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docx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word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word版)

一、定义概念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进制计数法。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边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顶点边6、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8、用量角器量角: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

3、0在左读外圈(0在右读里圈)。

9、锐角:小于900;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直角=900;平角=1800 ;周角=3600;10、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5、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1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17、梯形的高与梯形的上下底互相垂直。

1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好嘞,以下是为您总结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四年级的小朋友们,数学的世界可是越来越有趣啦!咱们一起来瞧瞧这上册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先来说说“大数的认识”。

这部分可有意思啦,咱们平常数数可能就到几百几千,可现在要面对那些超级大的数,比如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几千万!就像我上次去参观一个大型图书馆,里面的藏书数量那叫一个多,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的藏书超过了500 万册!我的天呐,这数字可把我惊到了。

500 万啊,写出来就是 5000000 ,这么多个 0 ,可得数清楚咯。

要认识这些大数,得先学会数级,个级、万级、亿级,每级都有四个数位。

读数和写数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 0 的位置和读法哦。

“公顷和平方千米”也是很实用的知识。

咱们学校的操场很大吧,但是和一公顷比起来,可能还小不少呢。

上次我去郊外游玩,看到一大片农田,农民伯伯告诉我,那片农田差不多有 10 公顷。

一公顷等于10000 平方米,而平方千米就更大啦, 1 平方千米等于 100 公顷。

想象一下,一个城市的面积可能就用平方千米来计量。

“角的度量”也很有趣哟!小朋友们都知道三角板吧,一个三角板上的直角是 90 度,锐角是小于 90 度的角,钝角则是大于 90 度小于 180度的角。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做手工,需要裁剪一个纸角,我就用三角板认真地量了量,确保角度合适,最后做出来的手工可漂亮啦!量角的时候,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0 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

“三位数乘两位数”可是计算中的重点。

比如说,咱们一家人出去旅游,坐高铁的话,每张票 200 元,咱们一家 4 口人,来回就得乘 2 ,那总共要花多少钱呢?这就得用三位数乘两位数来计算啦, 200×4×2 = 1600 (元)。

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别马虎。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也有很多学问。

咱们教室里的窗户框,很多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word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word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大数的认识1.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2.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3.比拟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1〕先看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

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拟下个数位上的数。

4.十进制计数法数......亿级万级个级级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计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单亿亿亿万万万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亿以上数的读法欢送共阅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2〕亿级或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6.亿以上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7.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常用的计算工具用算盘和计算器,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 1.、1、2、3、4、5、6、7、8、9、10、11........这些数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时无限的二.公顷和平方千米公顷有多大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公顷。

400米跑道围起来的局部的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有多大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作单位,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三.角的度量1.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文档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文档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认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定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边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尾端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定读。

中间无论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依照数位的序次写,中间或尾端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若是位数不相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若是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若是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 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5、多位数的改写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尾端的四个0 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尾端八个 0 去掉,再添上亿字。

6、求近似数〔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存近似数的方法:依照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存位数的下一位,若是这一位满5,那么向前一位进一;若是不够5那么舍去。

而无论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必然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1、线的认识〔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能够向两端无量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 AB 或直线 BA 。

线段 : 不能够向两端无量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 AB 或线段 BA 。

射线:能够向一端无量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射线 AB( 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 直线、射线能够无量延伸。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能够够测量,没有详尽的长度。

如:直线长 4 厘米。

是错误的。

只有线段才能有详尽的长度。

(2〕点与线的关系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若是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若是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够画出直线。

(完整word版)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姓名: 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一.数位顺序表二.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怎么样读万以上的数?1.读数要先分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为一级。

2.读数要从高位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四.怎么样写万以上的数?写数要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五.怎样比较数的大小?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六.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1.用“万”作单位表示数:首先要去掉这个数末尾的4个0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例如:250000=25万。

2.用“亿”作单位表示数:首先要去掉这个数末尾的8个0后,再加上一个“亿”字。

例如:1400000000=14亿。

七.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求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首先找到万位,看万位后面一位(0-4就舍去,5-9就在前一位进1)。

2.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首先找到亿位,看亿位后面一位(0-4就舍去,5-9就在前一位进1)。

八.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从左往右排序,1~6位为地区代码,7~14位为出生年月日,15~17位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数字是校验码。

第17位用奇数表示男性,用偶数表示女性,那么“440624************”是一个女性的身份证号码,这个人生于1978年2月29日。

九.电子计算器一般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等几部分构成。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一、加减法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3.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求两个数的积用乘法计算,求两个数的商用除法计算。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 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 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 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 ①、从高位数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 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 ①、从高级写起, 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 ①、位数多的时候, 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 就再比下一位, 以此类推, 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哪个数大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 为了读写方便, 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级末尾的不读,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上册数学那些好玩的知识点哟!先说大数的认识吧。

