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国防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国防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国防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国防安全教育教案六年级国防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国防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国防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情报”和“间谍”的概念2、了解间谍活动的历史和现在,“第二战场”3、对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间谍人员做大概的了解,知道当今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一条特殊的战线指隐蔽战线,也就是间谍和反间谍。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经常在战争片里听到“情报”,也同样在很多影片中看到“间谍”的身影,那么,到底什么是“情报”;什么是“间谍”呢?二.教师介绍“情报”:预先获悉的有家伙子的信息。

“间谍”:一般是指受国(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派遣或指使专门进行获取和传送我国家机密、发展潜伏组织和人员、进行颠覆破坏等活动的人员。

三.知道了“情报”和“间谍”的概念,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的间谍活动吧。

介绍:从4000年前的夏朝起我国就有了间谍活动(内容略)四.在电影中,间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会各种国家的语言,会使用各种武器,反映特别灵敏等等,但是你们知道真正的间谍是什么样的?他们要做些什么?他们的工作需要多少勇气吗?让我们来看看在二战前后的间谍人员。

五.间谍工作在当今的经济竞争中也尤为重要,列举日本的例子。

六.教师总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习到了间谍的工作其实是相当危险和重要的,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情报,不管是战争还是经济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人,更应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反间谍能力,千万不要轻信他人。

做国家安全的小卫士!七.观看有关保卫国家安全的影象材料八.作业:将学到的内容告诉自己的父母,宣传国际“隐蔽战线”的较量情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六年级国防安全教育教案2第一单元我的祖国1、锦绣大地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的面积、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大好河山。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增强国防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坚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掌握国防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国防知识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我国国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国旗的象征意义。

2.教师简要介绍国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国防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国防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防知识,如:国防科技、国防历史等。

(三)分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防知识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搜集到的国防知识。

(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国防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如:我国南海岛礁建设、驻港部队等。

2.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国防精神,如:爱国、奉献、团结等。

(五)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国防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

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自己心中的国防英雄,分享英雄事迹。

2.学生发表自己对国防教育的看法,提出建议。

3.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国防教育的感悟。

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评价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和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培养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为成为新时代的国防人才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防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国防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国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的意愿。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3篇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3篇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3篇教案1: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国防的基本知识。

3. 培养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国防?2. 国防的重要性。

3. 国防的组成部分。

4. 国防的发展历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国防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国防的兴趣。

2. 学习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概念和为什么国防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3. 学习国防的组成部分:介绍国防的组成部分,如军队、武器装备、国防科技等,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进行说明。

4. 学习国防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国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演变和现代国防的特点。

5.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国防的理解和意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国防的理解和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

2.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国防组成部分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3.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国防的认识和态度。

教案2: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了解国防科技的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科技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国防科技的基本知识。

3. 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国防科技?2. 国防科技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和成果。

4. 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国防科技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国防科技的兴趣。

2. 学习国防科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的概念和为什么国防科技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3. 学习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和成果:介绍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如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并通过案例展示国防科技的成果。

4. 学习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通过讲解一些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在保卫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国防科技的认识和意义。

2024年小学六年级国防双拥教育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国防双拥教育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国防双拥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国防双拥教育》教材第四章《国防的重要性与我们的责任》第二节《保卫祖国,从小学起》。

详细内容包括:国防的定义与作用,国防的重要性,我国国防建设成就,以及作为小学生应承担的国防责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增强国防意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保卫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防的定义与作用,国防建设成就,小学生的国防责任。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国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军队阅兵式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国防的强大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国防的定义与作用:讲解国防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国防的作用,明白保卫祖国的重要性。

(2)国防建设成就:介绍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小学生的国防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卫祖国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体现国防意识,如尊重军人、保护公共财产等。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国防的定义与作用2. 国防建设成就3. 小学生的国防责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国防的认识,以及作为小学生应如何履行国防责任。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尊重军人、保护公共财产、学习国防知识等方面展开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国防知识竞赛、参观军事博物馆等活动,加深对国防的认识,培养国防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国防双拥教育中,要明确的是国防的定义、作用以及小学生应承担的国防责任是教学的重点。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范文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范文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增强国防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意识。

