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A)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工具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 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

8、Mapinfo中扫描地图进行坐标配准的基本操作步骤。

地理信息复习题(完整版)

地理信息复习题(完整版)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完整版)1、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材料,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数据本身没有意义。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数据,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它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决策的依据。

两者之间的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②数据经过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可变成不同的信息。

③由于数据和信息之间紧密联系,通常并不严格区分数据信息2、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以及功能(5点)概念: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是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系统,可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及其实体的空间地理分布,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系统管理软件)、空间数据(数据来源有室内数字化、外业采集以及其他数据的转换)、应用人员、应用模型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管理、查询和分析、可视化表达输出。

工作原理:空间模型、地理参考系、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

3、 地理数据的定义、三个特征(第三章)地理数据的定义: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是表示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诸要素文件,包括自然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

空间数据的定义: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空间关系等特性。

特征:空间特征 属性特征 时间特征补充:地理数据是GIS的操作对象,据来源分包括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和元数据。

据表示的对象分包括类型数据、面域数据、网络数据、样本数据、曲面数据、文本数据和符号数据。

地理空间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及其所联接的特征实体。

最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最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A)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3.GIS工具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

8、Mapinfo中扫描地图进行坐标配准的基本操作步骤。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及答案6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及答案6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地理信息系统2、空间分析3、空间数据元数据4、Web地理信息系统5、数字地形模型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比较地理信息系统和一般信息系统的区别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3、简述栅格数据游程长度编码的基本思路;写出右图所示栅格数据的游程长度编码(第二大题第3小题图)4、简述地图投影的分类;说出右图所示地图投影的名称(第二大题第4小题图)5、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三、论述题(共50分)1、结合下图谈谈空间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本小题15分)2、请就根据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和空间分析方法,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设计解决技术流程(可以采用文字描述和流程图相结合的方法答题):(本小题15分)1)城市A计划将道路R由原来的10米拓宽为30米,请列出所有需要拆迁居民的信息2)B县计划对辖区内大于15度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在地图中标识出所有需要实施退耕还林的区域3、针对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了解的问题(生活服务、科学研究、信息管理、政府办公等均可以),设计一个应用3S集成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请尽可能将你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这个解决方案的细节中(如采用需要使用融合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增强,使用空间叠置分析对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等)(本小题20分)可以作为参考的案例:在对湿地环境的研究工作中,用GPS测量湿地的精确范围,通过遥感影像对湿地水环境及周边环境信息进行解译提取,采用GIS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空间数据模型2、元数据3、空间插值算法4、地图投影5、地理信息系统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2、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比较3、画图表示右图所示矢量数据的多边形-边树状索引(第二大题第3小题图)4、简述空间分析中的再分类方法(Reclassify)及其应用5、简述等高线转成格网DEM的方法三、论述题(共50分)1、结合下图谈谈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小题15分)2、请就根据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和空间分析方法,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设计解决技术流程(可以采用文字描述和流程图相结合的方法答题):(本小题15分)1)已知水体在遥感影像某波段上具有较低的灰度值,将水体范围从该波段中提出出来2)B县计划对辖区内大于15度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在地图中标识出所有需要实施退耕还林的区域均可以),设计一个应用3S集成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请尽可能将你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这个解决方案的细节中(如采用需要使用融合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增强,使用空间叠置分析对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等)(本小题20分)可以作为参考的案例:在对湿地环境的研究工作中,用GPS测量湿地的精确范围,通过遥感影像对湿地水环境及周边环境信息进行解译提取,采用GIS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期末考试试卷C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5分)1GIS (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2 DEM(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3 RS(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4 伽利略计划5 拓扑关系6空间数据模型及其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7栅格数据结构二、问答题(共65分)1请写出5个著名的GIS软件名称,并简述GIS的功能(10分)2ARCVIEW实现哪些空间分析功能,有何实际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

