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急诊科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CA 等自身抗体检查;DIC相关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需输血患者)等。
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及发热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临床路径病种

6.角膜裂伤
7.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8.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9.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0.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11.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
12.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13.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声带息肉
3.慢性鼻—鼻窦炎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6.腮腺多形性腺瘤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3.直肠息肉
4.门静脉高压症
5.腹股沟疝
6.下肢静脉曲张
7.血栓性外痔
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乳腺癌
11.结节性甲状腺肿
12.甲状腺良性肿瘤
13.急性乳腺炎
14.慢性胆囊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病案讨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和胃癌等。
病理
病理过程涉及血管损伤、出血和血容 量减少,可能导致休克和多器官功能 衰竭。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血便,可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和器械检查 (如胃镜、肠镜、血管造影等),以明确诊断和确定出血部位。
新技术应用
推广内镜技术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 疗中的应用,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探索新型药物和生物治疗手段,为急性上消 化道出血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利用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预测模型和智能 决策支持系统,提高救治效率。
提高医疗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医疗质量提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 确保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过程符合规范 要求;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专 业素养和服务意识;鼓励开展临床路径和单 病种管理,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救治效率。
VS
控制策略
建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警和应急机制 ,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救治能力;推广适宜技 术,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
研究进展与新技术应用
研究进展
深入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病理生 理机制和临床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 效果和安全性;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引进和 借鉴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患者满意度改善
关注患者需求和体验,提供人性化、温馨的 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与互动,建立良好 的信任关系;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针
对问题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和态度。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2016版)【精选】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诊疗方案蝮蛇咬伤诊疗方案臁疮咬伤诊疗方案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烧伤诊疗方案11.风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骨痹(骨关节病)诊疗方案痛风诊疗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12.皮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湿疮(湿疹)诊疗方案13.肿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肺癌诊疗方案14.血液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慢性髓劳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方案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15.眼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方案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青盲(视神经萎缩)诊疗方案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方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方案16.肝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诊疗方案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急性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17.传染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方案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18.肛肠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痔(混合痔)诊疗方案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20.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4 11 201628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21.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耳鸣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22.妇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盆腔炎诊疗方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联系人:张 洋 联系电话:************,131****7122征订方式:货到付款4学”要求员讲党课学系列 讲话,做合“学党印发〈关016〕2”学习教全面贯彻三严三实、创先争进一步坚以上率下“决胜全做合格尊《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首批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治疗规范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科学技术出版社定价:68元▲为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制和发布了首批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于2011年2月启动和实施试点工作。
13 急诊科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血脱。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2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201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第一诊断为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且《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表》评分≥9分者,进入本路径。
2.病程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4.需要手术止血或内镜止血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胃镜检查;血压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X线、心电图。
临床路径病种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35.克罗恩病
36.肠外瘘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2.上消化道出血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0.乳腺癌化疗
11.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12.胃癌姑息化疗
13.胃癌术前化疗
14.胃癌辅助化疗
15.胃癌放射治疗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1.双相情感障碍
2.精神分裂症
3.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血脱。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208)。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201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
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
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
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第一诊断为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且《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表》评分≥9分者,进入本路径。
2.病程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4.需要手术止血或内镜止血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血压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X线、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全腹彩超、肿瘤标志物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清热泻火止血。
(2)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健脾益气止血。
(3)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益气止血固脱。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
3.针灸疗法
4.基础治疗
5.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平稳,无呕血、便血。
2.血压、心率、肠鸣音恢复正常超过24小时以上。
3.血尿素氮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值未再进行性下降。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呼吸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内科保守治疗48小时无效,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208)的患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日期:年月日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