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传感技术练习题及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试卷一试卷一试卷一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 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无分。
1.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C)A.压力B.力矩C.温度D.厚度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B.线性度C.灵敏度D.固有频率3.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A.光电式传感器B.电容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磁电式传感器4.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D )A.变极板面积型B.变极距型C.变介质型D.容栅型5.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6.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 D )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B.电缆的长度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7.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 是一种()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B.PNP 型晶体管集成电路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8.将电阻R 和电容C 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A.抑制共模噪声B.抑制差模噪声C.克服串扰D.消除电火花干扰9.在采用限定最大偏差法进行数字滤波时,若限定偏差△Y≤0.01,本次采样值为0.315,上次采样值为0.301,则本次采样值Yn应选为()A.0.301 B.0.303 C.0.308 D.0.31510.若模/数转换器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为10,最大输入信号为2.5V,则该转换器能分辨出的最小输入电压信号为()A.1.22mV B.2.44mV C.3.66mV D.4.88mV11.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A.周期偶函数B.非周期偶函数C.周期奇函数D.非周期奇函数12.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f),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不写解答过程,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真题测试与答案

2023年10月全国自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课程代码:2202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中,表达对其输入量变化的反映能力的是()A、量程B、反复性C、灵敏度D、线性度2.下列指标中,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A、灵敏度B、线性度C、过载能力D、幅频特性3.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是()。
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调理电路4.用电涡流式速度传感器测量轴的转速,当轴的转速为50r/min时,输出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为50 Hz,则测量齿轮的齿数为()。
A、60B、120C、180D、2405.下列测力传感器的类型中,属于发电型的是()A、电感型B、电容型C、压磁型D、应变型6.下列线位移传感器中,测量范围大的类型是()。
A、自感式B、差动变压器式C、电涡流式D、变极距型电容式7.为了进行图像辨认,应当先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不必要的像素,这一过程称为()。
A、编码B、压缩C、前解决D、后解决8.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涉及()。
A、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B、接触电动势和非接触电动势C、非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D、温差电动势和汤姆逊电动势9.在四倍细分的光栅位移传感器中,根据两路信号的相位差辨别方向时,相位差值不能是()。
A、45°B、90°C、135°D、180°10.封装有光电耦合器内部的是()。
A、两个发光二极管B、两个光敏三极管C、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D、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11.由RC网络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带通滤波器需要的电容元件的个数至少为()。
A、1B、2C、3D、412.信号的方差小,表达信号的()。
A、滤动范围小B、波动范围大C、平均功率小D、平均功率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3.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应在所测频率范围内保持。