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病毒与危害

合集下载

闽教新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闽教新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能完成各种各样 的多媒体作品,真正把多媒体技术进行各方面的 应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媒体、多媒体及其应用,要 应用多媒体技术那就离不开计算机,那么什么是 多媒体呢?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18的“认识多媒 体计算机系统”,想想简单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都由哪几部分组成。
3、弓I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4、揭题:第1课电脑病毒危害
1、讲解:电脑病毒与生物病毒的联系与区别
2、提冋:以前有生过病吗?得过什么病?都有 什么反应?
3、质疑:常见的电脑病毒有哪些?它们都会对 电脑造成什么伤害?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完成 第下任务:
(1)书上介绍了哪些电脑病毒?请用笔画出来。
(2)找出每种病毒的主要特点。
(3)跟同学交流你最熟悉的电脑病毒。
教学流程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个人添改
三、电脑病 毒的危害
四、电脑病 毒发作出现 的“症状”
五、创新活
1、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教材P4-P5的内容
小组讨论:这些电脑病毒会对电脑造成哪些危 害?
2、交流、汇报小组学习的情况
六、总结评 价
2、教学难点
认识什么是电脑病毒
教学具准备
授课时间:第周
学科

1


个人添改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学流程
、导课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P1的四幅漫画,并认真阅 渎开阔视野中的内容。
二、常见的 电脑病毒
2、提问:课件出示问题
(1)四幅漫画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发生什么事
吗?
(2)说说漫画中人物表情为什么那么奇怪?
(3)通过阅读,你知道什么是电脑病毒?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的概念,知道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

2. 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对电脑系统和个人信息的危害。

3. 培养学生防范电脑病毒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脑病毒的概念:什么是电脑病毒,病毒的基本特征。

2. 电脑病毒的传播途径:网络传播、移动存储设备传播、邮件传播等。

3. 电脑病毒的危害:对电脑系统的危害,对个人信息的危害。

4. 防范电脑病毒的方法: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不打开陌生邮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脑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和危害。

难点:防范电脑病毒的方法和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电脑病毒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防范电脑病毒的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学会安装杀毒软件和更新系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电脑病毒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电脑病毒案例,让学生了解病毒对电脑系统和个人信息的危害。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系统,学会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了解一款杀毒软件,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电脑病毒概念、传播途径和危害的理解程度。

2. 技能应用:评估学生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防范意识: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防范电脑病毒。

七、教学资源1. 电脑病毒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杀毒软件安装包:供学生实践操作时使用。

3. 系统更新教程:指导学生如何更新电脑系统。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电脑病毒的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 第3-4课时:分析电脑病毒案例,讨论防范方法。

3. 第5-6课时:实践操作,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系统。

九、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福建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

福建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

福建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电脑病毒与危害【教学内容】1. 常见的电脑病毒2. 电脑病毒的危害3. 电脑病毒发作“症状”【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电脑病毒2. 了解常见的电脑病毒3. 认识电脑病毒的危害4. 了解电脑病毒发作的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脑病毒危害难点:电脑病毒的危害【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室、有关电脑病毒的漫画【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有关电脑病毒的漫画从上述有关电脑病毒的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电脑病毒对电脑系统并不友好。

电脑病毒是某些人利用电脑软件和硬件中一些漏洞和脆弱性,而编制的一组能够自我复制以达到破坏电脑功能或者破话数据、影响电脑正常运行为目的的程序代码。

编制电脑病毒程序是一种违法行为二、活动主题:了解电脑病毒1.常见的电脑病毒电脑病毒种类繁多,还在不断衍生出千姿百态的变种,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一代比一代强。

宏病毒:是一种寄生在word文档或模板中的电脑病毒DIH病毒:是第一个能直接破坏电脑硬件的病毒蠕虫病毒:像虫子一样能够大量繁殖,自我复制。

木马:它通过伪装文件来吸引用户下载,进而入侵电脑,窃取电脑中的重要信息,如用户密码,甚至远程操控被入侵的电脑2.电脑病毒的危害(1)破坏电脑中的文件(2)占用磁盘空间,抢占系统资源(3)盗取用户资料3.电脑病毒发作”症状”电脑病毒具有隐蔽性,电脑感染上病毒后,如果没有发作,很难被发现。

