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简称AUGIB)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出血。
这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紧急处理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AUGIB患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机结合,制定出适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该路径主要包括患者的接诊、评估、治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
接诊环节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在患者到来后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判断AUGIB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评估环节则要求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测量生命体征、护理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进一步处理的需要。
治疗环节主要是通过西医的药物控制出血、处理患者的伴发症状和并发症等。
护理环节则包括对患者的综合护理、监护和安全措施等。
在具体实施中,中医在AUGIB的治疗和护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调理。
对于出血较少或初期出血的患者,中医可以采用温中止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中药疗法或穴位刺激等。
对于出血较多或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中医可以采用收敛止血、健脾化瘀的方法,如服用收敛止血的药物、中药疗法或穴位刺激等。
同时,中医还可以应用中药激光凝血、中药贴敷、中药灌肠等独特的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更好地理解AUGIB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护理需求。
其次,可以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第三,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四,可以提高患者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依从性。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医生签名
住院医师签名:主治医师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护士长签名:
耐信20mg bid,
克拉霉素0.5bid
阿莫西林1.0bid
营养
普食
普食
普食
普食
排泄
顺畅
顺畅
顺畅
顺畅
活动
适当活动
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
护理及
健教
住院基础护理
住院基础护理
住院基础护理
出院后服药方法
出院后复查时间
变异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护理人员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NS100ml+奥美拉唑40mg ivdripbid, 5%GNS500ml+VitC2.0+VitB6 0.2+10%氯化钾10ml ivdrip qd,10%GS500ml+10%氯化钾10ml+RI 10U ivdrip qd,根据情况输红细胞悬液和/或血浆
营养
禁饮食
流质饮食
流质至半流质饮食
排泄
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首程及入院记录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归档各项检查结果
病程记录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评估各项检查结果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病程记录
处置
吸氧心电血压监护记出入量
吸氧心电血压监护记出入量
吸氧心电血压监护
检查
血常规、血凝常规、血型、心电图、血糖电解质肾功、表面抗原丙肝抗体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舒适体位
其余同前
第4~7天
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实验
活动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
无呕血,病情稳定可进流质或糊状饮食
健康宣教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饮食配合的重要性,服药须知等
其余同前
第8~14天
活动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实验
饮食
半流质、糊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根据证型指导饮食,如山药莲子粥,豆蔻粥等。
检查
做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抽血、必要时交叉配血、胃镜等,指导患者留取各项标本
药物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注意用药后的观察,如静滴止血敏,静推立止血,口服凝血酶原等
活动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
饮食流质或糊状饮食,呕血者应暂禁食
护理
1、入院前准备好床单位,及时安置好患者。
2、做好入院介绍,主管护士自我介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日期
项目
护理内容
入院当天
评估
1、一般评估:生命体征、情志等。
2、专科评估:神志、肢体温度、皮肤与甲床色泽、静脉充盈度、表情、恶心呕吐、呕血、尿量、便血、血象等。
治疗
1、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测T、P、R、BP 及中心静脉压。
2、按医嘱吸氧、交叉配血、输血。
3、记尿量。
4、必要时遵医嘱留置胃管。
护理
1、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2、发出院通知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征求病人意见,协助病人办理出院。
健康宣教
1、出院服药指导,疾病预防,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生活起居有序
2、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何自我观察大便的色、量、质。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53)与试验组(n=53),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施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关于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与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关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与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92.45%与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4%、62.26%与73.58%,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关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election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hods:106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53)and experimental group(n=53)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 mode.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and the effectof clinical nursing.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the awareness rate of disease knowledg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94.34%,92.45% and 98.11%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6.04%,62.26% and 73.58%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election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It can not only improve patients'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linical nursing effect,but also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isease knowledge.[Key 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Clinical nursing pathway;Application effect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与黑粪,将会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1],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2],该疾病的病死率高达8%-13.7%,因此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进行护理。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4.怀疑急性肠炎(细菌性)或者缺血性肠炎的患者,需 用抗生素