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与参考答案1、在典型噪声干扰的抑制方法中,采用RC吸收电路的目的是()A、克服串扰B、抑制共模噪声C、抑制差模噪声D、消除电火花干扰答案:D2、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量△Y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量△X之比,称为( )A、灵敏度B、阈值C、分辨力D、满量程输出答案:A3、压电陀螺的作用是检测运动物体的()A、角速度B、线速度C、线位移D、角位移答案:A4、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A、稳定时间B、阻尼比C、时间常数D、重复性答案:D5、压电式传感器属于( )A、电流型传感器B、结构型传感器C、物性型传感器D、电压型传感器答案:C6、气敏传感器检测气体的( )A、温度和成份B、温度和浓度D、成份和浓度答案:D7、下列线位移传感器中,测量范围大的类型是()A、变极距型电容式B、差动变压器式C、自感式D、电涡流式答案:B8、为了进行图像识别,应当先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不必要的像素,这一过程称为()A、前处理B、编码C、压缩D、后处理答案:A9、下列传感器,不适合于静态位移测量的是( )A、电感式位移传感器B、压电式位移传感器C、涡流式位移传感器D、压阻式位移传感器答案:B10、圆筒电容式液位高度传感器属于()A、变面积型B、变介质型C、变间隙型D、变极距型答案:B11、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 )A、阻尼比B、稳定性C、固有频率D、时间常数答案:B12、热敏电阻式湿敏元件能够直接检测()B、温度差C、温度D、相对湿度答案:A13、心电图信号为( )A、离散信号B、共模信号C、模拟信号D、数字信号答案:C14、霍尔式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时,当被测物上的标记数2:4,传感器输出周期信号的频率f=200Hz时,则轴的转速为()A、1500r/minB、2000r/minC、2500r/minD、3000r/min答案:D15、在标定传感器时,正行程的最大偏差与反行程的最大偏差可用于确定传感器的A、重复性B、线性度C、分辨率D、迟滞特性答案:A16、用电涡流式速度传感器测量轴的转速,当轴的转速为50r/min时,输出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为50 Hz,则测量齿轮的齿数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无分。
1.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A.压力B.力矩C.温度D.厚度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A.重复性B.线性度C.灵敏度D.固有频率3.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A.光电式传感器B.电容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磁电式传感器4.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A.变极板面积型B.变极距型C.变介质型D.容栅型5.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6.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B.电缆的长度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7.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是一种()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B.PNP型晶体管集成电路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8.将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A.抑制共模噪声B.抑制差模噪声C.克服串扰D.消除电火花干扰9.在采用限定最大偏差法进行数字滤波时,若限定偏差△Y≤0.01,本次采样值为0.315,上次采样值为0.301,则本次采样值Y n应选为()A.0.301 B.0.303 C.0.308 D.0.31510.若模/数转换器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为10,最大输入信号为2.5V,则该转换器能分辨出的最小输入电压信号为()A.1.22mV B.2.44mV C.3.66mV D.4.88mV11.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A.周期偶函数B.非周期偶函数C.周期奇函数D.非周期奇函数12.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f),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A.2X(f3) B.23X(f3) C.23X(f) D.2X(f)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不写解答过程,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测练习题1一、填空1.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比值。
对线性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
2.铂热电阻的纯度通常用比表示。
3.减少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零点残余电压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可能保证传感器、的相互对称(任填两个)。
4.利用涡流式传感器测量位移时,为了得到较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灵敏度,应该让的距离大大小于。
5.空气介质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其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式电容传感器。
6.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测量时,其对的响应特性。
7.用热电阻测温时,它在桥路中有不同的接法。
工业测量中通常采用制接法。
8.金属电阻应变片敏感栅的形式和材料很多,其形式以式用的多,材料以用的最广泛。
9.单线圈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对比闭磁路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优点是大、好、结构简单和便于操作。
10.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中,零点残余电压是评定差动变压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它的存在造成传感器在附近灵敏度降低、测量大等。
11.机械弹性敏感元件的灵敏度是指作用下产生的。
灵敏度大,表明弹性元件刚度。
12.电阻应变片中,电阻丝敏感栅的灵敏系数小于其电阻丝的灵敏系数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
13.闭磁路变隙式电感传感器主要由线圈、及铁芯组成。
