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54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葡萄糖酸钙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葡萄糖酸钙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葡萄糖酸钙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张美艳【摘要】目的:分析葡萄糖酸钙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经泮托拉唑治疗,治疗组经葡萄糖酸钙联合泮托拉唑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1%,各指标对比,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葡萄糖酸钙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of calcium gluconate combined with pantoprazole treatment.Methods13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groups,each group of 65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pantoprazole in th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by calcium gluconate combined with pantoprazole in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6.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3.1%,P<0.05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No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d.ConclusionThe bleeding curative effect of calcium gluconate combined with panto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葡萄糖酸钙;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作者】张美艳【作者单位】132000 吉林,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特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多见于胃炎、胃肠道溃疡等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危急[1]。

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外科护理,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使患者转危为安。

方法:总结所在医院5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外科护理经验与方法。

结果:经治疗护理治愈40例,好转14例。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变化快,来势凶险,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可达到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外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99-02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诊之一,通常发病突然、出血量大、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除临床医师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护理干预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可以提高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1 一般资料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入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①纳入标准:住院时间>10d,意识清晰,能够正常语言交流,治疗依从性强。

②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③主要临床表现:暗红或柏油样便;出血量大者,可伴呕血,并有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发冷等低血压体征。

共收集病例54例,包括溃疡性出血23例、出血性胃炎16例、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1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4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

2 护理体会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血导致窒息;明显出血或严重呕血时,应禁食。

呕血后,应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并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积血异物,减少口腔异味,避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

具体有如下干预措施。

2.1 一般护理。

①出血期禁食,需每日2次清洁口腔,呕血时应随时清洁口腔,保证口腔清洁无味。

②便血后应及时擦拭干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或压疮。

③出血停止后可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和易消化的软饮食,绝对避免粗糙、坚硬、不易消化的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定时进食,严禁暴饮暴食,以防引起胃不适。

上消化道出血名词解释

上消化道出血名词解释

上消化道出血名词解释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出血现象。

下面是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术语的解释:1.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指食管黏膜下出现的、由静脉扩张和曲张所形成的血管。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等疾病的并发症,可因血管压力增加而导致出血。

2. 弥漫性胃黏膜充血(diffuse gastric mucosal congestion):指胃黏膜的血管扩张和充血现象,多见于胃溃疡疾病。

如果黏膜出现溃疡,则可能出现出血症状。

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溃疡:指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导致的胃黏膜溃疡。

这些药物会损害黏膜屏障功能,使黏膜易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袭,导致出血。

4. 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fundal varices):指胃底部的静脉曲张症状,多见于肝硬化患者。

胃底静脉曲张的破裂可能导致大量呕血。

5. 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分别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

这些溃疡可能由感染、药物或其他因素引起,造成黏膜屏障受损,导致出血。

6. Malory-Weiss综合征(Malory-Weiss syndrome):指食管黏膜和胃黏膜的撕裂,通常由于严重的呕吐或剧烈的咳嗽引起。

这种综合征可能导致出血。

7.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泛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出血现象。

这种出血可能表现为呕血、黑便或大量便血等症状。

8. 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指能够拮抗维生素K作用的药物,如华法林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用于治疗血栓疾病,但同时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总的来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涉及到多种疾病和病理机制。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ppt课件【27页】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ppt课件【27页】
常见并发症有吸入性肺炎、窒息、食管炎、食管粘膜坏死及心律 失常。
5 选择性血管造影介入疗法
在作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诊断上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的同时,可进行介入疗法,必要 时作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或胰十二 指肠动脉的超选择性血管造影,针对造影剂外溢或 病变部位经血管导管滴注垂叶后叶素、加压素或去 甲肾上腺素,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出血停止。 对注入加压素止血失败者,胃肠壁血管畸形,以及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出血而不能立即手术者,还可采 用选择性动脉栓塞。
A 生长抑素
可以降低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内脏血管量,但 并不直接收缩血管,可能通过抑制胃肠分泌的血管活 性肠肽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
善宁0.1mg iv st.继以0.1-0.2mg iv Q4h持续给药。 门脉高压出血控制后维持5天停药,不需减量 。
B 血管活性药物
a 降低门脉压药物:减少出血量 b 血管扩张剂
a 降低门脉压药物(血管加压素)
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半衰期短,只有15分钟,一次静注只能 维持20~30分钟,故主张连续静脉滴注。
特利加压素 :它作用时间长,半衰期达10小时,且作用强,副作 用少,是人工合成的长效血管加压素。用特利加压素首次静推 2mg,4~6小时后静滴1mg,连续使用24~36小时,止血成功 率优于血管加压素联合硝酸甘油。对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出血的止血率可达60%~70%。
三 下消化道出血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1.肛管疾病 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 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
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 侵入直肠。 3.结肠疾病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 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 4.小肠疾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隆 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小肠肿瘤、胃肠息 肉病、小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刍议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症肝硬化者接受凝血酶+生长抑素干预成效。