3. 学习基本的国防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国防教育的意义:介绍国防教育的背景、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 国防观念: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国防知识:介绍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普及国防科技知识。

4. 国防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勇敢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防教育的意义、国防观念的培养、国防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国防观念的深入理解,国防知识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国防观念、国防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防教育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国防教育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关注。

2. 讲解国防教育的意义:阐述国防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3. 培养国防观念: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4. 学习国防知识:介绍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普及国防科技知识。

5. 培养国防素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国防教育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他们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国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馆或军事博物馆,增强他们对国防教育的直观感受。

2. 邀请国防专家或军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防知识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小学 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  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安全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2. 我国国防的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活和发展。

3. 国防建设:我国国防建设的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

4. 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意义、途径和组织实施。

5. 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树立爱国情怀,关心国家安全,积极参与国防建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国防的含义、我国国防的重要性、国防建设。

2. 难点: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的基本概念、我国国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防教育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国防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国防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国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国防建设的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国防教育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每组提出具体措施。

5. 总结:归纳讲解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强调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如参观军事博物馆、国防科技展览等,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国防意识的提高。

六、教学拓展1. 国防科技:介绍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状况,重点突出国防科技在现代国防中的重要作用。

2. 国防教育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小学国防教育及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小学国防教育及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小学国防教育及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篇一:小学生国防教育教案学习目标:1、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小学生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2、通过国防常识、国防地理、国防科技等各方面教学使学生掌握部分浅易的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等知识,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会从小热爱祖国,立志献身国防。

学习课时:9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国防立法,兵强国安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母亲。

母亲的安危,同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每个公民都应该热爱祖国,热爱母亲,为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做出贡献。

为了确保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许多国防法规,他们是我国国防事业不断发展,兵强国安的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保卫祖国,抵制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法则规定:“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

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此外,国家还有一些其他法规,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总而言之,各种国防法规的建立,是兵强国安的保证。

第二课部队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在军事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知道对方首先要看清对方。

观察仪器主要包括四大类:(一)、光学观察镜(二)、红外线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三)、雷达和声纳(四)、侦察机和军事卫星其中要数军事卫星飞得最高,看得最远,情报最全面。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增强国防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安全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国防教育的定义与意义2. 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与现状3. 国防教育的重要性4. 学生如何参与国防教育5. 国防教育的实践途径三、教学重点:1. 国防教育的意义2. 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与现状3. 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1. 国防教育的实践途径2. 学生如何参与国防教育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教育的定义、意义、重要性以及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防教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防教育。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参与国防教育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加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案一、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国防教育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关注。

二、讲解国防教育的定义与意义:1. 国防教育的定义2. 国防教育的重要性3. 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三、讲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与现状:1. 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2. 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3. 我国国防建设的成就与挑战四、讲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国民国防素质2. 增强民族凝聚力3. 培养一代又一代国防人才五、讨论学生如何参与国防教育:1. 学习国防知识2. 参加国防教育活动3. 关注国防建设六、讲解国防教育的实践途径:1. 课堂教学2. 社会实践3. 国防教育主题活动七、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国防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防教育。

八、作业:1. 查阅有关国防教育的资料,了解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

九、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的评价,了解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年级国防教育教案第一课:神舟飞天教学目标:1、了解“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等相关情况。

2、了解人类不断向太空进军的情况。

3、知道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及为此做出的贡献的科学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新授。

一)让学生观察书本第一页插图,用自己的话讲一个故事。

二)老师补充、小结。

三)讲述第一小节:千年飞天梦。

老师结合相关资料给学生讲中国古时候人们向往人飞于天、车行于空的美丽传说,再介绍中国明代官员万户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情况。

借此教育学生要有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

四)讲述第二节:中国火箭、卫星、航天飞船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1: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3: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4月1日顺利返回。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4: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5: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起航,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

6:2005年10月12日九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承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酒泉发射升空,5日后(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返回。

7: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实施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40分。