地理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
1、数据
2、地理空间
3、空间叠合分析
4、空间邻近
5、地理信息系统
二、选择题(ABCD)
1、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者是_________
2、数字地球提出者______
3、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_______
4、
5、
三、判断分析(判断对错两分,解释两分)
1、
2、
3、
4、
5、
四、简答
1、什么是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他们有什么优缺点
2、请分别画出空间叠合分析Union(联合)、Intersect(相交)、Identity
(识别)、Erase(擦除)、Update(更新)的关系图(P161)
3、请写出数字屏幕化的过程
五、分析应用
1、看图回答问题(P169-170)
(1)请写出他的邻接矩阵
(2)运用dijkstra计算最短路径,要求用禁忌表、路径、记录表表示2、请用游程编码和四叉树表示以下编码P54-55。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及答案6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及答案6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地理信息系统2、空间分析3、空间数据元数据4、Web地理信息系统5、数字地形模型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比较地理信息系统和一般信息系统的区别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3、简述栅格数据游程长度编码的基本思路;写出右图所示栅格数据的游程长度编码(第二大题第3小题图)4、简述地图投影的分类;说出右图所示地图投影的名称5、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三、论述题(共50分)1、结合下图谈谈空间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本小题15分)2、请就根据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和空间分析方法,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设计解决技术流程(可以采用文字描述和流程图相结合的方法答题):(本小题15分)1)城市A计划将道路R由原来的10米拓宽为30米,请列出所有需要拆迁居民的信息2)B县计划对辖区内大于15度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在地图中标识出所有需要实施退耕还林的区域3、针对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了解的问题(生活服务、科学研究、信息管理、政府办公等均可以),设计一个应用3S集成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请尽可能将你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这个解决方案的细节中(如采用需要使用融合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增强,使用空间叠置分析对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等)(本小题20分)可以作为参考的案例:在对湿地环境的研究工作中,用GPS测量湿地的精确范围,通过遥感影像对湿地水环境及周边环境信息进行解译提取,采用GIS技术对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空间数据模型2、元数据3、空间插值算法4、地图投影5、地理信息系统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2、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比较3、画图表示右图所示矢量数据的多边形-边树状索引(第二大题第3小题图)4、简述空间分析中的再分类方法(Reclassify)及其应用5、简述等高线转成格网DEM的方法三、论述题(共50分)1、结合下图谈谈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小题15分)2、请就根据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和空间分析方法,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设计解决技术流程(可以采用文字描述和流程图相结合的方法答题):(本小题15分)1)已知水体在遥感影像某波段上具有较低的灰度值,将水体范围从该波段中提出出来2)B县计划对辖区内大于15度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在地图中标识出所有需要实施退耕还林的区域3、针对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了解的问题(生活服务、科学研究、信息管理、政府办公等均可以),设计一个应用3S集成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请尽可能将你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这个解决方案的细节中(如采用需要使用融合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增强,使用空间叠置分析对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等)(本小题20分)可以作为参考的案例:在对湿地环境的研究工作中,用GPS测量湿地的精确范围,通过遥感影像对湿地水环境及周边环境信息进行解译提取,采用GIS技术对湿地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5分)1GIS (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2 DEM(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3 RS(先写出英文全称,再作解释)4 伽利略计划5 拓扑关系6空间数据模型及其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7栅格数据结构二、问答题(共65分)1请写出5个著名的GIS软件名称,并简述GIS的功能(10分)2ARCVIEW实现哪些空间分析功能,有何实际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能够利用计算机处理空间数据并提供地理分析能力的信息系统。

GIS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软件组件和数据组件。

软件组件包括空间分析引擎、图形操作系统和地理编辑器等部分,而数据组件则包括地理空间信息库、地图制图库和图形数据库等。

GIS的应用在广泛,可以给社会、经济、科学、政府等提供宝贵的支持。

使用GIS可以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信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发生的事情,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后果,提供全面的地理分析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在使用GIS时,人们会面临一些技术问题,例如地理空间数据建模,数据库管理,数据投影等。

GIS支持建立元数据库以提供空间数据,可以建立不同的数据投影,也可以结合其他信息系统与地理系统的应用,提供完整的地理分析功能。

在最近十年中,GIS及PIS(Position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其应用领域包括交通、事件分析、陆地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

如今移动管理和定位技术已成为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用户提供单一源的定位服务和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GIS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种用来促进有效决策的系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全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两套)及参考答案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两套)及参考答案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地理信息系统2. TIN模型3. 元数据4. 信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 简述栅格数据及其主要编码方式。

3. 格网DEM分析的主要应用。

4. 根据下面示意图,给出其的矢量数据结构编码。

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点、线、多边形数据之间的叠加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2.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论述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

试题尤其是问答题较为灵活,重点要关心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名词解释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 TIN即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是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

TIN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

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

3.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多地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于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元数据的内容包括对数据集的描述、)对数据质量的描述、对数据处理信息的说明、对数据转换方法的描述、对数据库的更新、集成等的说明。

4.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二、简答题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G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3.GIS工具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

8、Mapinfo中扫描地图进行坐标配准的基本操作步骤。

1. 启动mapinfo,打开表,选择栅格类型打开。

2. 选择投影、坐标体系。

3. 读取坐标点,进行配准。

4. 输入4个控制点后,继续输入控制点,纠正误差。

5. 配准完成,保存工作空间。

9、列举3种GIS工具名称。

Arcgis、mapgis、autocadmap、supermap10、GIS发展历史阶段及主要标志。

一、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

标志:Tomlinson 提出GIS概念二、发展巩固阶段:20世纪70年代。

标志:Dangermond成立ESRI公司、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开发各种GIS三、广泛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标志:出现AcrInfo等软件,GIS应用也向更复杂的区域开发。

11、游程长度码、四叉树的编码过程。

游标编码:(合并)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数据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

四叉树编码:(分割)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n次,每次分割形成2^n×2^n个子象限,直到子象限中的属性数值都相同为止,该子象限就不再分割。

凡属性值都相同的子象限,不论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储存单元。

12、拓扑结构的定义、类型。

拓扑结构定义: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个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

即用节点、弧段、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邻接、关联、包含和连通的关系。

类型: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13、理解课本51页的拓扑关系表。

14、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结构的定义。

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是指空间数据以什么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