不过,发作时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莫名其妙死机,系统无法启动,文件打不开,报告内存不足,提示硬盘空间不够,出现大量来历不明的文件,启动时出现黑屏,键盘或鼠标无端被锁死,系统运行速度慢,在屏幕上出现很多英文字母,出现很多对话框??了解电脑病毒发作的“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查杀电脑病毒,保护电脑系统安全,三、作业1.议一议,电脑没有联网就不会感染电脑病毒吗?2.以往是否遇到电脑感染病毒的情况,能说说当时电脑出现的“症状”吗?你是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的?福建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电脑病毒的危害与网络信息安全闽教版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电脑病毒的危害与网络信息安全闽教版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电脑病毒的危害与网络信息安全闽教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运算机病毒的概念,了解运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2、情感目标:从小养成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的好适应。

2学情分析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并在此之前学生差不多学习了因特网络的知识,对网络信息充满爱好,但他们对各种信息的鉴别能力也比较弱,对电脑安全意识比较弱,对电脑病毒的知其然而不知其因此然。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运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

教学难点:认识运算机病毒的概念。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电脑病毒与危害一、导入师:同学们,大伙儿都明白就,人和动物都回生病,让人一辈子病的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命体,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今天老师要告诉大伙儿一个隐秘:事实上我们的运算机也会生病,而让运算机生病的也是一种病毒,这种病毒我们把它叫做运算机病毒,这种病毒到底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运算机病毒!二、讲授新课活动一:认识运算机病毒师:第一请同学们先自己阅读“活动一”的内容,找一找什么是运算机病毒?(生阅读)师:运算机病毒那个概念比较抽象,下面老师给大伙儿看一下“熊猫烧香”病毒发作的过程(课件演示)。

刚才大伙儿看到的确实是“熊猫烧香”病毒发作的过程,它会把电脑中的图标篡改为“熊猫烧香”的图标,同时它还会导致电脑速度变慢,蓝屏,死机等。

现在老师再把它的代码给大伙儿看一下(出示代码),现在请同学们再把“活动一”阅读一遍,同桌交流一下什么是运算机病毒?(生阅读交流)小结:运算机病毒是一组运算机指令或代码。

师:运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和生物病毒做个比较,生物病毒一样具有以下特点:传染性,隐藏性,埋伏性,破坏性。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运算机病毒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生交流)小结:运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隐藏性,埋伏性,破坏性。

师;运算机病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老师那个地点有一组数据(课件出示数据),2021年全球因运算机病毒造成的缺失达到129亿元……小结:运算机病毒是一种认为编制的有害代码或程序。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电脑病毒与危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的概念,知道电脑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会破坏电脑系统和数据。

2. 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的危害,包括系统崩溃、数据丢失、个人信息泄露等。

3. 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电脑病毒,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电脑病毒的概念和危害。

2. 预防电脑病毒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电脑病毒的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电脑病毒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电脑病毒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2. 准备预防电脑病毒的工具和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脑病毒的概念和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电脑病毒的概念:介绍电脑病毒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讲解电脑病毒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对系统和数据造成的破坏。

4. 讲解电脑病毒的传播途径:介绍病毒传播的方式,如U盘、网络等。

5. 讲解预防电脑病毒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安装杀毒软件、更新系统补丁等。

6.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学习如何处理病毒感染。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预防电脑病毒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操作。

9.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电脑安全的文章,提高安全意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电脑病毒概念、危害和预防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技能应用: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使用杀毒软件和处理病毒感染的能力。

3.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参与度,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脑病毒和网络安全。

2. 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竞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活动,如制作网络安全海报、编写网络安全故事等,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八、教学资源:1. 网络安全教育视频和演示文稿。

2. 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和病毒样本。

3. 网络安全知识手册和学习资料。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3课预防计算机病毒教案闽教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3课预防计算机病毒教案闽教版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4. 提升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5. 提高表达和展示能力: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将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6.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计算机的使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探究热情。然而,他们在信息辨别和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较浅,缺乏防范意识。
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病毒,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安全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安全防护能力。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案例分析等。

福建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病毒与危害

福建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病毒与危害

福建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病毒与危害计算机病毒与危害教学目的:⑴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⑵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品种。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⑴调试每台计算机⑵打开计算机并由老师机控制⑶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我们通过因特网方便地获取丰盛丰盛信息的同时,网络上的各种病毒也有时机入侵我们的计算机。