方法:把纳入组内108例上消化道出血症肝硬化者分成单纯组、复合组,分别54例。

凝血酶疗法为单纯组方案,生长抑素+凝血酶是复合组方案。

对比疗效。

结果:复合组疗效好于单纯组,P<0.05;复合组止血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单纯组,前者输血少,P<0.05。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症肝硬化者接受凝血酶+生长抑素收效显著。

可广泛使用。

[关键词]生长抑素;凝血;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rombin + somatostatin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nd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nd cirrhosis were pided into simple group and compound group, 54 cases respectively. Thrombin therapy was asimple group scheme, and somatostatin + thrombin was a compound group scheme.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poun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imple group (P < 0.05); The hemostasis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compound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simple group. The former had less blood transfusion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to receive thrombin + somatostatini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nd liver cirrhosis. It can be widely used.[Key words] somatostatin; Coagulation; cirrhosi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肝硬化在临床很常见,近年来本病发生率升高【1】。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观察徐楠楠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观察徐楠楠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观察徐楠楠发布时间:2023-06-19T05:40:30.0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徐楠楠[导读] 目的:研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所产生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2例以及23例患者,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血次数以及止血时间的差异性,所产生的护理效果以及后续并发症发病率的对比。

结果:根据临床实验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出血次数以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后续并发症的发病几率也较低,p值均<0.05。

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教常规护理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如皋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通 226500摘要:目的:研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所产生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2例以及23例患者,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血次数以及止血时间的差异性,所产生的护理效果以及后续并发症发病率的对比。

结果:根据临床实验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出血次数以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后续并发症的发病几率也较低,p值均<0.05。

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教常规护理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循证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起病较急,病程变化速度较快,同时,根据患者的不同严重程度,还会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的产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

Rockall评分系统
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临 床广泛使用的评分依据之一,将患者分 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其取值范围 为0~11分。
注:a: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心 率<100次/min;b: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 c: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 Mallory-Weiss综合征为食管黏膜撕裂症;积分≥5分为高危, 3~4分为中危,0~2分为低危。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
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 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 血,应避免漏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018 版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消化科 魏毅强 2019-04-15
定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是临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消化性溃疡常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 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应激源; 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 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 药物性溃疡常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病史。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ERA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避 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并治疗潜在的病变。
控制基础疾病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消化道内窥 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潜在病变。
04
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与预后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常见并发症
01
02
03
出血性休克
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血容 量急剧减少,出现脉搏细 速、血压下降、头晕、口 渴、心慌等症状。
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身 体状况等对预后有较大影 响。
随访与复查
定期复查
消化道出血停止后,应定期复查 血常规了解贫血状况,复查胃镜 、肠镜等了解出血病因及愈合情
况。
预防复发
针对可能的病因进行预防,如治疗 溃疡、控制高血压等。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如出现呕血、 黑便、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 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 、乏力、头晕等症状。
感染
消化道出血后,肠道细菌 易位,可引起腹腔感染、 败血症等。
预后评估
出血量评估
根据呕血、黑便的量及全 身症状,判断失血量,大 量失血可危及生命。
病因评估
不同病因的消化道出血, 预后不同。例如,胃溃疡 出血较胃癌出血预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对其出血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
床资料,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PU),十二
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胃癌出
血等为主,本组54例经内科治疗,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以消
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及胃癌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在治疗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疗效显著。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胃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
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另外,胃空肠吻合
术后的空肠段病变出血亦属于此范围内[1]。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的
严重病症之一,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和便血,少数患者
会表现隐性出血等症状。笔者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54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
行了综合性回顾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上消化道出
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呕血和(或)黑便,明确为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
疡除外。病因诊断主要依据内镜检查、钡餐透视、手术探查及临床表现而确定。
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2.5岁。

1.2发病季节 春季12例占22.2%,夏季25例占46.3%,秋季13例占24.1%,
冬季4例占7.4%,本组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1.3出血诱因 药物引起者28例(51.9%)占第一位,其次是饮酒12例(22.2%),
劳累引起者8例(14.8%)占第三位,饮食不当3例(5.6%),感染1例(1.9%),
无明显诱因者2例(3.7%)。