14.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15.对于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来说,为了使其具有较高的度,不产生电涡流的透射损耗,要求被测特必须达到一定的度。
16.电容式传感器中,变间隙式一般用来测量的位移。
17.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通常用其和来描述。
当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处于动态时,测得的输出—输入关系,称为。
18.闭磁路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工作时,衔铁与被测物体连接,当被测物体移动时,引起磁路中气隙磁阻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线圈的变化。
《测试与传感技术》复习资料及答案.doc

《测试与传感技术》复习资料及答案.填空题1.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集成化与综合化、多功能化与智能化、系统化与标准化、(仪器虚拟化“(网络化)。
2.测试系统产生冋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在测试系统屮有(吸收能量)的元件,二是由于机械结构有(间隙),由后者引起的输出量不符现象称为(盲区)。
3.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主要以(灵敏度)、(线性度)和(滞后度)表征。
4、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主要类型有变面积式、(变间隙式)和(变介电常数式)等。
5、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线性)关系为最佳。
6、应表片制作材料分为金属应表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大类,其屮金属应表片线性度较(低/小),灵敏度(低〃卜)。
7、根据光栅工作原理,光栅分为(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
8、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工作的。
9.石英单晶体和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的灵敏度主要决定于(压电常数)。
10.同步分解器是一种(转角位移)检测元件,多安装在(进给丝杆)的一端。
11・根据光栅工作原理,光栅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
12.编码盘是把被测转角直接转换成相应(代码)的检测元件,它有(光电式)、(接触式)和(电磁式)三种。
13.按照电桥所采用的电源不同,电桥电路可分为(直流)与(交流)电桥。
14.电桥的和差特性是(合理布置应变片)、(进行温度补偿)、(提高电桥灵敏度)的依据。
15.不平衡电桥与平衡电桥是按(电桥工作时的状态)区分的。
16.光线示波器主要由(振动子和磁系统)、(光学系统)、(传动系统)和(时标系统)等组成。
17.磁带记录器在工作屮经历了(记录)、(重放)及(消磁)三个过程。
18.方差描述了信号在(均值)周围的分布情况,代表测试信号的(波动)分量。
19.均值、方差、均方值描述了随机过程的(静态)特征20.常用的窗函数有(矩形窗)、(汉宁窗)、(余弦矩形窗)及(指形窗)。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212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212题)1、己知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T=3s的一阶系统,当受到突变温度作用后,传感器输出指示温差的三分之一所需的时间为() sA、3B、1C、1.2D、1/3答案内容:C;2、下列传感器中的不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的是()A、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B、线绕电位器式传感器。
C、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
D、金属丝式传感器。
答案内容:A;3、下列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A、应变式传感器B、化学型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热电式传感器答案内容:B;4、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
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A、传感器+通信技术B、传感器+微处理器C、传感器+多媒体技术D、传感器+计算机答案内容:B;5、(本题为多选题)传感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信息获取B、信息转换C、信息处理D、信息传输答案内容:ABC;6、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10%到90%所需的时间称为()。
A、延迟时间B、上升时间C、峰值时间D、响应时间答案内容:B;7、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答案内容:C;8、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动态特性的是()。
A、迟滞、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C、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答案内容:B;9、(本题为多选题)利用霍尔片,我们可以测量一步到位哪些物理量()。
A、磁场;B、电功率;C、载流子浓度;D、载流子类型。
答案内容:ABCD;10、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如果影响和决定误差大小的全部因素(条件)始终保持不变,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这样的测量称为()。
A、组合测量.B、静态测量C、等精度测量D、零位式测量答案内容:C;11、下列传感器中的物性型传感器的是()A、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答案一、名词解释1.传感器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元件或装置。
2.转换元件转换元件就是敏感元件的输入转换成电参量输出。
