后常规平卧6小时可解开腹带和左、右侧卧翻身。
2.卧床24小时,术后一般测血压8次,前4次之间间隔半 小时,后4次之间间隔1小时,血压平稳后停止。
病因
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NS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多种病理类型构成。
分类
儿童
原发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
(三膜一局一微小)
继发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青少年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微小病变型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2.若出现严重水肿,应减少肌肉注射的次数和频率。
原因:由于低蛋白血症、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较弱,血液 中的胍类物质十分容易随唾液排出,在口腔中经分 解作用最后产生氨,而氨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引发口腔溃疡。
措施:1.饭前饭后及时漱口。 2.若病情较重,应每天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口腔护理。
肾病综合征高凝机制及抗凝治疗

– 5例(29.4%)胸闷、呼吸困难 – 4例(23.5%)胸痛、咯血
完整ppt
李世军等, CNDT,2012;21:29 18
完整ppt
透析与肾脏病移植杂志. 2007.16(4):354-359 19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完整ppt
u 重大栓塞 (肺循环50%以上)
– 呼吸衰竭 – 心力衰竭 – 死亡
• There have been no RCTs of 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in IM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 Alb<2.0-2.5g/dL 、 proteinuria>10g/d、 BMI >35kg/m2 , prior history of thromboembolism 、 prolonged immobilization
完整ppt
21
NS血栓的确诊:影像学检查
✓血管彩色多谱勒检查 ✓CT血管成像(CTA/CTV) ✓MR血管成像 ✓同位素(血管及肺通气灌注显像) ✓血管造影
完整ppt
22
肾静脉CTV:右肾静脉主干血栓
完整ppt
23
CTA示肺动脉栓塞(箭头所示)
完整ppt
24
主要内容
• NS血栓的高发性和危害性 • NS血栓的机制 • NS血栓的诊断 • NS血栓的治疗预防
研究者
发生率 NS RVT (%) MN RVT
栾晓晨(1988) 26 13
50.0
--
发生率 (%)
-
王淑娟(1990) 100 46
46.0 26 12
46.2
吴兆龙(1995) 60 12
20.0
完整ppt
李世军等, CNDT,2012;21:29 18
完整ppt
透析与肾脏病移植杂志. 2007.16(4):354-359 19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完整ppt
u 重大栓塞 (肺循环50%以上)
– 呼吸衰竭 – 心力衰竭 – 死亡
• There have been no RCTs of 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in IM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 Alb<2.0-2.5g/dL 、 proteinuria>10g/d、 BMI >35kg/m2 , prior history of thromboembolism 、 prolonged immobilization
完整ppt
21
NS血栓的确诊:影像学检查
✓血管彩色多谱勒检查 ✓CT血管成像(CTA/CTV) ✓MR血管成像 ✓同位素(血管及肺通气灌注显像) ✓血管造影
完整ppt
22
肾静脉CTV:右肾静脉主干血栓
完整ppt
23
CTA示肺动脉栓塞(箭头所示)
完整ppt
24
主要内容
• NS血栓的高发性和危害性 • NS血栓的机制 • NS血栓的诊断 • NS血栓的治疗预防
研究者
发生率 NS RVT (%) MN RVT
栾晓晨(1988) 26 13
50.0
--
发生率 (%)
-
王淑娟(1990) 100 46
46.0 26 12
46.2
吴兆龙(1995) 60 12
20.0
肾病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以维持肾脏功能。
营养不良处理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 低盐、低脂的饮食,同时补充
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04
肾病综合征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指导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 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 疗等。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 检查等,监测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康复计划。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 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 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调 节身体机能,增强身体免 疫力,预防肾病综合征的 发生。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 于维护肾脏健康。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心理支持与教育
01
02
03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 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肾病综 合征的病因、治疗和护理 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 理和预防意识。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 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 励支持,增强康复信心。
05
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与保健
02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食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以低盐、低 脂、优质蛋白为主,控制水摄入量。
控制感染
预防和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利尿剂
用于缓解水肿症状,常用氢氯 噻嗪、呋塞米等。
糖皮质激素
营养不良处理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 低盐、低脂的饮食,同时补充
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04
肾病综合征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指导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 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 疗等。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 检查等,监测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康复计划。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 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 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调 节身体机能,增强身体免 疫力,预防肾病综合征的 发生。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 于维护肾脏健康。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心理支持与教育
01
02
03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 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肾病综 合征的病因、治疗和护理 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 理和预防意识。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 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 励支持,增强康复信心。
05
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与保健
02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食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以低盐、低 脂、优质蛋白为主,控制水摄入量。
控制感染
预防和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利尿剂
用于缓解水肿症状,常用氢氯 噻嗪、呋塞米等。
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诊疗指南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对于阻止 病情恶化、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理类型的肾病 综合征患者,需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改善预后