8: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与我国首个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携手,共同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在顺利完成两次对接任务后,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36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

9:神舟“九”号飞船将载有3名太空人,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预计于2012年6月至8月发射。

10:2013年6月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

五)介绍中国航天三步走的基本情况。

三、课堂小结。

四、阅读第6页的超级链接内容。

第二课:信息化战争教学目标:1、2、3、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让学生学习了解各种奇妙的信息化武器及功能。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教学难点: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新授。

一)学习了解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必须首先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军队的信息化和战场的信息化,三者缺一不可。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是指一切与敌我双方军队、武器和作战有关的事实、过程、状态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被特定系统所接收和理解的内容。

就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

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较量。

如机械化战争,主要表现为钢铁的较量,是整个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竞赛。

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物质力量的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识的较量,是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竞赛。

知识将成为战争毁灭力的主要来源,“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大”。

二)介绍信息在近现代战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信息在现代战争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需要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

有的说,信息是第一战斗力,信息是信息化战争制胜的关键,谁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夺取战争的主动权,进而夺取战争的胜利。

在许多人的眼里信息成为追求的目标,信息是战争的主导因素,未来的战争就是网络中心战,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信息和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不能片面地、表面地、孤立地认识信息化。

如果将信息化理解为计算机、网络化,这样的认识就是片面的。

要正确地把握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关系,关键是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手段,离开了机械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还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的军队。

信息化只是支持作战条件多种手段中的一种手段,不是现代战争制胜的绝对实质。

信息化的关键是要扎扎实实地在融合、带动机械化上下功夫。

信息和网络不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信息只有与火力、机动力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

战争实践表明,信息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信息只是战斗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信息的多与少并不能决定战争的优势,要想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关键是要拥有可靠、及时的信息。

三)学习了解各种信息化武器。

老师介绍各种武器上运用的信息技术。

(书本第10页)四)学习了解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及中国的信息化武器。

三、课堂小结四、课后阅读第12页内容:历史上的三种战争形态。

第三课:铁蹄踏过卢沟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的真相及日本侵略者的真面孔。

2、让学生学习了解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被日本侵略者侵略的那些日子里遭受到的深重灾难。

教学难点: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新授。

一)介绍卢沟桥。

二)讲述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事变的真相及目的。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开始。

1927-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日本深受打击,为缓和国内矛盾,转移人民视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一二八事变即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初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

1月28日晚,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

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

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

七七事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导火绳)。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遂悍然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此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华北大片领土,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内陆腹地。

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三)讲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1)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2)震惊中外的“潘家峪惨案”1941年1月25日晚(旧历腊月28日),驻唐山、丰润、滦县等16个据点的3000多名日军、1000多名伪军,在日指挥官佐佐木的率领下,从四面八方悄悄地开到潘家峪。

他们进村后便逼着全村1500多人先到村边西大坑集中,逼问八路军的去向。

敌人又把群众驱赶到村中的潘家大院(地主潘会林的住宅),把大院封锁起来,用步枪、机枪向赤手空拳的群众疯狂扫射,并放起了大火。

大屠杀一直延续到次日下午7点钟。

全村有1230人被杀害,1941年1月25日,3000多名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

日军仅在潘家峪惨案中就屠杀了1298名无辜的中国人,放火烧毁房屋1235间,其中有儿童妇女658名,有23户人家被杀绝。

(3)罪孽深重的细菌战细菌武器作为一种生物武器,是由生物(细菌)战剂及施放装置组成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所谓生物(细菌)战剂是指用来杀伤人员、牲畜和毁坏农作物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靠炮弹、炸弹、布洒器和气溶胶发生器等施放装置进行施放。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常德空投鼠疫跳蚤,导致常德爆发了从来没有过的鼠疫大流行,成千上万名无辜平民死于非命。

2002年8月27日,东京地方法院认定至少有7643名常德人在这场违反《日内瓦公约》的细菌战中丧生。

三、课堂小结:四、实践园地:日寇到过你的家乡吗?通过各种方法查找日寇在家乡的犯罪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