3.敏感元件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4.测量测量是借助专门的技术和仪表设备,采用一定的方法去的某一客观事物定量数据资料的认识过程。
5.检测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与定量结果的过程。
6.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量的增量与引起输出量增量的输入量的增量的比值。
7.测量方法测量所采用的方法。
8.测量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产生的差异。
9.分辨力分辨力是指传感器能检测到输入量最小变化量的能力。
10.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指被测量的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值。
11.满度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γm用绝对误差Δ与仪器满量程Am的百分比表示。
12.标称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γx用绝对误差Δ与测量值Ax的百分比表示。
13.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时,其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误差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这种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4.随机误差当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时,若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则该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15.粗大误差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也称为过失误差。
16.静态误差当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时所产生的误差称为静态误差。
17.动态误差当被测量随时间迅速变化时,系统的输出量在时间上不能与被测量的变化精确吻合,这种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18.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法是指在使用仪表或传感器进行测量时,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从仪表或传感器上读出测量结果的方法。
19.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法是指用直接测量法测得与被测量有确切函数关系的一些物理量,通过计算求得被测量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实质为调相电路
u0 u u u ( R j L) R ......(1) j L R 2 2( R j L)
当铁芯发生位移后:
2 r 0 N rc lc x L2 1 r 1 l r l 2 2
2、两金属应变片R1和R2阻值均为120Ω,灵敏系数K=2;两应变片一 受拉,另一受压,应变均为800με。两者接入差动直流电桥,电源 电压U=6V。 A 求:(1)ΔR和ΔR/R;(2)电桥输出电压UO。 已知条件: R1 R2 + (1)R1=R2=120Ω,dR / R dR / R U U=6V + K (1 2 ) 2 (2)灵敏系数 R4 R3 dl / l (3)轴向应变 dl / l 800 B (4)电源电压U=6V 解:由上述公式可知 R K 2 800 10 6 0.0016 R R 0.0016 120 0.192
C ln( D ) d ln(10 10 =2.75 10 F ) 9.8
容抗值
1 1 9.65 105 H jC 2fC
4.如右图(1为固定极,2为可动极板)所示的电容式传 感器,极板宽度b=4mm,间隙,极板间介质为空气, 试求其静态灵敏度。若动极板移动2mm,求其电容变 量。
1、将一灵敏度为0.08mV/℃的热电偶与电压表相连接, 电压表接线端是50℃,若电位计上读数为60mV,热 电偶的热端温度是多少? 解:冷端温度为50℃,等效热电势: 0.08mV/℃*50℃=4mV;
热端实际热电势为:
E(t , to)=E(t , t1)+ E(t1 , to)=60+4=64mV,
解:在声源和接受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所接受到 的声信号频率与声源频率有差别,即:多普勒效应。 2v cos fd f C
C 1500 v fd 6 1.8m / s 2 f1 cos 2 5000 0.5
2、比较AE传感器与超声波探伤仪工作原理的异 同点。
• 解:AE传感器原理:金属材料在损伤前 会发生微弱超声波,即:AE现象。特点: 只收不发; • 超声波探伤仪是利用一对探头,一收一发。 有伤时,将影响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
3、解释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的工作原理 与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之间的关系。
解: 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工作原理: (1)发射探头: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高 频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 (2)接收探头: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超声 波产生的高频机械振动,转换成高频电信号。
The end
解:(1)
2 r 0 N rc lc L0 L10 L20 1 r 1 l r l 2 2
2 d2 2 2 d1 ( ) 0 N 2 t 1 1 2 d2 h h 2
解:
dc 0b 8.85 1012 1 4 103 K 7.08 1011 dx 0.5 103
C Kdx K x 1.4210-13 F
三、电感式传感器
• 某螺管型差动式自感传感器(如右图,1、4为圆盖,2为磁筒,3为磁 d 心)的结构参数为N=800匝,h=10mm、t=6mm、1 =2mm(磁心 d2 直径)、 =10mm(螺管线圈内径),并设 =1.30,(1)试求在 平衡状态下单个线圈的电感量 L0 =?(2)若将其接入变压器电路,电 桥变压器二次侧电源频率为10000Hz,u/2=0.9V,设电感线圈有效 电阻可以忽略,求该传感器的灵敏系数kz =?
O
UO
U R 6 0.0016V 0.0048V 2 R 2