接下来,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活动一:认识计算机病毒自学课本第7页内容,弄清两个问习题:⑴计算机病毒是什么?⑵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不同之处?指名学生答复,老师小结活动二:常见的计算机病毒⑴病毒的传播方式操作系统的破绽、通过电子邮件、网页等方式来传播。

⑵病毒类型通过观察书上第9页图3认识:引导型病毒;观察图4认识:什么是文件型病毒。

观察图5认识:认识宏病毒观察图6认识:知道混合型病毒观察图7认识:认识蠕虫病毒小结。

活动三: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1.病毒激发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毁坏作用大局部病毒在激发的时候直接毁坏计算机的重要信息数据,所利用的伎俩有模板化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删除重要文件或者用无意义的“垃圾”数据改写文件、毁坏CMO5设置等。

磁盘杀手病毒(D1SKKILLER),内含计数器,在硬盘染毒后累计开机时间48小时内激发,激发的时候屏幕上显示“Warning!! Don'tturn off power or remo*e diskette while Disk Killer is Prosessing!” (警告!D1SKKILLER ll1在工作,不要关闭电源或取出磁盘),改写硬盘数据。

被D1SKKILLER毁坏的硬盘可以用杀毒软件修复,不要随便放弃。

⑵占用磁盘空间⑶干扰一些软件的正常运行。

4.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⑸盗取用户个人资料。

活动四: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现象介绍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常见的症状。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2课计算机病毒与危害1教案闽教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2课计算机病毒与危害1教案闽教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2课计算机病毒与危害 1教案闽教版第2课计算机病毒与危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同学们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知道对付计算机病毒重在预防,并了解预防的基本方法,其次才是查杀;知道常见的几个杀毒软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讨论时,让同学们学习简洁、有条理地表达;让同学们尝试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新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了解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犯罪行为;提高同学们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意识,培养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难点: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各特点中破坏性是要着重强调的,尤其对首次接触这一学习内容的小学生,我们更要加深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

这部分的教学用“熊猫烧香”和CIH两个著名的计算机病毒案例介绍来展开,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和部分学生亲历“熊猫烧香”病毒的经过,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破坏性的了解。

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列为本课的重点,不仅是它的重要性,也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增强安全意识。

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以师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对付计算机病毒重在预防,杀毒虽是亡羊补牢,但也是必要的。

学生对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破坏性可以用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程序代码是什么,我是这样处理的:把带有文字注释的“熊猫烧香”病毒的核心代码用记事本打开给学生看,孩子们虽然看不懂代码,但能看懂程序中的注释,如“//感染可执行文件”。

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是“有害的程序”就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1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以一段幽默动画《网虫病毒》激起学生的兴趣,切入本课主题——计算机病毒。

二、教学活动1.活动一:认识计算机病毒巧用对比,了解计算机病毒这部分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二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用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作对比,以师生对话、讨论的方式来展开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病
毒与危害
计算机病毒与危害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2、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通过因特网方便地获取丰富丰富信息的同时,网络上的各种病毒也有机会入侵我们的计算机。

接下来,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
活动一:认识计算机病毒
自学课本第7页内容,弄清两个问题:
1、计算机病毒是什么?
2、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不同之处?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活动二: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1、病毒的传播方式
操作系统的漏洞、通过电子邮件、网页等方式来传播。

2、病毒类型
通过观察书上第9页图3认识:引导型病毒;
观察图4认识:什么是文件型病毒。

观察图5认识:认识宏病毒
观察图6认识:知道混合型病毒
观察图7认识:认识蠕虫病毒
小结。

活动三: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1.病毒激发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
大部分病毒在激发的时候直接破坏计算机的重要信息数据,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删除重要文件或者用无意义的“垃圾”数据改写文件、破坏CMO5设置等。

磁盘杀手病毒(D1SK KILLER),内含计数器,在硬盘染毒后累计开机时间48小时内激发,激发的时候屏幕上显示“Warning!! Don'tturn off power or remove diskette while Disk Killer is Prosessing!”
(警告!D1SK KILLER ll1在工作,不要关闭电源或取出磁盘),改写硬盘数据。

被D1SK KILLER破坏的硬盘可以用杀毒软件修复,不要轻易放弃。

2、占用磁盘空间
3、干扰一些软件的正常运行。

4.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5、盗取用户个人资料。

活动四: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现象
介绍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常见的症状。

独立完成书上P14页做一做的题目。

教师巡视指导。

三、想一想
你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中毒”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