5.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 或心率>120 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 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5.抑酸药物(仅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 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 受体拮抗剂(H2RA)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 的患者。 6.生长抑素和血管加压素:必要时选用。 7.止血药使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均可使用)。 8.内镜检查: (1)系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检查,须争取在出血后 24–48 小时内进行。 (2)应积极稳定循环和神志状况,为内镜治疗创造条 件,检查过程中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9.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药物 或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条件进行内镜/TIPS 的挽救治疗方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4.通过内镜检查已明确出血病因,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5.入院后 72 小时内不能行内镜检查或患者拒绝内镜检 查者,应转出本路径。
二、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消化道出血_________(ICD-10:k92.208);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天
1.呕血和/或黑便和/或便血 2.可伴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 表现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K92.208 消化道出血疾病
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
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有暗红色血便、鲜血便或者洗肉水样便,怀疑下消化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
(二)诊断依据。
1.主要症状合体征:呕血、黑便或便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
2.基本辅助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氮质血症结合内镜检查结果可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2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2.年龄18-65周岁住院患者3.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入选。
排除标准:1.消化道大量出血和休克者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肠动脉破裂出血者3.精神性疾病、无自制力、不能明确表达者4.不同意按照临床路径方案的要求配合诊疗者(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2.补充血容量3.止血治疗(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与尿素氮,大量出血者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
2.补充血容量:可静脉用5%葡萄糖液、平衡盐液、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改善周围循环,血红蛋白<70g/L时应输血。
3.止血治疗①冰盐水洗胃:下胃管用4℃冰盐水反复灌洗胃腔,灌洗后可注入云南白药、三七粉、白及粉等中药止血。
亦可以去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盐水100rd 中,自胃管灌入,经30-45分钟吸出后再灌注。
或将凝血酶溶解成10-100u/ml 的溶液分次口服。
②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400mg静注6-8小时一次;雷尼替丁:开始50mg,以后100mg/8小时;法莫替丁:开始10mg,以后20mg/12小时维持。
以上药物任选一种,静脉给药24-48小时,直至出血停止后改口服。
③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静推,并可与奥美拉唑40mg+0.9%氯化钠50ml,8ml/小时维持静点。
④内窥镜下局部喷洒止血药、电凝止血等。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然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且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短于和少于对照组,同时具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而临床路径则是有效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方法之一[1]。
对此,本文以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
实验组35例患者中包括21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为25~74岁,平均年龄为(45.6±2.3)岁。
对照组35例患者中包括20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为24~74岁,平均年龄为(44.9±2.2)岁。
2组患者在诊断标准、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均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即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要求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27.251)(二)诊断依据。
根据SGE guideline: The role of endoscopy in acute non-variceal upper-GI hemorrhage. Gastrointest Endosc, (2004,60:497-504);SGE guideline: The role of end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variceal hemorrhage, updated July 2005.Gastrointest Endosc(2005,62:651-655);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73-76;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上述指南、共识等文献中关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意见选择治疗方案1.维持稳定生命体征,必要时输血。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7.251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本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常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3)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抗核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检查;(2)DIC相关检查;肿瘤标记物相关检查;(3)超声心动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有呕血和/或黑便。
2.有心悸、恶心、软弱无力或眩晕、昏厥和休克等表现。
3.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152–158)。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并输血。
2.应用各种止血药物、抑酸药物。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9
2.204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鲜血、呕吐咖啡渣样物、黑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抗核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检查;
(2)DIC相关检查;
(3)超声心动图。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2.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对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应置入胃管。
4.输血指征: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或心率>120次/分。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5.抑酸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受体拮抗剂(H2RA)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的患者。
6.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
7.可以选用止血药。
8.内镜检查:
(1)系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检查,须争取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2)应积极稳定循环和神志状况,为内镜治疗创造条件,检查过程中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八)出院标准。
经内镜检查发现出血已经停止,但未明确出血病灶者,全身情况允许时可出院继续观察。
1.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
2.恢复饮食,无再出血表现。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内镜检查而造成并发症(例如穿孔、误吸),造成住院时间延长。
2.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建议进入该疾病的相关途径。
3.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等均属高危患者,在胃镜检查后可能需要特殊治疗手段。
4.通过内镜检查已明确出血病因,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5.入院后72小时内不能行胃镜检查或患者拒绝胃镜检查者,应转出本路径。
二、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ICD-10:K92.2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