通过规范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可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 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 于防止复发和减少并发症也具有
重要意义。
04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蛋白质、盐分、水分的摄 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
休息与运动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 量运动。
心理支持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缓解水肿症状,促进尿液排出。
降压药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需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
03
治疗策略
一旦发生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
物治疗,如降脂药物、蛋白质补充剂等,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
06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与随访
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包括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用于评估肾病综合征的 预后情况。
预后分层
根据评估指标,将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预后 层级,以指导后续治疗和管理。
主要特征
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水肿和高脂血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在全球范围内,肾病综合征的发 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一种常见的
肾脏疾病。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等各个年 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为主。
《肾病综合征》课件

细胞疗法
利用干细胞、基因编辑等 技术修复受损的肾脏细胞 ,促进肾脏再生。
新型药物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 制,研发新型药物,如小 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 等。
新的研究结果
基因研究
发现与肾病综合征发病相关的基 因突变,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临床试验
验证新型治疗方法在肾病综合征中 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 依据。
让患者了解哪些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尽量避免使用或在使用过 程中密切监测肾功能。
注意个人卫生和预防感染
强调个人卫生和2023
PART 04
肾病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 展
REPORTING
新的治疗方法
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调节剂、抗体等 手段调节免疫系统,减轻 炎症反应,减少肾脏损伤 。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发病趋势、影响 因素及预防措施,为疾病防控提供 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肾病综合征 的发病机制,为新药 研发提供更多靶点。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动肾病综合征研 究的全球发展。
探索新型治疗方法的 联合应用,提高治疗 效果。
2023
PART 05
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享
REPORTING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李某,女性,28岁,因反复 水肿、尿少就诊。
护理经验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重饮食 调理,控制水分摄入,加强皮肤
护理,预防感染。
患者康复情况
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 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病例三:成功治疗的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王某,男性,65岁,因食欲不振、乏力就诊 。
治疗效果
分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 综合征、遗传性肾病综合征等。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免疫刺激剂:左旋咪唑等。
静脉免疫球蛋白:其作用机理可能在与免疫球蛋白与肾小 球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改变其晶格状态,从而促其溶解, 或封闭了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Fc受体,从而抑制了B淋巴 细胞合成抗体。常用剂量0.4g/kg/d,3-5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非固醇类消炎药
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弥漫重度增 生,肾小球基底膜呈分层状增厚,毛细血管袢 呈“双轨征”。
好发于青少年。半数有上感的前驱症状。75% 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在成 人效果不展至ESRD。
.
15
膜性肾病
光镜下表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好发于中老年,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以
肾静脉血栓最常见(10~40%)。 约1/4病例可自行缓解,早期膜性肾病激素及
细胞毒药物治疗后约60%病例可缓解,晚期疗 效差,往往不能使尿蛋白减少。 适当使用调脂药和抗凝治疗。
.
16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的早期作用,近年 研究表明此药还有影响全身及肾脏血流 动力学的作用,肾综病人用药后血容量 下降、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而降低尿蛋白,常用剂量为4-5mg/kg/d, 但要警惕其副作用。
.
42
其它可能的降尿蛋白的治疗措施
中药:雷公藤 2片,每日3次或火把花根片3-5片,每日3 次。
.
34
持续治疗阶段:经过减量阶段,应视病人的
具体情况作持续治疗。
(1)首始大剂量激素治疗后,仅获部分缓解者, 按上述方法减量后至小剂量,可服6个月或更 长时间,如果病人在小剂量持续治疗中,获得 完全缓解,则于缓解后,按原量再服4周,然 后,十分缓慢和规则的减量,减至维持剂量时, 则视病人具体情况,用维持量一段时期后,再 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静脉免疫球蛋白:其作用机理可能在与免疫球蛋白与肾小 球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改变其晶格状态,从而促其溶解, 或封闭了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Fc受体,从而抑制了B淋巴 细胞合成抗体。常用剂量0.4g/kg/d,3-5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非固醇类消炎药
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弥漫重度增 生,肾小球基底膜呈分层状增厚,毛细血管袢 呈“双轨征”。
好发于青少年。半数有上感的前驱症状。75% 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在成 人效果不展至ESRD。
.
15
膜性肾病
光镜下表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好发于中老年,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以
肾静脉血栓最常见(10~40%)。 约1/4病例可自行缓解,早期膜性肾病激素及
细胞毒药物治疗后约60%病例可缓解,晚期疗 效差,往往不能使尿蛋白减少。 适当使用调脂药和抗凝治疗。
.
16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的早期作用,近年 研究表明此药还有影响全身及肾脏血流 动力学的作用,肾综病人用药后血容量 下降、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而降低尿蛋白,常用剂量为4-5mg/kg/d, 但要警惕其副作用。
.
42
其它可能的降尿蛋白的治疗措施
中药:雷公藤 2片,每日3次或火把花根片3-5片,每日3 次。
.
34
持续治疗阶段:经过减量阶段,应视病人的
具体情况作持续治疗。
(1)首始大剂量激素治疗后,仅获部分缓解者, 按上述方法减量后至小剂量,可服6个月或更 长时间,如果病人在小剂量持续治疗中,获得 完全缓解,则于缓解后,按原量再服4周,然 后,十分缓慢和规则的减量,减至维持剂量时, 则视病人具体情况,用维持量一段时期后,再 逐渐减量直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