3、在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形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片 电阻为120的金属应变片R1和R2,把这两个应变片接入差动电桥 如右图。若钢的泊松系数 =0.285,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 电桥电源电压U=2V,当试件受轴向拉伸时,测得应变片R1 的电 阻变化值 R1 0.48 ,试求电桥的输出电压U0。 解:有轴向形变和径向形变,是半桥双臂, 所以
C
1
1 d 1 2 2
d
1)
所以:C C C ACO x C Ax 进而可知: C 1 lAx 差动式的设计如下:
'
KC
l
C AC O x
d2
ε2 ε1
x
x
2、如图,C1与C2是两个差动式传感器的两个电容,A1、 A2是电压两个比较器,Ur是参考电压,电源电压为U, 设接通电源时,Q为高电平。试作图分析uA、uB、 uAB、UF、UG的电压波形图(分C1=C2与C1=C2两 种情况) A1
2 .试用光敏三极管控制以及直流电磁继电 器设计一个电灯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逻辑:没有光照时,电灯亮)
(a)
(b)
(c)
其中,VO端接电磁继电器,控制电灯。
3、解释CCD势阱的概念,论述CCD的电荷转移过程。
解:从半导体的原理可知,当在金属电极上施加一正 电压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极下面的P型硅区 里的空穴将被赶尽,从而在表面附近形成一个带 负电荷的耗尽区。也就是说,对带负电的电子而 言,这个耗尽区是一个势能很低的区域,成为电 子的势阱,简称为“势阱”,这是蓄积电荷的场 所。表面势阱的深度,近似地与极板上所加的电 压成正比。 电荷转移过程详见课件中t=t1、t=t2、t=t3、 t=t4四个时刻的电荷转移过程(略)。
可以计算出热端实际温度为:64mV/0.08mV/℃=800℃ 或者:60=0.08x(T-50),则T=800℃
2、欲测量变化迅速的200℃的温度应选用 何种传感器? 测1500℃的高温度又应选 用何种传感器? (不考虑测量精度与线 性度的要求)
解:测200℃选择热敏电阻或者薄膜热电偶; 测1500℃选择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VD1 双稳态 触发器 Q A R1 F C1
解:先A高,对C1充电,
Ur
uAB
Q B R2 C2 G A2 VD1
当UF>Ur时翻转,于是A低, C1放电。B与A相反。 图略
3、如右图(1、3为固定极,2为可动极板)所示电容式 传感器,其可动极筒外径为9.8mm,定极内径为10mm, 上下遮盖长度各为1mm,试求两个电容值?当供电频 率为60KHz时,求它们的容抗值? 解: 2 πε 0 ε l 2 π1 8.85 0.001 12 -12
2 2
NA n0 sin c (1.46 1.45 ) 0.17
2
1 2 2
c 9.80
2、光纤传感器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解:强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 3、光纤的数值孔径N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NA的取值大小有什么作用? 解:NA= n0sinθc,NA值越大,说明最大 入射角度越大,入射的光越多(集光能 力强)。
3、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要对热电偶进行 冷端补偿? 解:因为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是相对于冷 端温度的相对温度,如果测量热端的绝 对温度,则必须要知道冷端的温度,或 者冷端的等效热电势是多少。
六、光电式传感器:
1 .根据P90,图3.73(b)选择,当光源 波长 λ = 0.8 ~ 0.9 μm 时宜采用那种光 敏晶体管作测量元件?为什么? 解:选用硅材料做光电器件。根据光谱特 性,此处硅相对灵敏度高。
二、电容式传感器作业
CA CB CA CB d2 d1 d2 ε2 ε1 d1 ε2 ε1
x
x
lx+Δxx+Δxl
1、上图为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 C CO (1 Ax) ,其中 A l ( d 若有 x x : (1) C ? (2) K ? (3)并如何设计成差动式? C 解: C CO (1 Ax) 并有 C ' CO [1 A( x x)]
U R1 UO 4mV 2 R1
4、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 理上有何不同? dR 解: (1 2 ) d (1 2 ) dl d
R
l
金属应变片主要由几何尺寸的形变决定, 其电阻率的变化很小,忽略不计;半导 体应变片是基于压阻效应,由电阻率的 变化决定。
1 1 1 n 2.8 1020 RH q 0 K H hq0 22 0.1 102 1.62 1019
八、光纤传感器
1、求光纤n0=1、n1=1.46、n2=1.45的NA 值,以及最大入射角θc=? 解: 1
n0 sin c (n1 n2 ) 2
即
d2 2 d1 2 ( ) 0 N 2 2 1 1 L2 d h 2 2 t+x ) ( h
2
代入()式 1
总灵敏度:
du0 k z kt kc u0 / x dx
11
五、热电偶传感器
4、说明弯头型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解:如图所示 工作过程: 锯齿板受外力作用 →产生位移使中间的裸光 纤微弯曲→在微弯处使光束以小于临界角的角度 入射到界面,会有部分光逸出纤芯而散射入包 层,引起光强调制。锯齿板位移较小时,光纤 中光强的变化与位移量是呈线性关系的。
九、超声波传感器
1、解释多普勒效应。已知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的发 射波频率为5MHz,传感器角度为60度,液体中 声速为1500m/S,多普勒频移为6MHz。求流体流 速v。
传感器 练习题及解答
宋佳
一、电阻式传感器
1、何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怎样利用这种效应 制成应变片? 解: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当应变片的结构尺 寸发生变化时,其电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将应变片粘贴在各种弹性敏感元件上,当弹 性敏感元件感受到外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 作用时,弹性敏感元件产生应变,再通过粘贴 在上面的电阻应变片将其转换成电阻的变化。 通常,它主要由敏感元件、基底、引线和覆盖 层等组成,其核心元件是电阻应变片(敏感元 件),主要作用是实现应变-电阻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