1.4治疗治疗:①一般治療: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双下肢
略抬高,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吸入气管。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
量。大量出血者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食。②快速补充血容量:我院采用
聚明胶胎补充胶体液,升压效果好,较常用。如为大出血须联系输血。注意晶体
液和胶体液比例,见尿补钾。③安慰患者:及时清除血迹,消除恐惧心理。安静
休息有利于止血。④消化性溃疡出血多见,静滴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立止血,
以抑酸、止血,口服凝血酶、云南白药以局部止血,及支持治疗。⑤呕血、便血,
出血量大,发现肝功能异常,结合症状、体征、病史,支持肝硬化食管和(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则立即快速静脉滴注善宁、施
他宁,以减少内脏供血而止血,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及补血量,积极补液支持治疗。
垂体后叶素因较前两药存在止血速度、止血率、不良反应多、偶有静脉外渗等缺
点,已较少用。施他宁有引起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防范。应注意避
免输血输液量过多,导致门静脉压力增加而诱发再出血,输大量库存血诱发肝性
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非手术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者,应行紧急
静脉曲张结扎术。⑥怀疑消化性溃疡出血,经治疗出血时间超过48h仍不能停止;
24h输血1500ml仍不能纠正血容量;内科保守治疗期间发生再次出血者;内镜
下发现有动脉活动性出血,经止血治疗无效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2]。⑦观察
有无发热,大多与出血程度呈正相关。体温若超过38.5℃,可给予物理降温。如
反降至正常值以下,预后不佳,应积极采取复温措施。排除原发病、感染等所致
发热后,体温变化对于判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继续或停止以及转归与
预后都有一定的帮助。⑧出血停止标志:呕血停止,血压脉搏平稳,血红蛋白和
红细胞计数稳中有升。⑨禁食患者应逐步开放饮食。

2 结果
2.1出血量 估计根据首次记录的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500mE)20例,占
37.0%;中量出血(500~1000mL)28例,占51.9%;大量出血(≥1000mL)6
例,占11.1%。

2.2病因分布 5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消化性溃疡(PU)22例(40.7%)
占第一位,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2例(22.2%),胃溃疡(GU)10例
(18.5%),其次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11例(20.3%),第三位是急
性胃黏膜病变(AGML)9例(16.7%),胃癌6例(11.1%)占第四位,慢性胃
炎4例(7.4%)占第五位,其他依次为原因不明2例(3.7%)。

2.3治疗效果 本组54例经内科治疗,治愈4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6%;死亡2例,病死率为3.7%。

3 讨论
3.1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发病快,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本文统计54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此结果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相符[3],其原因除与性
别有关外,尚与饮酒、过劳、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等有关。在AGML中大多有明
显的服药(解热镇痛药、消炎药、激素等)或饮酒史。在EVB中服用解热镇痛
药也是一个主要诱因。本组出血的发病率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说明出血与季
节、气候变化也有关,因此慎用药物、节制饮酒、避免过劳,可减少上消化道出
血的发病率。

3.2发病机制 当前所明确的发病机制主要如下:炎症或者溃疡性疾患,诸如
消化性溃疡或者胃炎等;诸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机械性疾患;诸如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血管性疾患;诸如息肉、消化道肿瘤等
新生物以及全身性疾患,诸如尿毒症、血液病等[4]。PU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
原因,EVB占第2位,AGML占第3位,胃癌占第四位,AGML的发病率明显
提高。这证明自纤维胃镜在临床上普遍开展以来,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有了
很大的变化。

3.3预防 凡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嘱忌浓茶、咖啡、辛辣刺激饮食,
并行正规维持治疗或间隙全剂量治疗。对服用甾体类消炎药引起的溃疡,尽可能
停用或减量,或换用其他制剂。如不能停用,则须口服抑酸剂。幽门螺杆菌阳性
患者,应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为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反复出血患者,嘱家里
备有凝血酶、云南白药等,发现吐血、便血应立即服用,并就近住院治疗。如发
现明显食欲差、恶心、低热等,亦应及时就诊。服心得安的患者,嘱不能自行停
药。冬季气温较低且变化较大,血管脆性增加,为上消化道出血发病高峰期,嘱
外出时戴口罩。

总之,药物、饮酒、劳累及精神因素等是本病诱因,临床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并通过在高发季节及精神应激期间,通过积极宣传、提供健康教育指导、规范用
药和及时、有效对症治疗等措施,来进一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2]詹文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程序及诊疗原则[J].临床外科杂志,2002,l0
(3):131-132.

[3]胡正玲.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
11(7):125-126.

[4]高应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
(2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