空间数据模型:对空间要素的认识、抽象和表达方式以及不同空间关系的定义模型。

1、概念模型;2、逻辑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等3、物理数据模型空间数据: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

15、矢量数据简单编码法与拓扑结构编码法的利弊。

优点:以点、线、面为单位进行数据组织,数据文件结构简单。

缺点:1.每个多边形都一闭合线段存储,多边形的公共边界被数字化、存储两次,容易造成数据冗余和产生不一致性。

2.点、线和多边形有各自的坐标数据,但没有拓扑数据,彼此不关联。

3.岛或洞只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没有与外界多边形联系。

16、如何获得矢量数据,控制矢量数据精度的原理是什么?矢量数据的获取方法:1.由外业测量获得数字测图。

2.由栅格形式的空间数据转换获得矢量数据,如卫星测地、扫描数字化仪扫描、航摄像片等。

可以用此类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

3.对现有地图跟踪数字化获得将现有的地图图形离散化为数据。

矢量数据精度取决于坐标点的密度。

坐标点越多,精度越大,同时数据量越大。

17、如何获得栅格数据,栅格数据量与精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解决数据量与精度的关系?栅格数据的获取方法:⑴栅格法:在待输入的图形上均匀划分栅格单元,逐个栅格地决定其属性代码,最后形成栅格数字地图文件。

这是人工编码,当数据量太大时,该法费工费时,工作量相当大。

⑵转换法:用手扶跟踪数字化或自动跟踪数字化得到矢量结构数据,在转换为栅格结构。

栅格数据由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转换是理想的方法。

⑶扫描数字化:逐点扫描待输入的专题地图,对扫描数据重新采样与再编码,从而得到栅格数据文件。

⑷分类影像输入:将经过分类解译的遥感影像数据直接或重新采样后输入系统,这是高效获取数据的方法。

栅格数据对地物表达的精度取决于网格边长大小。

栅格数据精度提高一倍,数据量增加3倍。

网格越小精度越高。

一般可以通过保证最小多边形的精度标准来确定网格尺寸,使形成的栅格数据既有效地逼近地理实体,有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量。

18、GIS中硬件的主要构成。

数据输入设备(GPS、扫描仪、数字化仪……);数据处理设备(PC、工作站、服务器、大型机);数据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屏幕)。

19、GIS中可涉及的软件类型有哪些?GIS功能软件(mapinfo、Arcgis、mapgis……);基础支撑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MySQL ESRI SDE……);操作系统软件(Unix、Linux、windows、Mac OS)20、GIS的主要相关学科。

GPS、RS、地图学、CAD……21、栅格图中多边形边界与节点的判断方法。

节点判断:节点通常是相邻栅格单元不同的属性值个数大于等于3的栅格处。

多边形边界判读:从搜索的节点里任选一个作为起始跟踪节点,顺着栅格单元属性值不同的两个栅格单元之间进行多边形边界弧段的跟踪,记录每一步跟踪的坐标,直到另一个节点为止。

22、说明算术平均和距离加权平均内插法的差异,对插值结果有什么影响?算术平均实际上综合考虑了点数和范围两个因素。

先R为半径进行搜索,如果落在搜索圆的点数足够计算6个待定系数,然后进行曲面的拟合与插值计算。

距离加权平均23、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特点的比较。

P8024、叙述图形坐标平移、缩放的原理6925、基于直线判断的矢量数据压缩数学原理是什么。

P9226、DTM与DEM的定义。

P14727、DTM的主要应用有哪些?P148—P15728、叙述用DTM进行洪水淹没面积提取的思路。

P15329、空间数据内插的定义是什么?P95列举并说明两种空间数据内插方法的内插原理。

P9730、矢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的类型。

P15831、mapinfo中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基本步骤。

32、叙述游程编码的基本思路,计算下图游程编码数据压缩率33、 图1为一地区的DEM ,图2为该区的地物类图,求网格(4,5)的坡度(网格间距为3),C 类地物区的平均高程。

(单位:米)图1 图234、 列表表示下图中的拓扑关系。

(图中A 、B 、C 、D 、E 为多边形号;1、2、3…..为弧段号;(1)、(2)…..为结点号)35、 缓冲区基本类型有哪些。

36、 用mapinfo 提取给定条件的信息的操作步骤。

37、 GIS 设计主要阶段与内容。

A A C C C D D D A A A C C C D DB B A AC C CD B B B B C C C C B B B B B D D D C C C B B D D D D C C B B D D D D C C C B D D D10 13 13.3 14 15 1513 12 11 12 1415 16 16.2 15 13 121215.6 1717.5 17151313.5 14.5 17.5 20 171715.2 1315 15 1618 18.5 18.8 16 12.5 13 1416.2 171817.5 1512 13 15.5 16 1718.2 16.8 1511 1516.8 1717.5 18.2 171412A A C CC D D D A A AC C CD D B B AA C C C DB B BB C C C C B B B B B D D D C C C B B D D D D C C B B D D D D C C C B D D DD38、GIS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39、用户需求分析的内容。

40、GIS评价的内容。

(注意:复习题纲只是概括了主要需要掌握的内容,也还需要复习课本的其他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