你知道吗,那些超级大的数字,读起来写起来可有讲究啦!像分级读和写,要先弄清楚每一级的数位是啥。

从右往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一级一级来,可别搞混啦。

还有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可厉害了!要是说一个大公园的面积,可能就得用公顷;要是说一个城市或者更大的地方,那就要用到平方千米啦。

角的度量也很有趣哟!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咱们可以用量角器来量出角的度数,然后就能知道它是哪种角啦。

三位数乘两位数,这可得认真算。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可别粗心算错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也不难。

试商的时候要多想想,找到合适的商,让计算又快又准。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呀?第二篇嗨呀,小伙伴们!咱们继续聊聊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哟!条形统计图可实用啦!通过它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一眼就明白。

画的时候要注意格子的大小和数量,标清楚数据,这样别人才能看得懂。

优化问题也很有趣哟!比如怎么安排时间最省,怎么花钱最划算。

咱们要开动小脑筋,好好想一想。

数学广角里的烙饼问题,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新奇?要想烙饼时间最短,就得合理安排,不能浪费时间。

还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在计算乘法和除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别忘了检查答案对不对。

怎么样,这些知识点有没有让你对数学更感兴趣呢?咱们一起加油,把数学学好!。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方便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

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亿(数字后面8个)、兆(数字后面12个,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百万,数字后面6个、十亿,数字后面9个……。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教育
甲骨文教育四年知点
第一元大数的
1、 10 个一千是一万,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 10 个一千万是一,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十⋯⋯都是数位。

4、按照我国的数,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

数位序表
数⋯⋯万个
数位⋯⋯千位百位十位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数位⋯⋯ 千百十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5、每相两个数位之的率都是10 的数方法叫做十制数法。

6、数,只是在每一的末尾加上“万”或“ ”字;每末尾的0 都不,其它数位有一
个 0或几个 0,都只一个“零”。

7、写数,万和上的数都是按照个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用 0 来足。

改写“万”
或“ ”作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 0 或 8 个 0 去掉或加上“万”或“ ”字就行了。

1.
把多位数改写成“万”、“ ”。

中要用“=” 接
8、通常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 4 或比 4 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数位“万” 或者“ ”;如果是 5 或比 5 大,要在前一位加 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数位“万”
或者“ ” 。

得出的是近似数,中要用“≈” 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三元角的度量
1、直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它的度。

2、射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量它的度。

3、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度。

4、把段的一端无限延,就得到一条射。

把段的两端都无限延,就得到一条直。

段和射都是直的一部分。

5、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和射。

两点只能画一条直。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所成的形叫做角。

一点是角的(点),两条射是角的
()。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画出的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叉开的大小,角的两叉开
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量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平均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的角的大小就是 1 度,作“ 1°”。

10、角相等。

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 度。

12、直角等于90 度,平角等于180 度,周角等于 360度。

13、 1 平角 =2直角。

1 周角 = 2 平角 = 4 直角。

14、角小于90 度。

角大于90 度而小于180 度;
15、角 < 直角 < 角 < 平角 < 周角 1小,
16、一大格,所的角是30 °;分一圈,所的角是360 °
第四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
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 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 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
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 )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

例如 1:已知:A× B=215,则 A× B× 2=()。

这是把 B 扩大了 2 倍,而积也应扩大 2 倍。

即215 × 2=430 ,所以 A× B× 2=( 430 )。

例如 2:已知: 2× A× B=200,则 A× B=()。

这是把 A 缩小了 2 倍,而积也应缩小 2 倍。

即200 ÷ 2=100 ,所以 A× B=( 100 )。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 A× B=510,如果 A 扩大了 5倍, B 缩小 5 倍,则积是( 510 )。

③一个因数扩大m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 倍,则积就扩大m× n 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 倍,则积就缩小m× n 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m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 倍,如果 m> n 则积扩大( m÷ n)倍。

如果 m< n 则积缩小( n÷ m)倍。

6、速度×时间 =路程路程÷时间 =速度路程÷速度 =时间
单价×数量 =总价总价÷数量 =单价总价÷单价 =数量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
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7、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 )×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8、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9、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两组对边分
别平行。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
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0、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除法算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除,
就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商;商大了要小,商小了要大。

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商不性: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
第七元
1、条形的意:条形是用一个位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
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些直条按照一定的序排起来.条形的点是可以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条形的特点:
(1)能使人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数据之的差。

3、我学的有横向条形、向条形以及式和复。

4、复一般由号、形、目、注等成。

在行政能力中常的有条形
、扇型、折和网状。

第八元【数学广角】
1、烙策略:
个数× 2÷同可以烙的个数=需要烙多少次
需要烙多少次×每一面的=至少需要的
2、茶策略:首先要明确茶的大致序,也就是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有哪些事情可以同
做,能同做的事尽量同做,才能省。

3、排策略:依次从等候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的等候最少。

4、“田忌” 策略:田忌用下等王的上等,用上等王的中等,用中等王的下等。

三两,田忌
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